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西游記隨想——(三)想學(xué)真本事,重要的不是走后門,而是誠心

2023-07-29 23:35 作者:風(fēng)玥阿波羅  | 我要投稿

在《西游記》第二章“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孫悟空開始正式跟隨菩提祖師學(xué)道。 悟空剛?cè)腴T,師父并沒有教他什么仙術(shù)。給他安排了住處,學(xué)習(xí)灑掃應(yīng)對,進退周旋之節(jié),和師兄學(xué)習(xí)言語禮貌,講經(jīng)論道,習(xí)字焚香。這些依然是學(xué)習(xí)人倫禮儀。 閑時則是掃地鋤地,澆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這些打下手的活。 悟空來這里是學(xué)習(xí)長生術(shù)的。 他學(xué)禮儀打下手,一干就是七八年。 這漫長的時間,他無怨無悔,積極學(xué)習(xí)。 人倫禮儀,打雜下手這些,只是為了磨礪心性。如果是凡夫俗子,相信剛來一兩天,還會任勞任怨,而七八年皆是如此,也看出猴王的心性堅定。 人倫禮儀,在以后的取經(jīng)途中,還有用處。 打雜下手,也讓悟空對下人平賤階層,有了感同身受的體會,理解他們的辛苦。嫉惡如仇,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同他修的花,栽的樹一樣,扎了根。 而悟空,在這七八年,也沒有閑著,還是學(xué)到些東西。 他此時已經(jīng)可以在菩提祖師的公開課上,聽出公開課的核心思想。他歡喜跳躍。在這一眾學(xué)生中,只有這個猴子聽出妙音。人不知理,還不如一只猴子。 于是引出菩提祖師和孫悟空之間,四次教學(xué)授業(yè)內(nèi)容的談話。 菩提祖師連續(xù)講了四種修道的方式,悟空連續(xù)拒絕四次。 這四種方式,無論哪一個,都是塵世間的達官顯貴、僧道儒醫(yī),追求的法門。 對于普通人,相信在第一個修道方式面前,就已經(jīng)磕頭謝恩,滿口答應(yīng)了。悟空并沒有。他有他想要的。 菩提要傳授悟空的,拋出的第一個是“術(shù)”門之道。 “術(shù)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兇之理?!?術(shù),指的是法術(shù)也。簡單說,就是請仙上身,占卜算卦。西游記里,這一派也有代表人物,那就是“袁守誠”。他不僅能算出自然、人事,甚至神仙之事也能算出。也知道如何逢兇化吉。 悟空問占卜算卦可以長生嗎。 須菩提祖師說不能。 在86版央視里,對話也很精彩。 悟空說求仙問卜,不如自己做主,不學(xué)不學(xué)。 須菩提祖師接著又說教他“流”門之道。 “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yī)家,或看經(jīng),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類?!?流,就是逸流也。這一派簡單說就是三教九流,念佛誦經(jīng)。西游記里,這一派也有代表人物,就是“人曹官”魏征。魏征在西游記里,可謂熟知三教九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夢斬涇河龍王,替門神守衛(wèi)百鬼不侵。 這一派,依然不能長生。 菩提祖師做了個“壁里安柱”的比喻:人家蓋房,欲圖堅固,將墻壁之間,立一頂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 央視西游里,悟空說:“念佛誦經(jīng),不如本事在身?!? 也是一種解釋。 須菩提祖師緊接著又說了“靜”門之道。 “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關(guān)之類。” 靜門講究辟谷,禪法持戒。只是一直約束。如果不自身明心見性,只是枯坐無益。 這一派代表人物有唐僧和觀音院院主。 這兩個人都是參禪悟道之途。 觀音院院主得以修持270年。然而一朝動了歪心,一把大火,房倒屋塌,院主也羞愧自盡。 唐僧則是心性篤定,志向遠大,修成正果。 兩個人的對比,也是對只打坐參禪不修心,是無法長生的印證。 當(dāng)然也不能長生。 