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中耳炎的3大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耳道“出水”流膿就是中耳炎
現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會有“出水”流膿的癥狀,如外耳道炎有時就表現耳道“出水”,伴有細菌感染時會有流膿的癥狀,與中耳炎的主要區(qū)別就是前者鼓膜完整無穿孔的表現。
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復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狹窄進水等,尤以挖耳比較多見。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癤腫破潰也可引起耳道流膿,耳道檢查及追問既往病史多能鑒別。
誤區(qū)二:沒有耳痛、耳道溢膿就不是中耳炎
目前臨床上已將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細菌性(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幾大類,化膿性中耳炎耳道溢膿是其主要癥狀,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們傳統(tǒng)的中耳炎概念的。
但分泌性中耳炎則無耳道流膿癥狀,也較少出現耳痛,可僅有耳悶、聽力下降癥狀,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現負壓造成滲出而引起的,由于滲出液是非細菌性的一般不出現耳痛和化膿,所以本病易被漏診、誤診。
誤區(qū)三:治療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療其誘因,如鼻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劑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腫瘤、鼻咽重度增殖體肥大等要進行手術。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還要用滴耳劑,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膿就要用雙氧水和抗生素滴劑了,加用滴鼻收斂劑可加快病情的恢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