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漸識

2022-11-13 04:47 作者:Crescebdo  | 我要投稿

01 “節(jié)操標準”問題不是真正的問題

2022/08/27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不需要繞命題的彎子。實際上,任何一種玩法都可以有爭議,甚至包括“純原生玩法”。比如曾經就有人痛批“暫停泛濫”,這可是純原生游戲給你的功能;還有人曾認為“炸掉起跳后的撐桿違反視覺邏輯,屬于作弊”。


一個圈子(姑且認為“貴吧”可以指代一個圈子)對某種玩法的接受度如何,短期來看是這個圈子的“大佬”定的一些規(guī)矩,但在根本上是取決于這種玩法自身的性質,即能否帶來“可玩性”。沒錯,就是可玩性。


增加可玩性的東西,再“奇怪”也會被接受,例如極限出怪。如果你要和自然出怪比,極限出怪可以說是極其怪異,毫無道理。然而沒有極限出怪炮陣領域輕則減少五年歷史,重則冷宮伺候,而且第四代至第六代技術黨整整五年都是以鍵控炮陣為主,要是沒有炮陣說不定這個圈子都不在了。雖然極限出怪一直被詬病,但如果連玩游戲的人都沒了,還有什么討論的意義呢?有關“腳本控制”的爭議也是同理。


我還想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玩法不損害可玩性,那么即使短期內被某些“大佬”反對,長期來看也會被接受。典型例子是自動收集,貴吧歷史上藍字綠字不知為何對其恨之入骨,甚至直言“本吧向來認為自動收集是作弊”。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除手控表演外自動收集對可玩性毫無負面影響,只增無減,有利無弊。于是18年這兩位“大佬”式微后自動收集立刻被廣泛接受,都不需要正式平反,公道自在人心。


⑤曾說,MC里任何東西都是特性。這是實話,但PVZ和MC實則大有不同。MC有固定更新,有迭代版本號,一代版本一代答案是從一開始就固定了的常態(tài)。但是PVZ1就是一潭死水——年度版并無實質更新內容,而PVZ2并不能視作PVZ1的更新。正因如此,十幾年以來玩家都在做著“改良游戲”的努力。冒險太無聊,那就允許一鍵解鎖金向,直通EL;開局太費事,那就允許一鍵布陣+搭梯+跳f……


我一直說,不要覺得“作弊”是個不光彩的詞匯,因為這個圈子里的每個人都是作弊者。寶開沒允許你跳f你卻跳f了這不是作弊是什么?但在一款不再更新的單機游戲里,作弊不是原罪,它不等價于“壞”。最終辨別價值的準繩,仍落在可玩性這個終極標準上。


附:有些比較天真的小玩家會說,可以用“讀內存”“寫內存”來區(qū)分節(jié)操,讀內存掉節(jié)操少,寫內存掉節(jié)操多。對此我真的表示無力吐槽…… 一般舉兩個例子就完事了:【允許后臺運行】是寫內存,掉節(jié)操多嗎?【讀小丑爆炸倒計時】是讀內存,掉節(jié)操少嗎?內存之間也有高低貴賤,也有敏感和非敏感之分,如果這一點都意識不到的話還是先提高一下姿勢水平吧。




02 炮陣的核心價值

2021/07/28

通常意義下所謂“極限超多炮”的衡量標準分兩塊,一是命題難度,二是技術含量,而后者又主要分成砸率、炸率、炮損三大塊,順序有先后。


命題難度高,意味著解陣難度更高,思考量更大,但我想說思考量并不等于思考質量。命題難度和技術含量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徒有命題難度,陣解卻到處坑爹不堪推敲的話,若能成為后世解陣的明燈倒也罷,若只是導向死路一條,難以或無法優(yōu)化的話,從后驗的角度上說價值是非常有限的。歷史上這樣的一些例子,我也就不舉了,還是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


對圍觀路人來說,各式超多炮視覺效果大抵都差不多,但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既已自詡為超多炮技術黨,著眼點自當與人不同。


2021/03/30

解各種炮陣時,我個人覺得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兩個,一是細致,體現在各個地方,從起手尾代的選擇到核坑排布到時機、落點計算,一些簡單的陣不必費此功夫,但精確炮陣里這些過程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就是思維的跳脫性與自由性,奇特的科技不一定要以炮損作為妥協才成立,很多時候靈光一現的想法經驗算或打開游戲測一測,就會有不少新的收獲。




03 行之有度

2022/08/28

很多價值取向問題,其實是“度”的問題。


現成的規(guī)則,明文也好,默許也罷,總是存在許多漏洞的。例如說,大家普遍可以接受“極限陣”這個概念,承認一些無視經濟的陣型同樣有其價值。那難道這種規(guī)則可以無限擴張嗎?不管三七二十一,永遠去花打極限陣,西瓜三線當墊材,地刺冰豆流水用,這樣的做法如何呢?


我們好像很難說這樣做不好——因為它表面上并沒有破壞現有的規(guī)則,無非就是極限陣嘛,那極限陣本來就無視陽光,怎么整都無可厚非。


可在我看來,還有下半句話:但是,它的問題出在破壞了“度”。


談談喜聞樂見的“極端靜態(tài)美學”問題。有些人的抨擊很刺耳,怒斥某些造型陣是大搞“封面欺詐”。嗯…… 那么智商五炮如何呢?如果說“智商”兩字好歹算是劇透警告,那么花園六炮又如何呢?可以算典型的“欺詐”吧?但批評花園6的聲音似乎很罕見。


這其實就回到了“度”的問題上。花園6經過思量,守6列南瓜實在不可行,加之鏟掉南瓜后也沒那么丑,最終選取妥協方案,帶或不帶南瓜皆可,以帶南瓜版為主流。


可是,如果這種行為無限擴張呢?月亮堆成土丘,湯圓鏟掉勺柄,太極偷成菜園…… 不假思索地將這種行為“發(fā)揚光大”還予以高度認可,自然就破壞了“度”的規(guī)矩。


那么“度”到底在何處?


必須得承認,它是完全基于個人主觀,無法客觀衡量的。但是,一個事物的主觀性質不構成對其意義的否認。這句話很重要。有些人主張“因為X是主觀的,所以X不存在”,這是極為荒謬的邏輯。


一個玩家對各種“度”的把控,綜合起來就組成了Ta的“道”,也就是陣道。陣道的概念,許久未曾有人談及,即便有也是蜻蜓點水。328里,綠字說“論陣之道”,零度大加抨擊,但是“陣道”究竟是什么?我從未見人談論過。


我個人認為,陣道和陣型的“質感”是密不可分的。嗯?一個過氣小游戲的五分鐘視頻還有“質感”一說?還真有。對我來說,一些作者作品的質感就是顯著高于另一些人。我不僅自己追求質感,我還相信質感是通用的,且構成了大部分人有意或無意的對價值的評判。我想一些人會對這一點深表認同;一些人可能完全無感吧。


對我而言,做陣最不可或缺的一個東西就是“質感”,亦即“道”。極限陣可以,但是真的有必要陣陣極限嗎?掙脫美學禁錮可以,但是真的有必要丟棄審美,直奔“丑”和“不協調”而去嗎?探索新命題可以,但是真的有必要逢陣必命題,陣陣皆命題,將其無限擴張以吹噓、吹捧自己嗎?半成品式的探索可以有,但真的有必要一空間裝滿偽裝成“成品”的半成品甚至殘次品嗎?


