雷石普法|在婚戀交友平臺被騙,平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基本案情
xx網(wǎng)系由甲公司運營的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劉某某向甲公司購買了三個月的高級會員服務,約定由甲公司提供電話紅娘專業(yè)相親服務、婚姻介紹服務。劉某某通過xx網(wǎng)與用戶“幸福的xx”相識、開始交流,并通過“幸福的xx”加了杜某的QQ號,隨后向杜某提供的“投資網(wǎng)站”轉賬110萬元。后某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決書,查明被害人劉某某被詐騙團伙假裝婚戀網(wǎng)站網(wǎng)友身份,以購買比特幣為由,先后轉賬共計人民幣110萬元至詐騙團伙提供的賬戶。
劉某某認為甲公司任由虛假注冊的會員存在,導致其被騙,造成經(jīng)濟損失巨大,侵害其財產(chǎn)權、隱私權,要求賠償經(jīng)濟損失110萬元及精神損害賠償金10萬元。
案件焦點
1、甲公司是否應承擔侵害劉某某財產(chǎn)權的責任;
2、甲公司是否存在侵害劉某某隱私權的行為;
3、如果甲公司需承擔侵權責任,具體應如何承擔責任。
法院裁判要旨
法院通過審理認為:
第一,甲公司提供婚戀中介服務,應當履行與其服務性質(zhì)、服務內(nèi)容相對應的義務。而甲公司未能充分、恰當履行上述義務。
第二,甲公司的行為與劉某某被詐騙的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甲公司存在一定過錯。
律師解讀
一、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服務的法律性質(zhì)
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向用戶提供的網(wǎng)絡服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向用戶發(fā)布信息和供用戶發(fā)布信息,使用戶既能了解到自己關注的其他用戶的情況,也能夠?qū)⒆约旱挠嘘P情況展示給其他用戶;另一方面是媒介服務,按照用戶的需求尋找合適的其他用戶,采用了解情況、傳遞信息等方式居中斡旋,努力促成用戶締結親密關系?;閼俳挥哑脚_通過以上功能吸引用戶注冊、獲取經(jīng)濟利益。這種功能作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中介合同的定義“中介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中中介人的功能作用最為接近,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屬于婚戀中介服務提供者。
二、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應當承擔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條規(guī)定了中介人應當承擔向委托人如實報告的義務。該種忠實義務主要要求包括:第一,中介人應將所知道的有關訂約情況或者商業(yè)信息如實告知委托人或者相對人,不得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第二,不得對訂立合同實施不利影響,影響合同的訂立或者損害委托人的利益;第三,中介人對于所提供的信息、成交機會以及后來的訂約情況,負有向其他人保密的義務?;閼僦薪榈哪康碾m然并非促成合同締結,但促成的用戶之間締結親密關系應當參照上述的中介人義務要求。
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wǎng)絡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認定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作為婚戀中介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身份審核、如實報告和安全保護義務,在故意隱瞞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未盡安全保護義務、損害用戶利益的情況下,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未依法履行義務時的法律責任
本案中,劉某某與詐騙團伙假裝的用戶“幸福的xx”建立聯(lián)系過程中,甲公司未向劉某某提示與對方用戶“幸福的xx”相關的所在地、職業(yè)、收入等基本信息未經(jīng)核實,對劉某某進行了誤導,違反了如實報告義務。同時,甲公司對于詐騙團伙假裝婚戀網(wǎng)站網(wǎng)友身份實施詐騙的行為,未采取充分措施予以識別、防范,確保賬號使用人與注冊人身份一致,表明甲公司未能充分履行安全保護義務。甲公司的推薦、推送和未如實描述會員信息、未充分核驗用戶身份的行為是劉某某建立對詐騙團伙成員信賴的原因之一。以上行為違反了合同義務,也可以視為以誤導陳述和未充分履行安全保護義務的方式侵權的行為,該行為與劉某某被詐騙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甲公司對此存在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更多文章或您需要專業(yè)咨詢,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北京雷石律師事務所微信公眾號或電話聯(lián)系!
咨詢電話:010-5166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