須菩提說: “就如那窯頭上,造成磚瓦之坯,雖已成形,尚未經(jīng)水火煅煉,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已經(jīng)修持,也需要心體自明。 央視這里則是把動字門“水中撈月”的比喻挪到這里。 央視版悟空這里說:“打坐參禪,不如弄棒打拳?!?則是提出要講究實用。 原著須菩提祖師又說出“動”門之道。 “此是有為有作,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制,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并服婦乳之類?!?簡單說這里提到的是一種道家修身養(yǎng)性與煉丹術(shù)。 這一派代表人物有沙僧、車遲國三個大仙以及百眼魔君等。 沙僧得以飛升上界,成為卷簾大將,所用之術(shù),正是此派的煉丹煉汞之術(shù)。沙僧學(xué)藝得成,開始云游四海,救世濟民,任俠四方,秉持善念,有功天下。 車遲國三大仙,雕蟲小技,心懷不軌。強中自有強中手,旁門左道原形畢露于正道,招致亡身。 蜈蚣精百眼魔君,走的也是煉丹術(shù)。相比車遲國三大仙禍國。百眼魔君則是殃民。黎山老母化身老嫗,也指出百眼魔君作勢驅(qū)使當(dāng)?shù)匕傩諡樗嬉?,霸占一方。更是要為了長生動了邪心。最終落得看家護院的保安的地步。 吃藥滋補,即使身強力壯身體健康,不修善心,依然是有到頭之日。 須菩提祖師用“水中撈月”比喻:“月在長空,水中有影,雖然看見,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面對須菩提拋出的四個修行方式,悟空卻都一一否決。 他要的是長生。 術(shù),流,靜,動之門,不是他想要的。 此時的悟空,只是一個會說話的猴子。 而須菩提祖師是得道成仙之輩。 悟空可以做到一連四次拒絕祖師給的不需要的東西。 明心見性,這樣的根基,自有慧根,可見深厚。 須菩提給了悟空最后一個考驗。 就是敲打他,看他態(tài)度。 面對三下戒尺,眾門徒的數(shù)落。 悟空卻知道祖師的根本意思,是要傳道啦。 他深夜拜訪祖師,虛心請教。 須菩提知道,這次是遇到真的好徒兒了。 菩提祖師敲悟空三下腦門,真的是告訴悟空半夜三更走后門,秘傳長生術(shù)嗎? 其實未必。 你可以理解為老師只是單純生氣。 你可以理解為午時三刻找菩提祖師。 你甚至可以理解為吃三個桃子,數(shù)三個數(shù),甚至吃三個饅頭找菩提祖師。 問題的關(guān)鍵,其實還是心。 菩提給了悟空四個空有其術(shù)的門派。 就是要看悟空的慧心誠意。 悟空堅定自己的尋求長生的理想。 并沒有被這些虛頭巴腦的法術(shù)所迷惑。 他跨越千山萬水遠渡苦海,就是為了長生。不是生的法術(shù)不學(xué),不能長生的法術(shù)不學(xué)。 長生恰恰是道教的終極追求。 而這一干弟子里,為人者卻連一只猴子的覺悟高都沒有。 如今終于有一個心誠志堅的猴子,要修道長生。 并且這是一只很有靈性悟性的猴子。 是一只可以教會他玄妙的猴子。 須菩提祖師要傳授猴子真學(xué)的意愿,在猴子和祖師四次拒絕下,已經(jīng)有了此意。 要學(xué)東西,需要主動。 猴子不僅主動,而且虔誠。 他明白祖師的意圖,還機靈地挑無人之時,更是侍坐靜等他睡醒。 這些舉動,祖師明白好徒弟,他找到了。 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 祖師先傳授悟空“大品天仙訣”。 天明泛魚肚白,悟空回到原寢之處,眾人居然都還沒睡醒。 有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顏真卿又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人家都已經(jīng)起早學(xué)完一天的真本事了,你還沒睡醒,等你看別人騰云駕霧步步高升的時候,你站在原地仰頭羨慕,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愚冥不及。 悟空回到住處,也并不是倒頭就睡。反而是暗暗調(diào)養(yǎng)精神,保持平時精神氣。 這里也能看出猴子是真的猴。 悟空和菩提祖師的見面,借鑒的是禪宗四祖和五祖相見的公案。 悟空和菩提祖師關(guān)于術(shù)流動靜四門的問答和深夜拜師學(xué)藝,是借鑒禪宗的《達摩寶傳》的公案。 