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墜之前【part4:加害者強力論】
半個月之前,她目睹了一場殺人案,心理疏導沒起什么作用,就住進來了。
她:“你知道為什么永遠都有人犯罪?”
我:“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因為愛、恨、權、錢,或者單純追求刺激獲得自我情緒滿足等等?!?/p>
她:“這些只是犯罪動機,我想問的是犯罪現(xiàn)象為什么無法停止?!?/p>
我:“……因為人類的繁衍。”
她笑了,我也笑了。
她:“你說得對。”
我:“你怎么認為的呢?”
她:“我認為,是人的本能,不是說犯罪是本能,是說刺激別人犯罪是一種本能。”
我:“怎么說?”
她:“或者應該說是我們有一種意識,而這種意識就促使了他人犯罪?!?/p>
我下意識嘆了口氣,最近在討論意識方面的問題,要比我過去十幾年的討論加起來的還多。
我:“什么意識?”
她:“我把它叫做加害者強力論?!?/p>
我:“愿聞其詳?!?/p>
她:“在這之前,我想問一下你了解受害者有罪論嗎?”
我:“受害者之所以被害,是因為自身存在某些問題。例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p>
她:“對,你認為這樣想對嗎?”
我:“……當然不對?!?/p>
她:“如果一位女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在街上遭遇了侵犯,你覺得她會有一瞬間后悔自己走了這條路,穿了某件衣服,或者其他什么后悔的點?!?/p>
我:“會吧,在發(fā)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之后,我們總會不斷在腦中重現(xiàn)當時的情景,設想當時該怎么做。”
她:“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嗎?”
我:“因為后悔,不愿接受現(xiàn)實等等?!?/p>
她:“我認為是因為對自己的指責,后悔追根到底不也是一種指責嗎?你說這算是受害者有罪論嗎?”
我:“你這叫偷換概念,如果按你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奉行的是受害者有罪論,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會激烈的批判加害者?!?/p>
她:“與此同時,還會為受害者表達同情,并且說,他要是怎么怎么樣就好了。是嗎?”
我:“……”
她:“你看,這種做法不就是在說,如果他沒這么做,就不會被傷害,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論。意識不到的東西才最可怕不是嗎?”
我覺得再任她這樣說下去,我絕對會妥協(xié),我適時轉了話題。
我:“那么你說的加害者強力論是什么?”
她:“我們之所以產生受害者有罪論,就是因為加害者強力論,我們潛意識里認為加害者是更強的,我們是更弱的。就比方說,我們本來是同一層級的人,如果出現(xiàn)了加害者,加害者就會上一層,而受害者就會下一層,我們旁觀者則居于不變,處于兩者中間,但是我們會認為加害者更強?!?/p>
我:“怎么說?”
她:“我這里的強弱不是指力量上的,而是指意識上的,我們會本能的對受害者產生同情,并且指責加害者,但是我們同時也會說,如果受害者這樣做了,是否就會避免傷害,你看,聽出問題來了嗎?”
我:“這好像是再反向證明受害者有罪論。”
她:“對,是不是很有趣。剛剛你還對女士那個例子表示質疑,現(xiàn)在你自己也承認了?!?/p>
我:“……”
她笑了,我卻笑不出來,甚至有些憋悶。
我:“那這關犯罪什么事?”??
她:“因為這種意識,使更多旁觀者成為受害者?!?/p>
她:“但是這有什么關聯(lián)?”
她:“這難道還不能夠刺激那些加害者去嘗試犯新的罪。我們承認加害者強,受害者有罪,這還不夠嗎?”
她:“你知道旁觀者變成受害者的概率有多大嗎?是46%!”
她說完以后便躺回了床上,不再和我交流。
我:“那你休息吧,再見?!?/p>
我走時她輕聲說道:“我們不能怪罪于受害者,但是我現(xiàn)在還做不到。我只是很害怕?!?/p>
我:“別怕,你不會有事的?!?/p>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能干巴巴的說出這句話。找來陪護之后,匆匆離開。
柏拉圖曾說:“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