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介休后土廟小型彩塑真武形象初考

2022-10-26 08:42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介休后土廟小型彩塑真武形象初考

《文物世界》 2010年05期

□ 王學(xué)凱

介休后土廟坐落于山西省介休縣城內(nèi)北隅廟底街。該寺創(chuàng)建年代久遠(yuǎn),據(jù)碑記∶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和梁大同元年(535年)均有重修記載?,F(xiàn)存建筑乃一個全真派道教古建筑群,主體建筑為戲樓和三清樓聯(lián)體建筑?,F(xiàn)廟內(nèi)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琉璃、彩塑等遺物。尤其是四神殿配殿內(nèi)珍藏數(shù)百尊明代道教彩塑,塑造題材和內(nèi)容生動形象、完整立體地反映了明代道教科儀的制度和場面,具有很高價值的歷史遺存,是不可多得的彩塑藝術(shù)佳作。在文物工作人員落架編號進(jìn)行修復(fù)的幾十尊彩塑中,編號為上A17與上A18的兩尊小型彩塑形象特征較為鮮明,現(xiàn)試對上A17彩塑人物的身份考證如下

一、上A17號彩塑現(xiàn)存狀況

如圖一所示,上A17號彩塑通高58厘米,頭高12 厘米頭身比例約1∶5。

彩塑的整體造型為一氣度沉穩(wěn)、智勇雙全的中年男子統(tǒng)帥形象。其披發(fā)及肩,面相方圓,大耳長眉細(xì)眼,白面八字須。武將穿裝,上身著白色對襟褶皺圓形領(lǐng)口,內(nèi)著護(hù)胸鎧甲,當(dāng)胸扎襞積,胸前有護(hù)心鏡,鎧甲外披圓角短袖小襦,袖口長及肘部,肘下扎護(hù)臂,襦角在前胸扎結(jié)。從胯部所垂甲片可知其腰部扎有捍腰。下身著交疊式膝裙,裙下有鎧甲護(hù)腿,褲腿覆遮于短靴之上。無論鎧甲或袍服小襦,衣緣基本都呈柔和的弧形。彩塑表面色彩較為鮮麗,鎧甲金色,上衣紅色,下身裙擺綠色,小口短褲白色,皆為后世修整時重繪?,F(xiàn)存彩繪的局部脫落處可見原本彩繪色彩與現(xiàn)今大有不同。此像的衣飾邊緣大都有多層描邊,且最外層為描金裝飾。

彩塑的動態(tài)為頭部微左傾,右臂上抬,右手握劍柄狀物,左臂外展,左手按掌向下,其左足向側(cè)前跨出,與右足成丁字型站立,整體做持劍護(hù)衛(wèi)姿勢。

二、真武的歷史淵源

1.四圣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真武,又稱“真武靈應(yīng)佑圣真君”,與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圣保德真君合稱“北極四圣”或“北方四元帥”等,真武形象常與四圣中的其他三位組合出現(xiàn),他們均為北極紫微大帝的四大護(hù)衛(wèi)。四圣是宋代道教神仙體系中地位較高的神,因天蓬為正元帥,天猷為副,所以天蓬的聲名更為人所熟悉。二者的形象都是面容猙獰、兇相十足,且多面多臂、手執(zhí)各種兵刃、法器的武將。而真武、翊圣則是相對沉靜睿智的武將形象。翊圣保德真君又稱黑殺將軍,其最突出的特點(diǎn)是“控玉虬”。在眾多道教“朝元”題材中,代表性壁畫遺存有山西芮城永樂宮元代壁畫《朝元圖》、明代山西右玉寶寧寺的水陸畫教四圣真君以及現(xiàn)藏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山西元代道教壁畫《神仙赴會圖》等,其中都有“四圣”形象的描繪。