做陣需有道,須有獨立個性,須有自主目的。是的,很諷刺地說,藍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護了“道”的存在,盡管他們只維護屬于自己的道??晌乙膊徽J為“道”應是由他人強加得來的。


每個人都應有道,且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道。




04 關于命題論的局限與常見誤區(qū)

2021/11/05

所謂“命題”的本質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寫數十頁論文。從語源上說,PVZ圈常說的“命題”取自“命題作文”,而非數學與邏輯學上可以判斷真假之陳述句。也就是說,這種命題更接近“題目”、“主題”之義。從初衷上,雖不知是誰正式提出了命題論,但提出者的想法恐怕是想建立一種可用于衡量所有陣型價值的客觀標準——既然一個陣好不好太主觀,那么就引入“命題”這個客觀因素,從【命題難度】與【對命題的完成度】兩方面敲定陣型的價值。由此,便衍生出更多說法,比如“陣型因命題而存在”,“好陣和渣陣的區(qū)別就在于好陣完成了有價值的命題”等等。


不過請先就此打住。PVZ這個小游戲,絕大部分人視其為休閑塔防游戲;一小部分人視其為技術甚至科學;而另有一些人視其為藝術。在我看來,PVZ當仁不讓地是一門藝術,不過是【自嗨的藝術】。脫離了原生追求(例如通關冒險,取得金向之類游戲內設定的成就)后,玩家就不可避免地進入到了需要自行設定目標,制定任務,以及給自己設置障礙的循環(huán)里。對于早在09~10年就解決了原生無盡任務的生存無盡領域,或稱SE,這種風向十分明顯。


好消息:八炮能無盡。壞消息:八炮就能無盡!——這其實就是從09年起,SE玩家們始終面臨的困局。由于寶開的仁慈,要在SE里走下去,并達成所謂“無盡”的目標,實在是太過容易了。于是從09年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起,SE攻略黨們的工作重點,幾乎從未放在“如何無盡”這個小兒科的問題上,而是在“如何有個性地以不同方法無盡”。


【無炮】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主要命題,也是對“有個性的無盡方法”的一種上佳詮釋。放著玉米炮這一威力十足的武器不用,哪怕配合高頻SL也要用無炮陣型沖關,這就是給自己設置障礙的過程。而對于王子等人,攻克了這樣高難度的障礙等同于取得了成就,受眾人頂禮膜拜。從這個角度上說,盡管王子與3C并稱植吧雙璧,其各自承載的內涵其實是截然不同的。


此時回想到前文提及的【自嗨的藝術】。不錯,SE的很大一部分本質的確就是自嗨的藝術。勿被字面含義誤導——這種自嗨可以是群體性的。無炮本身不是客觀存在的成就;只有建立在游戲者個人及廣泛大眾對于“無炮是難度極高的一種玩法”的認知上,攻克無炮才作為一項具有榮譽性的任務成立。


說了這么多,“命題”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如果從“自嗨論”的角度剖析,命題的存在意義是顯然的。命題論的目的無非是要評估不同自嗨方式的價值?!皞€性化的無盡方式”浩如煙海;而命題論便是要引入客觀標準,以統(tǒng)一標準衡量各路神仙與妖魔鬼怪。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發(fā)現了:雖然但是,命題論本身不也是一種自嗨嗎?


這引出了命題論的第一大局限,即沒有客觀界定,也沒有固定來源。和個性化的無盡方式(或者稱作“陣型”好了)一樣,各式命題也多如牛毛,數學學得好的人甚至可以證明它們是同樣無窮多的?!具吢凡环N植物】是命題,【邊路最多只種一個植物】也是命題,【邊路和旁路最多只種π個植物】也是命題?!就ㄟ^特定出怪組合】是命題,【保持特定造型】是命題,【使用特定運陣方法】也是命題?!咀畲蟪潭壬蠞M足此命題】是命題,【最大程度上違背此命題】不也是命題么?我甚至可以說【創(chuàng)造出最有價值的陣型】同樣是一種命題。


由此可見,命題并沒有權威來源,亦無統(tǒng)一定義什么能算作命題,什么不能。從最近的實踐來看,命題的概念大有泛化之勢,沒有最刁鉆,只有更刁鉆;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于是對于同個陣型,便可以說其符合多個命題,乃至無限個。普普通通的經典八炮,可以冠之以“嚴謹定態(tài)雙邊激活無卡無傷少IO無鏟種純炮節(jié)奏靠天零砸率無炮損不偷菜”等一長串咒語,卻并不能揭示陣型本質,反而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了。


如果要用命題衡量陣型的價值,那么對于【什么是命題】【什么不是命題】,理應有明確的界限。如果萬物皆可作為命題,那么這些命題之間也理應有輕重緩急,有些更重要,而有些則很平凡。不僅如此,每個命題都應有嚴格的定義??墒窃趯嵺`上我們會發(fā)現,除了【無炮】【無神】這樣的二元命題比較好定義之外,像【神之】【純炮】等等都只有強命題可以被確定(其實“純炮”的強命題也是有爭議的),除此之外只能籠統(tǒng)地稱之為弱化,卻給不出公認的弱化計量標準。


如果用如此模棱兩可的“命題”衡量陣型的價值,那又該用什么衡量命題的價值呢?在不同語境下,同樣的命題難度可以完全不一樣,特別是涉及到不同命題間的組合時。一樣是“無卡無傷”,NE、FE以及ME的難度就截然不同,且這些差異是由場地(語境)決定的,而非命題本身的屬性。


于是你會發(fā)現,“達成命題”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PVZ是自嗨的藝術。要創(chuàng)造受人認可的價值,就得有相應的理由,但光憑【達成命題】是遠遠不夠的。要剖析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陣型的價值是多元的。同樣是優(yōu)秀的作品,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表現手法可以截然不同,比如有些陣型以造型審美價值取勝,有些以技術革新作為亮眼點。美是由人眼發(fā)現的。在無窮無盡的陣型之林中,優(yōu)秀作品的價值取向必然是形色各異的。所謂的命題難度以及命題完成度,只是許多衡量價值的維度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即便一個陣型是單純?yōu)榱诉_成某項命題而創(chuàng)作的,也不一定代表命題是其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這里就涉及到了“創(chuàng)作意圖”與“作品表達”之間的區(qū)別。以絕望之路為例,許多人其實并不知當時創(chuàng)作此陣型時,是作為探索守全場(偽)命題炮數下限存在的,因其出現時間甚至早于變奏22,首次將炮數從24降低至21??此贫啻艘慌e的非定態(tài),其實是為了從PSD里扣出運算量。不過在之后的撲克里,無論是什么版本,都對其放羊海豚并交由曾哥陸續(xù)噴殺的“絕望之路”贊不絕口。盡管這不是作者的原意(且只要數據精確就可以完全避免),絕望之路作為作品表達的一部分,的確賦予了其以附加審美價值,內化為作品的一部分。


由于命題概念的泛化以及邊界的模糊性,一些人認為作品的所有表達都可以最終歸結到對于命題的完成。比如同樣是絕望之路的例子,似乎就可以說它的價值在于同時達成了“旋回非定態(tài)”、“21炮守偽全場”、“虐殺海豚”等多個命題,并由此具備價值??墒且⒁猓菏褂妹}論衡量陣型的前提是“陣型因命題而有意義”。如果陣型因命題有意義,豈非命題應當先于陣型存在,而非先有陣型再對號入座找命題?畢竟說到底,“虐殺海豚”是陣型完成之后附加上去的,那這就不是陣型因命題有意義,反倒像是命題因陣型有意義。


類似地,由于命題的概念抽象且寬泛,于是陣型價值之間的比較,又可以套用到命題的“強化”與“弱化”上。比如某超多炮解法有炮損和砸率,將其解釋為“對命題的弱化”,因為“在保護原本應保護的植物上做出了讓步”,從而導致價值降低。可是跳脫出來,冷靜思考的話,這一切又和“命題”有什么直接聯系呢?任何陣型價值的減少,都可以套用到對某一命題的“弱化”上;可是這終究是人為建立的聯系,不代表邏輯關系成立。換句話,命題被弱化了只是果,而非價值降低的因,價值降低的因源于其他更本質的因素,在這個例子里就是炮損和砸率。


單純的命題只是一個空殼,其價值是由許多其它因素賦予的。對于09年的人們而言,攻克【無炮】之所以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是因為無炮的難度賦予了無炮命題以價值。如果徒有攻克命題,卻無法承載更深層的價值,這樣的作品終究是不夠優(yōu)秀的。比如幾年前起就已知PE守全7列需要12炮,那么你用上核武/櫻桃乃至鏟種,輕松把陣型炮數降至11,但不做任何其它改動。這是不是攻克了【11炮守全7】的命題?可是這樣的陣型的技術價值又有多少呢?說到底,它并沒有解決什么問題,充其量只是抖了個機靈而已。然而同樣是10炮守6列,將ch4u解法改為I4i連續(xù)冰波,盡管守陣型的炮數沒變,但這卻是實實在在的技術突破,且能反哺至其它場地。


到底怎么區(qū)分“好陣”和“渣陣”?答案很簡單:好的陣是好陣,不好的陣是渣陣,僅此而已。對于這樣的話題,套一層命題的空殼并沒有太多意義。至于【好】與【壞】的標準?自然是因人而異的,與領域有關,也與個人或群體的價值觀有關。價值評判從內在上就是一件主觀的事,這沒什么可驚訝的;反而要試圖用同一套客觀標準去要求所有人才顯得是天方夜譚。


不過經過以上論證,“命題”難道就應該被剔除,此后再不使用嗎?這倒也不見得。其實【命題】有兩種,我將其分別稱之為【復古流命題】與【新式命題】。復古流命題是“玩法”的同義詞,指代在游戲發(fā)展史上形成的特定無盡方式,其特點是歷史淵源久,群眾基礎廣,相關例陣多。舉例而言就是“神之”、“無神”等等。但這樣的命題,其功能只限于描述玩法,不試圖給出精確定義,也不會插手價值評判。新式命題則是泛化后的命題概念,“萬物皆命題”,可是相對應地實用性也大大降低了。


創(chuàng)造新玩法,或者說“開拓新的命題”,當然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因為這對于陣型價值的多元化是有益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在評價陣型時,應當根據命題搞雙重標準。一個陣型可以無視【陽光可續(xù)航】命題,不是因為其達成了其它“更重要的命題”,而是在于其具備其它更重要的價值!命題是價值的果,而非價值的因。


希望今后看待不同陣型時,每個人都能形成一套自己的評判標準,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評估。所有人也應當學會欣賞那些看似并未達成任何“命題”的陣——造型陣領域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么。同時也要明白,視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同盲人摸象,從美學角度、歷史角度、技術角度等等不同角度出發(fā),所看到的陣型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至于命題,只是無數種角度的其中一種而已。復雜的價值觀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被降維到這兩個不知從哪來,也無明確定義的“命題”二字上。




05?為什么孔明20不是NE20?