悟空三更走后門拜師的橋段,借鑒的是《六祖壇經(jīng)》記載的禪宗五祖和六祖的故事。 祖師傳道的方式,是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 從祖師給石猴起名孫悟空開始,就已經(jīng)可以看出。 他先傳授給悟空的是口訣“大品天仙訣”。 因為他要在難得的一晚把修道最關(guān)鍵的內(nèi)容講給悟空。 剩下的時間需要悟空自己去消化。 悟空消化了三年時間,也是為了觀看悟空的秉性和悟性。 大品天仙訣只是口訣,理論,哲學(xué)。 而要把哲學(xué)應(yīng)用到日常生活中,指導(dǎo)實踐,就需要另外的方法論作指導(dǎo)。 傳授大品天仙訣三年后,菩提祖師告訴悟空,有三災(zāi)要躲。五百年一雷災(zāi),五百年一火災(zāi),五百年一風(fēng)災(zāi)。 “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災(zāi)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yù)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 雷災(zāi)是什么。 雷災(zāi)是從天突降的災(zāi)禍。雷災(zāi),就是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難防,發(fā)生意外,無論是善是惡,都難以躲避。 央視版西游里,金池長老修行270多歲,依然被一根橫梁砸倒身亡。高空墜物,天降之災(zāi)?!澳贫伞?,只能預(yù)防,平時多做防范,“見性明心,預(yù)先躲避”??爸^《易經(jīng)》坤卦之“履霜,堅冰至”。平日就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當(dāng)危險降臨,才能有效規(guī)避。如果西游記里有保險公司,悟空怎么著也得被推銷員一通宣傳,買幾個壽險和意外險。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災(zāi)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火災(zāi)是什么。 這里的火災(zāi)不是我們平時說的火災(zāi)。平時說的火災(zāi),是消防詞匯。釋義為根據(jù)可燃物的類型和燃燒特性,按標準化的方法對火災(zāi)進行的分類。根據(jù)國家標準《火災(zāi)分類》的規(guī)定,將火災(zāi)分為A、B、C、D、E、F六類。 這里的火災(zāi),其實打的還是暗語。 從腳底板涌泉穴燒到泥丸宮的,是欲火。 欲火燒身之時,苦心積累的精氣神,全部榨干榨盡,虛飄飄的身體,就是四肢皆朽,平時運動健身積累的體力,全部化作虛幻。 欲望這種東西,是比自然界的火還要可怕的東西。 欲望招來的妒火,在央視版西游記里,還是觀音院的老和尚,自毀經(jīng)閣,最終被大火燒壞的梁柱砸倒在地。 車遲國的三大仙,因為欲火,羊力大仙也成了一鍋羊肉鮮湯。 欲望產(chǎn)生妒忌,妒忌招來禍患。 而欲望本身也是一把尖刀。 佛語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看不透這名利場,欲望鄉(xiāng),任由欲望恣肆,最終油盡燈枯,形銷骨立。那鎮(zhèn)海禪林寺被老鼠精吃的不剩完整形骸的和尚,更是被欲望吞噬殆盡。 “休漏泄,體中藏。

謹固牢藏休漏泄。

屏除邪欲得清涼。

相盤結(jié),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謹提防,摒除邪欲,“火里種金蓮”,太乙天仙訣里,已經(jīng)告訴了祛除欲火的方法。 “再五百年,又降風(fēng)災(zāi)吹你。這風(fēng)不是東南西北風(fēng),不是和薰金朔風(fēng),亦不是花柳松竹風(fēng),喚做‘赑風(fēng)’。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赑風(fēng)是什么呢。 赑,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的赑屃,長的像龜。古代石碑的基座,雕刻的就是它。 