2真武

真武在宋真宗圣祖降臨之前稱為玄武。玄武初指龜蛇,玄指位在北方,武指身有鱗甲。玄武是星神,源自二十八宿中北方的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宿組成的星相被看成龜蛇相纏的形象。在中國古代,北方玄武與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合稱四神,即四方的保護(hù)神。最晚到五代時,四神的武將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道觀中。據(jù)黃休復(fù)《益州名畫錄》,五代時蜀地道士陳若愚善畫,在成都精思院北帝殿壁上畫青龍君、白虎君、朱雀君、玄武君四像嘔。玄武神的地位在唐末五代時并不算高,宋代開始玄武的信仰逐漸興盛,地位也隨之不斷提高。北宋開國之初,為抵御北方外族契丹、遼國的威脅與入侵,借助于北方大神玄武的護(hù)佑。北宋時還出現(xiàn)了關(guān)于真武的道經(jīng),如作于元符二年(1099年)之前的《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jīng)》。從此,玄武與翊圣、天蓬、天猷合稱“四圣”圓。大中祥符間,為避圣祖(即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天禧二年詔加真武為真武靈應(yīng)真君?!短险f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在敘述真武身世之前,又稱真武為太上老君之化身,云“玄元圣祖八十一次顯為老君,八十二次變?yōu)樾?,故知玄武者,老君變化之身,武曲顯靈之驗(yàn)?!必Q此描寫后,玄武遂由古代四方護(hù)衛(wèi)神之一上升為道教大神,并將象征真武的龜蛇改為真武所收之二魔嘆。元朝以北方女真族入主中原,視北方真武為王朝的保護(hù)神而加以崇奉。元代皇帝將真武之"真君"號升格為"帝",《續(xù)文獻(xiàn)通考》卷七十九《群祀三》云“元大德七年十二月,加封真武為元圣仁威元天上帝?!泵鞒勺嬷扉Τ绶钫嫖洌拐嫖湓诘澜讨T神中的地位又被提升,被稱之為“金闕化身”,其地位幾乎與道教最高神三清相當(dāng)。萬歷《續(xù)道藏》所收《玄天上帝百字圣號》,將歷代皇帝和道士加給真武的封號排成一百字,其封號之長,無論在皇帝中或其他神靈中,再也找不出第二個能和它相比擬的,真武廟祀也幾遍天下。

三、編號上A17號彩塑真武身份的初步考證1.真武的形象特征

真武通常被人塑造為一中年男子像,據(jù)記載其形象早在南宋就有了定式,日本學(xué)者酒井規(guī)史對其形象有過深入研究。南宋趙彥衛(wèi)在其《云麓漫鈔》中論真武時談到醴泉觀和真武標(biāo)準(zhǔn)形象∶披發(fā)、跣足、黑衣、仗劍、蹈龜蛇,這便是真武的“標(biāo)準(zhǔn)像”。在服飾特征上,道教神仙中的“四圣”服飾一般都表現(xiàn)為武將著裝,其服飾多為宋制,由兜整、鎧甲、披膊、臂幕、甲裳、吊腿、革靴組成”。武將服飾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從各個不同的側(cè)面反映出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宗教藝術(shù)等方面的變異與進(jìn)步。同時,由于宗教造像的不斷演變,尤其是明代始,各種宗教形象逐漸被予以世俗化與簡化處理。例如山西元代永樂宮元代道教壁畫巨制《朝元圖》的描繪,王遜先生在其《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一文中提到,三清殿壁畫中對于四圣的造型描繪與古代常見形象也有局部的變化。當(dāng)中“佑圣真武與翊圣黑殺兩者形象都是披發(fā)、仗劍、跣足”,壁畫中“翊圣前有虬龍,佑圣真武無龜蛇的標(biāo)識?!痹偃绗F(xiàn)存山西右玉寶寧寺的明代水陸壁畫,其所繪的道教四圣真君中,真武的形象變?yōu)椤芭l(fā)、跣足、黑衣、仗劍”,而“蹈龜蛇”的部分形象也被省略去了。

2.與上A17號彩塑毗鄰的上A18號彩塑形象特征

后土廟上A17號相鄰的上A18號彩塑形象為三頭六臂,手持大印的天蓬元帥(圖二)。上A18號彩塑通高70厘米,頭部高14厘米,與上A17號大小相近。其形象是一位豎發(fā)沖天、兇眉怒目、三頭六臂的武將形象。天蓬畫像在唐末、北宋時已經(jīng)很流行,天蓬的形象特點(diǎn)是以三面六臂,形象兇猛的猙獰兇相鎮(zhèn)懾敵人。著名的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中的天蓬形象便是身材巨大,多頭多臂,青面獠牙,揮動著劍、尺、輪、索、戟、印等多種武器。上A18號彩塑依據(jù)其手中所持山岳、寶鏡及大印等法器,該人物應(yīng)為原始天尊的護(hù)法之一的天蓬元帥,具體考證內(nèi)容可參見杜菁菁《介休后土廟天蓬形象考》一文。