2022/09/15

之前孔明20視頻下,有人評論“NE20非極限解終于出來了”。我雖然懶得回,但這其實是重大的誤解。


孔明20就是孔明20,絕不可稱作“NE20的非極限解”,因為“在NE場地擺20門炮”并不等同于“NE20”——盡管有些反直覺。


“NE20”有兩層含義,一是泛指,任何NE場地的20炮均可稱作NE20;二是特指,即以常規(guī)手法守1~8列的極限陣版本。


平時談及“NE20”時,我們到底是在泛指,還是特指呢?如果你認為是泛指,那么它并不限制任何手段,在NE場地擺20門炮就完事了。至于怎么運行?開植物無敵應該也行吧(反正本來就要開無視陽光)?混亂到IZE然后等炮CD恢復應該也行吧?甚至我也不運行,就擺完陣按住暫停達成“真無盡”也行吧?


泛指的“NE20”基本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同子版本之間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這就像是指著氣球、籃球和地球說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球”的問題。


基于此,為何“孔明20≠NE20”就很明晰了。


“孔明”和“偽和平”一樣,是常見且公認的兩種會【顛覆游戲平衡】的玩法——不是說這種玩法不可取,但它生來就和常規(guī)玩法不在一條賽道上,無法一概而論。即使你用孔明或者偽和平把常規(guī)陣全部爆掉,別人也不會覺得常規(guī)陣因此喪失了意義。說簡單點,就是“你這玩法關我P事”。故13年起,所有用到孔明或偽和平的陣型都會直接把這幾個字懟在標題里。


最后按照慣例,黑一黑命題論。由上述討論,“命題”的模糊性可見一斑。單說一個“NE20”,有無數種闡釋方式,開植物無敵整成柏學都能“滿足命題”。如果加上條條框框,列一堆限制呢?且不說實際上不可能有人有空做這種事;即便有,又如何論證這些限制是合理的呢?說到底還是要依賴作者和觀眾心中衡量陣型價值的尺子,決定“陣應該怎么做”“陣應該如何評”,而一個空洞的命題論是回答不了這些問題的。




06?“無炮手控表演”破產了嗎?

2022/09/17

如果粗暴地按炮數分類,那么“手控表演”大概有三種,一是超多炮,二是無炮,三是少炮自由炮及其它。


對于超多炮(以及部分難度少炮),手控表演難度不言而喻,玩法自成一派,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不需要討論。但關于“無炮手控表演”,值得深究。


作案老手是第一個把無炮納入“手控表演”范疇內的神人。在那個【手控=手控超多炮】的時代,老手接連打出例如太極無、NE花式C2極限陣、后退半無等精彩視頻,讓人大飽眼福。


老手的身份很特殊。無論什么陣,她都傾向于按所謂“手控標準”打——五花兩儀的無暫停無自收100f沖關就是典型一例。正常而言,為貼近游戲事實,以論證為目的的沖關必然允許甚至提倡暫停、自收,但老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20年7月,老手在視頻簡介里嚴厲抨擊“暫停泛濫”——盡管很快就刪了。內容大概是:表演視頻對游戲發(fā)展無益,純屬個人能力展示,必須杜絕暫停,否則一來觀感不佳,二來有作弊嫌疑。后面還補了一句,那些為論證陣型成立的視頻可以隨意使用tsv或暫停,不受限制。


此后2年多的時間里,盡管這套標準的普及程度頗高,但對“無炮表演”的質疑從未停過。


首先,無炮的手控難度在客觀上遠不及超多炮,也不及高難度少炮。當年手控PE真二一出,熾熱興致沖沖地發(fā)了個NE十墊,卻惺惺地得出“現階段無炮手控難度無法與超多炮相比”的結論。


因此,有許多聲音質疑“無炮表演視頻”到底是在表演什么。老手的無炮表演視頻經常臉分布,如太極無搭梯路不出紅、后退半無下半場紅眼極少…… 再比如對考級出怪無解的ME無神,月夜場地+后退構型意味著玩家根本沒什么操作空間,“表演視頻”是在秀操作還是秀RP呢?又如被認定為“無植難度巔峰”的RE無植,最基本的小丑問題至今無解(其實DE、PE無植也差不多),玩家為打一個表演視頻居然還得反復刷臉?


根據手控超多炮的經驗,表演有兩大發(fā)展方向,一是更高難度的操作,二是更小的人品因素??上o炮表演似乎命中不足,始終與這兩條路背道而馳,不僅沒能超越超多炮的手控難度,還不斷引入各種人品因素。


就在幾天前,老手詐尸并一口氣更新了五個視頻,可內容卻讓人大跌眼鏡,有人甚至感嘆“老手居然淪落如此”。我想這只是一種過分夸張的表現,但這些帶TSV+修改器開霧的視頻,的確和她原先的風格與論調相去甚遠。


無炮手控表演的未來將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07?那些建立在“命題”之上的優(yōu)越感

2022/10/10

反對命題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反對由“命題”攀伸出的優(yōu)越感。

先前的文章里提過“復古流命題”。復古流命題探討游戲玩法,探討研究方向,探討創(chuàng)作思路,這都是無害的。神之既然好玩,有趣,有挑戰(zhàn)性,那么就大家都去造造神之,有利無弊。


可是新式命題以及泛式命題,把太多重點放在了命題的“完成”上——有意也好,無意也罷。

為什么有些陣可以無視陽光?因為他們【完成】了更重要的命題。


為什么兩儀雖然低容錯但是好陣,而新手負優(yōu)化頂滿無是渣陣?因為兩儀【完成】了更重要的命題。


甚至反過來,為什么水無16不好?不是因為炸率炮損,而是因為炸率炮損導致沒能【完成】保護16門炮的命題。


可是,命題的重點本不在于完成。


以論文打比方,難道每一篇論文的目標都在于【完成】它的主題嗎?當然不是。沒有任何論文的目的是要一錘定音;大家只是在一場持續(xù)的學術討論中貢獻自己的發(fā)言。


一個隨隨便便就能100%回答的問題,肯定不是個好問題,也沒什么研究價值。


換句話說,如果你有優(yōu)越感,那么你的優(yōu)越感應該建立在砸率、炸率、炮損乃至刷新穩(wěn)定性上,而非建立在“完成了某某命題”之上。當然更好的情況是我們希望大家都沒有優(yōu)越感。


命題是層皮,但麻煩別拿著一層皮到處炫耀——特別是里面根本沒有實質內容的時候。


先前幾年幾個極為“流行”的陣型,比如水無16、圓10、真無,它們火到什么程度呢?我感覺有些人恨不得睡覺時也念叨這幾個陣。打開群聊就是這幾個陣,關掉之后還是這幾個陣,抬頭不見低頭見。


每天多嘟噥幾句,陣就會做出來嗎?丟無數個半成品視頻,陣就會成立并穩(wěn)定嗎?兩個半成品約等于一個成品?……小學數學?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幾個“網紅陣”加起來都湊不出一個有實質意義的科技。水無16的間C7u實際上是FE18率先搞出來的思路,水無16反而像是個蹩腳的移植,更別談科技反哺了;圓10更是一片荒地,我都不懂這種陣怎么能流傳下去的;真無被肺18完爆,所有科技也都是肺18先出,真無再邯鄲學步。


這幾個大網紅都如此不堪,其它小網紅不提也罷。

事實就是,在一整個時代里,這些個網紅陣實際產出的科技水平被一個丑不拉幾的矩形12就完爆了,而且是毫無懸念??上Ь匦?2既不拉風,也不裝X,注定奮斗一輩子也當不上網紅。


之前我也見到過有人,莫名其妙很執(zhí)著于“守全場”,硬說“你沒有完成守全場命題,所以沒價值”。


請問守全場算哪根蔥?守了又怎樣,不守又怎樣?