赑因此也指背負,負力的樣子。 赑是由三個貝組成。貝最早是用來作貨幣使用。 錢難賺。為了金錢名利,怎能不用力呢。 這風(fēng)不是自然界吹的東南西北的自然風(fēng)。 也不是花柳松竹的花柳風(fēng)和文人的雅風(fēng)。 從鹵門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 不就是說的世人為了名利金錢擠破腦袋的這股歪風(fēng)邪氣嗎。 社會風(fēng)氣不正,追名逐利,被功名利祿所牽累,連親骨肉也會消疏,墜入金錢名利之中,沉淪無法自拔,角逐名利,身敗名裂,自然身形瓦解。 恰如薩克雷在小說《名利場》里寫道“唉,浮名浮利,一切虛空!我們這些人里面誰是真正快活的?誰是稱心如意的?就算當(dāng)時遂了心愿,過后還不是照樣不滿意?來吧,孩子們,收拾起戲臺,藏起木偶人,咱們的戲已經(jīng)演完了。” 西游記里,觀音院的金池長老,見錢眼開,一生堆了無數(shù)好看的袈裟,看見唐僧的袈裟華麗無比,又徒生貪心,只落得廟宇燒壞其身殞命,這一屋子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又有什么用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每日吃齋念佛不修心,真是壁里安柱,水中撈月。 意外事故的雷災(zāi)需要預(yù)防。 欲望之妒欲之火需要摒除。 貪婪之歪風(fēng)邪氣需要戒備。 悟空聽到三災(zāi)之語,嚇得毛骨悚然。 他叩頭請菩提祖師傳他躲避三災(zāi)的方法。 菩提祖師說你只是長的像人,嘴里少腮。 菩提祖師的真實含義是說悟空狂妄自大,遇事不沉穩(wěn),辦事不牢靠,是個“急猴子”。 悟空反應(yīng)迅速,明白祖師的意思,他回道:“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亦可準折過也?!?素袋,即“嗉袋”,是動物的嗉囊,多指鳥類食管后,短暫存儲食物的膨大部分。 短暫存儲食物的嗉袋,之所以能夠彌補悟空“少腮”的缺陷,用的也是引申義,是因為有這個嗉袋,遇事就可以緩一緩,慢慢消化,還有救。 在后來隨唐僧取經(jīng),醫(yī)治烏雞國落井的國王時,也是利用嘴里的嗉袋,戲耍了老君一回。 菩提祖師聽了悟空的回答滴水不漏,便要傳授悟空妙法。 他問悟空學(xué)三十六天罡數(shù),還是七十二地煞術(shù)。 悟空說,他要多里撈摸,學(xué)一個地煞變化罷。 祖師這里的回答很耐人尋味,他說:“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他說既如此,這三個字,是有什么深意呢。 這三個字,透露出一種無奈,又有一種苦澀的欣悅。 很多人看到這三個字,認為菩提祖師是暗示悟空,三十六天罡數(shù)比七十二地煞術(shù)強。祖師是想讓悟空選擇天罡數(shù)。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天罡數(shù)和地煞術(shù),都只是一部分的內(nèi)容,選哪個,都是不全的。 換句話說,無論你選擇天罡數(shù)和地煞術(shù),祖師都會說“既如此”。 因為你參悟不透。 那么,天罡數(shù)和地煞術(shù)都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我們都可以查詢到,這里再羅列一下。 《歷代神仙通鑒》里,列出了三十六天罡數(shù)和七十二地煞術(shù)的內(nèi)容。 三十六天罡法: 斡旋造化 顛倒陰陽 移星換斗 回天返日 喚雨呼風(fēng) 振山撼地 駕霧騰云 劃江成陸 縱地金光 翻江攪海 指地成鋼 五行大遁 六甲奇門 逆知未來 鞭山移石 起死回生 飛身托跡 九息服氣 導(dǎo)出元陽 降龍伏虎 補天浴日 推山填海 指石成金 正立無影 胎化易形 大小如意 花開頃刻 游神御氣 隔垣洞見 回風(fēng)返火 掌握五雷 潛淵縮地 飛砂走石 挾山超海 撒豆成兵 釘頭七箭 七十二地煞術(shù): 通幽 驅(qū)神 擔(dān)山 禁水 借風(fēng) 布霧 祈晴 禱雨 坐火 入水 掩日 御風(fēng) 煮石 吐焰 吞刀 壺天 神行 履水 杖解 分身 隱形 續(xù)頭 定身 斬妖 請仙 追魂 攝魂 招云 取月 搬運 嫁夢 支離 寄杖 斷流 禳災(zāi) 解厄 黃白 劍術(shù) 射覆 土行 星數(shù) 布陣 假形 噴化 指化 尸解 移景 招來 逐去 聚獸 調(diào)禽 氣禁 大力 透石 生光 障眼 導(dǎo)引 服食 開壁 躍巖 萌頭 登抄 喝水 臥雪 暴日 弄丸 符水 醫(yī)藥 知時 識地 辟谷 魘禱 因為菩提祖師在悟空選擇地煞術(shù)后,說的是“既如此”。 