山西古代有眾多的壁畫巨制流失海外,而現(xiàn)藏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山西元代道教壁畫《神仙赴會圖》就是其中一幅?!渡裣筛皶D》是屬于道教題材的壁畫巨作。據(jù)景安寧先生考證,它較著名的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壁畫的時代還要早?!渡裣筛皶D》神系的組織結(jié)構(gòu)上承宋代道教神系,下接元代后期的全真神系。壁畫的風(fēng)格和圖像與永樂宮三清殿壁畫相似,兩者同出一個祖本,且《神仙赴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先河。景先生在其著作《元代壁畫———神仙赴會圖》的“四圣”一章中有關(guān)于四圣的詳細(xì)論述。書中寫到“永樂宮三清殿東壁也有天蓬,與真武一起站在東壁之首,不過永樂宮的天蓬是兩頭四臂”吧。同時也提及到“站在壁畫東壁天蓬旁邊的真武身穿黑袍,右手持劍,披發(fā)赤足,足下有纏繞在一起的龜和蛇。”在道教諸神中,四大護(hù)法神的位置安排通常是兩兩相對的??梢娕c黑殺、天猷相對的真武和天蓬相鄰,都為北極星君的隨從。值得一提的是,景先生與王先生對永樂宮壁畫中真武的形象推斷不相一致,因此該問題還需進(jìn)一步考證。

綜上,后土廟編號為上A17的彩塑武將裝扮,散發(fā)披肩,雙手做持劍護(hù)衛(wèi)姿勢,由其左足尖部殘失,推斷原先足下也可能有龜蛇形象,但由于宗教造像的不斷演變與簡化,即使不見其及足下的龜和蛇,也能看出反映真武形象的諸多特征,結(jié)合與其相鄰位置彩塑的人物特征,可以初步判斷其身份為右圣真武。

【1】《道藏提要》謂此經(jīng)作于北宋之后。但此經(jīng)于宋元符二年(1099年)勒石上碑,因此作于元符二年前。見陳垣,《道家金石略》,306~308頁。

【2】黃休復(fù)《益州名畫錄》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3 年,卷3,51頁。

【3】《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論道教》曰∶“今乃以玄武為真圣,而作龜蛇于下,已無義理,而又增天蓬、天猷及翊圣真君作四圣,殊無義理?!?/p>

【4】避圣祖諱,見于《朱子語類》和《云麓漫鈔》等?!吨熳诱Z類》卷一百二十五《論道教》曰∶“真武,本玄武,避圣祖諱,故曰真武?!薄对坡绰n》卷九云“祥符間避圣祖諱,始改玄武號為真武?!背苏f之外,《續(xù)文獻(xiàn)通考》又稱為避真宗諱,曰∶真武"本號玄武,宋避廟諱,改曰真武。"因據(jù)《宋史》,宋真宗生于太祖開寶元年,初名德昌,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改名玄休,端拱元年,改名玄侃,至道元年,又改名恒。此說于理不通,因宋真宗已于至道元年改名恒,在后祥符間改玄武為真武,自非避其諱而為,故當(dāng)以前說避圣祖玄朗諱為是。

【5】《全宋文》第7冊16頁,巴蜀書社,1990年。

【6】《道藏》第17冊138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1988年

【7】《筆記小說大觀》第6冊114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8】《續(xù)文獻(xiàn)通考》第3495頁,商務(wù)印書館,1936年。

【9】華梅《中國古代服飾》,文物出版社,2000年,150 頁。

【10】景安寧《元代壁畫——神仙赴會圖》,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10月,20頁。

(作者工作單位山西省永濟(jì)市博物館)

溫馨說明:本平臺目的在于集中傳遞全國各縣考古成果,不作為任何商業(yè)目的,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quán)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圖文編輯校對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及時糾正修改。謝謝合作!

介休后土廟小型彩塑真武形象初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安市| 溧水县| 徐州市| 渭南市| 大安市| 富平县| 临洮县| 陕西省| 连南| 登封市| 綦江县| 保康县| 花莲市| 厦门市| 淳化县| 鄂托克旗| 德安县| 岳阳县| 西林县| 彝良县| 大丰市| 都江堰市| 高陵县| 闻喜县| 铁岭县| 囊谦县| 布尔津县| 静海县| 读书| 通化市| 辽阳县| 右玉县| 丰台区| 民勤县| 弥渡县| 昌都县| 南川市| 唐河县| 高邮市| 渭南市|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