我也吃驚于,居然真的有人去試圖細化、規(guī)范命題到紙面。


我只能說,你不是漢穆拉比,就別在這立法典。你是誰?別人干嘛要鳥你?


就算真的有標準,那也只能是后驗的,而非先驗的。你只能說“過去兩年內,大部分陣型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命題的含義基本如下”,而不是“未來兩年內,要滿足該命題的陣型需要符合下列條件”——有些語文不好的人會覺得這兩句話是同一個意思。




08 “憋陣”之謎

2022/10/10

我一直不懂陣為啥是要憋的。


如果你做一個陣能超過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那只能說明若干問題:

  1. 你根本沒在做,就是在云

  2. 你生活太忙碌了,不適合玩pvz


以上兩點導出同一個結論:做陣時間越長,做不出的概率越大。


憋半個月,可能可以解決重要問題。憋一個月,就可能流產。憋三個月,那就大概率流產。憋一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幾乎可以斷言這個人一定做不出這個陣。這就是一個統(tǒng)計事實。


分析理由的話,也很簡單:

  1. 造陣、解陣的周期遠沒有這么長

  2. 長時間做不出,要么是個人能力不夠,要么是當前科技不夠。兩者都無法短期內迅速提升——前者可能有例外,但后者幾乎沒有。


陣不是葡萄酒,不是你思考越久,它就越有韻味,就能釀出更美的汁液。


硬要打比方的話,解陣就像上廁所,在馬桶上坐一個小時之后你也就別期待什么事情會發(fā)生了。。。(霧


我還是一句話,做不出就別做了,親。


要么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要么等所有其他人提高知識水平。但無論如何,死磕是沒用的。


我也希望,有些人不要像祥林嫂一樣,一年四季都念叨同一個陣了…… 你不煩別人還嫌煩呢。




09 片面、全面、善意、惡意

2022/10/23


新手的日經問題之一:“如何評價XX陣?”,或者更籠統(tǒng)地,“如何評價陣型?”


混久了的人都明白,這種問題純屬釣魚,誰認真回答誰掉坑里。也有人不信邪,列一堆指標,比如搬出“過關率”、“穩(wěn)定性”幾座大山。


我不是說它們不應用作陣型的評價指標——實際上炮陣領域內,砸率/炸率/炮損的三大要素是我總結的。但當有人問“如何評價”,你直接說“砸率”時,就已經跳過了重要的一環(huán)。


“陣”的本質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基于PVZ二進制可執(zhí)行程序人為創(chuàng)造的表達。


聽不懂就對了…… 打個比方吧。從20年到現在,我一直用“詩歌”作為“陣”的比喻。自始至終,我都認為這是所有我能找到的比喻中最貼切的。


陣就像詩歌。你要欣賞一首詩歌,你必定會考慮它是否工整、是否押韻——但這不可能是你的第一步。


正常來說,你首先要問:它是何時創(chuàng)作的?你總不能要求現代詩壓古韻。再然后,你要考慮:它是由誰創(chuàng)作?或者是為哪個群體創(chuàng)作的?作者的生平經歷影響幾何?……直到很最后,你可能才會去考慮它是否足夠工整。盡管我們都知道,工整之作不等于佳作,佳作也不一定是工整之作。


如果你借用詩的賞析理解陣的賞析,你會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


但這還不是我要說的全部。為什么我說陣是詩歌?或者換個問題,為什么“陣”不等于“科研成果”?我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陣的科研性只是陣的一部分。臥室只是房子的一部分,所以房子不等于臥室。


要賞析一個陣,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對其進行綜合、全面的賞析,考慮多方面的價值。


陣是多元的,陣的價值是多元的,因此陣的賞析也必須是多元的。我將其稱為“強制多元”。這個概念非常重要。


有人覺得:陣是多元的,要你說嗎?七代興起以來,“崇尚多元”都快說到耳里長繭了。


可如果你仔細觀察,仍然能發(fā)現,許多人對陣的欣賞只有一個模式——最常見的,就是吊死在“科技”這棵樹上。


隨便舉幾個例子。我的一些明顯是娛樂陣的視頻下,有人一本正經地開始討論某僵尸小概率破陣問題。而某技術人物的一段著名文字里,毫不客氣地對“娛樂陣、造型陣”嗤之以鼻。


遺憾。大眾對娛樂、造型的偏見,至今仍舊存在。


不妨在這厘清:有人認為我是“科技類博主”(姑且這么稱呼吧)。但你若認真翻我空間,就發(fā)現我發(fā)的視頻雖工于科技,但絕不限于此。


請記?。簝?yōu)質的娛樂、優(yōu)質的造型就和優(yōu)質的科技一樣,它們都需要作者耗費心力,都是高質量的創(chuàng)作表達,都值得傳播與鑒賞。


如果你還不理解,那么請考慮一下:至今為止,誰被視作PVZ第一高玩,可當PVZer Top1?


每個人當然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過第七代核心圈子對此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BVZ,而且非他莫屬。


這樣說不是為了神化BVZ這個人物。如果非要說神化,那我想應當神化BVZ這個符號、BVZ的精神。沒錯,BVZ這個符號就是我們這一代信念的核心。


多元價值是陣的強制要求。這解釋了,為什么“科技”永遠不應作為衡量價值的唯一維度。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一直推崇即使在“科技陣”里,也應當非必要不極限,非必要不女仆,以及原則上拒絕使用修改器功能輔助錄制。


如果你只從“科技”視角出發(fā),那么濫用極限又如何?全程女仆又如何?自然不會怎么樣。


可是,“科技”永遠不是一個陣的全部。


陣是有表達的。陣需要考慮觀感,需要考慮平衡,需要打造質感。對我而言,一張寫滿數據的皺巴巴的草稿紙永遠不可能是一個陣。


一種罕見而奇葩的情況是,有些人的視角很片面,但它不是吊死在“科技”上,而是吊死在“美學”上,宣揚“極端靜態(tài)美學主義”。


誠然,崇尚這種思潮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基本是個位數,不去鳥他們本來也無所謂。但如果你理解了上面的框架,就能理解為何極端靜美的風評極差。


陣是多元的,且應強制多元??萍己兔缹W都是陣的一部分。主打科技的陣不應忽略美學,而主打美學的陣也不應忽略科技。


極端靜美呢?它無非和極端科技是一回事。它取出陣型的一部分,然后將這個片面無限放大,直到蓋過一切。這就是極端靜美的本質。


因此,靜態(tài)美學雖然和動態(tài)美學聽上去差不多,但它的思想境界差得遠了,毫無可比性。


最后升華一下。本文的標題是“片面、全面、善意、惡意”。前面兩個詞已經探討得差不多了。而“善意”和“惡意”,則代表了閱陣人面對陣型的態(tài)度光譜。


所謂的善意,就是我默認你是沒空玩游戲的可憐學生,多發(fā)一秒視頻都是對PVZ的無私奉獻,任何半成品都具備有待后人細細研究的價值。


所謂的惡意,就是我默認你是有大把時間玩游戲的NEET,少發(fā)一秒視頻都是對PVZ的不尊重,任何半成品都具備被后人痛批狠斗的價值。


藍綠掌權時代,閱陣態(tài)度似乎主要建立在發(fā)貼人的ID上。名不見經傳的ID(特別是未經藍綠認可的),更容易受到質疑;如果ID已被批準,比如你的ID是FreezedIce,那其實你發(fā)的東西再離譜大家都對你很寬容(@MEXX炮),綠字還會主動到處找人幫你“補鍋”。


第六代是典型的善意閱陣。由于第六代陣型對我個人的身心靈影響,我很難客觀公正地評價這種善意到底優(yōu)劣幾何。但保守地說,六代的善意絕對是溢出的,基本聽不見質疑的聲音,花里胡哨的雜技統(tǒng)稱黑科技。


雖然我很想說,第七代的閱陣態(tài)度是完美且平衡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必須認識到,由于這一代期間科技的蓬勃發(fā)展,不可避免地存在輕微的“惡意閱陣”傾向。盡管在科技陣內部,對審美、娛樂等的理解比起六代有顯著提升;但在外部,愿意欣賞且有能力欣賞造型陣、娛樂陣的人終究是少數。遺憾的是,部分極端靜美主義者對“美學”的低端宣傳與無下限追求,也確實使得“造型”這塊招牌愈發(fā)難堪,惡化了情勢。