有人判定三十六天罡數(shù)比七十二地煞術(shù)強。 而原著中豬八戒學(xué)的就是三十六天罡數(shù),所以豬八戒實際比孫悟空強,只是豬八戒摸魚不出力,外加下界成為豬胎,所以實力受影響云云。 這樣說是相當(dāng)短視,沒有看清這里面玄機的。 大家都聽過這么一個寓言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的宋國有個老人,擅長養(yǎng)獼猴(狙),大家都叫他狙公。 狙公對猴子說,我早上給你買三個桃,晚上給你們四個桃。猴子都不愿意。 狙公改口說,我早上給你們四個桃,晚上給你們?nèi)齻€桃。眾猴都很高興。 無論是三個桃,和四個桃,都不重要。 因為總數(shù)是不變的,還是七個。 猴子如果夠聰明,應(yīng)該怎么回答。 答案是——我全都要! 早上我也要七個桃,晚上我也要七個桃。 要回答的應(yīng)該是—— 我全都要!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些數(shù)字重要嗎?法術(shù)的多少重要嗎? 重要,也不重要。 重要,就是因為猴子說的,能者多學(xué),多里撈摸,多學(xué)個本領(lǐng)準沒錯。后面在車遲國斗法時候,也是真的用上的真本事。 不重要,是因為天罡數(shù)和地煞術(shù),都只是修行的一部分。 你不能只修行天罡數(shù),也不能只修行地煞術(shù)。 天罡數(shù),可以說是理論課。 地煞術(shù),可以說是實踐課。 天罡數(shù),可以說是唯物論。 地煞術(shù),可以說是辯證法。 理論和實踐都要學(xué)。 唯物論和辯證法都要學(xué)。 只學(xué)習(xí)天罡數(shù),可以參考豬八戒。他理論扎實,不費周折,也原地飛升,加入天庭正統(tǒng)編制。天蓬元帥,有封有祿。相當(dāng)于考試入仕迅速提拔為高干。但是他空有理論,實踐不扎實,辦事不靈活,馕糠粗夯的身軀,無法根據(jù)實際情況騰挪變化,應(yīng)對自如,身處逆境,缺乏技巧,方法不足,無法自拔。 只學(xué)習(xí)地煞術(shù)??梢詤⒖紝O悟空。他實踐豐富,經(jīng)驗充足,又是上天入地,龍宮去過,地府走過,天庭鬧過,費勁周折,也只是個散仙。即使有弼馬溫之職,卻是個小官,相當(dāng)于一個下層技術(shù)員??沼袑嵺`技能,卻升遷渺茫。之后他又是憑真才實學(xué),落得個齊天大圣的稱號,也是空有其號,沒有實權(quán)。相當(dāng)于一個名譽技術(shù)骨干,卻也是光桿司令,手里沒兵,無關(guān)爵祿。即使放到現(xiàn)在,對于一個技術(shù)員,被尊成為技術(shù)骨干,那也是美滋滋喜上心頭的事了。你的學(xué)歷不夠,你的證書不夠,你的資歷不夠,工作經(jīng)歷不夠,就是無法獲得相應(yīng)實質(zhì)的編制崗位。一技之長,不足傍身。你要學(xué)知識,考證書,提升學(xué)歷,提升資歷。 無論三十六天罡數(shù),還是七十二地煞術(shù),都只是法術(shù)的一部分。是神仙需要研修功課的一部分。 這里猴子,過于著急,也體現(xiàn)出猴子的單純。 說他著急,是因為他沒有像之前詢問術(shù)流動靜四門的含義那樣,沒有詢問天罡數(shù)和地煞術(shù)具體含義,就搶答。 學(xué)問這東西,要學(xué)得先問。不問就學(xué),是學(xué)不全的。 說他單純,是因為,祖師給了他兩個選項,并沒有告訴他這是單選題。也并沒有告訴他選題的分數(shù)。 他自以為是道單選題。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這道題只有兩個選項,那選擇數(shù)字多的準沒錯。 實際上這是道多選題。 兩個答案都要選。 只是討論三十六天罡數(shù)和七十二地煞術(shù),哪個最強,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都是錯誤選項,得分不全的。 話說回來,既然猴子說要多里撈摸,他只看到了七十二比三十六的數(shù)字多,卻沒有看到兩者想加,一百零八,不是比七十二更多嗎。