10 神學秩序、科學秩序、實用秩序

2022/10/28

一、序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拿錯劇本了,是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群,凡是有社群的地方就有秩序。


13年來PVZ圈(一種舊的稱法是,“植吧及其附屬空間”)的宏觀秩序共有三種,發(fā)生過兩次轉變。第一次轉變發(fā)生于2018年中~2019年初,以328為標志性事件,藍綠自此倒臺滾蛋,零度為首的六代完全掌權。第二次轉變發(fā)生于2020年,六衰而七盛,eden衰而竹院盛。



二、神學秩序


藍綠時代的秩序,我稱之為“神學秩序”。雪雪說過,藍綠的核心權力是“教權”,而328最大的象征意義在于藍綠“教權”的徹底破產,從此正式進入新時代。



2.1 神學秩序的特點


神學秩序的特點,在于社群領頭羊對游戲懷有絕對的愚昧與無知。


綠字在13年搗鼓出雪花7,愣是沒意識到ch8的冰波縮成13s一樣能打,就此錯失發(fā)現C8u的絕好機會使其難產4年。到了15年,綠字仍不明白“ch4可以全難度存冰循環(huán)”,他說幾年前冰冰雖給出過該結論,卻“未見證明,深表遺憾”,可要驗證此結論只需要知道收尾波次最多拖多少秒以及小學數學。同年,他提出“C8i-50s”強壓制節(jié)奏,使用AA'a加壓,稱“該節(jié)奏在造型領域將大展身手”——先別懷疑自己,不知道這個節(jié)奏是正常的,因為它至今也沒有任何應用載體。至于他在花園6貼下給出的意見,“適當運用4行加速(一炮+一窩瓜激活)ch5可解”來保住南瓜的想法,更是天馬行空獨具一格。陣解方面就不必說了,雖然零度和胡的“38+12魔改”他和藍字“一看就懂”,他完整創(chuàng)作的陣型到13年雪花7為止,此后署名為綠字的陣型如一勺湯圓也好太極四炮也罷,他既沒解過也沒打過視頻。


比起綠字,藍字似乎強多了?前提是你不去仔細審視他的“成果”。藍字對自己16年改進的DE0津津樂道,將中場預存窩瓜辣椒開后壓榨窩瓜CD免去地刺視作“不得不加署名”的重要改進。請問RE0同樣是群曾,同樣是雙冰,RE場地無法攜帶地刺,是怎么運行的?點開narpo在13年發(fā)表的視頻,你就會看到一模一樣的卡序——中場窩瓜辣椒開,然后壓榨窩瓜CD,如出一轍。把RE0的成熟方案原封不動搬到DE,這就是藍字的神來之筆。至于其它無炮,兩儀最早由會走路的夢和BVZ手操論證,藍字給出的收尾卡序、“示范視頻”與“10f沖關論證”都粗糙至極,現今公認兩儀論證的主干部分由作案老手獨立完成,雪漠北就說“作案老手應當加入兩儀署名”。少炮方面,藍字的客觀產量比綠字高很多,雖然產出的大部分是文化垃圾。我和雪雪都同意“落月4是好造型但不是好陣”,被黑“最不應當進撲克”的理發(fā)8和太極4暫且不論,藍字自吹“造陣絕詣”的小夢4實際反響也平平無奇。不過以上所有文化垃圾都已收入現今流行的少炮手控陣選,不為別的就為它又臉又難。


到四代為止,受時間限制技術未發(fā)展至過于復雜的地步,藍綠的愚昧無知未能造成顯著影響。但自第五代起,以C8u、C7u一水冰骨架雛形陣為代表,藍綠已跟不上這些科技。證據就在綠字17年撰寫的《軌讀》中,他對FE無保護八炮C8u節(jié)奏的解釋是“ch6u|P|N-56.5s”,對FE圣誕樹十一炮弱逐波C7u節(jié)奏的解釋是“ch5u|ch5u|PD|ch4u|收尾”。用chXu解釋夜間節(jié)奏,解釋得通就有鬼了。盡管如此,即便在六代冰骨架發(fā)展趨于成熟后,藍綠仍舊堅持“一看就懂”,綠字熱情稱呼零度NE20為“38+12魔改賞心悅目”,藍字更是撂下“用冰條件越差,則運算量排布越均勻”千古一句,難怪零度看了也要直呼“一句話好啊,誰用一句話給我解個陣看看?”可這要求確實強人所難,綠字解陣水平上限是13s毫無意義拖成15s的雪花7而且還不知道可以墊舞王解決撐桿而非用高堅果,藍字的解陣天花板則停留在長種不鏟四炮變五炮七列櫻桃攔截核接冰的青四炮,4(.5)門炮都搞成這樣根本別提二十門炮。


對了,為什么稱之為“神學秩序”?因為這是綠字自己說的?!盾壸x》最后一章的標題,就是“神學家的PVZ”,至于其中的內容嘛,首先是從未有用的飛媽大定理,模糊精準遙相呼應不亦樂乎,然后是重要的“不對稱加速”以完成時空兌換,這里就少不了經典受害者樹皮二炮,最后則拋出“自由攔截炮”煙霧彈,總之自由炮是個垃圾袋,什么東西都可以往里裝,無炮超多炮人人都能造,但自由炮?沒人知道自由炮是什么,看你怎么造。


用綠字在《嗯》里的話來說,這準確來說不是“神學”,而是一種游戲理解,是“文化”,而不相信“神學”的零度眾就是典型的“有知識沒文化”。但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這句話——如果零度代表“有知識沒文化”,那藍綠豈非“有文化沒知識”?人艱不拆。



2.2 神學秩序的后果


神學秩序的重要結果,就在于個體的社群地位完全取決于與“神”的親密度。你喜歡水貼,時?;钴S貼吧氛圍?沒用,15年藍綠重拳出擊干翻冰藍蛋,酒館也好里群也罷統(tǒng)統(tǒng)回你們自己q群玩去,別來這“泛濫洪水”。你勤勤懇懇任職吧務多年,于藍綠出走之際每天堅持管理首頁版面?還是沒用,15年首先治你囧姨,直接跟著冰藍等一并打包趕走。你喜歡鉆研科技,神神叨叨呼吁游戲“真理”?那更沒用了,17年養(yǎng)蝦致富質疑“極限出怪”合理性,給出氣球高密度存檔懷疑FE后退無能否全收,直接讓你退吧退群退b站退一切“要滾多遠滾多遠”。


神學秩序不要求你有高超的技術,敏銳的審美,或是友善的性格…… 反正這些東西藍綠也沒有。不,重點在于你必須認同藍綠,認同撲克,認同“老會長”給你安排的任務?!讹L云錄》里說,撲克作為當時唯一的價值評判體系,既“透明”又“公開”,藍綠從不介意直接在陣型底下給出修改意見,并以此引導技術方向。典型的例子,其一大概就是“這是你的作業(yè),你要改陣圖我就公開放給所有人打了”,其二大概是“這是窩們最終敲定的陣圖,你照著這個改”…… 當然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MJ在《嗯》下說,“真正失去人性并抹殺人性的,難道不是全憑一己之見肆意評判他人的高貴的撲克作者嗎?”;零度說,“在植吧,想鉆研技術,你得先跪下來”。


到五代為止,任何想出風頭的技術黨都必須獲得藍綠之中至少一人的認可,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求罩”。這也很自然,因為技術黨能得到的最高認可就是撲克,撲克又只有這兩位作者,不舔藍綠還能舔誰?即使最“獨立自主”的六代們,也都不得不經歷與藍綠的不對等交往。有的是在貼下主動詢問綠字,“對小丑炸率的忍受標準是什么”;有的是接到綠字最高指示“把此陣的問題修一下給我發(fā)個更嚴謹的版本陣圖及視頻”,只得趕忙表示贊同并開始商議完成時間;有的是收到綠字批示“窩們仍對加花版矩形12(也就是現在的中開12)有需求”,要求某技術黨在某時間點前完成某種論證。


在神學秩序下,對神的尊重與服從就是一切。藍字現在稱,“當年那撥人要能有理有據干倒綠字倒也未嘗不可”,也許是人老眼花,他早已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神”。要真想撂倒綠字,他作為“神”何須躊躇?要真覺得綠字是“前現代爹味”,他又何必言聽計從?要真覺得撲克審美“束手束腳”,他又何必曲意逢迎?說白了,他作為神學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怎么愿意金盆洗手?


神學秩序下,當神不認可某事某人時,就會自動地轉化為“本吧”“本圈”不認可此事此人。13年藍字說“本吧向來認為自動收集是作弊”,實則是他認為本吧認為自動收集是作弊,否則又該如何解釋手控24炮兩位先驅龍嘯與歸海一個開不掉錢,一個開自動收集呢?15年爆錘冰瓜弟同理,藍綠不歡迎你,便等于“本吧不歡迎你”,“見必刪”——據路自己的說法,他后來發(fā)的正經技術貼同樣一發(fā)即刪,可見藍綠的確言出必行。到十周年撲克前夕,對“符合撲克審美的陣”的渴望日益高漲,任你冰骨架狂拽酷炫,沒花就可以一票否決。


可就像現實一樣,神的威嚴是需要維護與應許的。如果神學秩序反而導向了愚昧與混亂,那就怨不得眾人揭竿而起撕毀教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嗯》就是植圈的“上帝死了”。



三、科學秩序

3.1 科學秩序的窘境


和現實情況類似,打倒神意味著掙脫束縛,卻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不穩(wěn)定性與不確定性。現實世界經歷了道德觀念的崩塌,映射至PVZ圈則是陣型評價體系的覆滅。328后,PVZ圈亟需建立新的秩序以維持其運轉。


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當時的技術黨們有意地建立了科學秩序,作為神學秩序的替代品。他們創(chuàng)立了無炮群與炮陣群,配合2018年發(fā)表的考級貼,以此確定所有新生玩家的技術水準。若你有幸得到認可,便會被提拔至更高一層的元老院“eden”,盡享技術伊甸園之樂。最后,他們還打造了一套“命題體系”,以“對命題的完成度”衡量一切技術成果,拋棄“論陣”,轉投“論命題”,萬物皆命題,萬陣皆命題。


我在這里雖然用了“科學秩序”這個詞,但其實際思想邏輯比現實里的科學要激進得多。2019憲章也好,《嗯》里也好,零度始終說的一個概念是“要打造技術有機體”,以“發(fā)掘更高效的理論,逐漸接近PVZ的真理”為“唯一沖動”。


這一切聽著都很合理…… 直到你真正開始思考其含義。PVZ作為一個二進制可執(zhí)行程序,其復雜度怎能和現實世界相比?實際的科學研究里,任何結論都有待被未來的證據推翻。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能證偽才是科學”??蒔VZ里的“精深研究”也好,“高效理論”也罷,怎樣才能證偽?我今天發(fā)現海豚bug,給出源代碼相關段落,明天還能被證偽不成?再比如,即便時至今日,有人能證明冰骨架不再是最高效的理論了嗎?現在還有人說“極限波長是命題論下的最優(yōu)解”呢。不同理論各執(zhí)己見,自賣自夸,何談證偽?


這就是科學秩序始終面臨的困境。像反匯編、游戲機制這樣的內容,簡單直白到不需要科學。歷史上所有由反匯編得到的結論從未被證偽過,畢竟小破游戲就這幾行代碼,你都把人家底褲扒下來了,又怎么可能弄錯?另一方面,PVZer絕大部分游戲內容,比如造陣解陣論陣,又復雜到與科學完全不兼容。我擺個蝴蝶,你解個水無16,他造個ME無神,誰更科學?


現實世界里,科研是一整套復雜的過程。從提出假設,到逐步求證,都有嚴格的規(guī)范。而最終成果也需要同行審議與復現,才算告一段落。


這一套模式跟PVZ風馬牛不相及。就說我解水無16好了,我的假設是什么?水無16可解?還是水無16可用C7u解?后者看著精確些,那就用后者吧,那我要怎么求證呢?你可能會說,既然運算量就那么幾個,窮舉一下不就完事了?冰骨架也是這么說的??蓡栴}又來了,解法A放羊小丑,解法B放羊扶梯,解法C放羊巨人,那到底哪個最好?算是可解,還是不可解?


說到這里你應該已經明白,常規(guī)的PVZ玩法與科學根本不兼容。以第六代自己的解陣實踐為例,他們首先無法清晰地定義自己的假設。ME20和NE20到底在做什么?誰也說不清,小編也不知道。其次,他們無法量化自己解法的穩(wěn)定性,對于巨人“微小概率砸炮甚感遺憾”,對于小丑“總得先解決別的問題再考慮小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最后,他們這些陣型既沒有同行評議,也從未公開腳本供別人復現。由此可見,“在PVZ里科研”始終都只是一廂情愿。


科學秩序崇尚超越一切的“理性”,可這恰恰是最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炮陣連精確時空數據,哪怕精確鍵控框架都沒有,垃圾進,垃圾出,砸率/炸率/炮損三大指標沒有一個搞得明白,又何談什么理性,什么科學研究?無炮更是一趟渾水,丟個半成品不打長生存是基本操作,零度自己都對著太極無炮說“誰先打出全難度2f誰就可以當作者”,這是科學還是登山呢?


沒有科學的土壤,沒有科學的種子,沒有科學的陽光。只有空洞的理性,和無法被踐行的理想。


很快,科學秩序的美好理想就徹底破滅了。



3.2 科學秩序的實質


零度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它并不現實,也從未成為現實。以下才是科學秩序的實質內容。


科學秩序雖然不實踐科學,但它熱衷于揮舞“科學”的旗幟?!翱萍肌?、“科學”、“科研”,這都是熱門詞匯,流量密碼。2019憲章里還說,“技術黨比其他人更平等”。且不說這句話出自動物莊園完全是用來諷刺上位者的虛偽與奸詐,“技術優(yōu)先”、“技術唯一”等思想在科學秩序下是深入人心的。剛翼就說,328后開啟了“重科技,輕人文的時代”。


說到人文,那就不得不提科學秩序的第二個特點,即否定文化與歷史??茖W秩序怎么搞不知道,但神學秩序必須是錯的?!讹L云錄》里說,當時的主流思潮是“歷史虛無主義”,總結起來就是“舊的東西都是錯的,都不重要”。比如某人就說,那個24炮憑什么當萬陣之王?豈不是否認了這么多年來的科技發(fā)展?又比如19年百度刪庫導致17年前的貼子一律無法顯示時,就有人說“舊貼子看不了就看不了了,反正有用的都在群里”。本質上,歷史虛無主義是對藍綠舊時代的一種反抗。你喜歡論陣道,我就把陣道揉成一團沖進下水道。你喜歡造型審美,我就不把人文造型娛樂陣當回事。你說我有知識沒文化,我就說PVZ只需要知識不需要文化。



3.3 命題論


這樣一個科學秩序會導致什么呢?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技術評價體系在命題論接管后全盤崩潰。如果說神學秩序的評價體系是病態(tài)不堪的,那科學秩序下根本就不存在評價體系,所有人都是除夕夜放飛夢想的有志青年。原先高高在上的神像被砸碎了,而命題論又是一灘扶不起的爛泥。


命題論之所以是灘泥,主要是因為命題本身就是灘泥。命題論說,萬物皆命題。有人吐槽“24|13|13”無神卡序被其它解完爆,但你就可以虛晃一槍,說“要研究的就是這個卡序”。這意味著,發(fā)PVZ視頻就跟釣魚似的,里面任何元素、內容、想法,體現了的,沒體現的,都可以作為我的命題。不管你說什么不好,我都可以說這其實不是我的命題。用兵之道,變化萬千。


由于命題可以無限制地擴展并泛化,“命題的完成度”根本無法擔當評價技術成果的重任。面對人文造型娛樂陣,你要怎么定義命題?“擺個好看的東西”?那怎樣是“好看”?面對技術陣,就算你說無炮和炮陣的命題都是“守住自己的永久植物”,那又該如何定義“守住”?


《命題論的局限》里說,除了“無神”“無炮”這種二元命題以外,大部分命題的完成度都無法量化。怎樣算“好看”,怎樣算“守住”,就像怎樣算“純X炮”一樣,都是沒有明顯答案的。


為了解決命題完成度無法被量化的缺陷,第六代技術黨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概念,叫做“弱命題”。


他們這樣解釋水無16:命題是“水無”與“守護陸地的16門炮”,所以水上臨時種過植物,這就叫弱命題;炮有概率被扶梯啃,這也叫弱命題;炮可能被小丑炸,這還是弱命題;巨人可能砸炮,這依舊是弱命題。


雖然這看上去就是說了一番廢話,但請注意,提出“弱命題”并將其泛化,就可以使得一切又都回到“命題的完成度”的軌道上來。


炮陣有砸率?炸率?炮損?無炮紅抗不足?車抗不足?丑抗不足?簡單,它們都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命題,所以影響了命題的完成度,所以拉低了陣型的價值。一切就又都順理成章了。因而,也就不難得出命題論的精髓:“陣型因命題而有意義”。


……擱著扯淡呢?命題在這一整套話語體系里的作用,無非就是把A發(fā)來的消息轉發(fā)給B。不信你重新讀上面這段話,能得到什么結論?你只能得到:砸率、炸率、炮損、紅/車/丑抗不足…… 都會導致陣型價值降低。可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實嗎?跟命題有半毛錢關系嗎?


當我們說需要一個“技術成果的評價體系”,我們需要的是一套量化的技術指標。我們希望評價體系能告訴我們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希望它能告訴我們兩個陣之間誰的穩(wěn)定性更高。


可惜在命題論下,命題就是一層無限擴張的皮。它無色無味,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你頭腦清醒,就不難看出這層皮囊之下的內容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你就會意識到只有給出技術指標的量化標準,才是通向理性論陣的唯一途徑??僧斈惚幻}這層皮轉移了注意力后,你就會被誤導至反方向——你以為命題才是一切,可實際上命題什么都不是。


科學秩序下,“命題至上”的思潮從未停歇。有人說“陣型因命題有意義”;還有人說“區(qū)分好陣和渣陣的關鍵在于它們完成的命題”。先有命題,再有陣!先有命題的好壞,再有陣的好壞!沒人測量砸率,沒人關心炸率,沒人量化炮損,更沒人討論紅抗、車抗、丑抗的可接受閾值。就這樣,命題論一步步瓦解了原有的評價體系。



3.4 歷史虛無主義


先思考一個問題:研究PVZ歷史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乍一看似乎沒有答案。研究歷史不能“發(fā)掘理論”,也不能“接近PVZ的真理”,換句話說就是“作為一種文化未嘗不可,但最好要避免,否則就會變?yōu)槟撤N自我感動罷”。


事實真是如此嗎?古人都說,“站得高,看得遠”;現在的人說“視界決定世界”。植吧過去十年的歷史,外帶三十多頁一千五百余個技術精品,你該如何篤定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垃圾?


歷史的第一個作用,便是解釋現今事物的根源,解釋“合理及不合理的固有名詞”都是怎么來的。某些歷史虛無主義者說,“歷史上那些破事跟我有什么關系?”,他連《軌讀》二樓給的藍鏈都懶得點進去看。但同樣是這些人,搞少炮分類時弄得一頭霧水,搞不清“類炮陣”“少炮卡陣”“分裂少炮”及“散炸少炮”的傳統(tǒng)四分,而這套分類就在他們懶得點進去看的一個2017年的貼子里明確寫著。


越是傳統(tǒng)的事物,就越需要傳統(tǒng)理論解釋。你可以說核武二炮、火焰二炮以前的打法都弱爆了,不學也罷;但那些節(jié)奏名稱呢?CXu和chXu的u含以上有何區(qū)別?變奏的定義是什么?冰變奏的定義又是什么?再比如陣型有哪些炮數以外的分類標準?不研究歷史,你是不可能搞懂這些的,只能囫圇吞棗,得過且過。


歷史的第二個作用,是避免“造輪子”。第六代許多技術黨都經歷過藍綠時期,有可觀的歷史知識儲備,但到第七代,事情就不一樣了。那些仍舊信奉歷史虛無主義者,就不免會掉入“造輪子”的陷阱之中。造個分裂/輪炸X炮?抱歉,2012年有了。造個散炸X炮?抱歉,2013年有了。甚至發(fā)現高堅果棧位機制?抱歉,2018年也有了。許多人對“造輪子”憎恨至極,可我就好奇,你不鉆研歷史,又如何避免造輪子?等上帝告訴你嗎?用科學秩序最喜歡的“科研”比喻,這就像是你寫論文之前,根本不去檢索文獻,大筆一揮寫完之后發(fā)現撞車,除了自己還能怨誰?


歷史的第三個作用,是以史為鑒,指導現今發(fā)展。在這個角度上,歷史虛無主義和命題擴張論是相輔相成的。命題論將所有注意力轉移到不明不白的命題上,歷史虛無主義又敦促你拋棄原先衡量陣型穩(wěn)定性的樸素策略。以前人說小丑必須非冰即炸有運算量覆蓋?管它呢,我就四行激活放羊一整路小丑。以前人說無炮必須長生存論證穩(wěn)定性?管它呢,我就打個2F視頻整某圓錘某單紫卡等等科技狠活。以前人說鏟種應當是先鏟后種?管它呢,我就要弄個超時空鏟種在水上常種一炮射了又射。


沒有歷史,就沒有枷鎖,沒有限制,沒有顧慮。在你眼里,這是高砸率、高炸率、高炮損的雜技,但在我眼里,這就是“優(yōu)秀黑科技”,都是對“命題”的探索。


放飛夢想是好的。阿貓阿狗都可以上來就死磕水無16,空間里丟數十個半成品,或者宣稱“NE最簡格”又又又有新構型。評論區(qū)里新手看不出問題,老手不會質疑,其樂融融,一派祥和。大家打著科學的旗幟,做一些毫無底線的探索,不僅玩爽了,還能收獲評論區(qū)一片盛贊,這就叫科學秩序下的雙贏,指技術黨贏兩次。


但這個秩序終究還是崩塌了。



四、實用秩序

4.1 六七之爭


2020年春天,一切都還是六代的樣子。當時一件有名的事是使命永駐用冰骨架做了個“弦14新解”,其實用現在的眼光看無非就是個ch7跟冰骨架也沒啥關系,但在當時他還是稱之為“極限波長的小禮物”。此貼后被加精,使命永駐也作為“入坑2個月進eden”的傳奇人物為人津津樂道。2020年4月,少年乙植吧首秀自制肺陣貼里,他還援引珍寶專欄,掛在嘴上的仍舊是命題論老一套。5月,陽光修繕禮物盒貼的后記里更是留下了“今天不在eden里也沒關系,明天還有機會嘛”等名言。


與此同時,逐漸有人開始看不慣這套科學秩序,其中更是有兩個人因意識形態(tài)分歧和六代發(fā)生了正面沖突。命運弄人,這兩個人恰恰就是七代無炮和炮陣領域的核心技術人物——也就是熾熱和我。


熾熱與六代的分歧爆發(fā)于2020年5月的核聚變風波。平心而論,當時的熾熱雖然產量相對較高(畢竟其他六代無炮技術黨都跟尸體似的),但大部分作品被認為含金量一般,尚在學習積累階段。熾熱看不慣e群在核聚變貼下開團的行徑,我想一是他本身就比較尊重雪漠北,21年他的“無炮技術黨排名”里就把雪漠北放在了僅次于自己之后的第二名的位置;二是他反對e群眾以“動機”、“態(tài)度”攻擊雪漠北,而完全不去討論核聚變陣型本身。在這一點上,BVZ是支持核聚變的,沖突發(fā)生后他默默沖了50F,留下一句“確實很穩(wěn)”,可見他的確不贊同e群眾本末倒置忽略陣型的行為。其實說是忽略也不妥,當時的確有人試圖檢驗核聚變,但不知是技術有限還是受意識形態(tài)扭曲了事實,有人說“櫻桃有大問題”?,F如今我們已知道核聚變高度穩(wěn)定,空空評價其為“唯一全難度過關率百分之百的陣型”,擔得上“無行冰車最穩(wěn)”的名號;就連智也說“22年雪漠北直播沖關終于證明了核聚變的穩(wěn)定性”——盡管在此之前第七代無炮技術黨早已高度評價核聚變,只是第六代遲遲不認而已。


總結一下,熾熱和第六代的主要矛盾在于,熾熱認為他們夸夸其談,說多做少,不見他們造陣、解陣、論陣,只見拿態(tài)度和意識形態(tài)說事,讓他深感不爽。此后雙方之間的矛盾從未調和,后續(xù)熾熱高產造陣,六代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例如21年熾熱搗鼓出PE無神時,六代就說“熾熱的陣?不了解,略了”——其實他們的立場就決定了他們無法去了解,畢竟萬一熾熱的陣不錯,該怎么辦呢?而熾熱則奉行切割主義,在貼吧里起口角后被某人動用小吧權限封禁,一怒之下自刪所有精品并發(fā)誓自此不再踏入植吧。


另一方面,我和六代之間的沖突萌生于7月。當時我提出對“節(jié)操標準”的質疑,給的理由也很簡單——你們口口聲聲說DE0中三路有“自然抗性”,穩(wěn)如老狗,證明呢?邊路單噴,硬說炸率低,證明呢?沒有任何數據論證,又談何是“理性有機體”?此言一出,一些e群里的“底層群友”就開始出警,以02為代表人物。他直接跑到我的評論區(qū)下振臂高呼“PVZ就是一門科學”,我搬出心理學的例子,說PVZ里所謂研究遠比不上科學標準,他直接回一句“心理學就是江湖騙子”,一下給我整不會了,只好讓他喜提b站黑名單。此外由于第六代的“唯技術論”,他們似乎無法理解“娛樂陣”的概念,我發(fā)布標題為“智商無炮”的視頻下葉夜就回復說,“無炮就是任何時候場地上不能有炮”,“你都偷炮了憑什么稱無炮”?我尋思你也不看看,無炮前“智商”兩個字是何意思?是智商不夠理解不了“智商”這個詞嗎?一頓撕逼后終是不歡而散。


我和這些人的主要矛盾在于,我不認為PVZ里存在科學,但部分六代卻熱衷于揮舞科學大旗到處出警。我作為實際了解現實里科學研究方法的人,自然看不慣第六代掛羊頭賣狗肉順帶秀優(yōu)越感的無下限行為。另一方面,我發(fā)現這些人像是被“科學”洗了腦,看見人文娛樂造型陣就支支吾吾理解不了了,令人堪憂。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我點進過02和葉夜的空間,然后發(fā)現他們根本沒什么值得一看的技術成果。在這一點上,我和熾熱的情形是共通的——你連個拿得出手的技術成果都沒有,又有何資格自居“e群群友”來教訓我?



4.2 實用秩序的誕生


原本我和熾熱的經歷只是滄海一粟,想必那些激進暴躁的e群群友,在各個地方挑起的爭端遠不止這兩個,也不知道惡心過多少人??上У氖?,這次他們踢到的是兩塊鐵板,徹底惹毛了兩個最不應該惹毛的人。


雪雪曾說,第七代技術黨的特點是“人數眾多”。我想做出訂正,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總數眾多”,但各個子領域的技術黨數量與先前無異。不同之處在于,第七代技術黨也許受疫情影響,每個人的作品數量比先前高出了一個數量級。無炮現在有個流行的說法“熾熱七十陣,燈籠四十陣”,而炮陣領域里我和QED也都是公認的高產玩家。最直觀的結果便是,第一代到第六代期間,從來都是默認一陣一精貼,偶爾的打包合集也只是為了多發(fā)點小陣水陣。但到了第七代,動輒便是五個十個大陣塞同一個貼里發(fā),這還是刨去了很多躺在空間里沒空發(fā)的。當時我一度抱怨,碼字發(fā)貼才是整個陣型創(chuàng)作流程里最艱難的一環(huán),因為各種陣型成果實在太多了。


在這方面,第七代技術黨之間雖然沒有交流過,但我們都有一種實用主義的默契。和第六代相比,第七代的技術成果可以說是碾壓,比如無炮領域,第六代無炮那大部分都是沒爹沒娘的,丟個慢速視頻就當完事,怎么跟熾熱每陣必打慢快變極強迫癥似的規(guī)矩比?又怎么和燈籠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沖50F的習慣比?炮陣領域更不必說,第六代能做出完整陣型(所謂“真陣”)的幾乎只有胡一人,其他人要么是只云不做,比如圓10就有一堆人一直云到現在;要么是只丟個半成品,數據是不可能測數據的,腳本數值左右調調外加勾選修改器功能足夠糊弄觀眾就行。


一邊是大搞意識形態(tài)不搞實事,另一邊則是溢出到無處安放的“武德”。在這種情形下,實用秩序應運而生。


用我當年的話來解釋實用秩序,就是“能整活就行”,“我只是想玩游戲”。換句話說,實用秩序是一種妥協:雖然雙方意識形態(tài)存在嚴重分歧,但井水不犯河水,你不要影響我玩游戲就成。所以自20年下半年起,我就很少討論形而上學的PVZ思想問題了。從這個角度上說,實用秩序是一種妥協主義。


這種妥協主義,在雪雪建立竹院后推行的“崇尚多元”中也能看到。當然根據雪雪的說法,多元主義的內涵略有不同,它更強調接受多種思想,做到互相欣賞。但在本質上,其目的同樣是為了調和六七之爭。你覺得命題好玩,那你就去探索命題;你覺得陣型有趣,你就去鉆研陣型。實用秩序是調和思想矛盾的智慧。



4.3 武德永生


328那場論戰(zhàn)里,綠字大談“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零度主張“理性技術有機體”。這里的關鍵問題是:PVZ社群的首要任務是什么?是弘揚文化,還是發(fā)掘技術?


實用秩序給出了第三種答案。PVZ社群里最重要的不是文化,也不是技術,而是武德。要維持社群活躍,那就必須要有多產高產的活躍創(chuàng)作者,與其創(chuàng)作導向無關。如果社群里一潭死水,沒有新的輸出,那管你是文化也好,技術也好,隨著時間流逝都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其深度”。


在實用秩序下,創(chuàng)作最多內容的人自動地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且創(chuàng)作內容越少,話語權就相應越小。這句話很重要。這意味著,不管你是前世神仙,還是本世巨佬,拿不出新鮮成果,就請乖乖閉嘴。這還意味著,像植吧或技術q群這樣的網絡社區(qū),其最終的服務對象就是創(chuàng)作者,尤其是活躍的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者優(yōu)先,其他人靠后。這和《風云錄》里闡述的“權力的根本來源是活躍技術黨”是相一致的。


我一直推崇的領域自治,便是實用秩序的直接推論。你不玩無炮,那就別來評論無炮;你空間里近一年內一個炮陣視頻都沒有,那就別來bb炮陣。在武德優(yōu)先的實用秩序下,領域自治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雪雪指出過,這種說法聽上去略顯激進,仿佛是“不讓人發(fā)言”,所以我有必要作補充說明:領域自治的意思不是“你不能說”,而是“你不應該說”,或者是“別人不應該聽”。現實情況是,跨域評價的確就沒吃到過好果子。遠有藍綠指點江山最終倒臺,近到指點開局種子、VBE節(jié)操后nbcs,一次又一次的事實已經證明了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法理上我們當然允許你的評價,但道理上誰都不會把跨域評價當回事。


這套理論可以完美闡釋神學秩序與科學秩序的覆滅。神學秩序晚期,藍綠的文化世界觀與第六代技術成果沖突,使其無法認同這些成果,甚至加以否定,比如綠字始終只說零度做過FE9列24這一個陣,完全不把他的NE20和ME20當回事(大概是覺得這不算“零度的陣”)。無獨有偶,在科學秩序晚期,六代活躍技術黨越來越少,可里面十天半個月不開游戲的人卻又熱衷于出警當暴躁老哥,到處招惹活躍創(chuàng)作者,最終也就不可避免地踢到了我和熾熱這兩塊鐵板。


這種跟活躍創(chuàng)作者對著干的行為,只會有一個下場——自我毀滅。雪雪說,缺乏武德不一定有事,但和武德對著干一定會出事。其實他的這種思路,自20年起就有體現,比如他當時就說“植吧的目的不是讓所有人統(tǒng)一思想,而是盡可能保護價值”,否定了過去當權者面對武德倒行逆施的錯誤做法。


宏觀層面上,武德來去自由,可遇不可求。就好比20年PVZ全面復興,追根溯源還不是因為疫情。什么時候會出現高產作者,會出現愿意在PVZ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人,這都是極難調控的。但這并不代表掌權者對武德毫無影響。如果社群環(huán)境烏煙瘴氣,以劣幣驅逐良幣,就像藍字晚年口口聲聲說“武德”卻又對真正的武德視而不見甚至加以迫害,那這無疑會造成負面影響,輕則逼人退坑,重則加速進入技術寒冬。

漸識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德庆县| 安溪县| 龙门县| 图木舒克市| 岱山县| 衡东县| 吐鲁番市| 黄浦区| 屯昌县| 巴东县| 卢氏县| 常山县| 宜昌市| 江源县| 新龙县| 富蕴县| 石家庄市| 洞头县| 双江| 贵溪市| 三河市| 郯城县| 濮阳县| 阳谷县| 白水县| 沧州市| 兰溪市| 抚州市| 剑川县| 积石山| 常山县| 济南市| 江津市| 大兴区| 库车县| 潮安县| 古浪县| 洛川县| 改则县| 尼木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