既然要多里撈摸,為什么不把三十六天罡也學(xué)了呢? 祖師看到猴子還沒有完全參悟透道理的玄機。又看到了猴子的機靈,感嘆了一聲“既如此”! 悟空,到底沒有把本事學(xué)全。但只是七十二地煞術(shù),也足夠他騰挪變化,翻江倒海,做出一番大事業(yè)了。而剩下的三十六天罡數(shù)的理論課,只能等到他在人世間,經(jīng)歷磨難,繼續(xù)參悟,等到他日,修成正果,才算補完他落下的功課。 孫悟空學(xué)習(xí)速度是非??斓?。七十二變化,他是一點就透,一竅通則百竅通。 不多時,已經(jīng)達到霞舉飛升的境界。但是修為還不夠。他雖然能飛升,但是只能離地五六丈,去不上三里,速度也慢,這點距離也是花了一頓飯功夫的。 菩提祖師說他這不叫騰云,連爬云也不是。 大丈夫當(dāng)朝北海而暮蒼梧。 這才叫騰云。 悟空說這個卻難,卻難。 菩提祖師說了一句經(jīng)典語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猴子此刻,在須菩提祖師眼里,已經(jīng)不再是猴子,而是人了。 悟空機敏,忙說請祖師傳授騰云之法。 菩提祖師根據(jù)他駕云時連蹦帶跳才能夠到云,按照他的姿勢特點,傳了他“筋斗云”之術(shù)。一個筋斗就能十萬八千里路。 這時候,其他人聽到這么神通廣大的法術(shù),卻只是想到用“筋斗云”可以給人家當(dāng)個鋪兵。 鋪兵是古代負責(zé)巡邏和運送公文的兵卒。 認為悟空用這個法術(shù),跟人家送文書,遞報單,走到哪里,不愁飯吃。 可見這些徒弟的愚鈍。 在凡夫俗子身上,給他再強的東西,他也不會正確使用。就像游戲里,同樣的技能,高玩打出絢麗的組合技,斬將封神。普通玩家只是看到多了一個保命逃生的方式。 悟空一晚上就領(lǐng)悟了筋斗云的技巧??梢赃_到自在逍遙的地步。 春歸夏至,悟空已經(jīng)融會貫通了所學(xué)本領(lǐng)。 他經(jīng)不住眾徒弟的攛掇,展示師父秘授與他的躲三災(zāi)的法術(shù)。 這陣喧鬧驚動了師父。 祖師看到悟空賣弄絕學(xué),又單純地辯護說:“啟上尊師,我等在此會講,更無外姓喧嘩。” 菩提祖師知道自己傳授了悟空大品天仙訣、七十二變和筋斗云,卻唯獨沒有告訴悟空人心險惡。在這人世里,不明白這點,悟空是活不下去的。 祖師既是護他,又是在傳授他關(guān)鍵的一點“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須菩提祖師勸悟空離開這里,,回到故鄉(xiāng)花果山。 悟空頓然醒悟他已離開花果山二十年了。 如果是一只普通的猴子,他的猴生已經(jīng)接近結(jié)束了。而他,依然是一個活蹦亂跳的美猴王。 須菩提祖師只是提出唯一的要求,不許說是他的徒弟。 如今的猴子,狂妄自大又單純,卻又擁有一身通天本領(lǐng)。猴子會遇到什么磨難,可想而知。 這里菩提祖師并不是要推卸責(zé)任。 拜師就要拜須菩提祖師這樣的老師。 因材施教。不僅教真本事,更教為人處世。不僅教能力,更教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當(dāng)悟空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找老師,而是獨自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五湖四海,他真的可以做到想去哪就去哪了。 來的時候,跋山涉水,經(jīng)歷十幾年艱辛,如今一個筋斗就回到了花果山。 “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這句話,在悟空護送唐僧修成正果取得真經(jīng)的時候,脫離凡胎肉體的唐僧也同樣如此。 有不少人討論菩提祖師到底是誰的。 須菩提這個詞本身來自于《金剛經(jīng)》。 西游記中的須菩提,是融會貫通儒釋道三家思想之人。 這里也不過是借用這個名詞。 有人說須菩提是菩薩,如來,玉帝,等等的化身的,也不對。如果是,那么收服悟空不過信手拈花之事。 既然悟空從拜師到學(xué)藝,都有借鑒禪宗公案。 斜月三星洞,靈臺方寸山代表的是心。 禪宗修的也是心。 菩提祖師的原型 也有可能就是菩提達摩祖師。 這些,都可以說是須菩提祖師借鑒的原型。 花果山有個水簾洞,也有個水臟洞。 水臟洞里有個禺狨王,在美猴王孫悟空修仙學(xué)道的這些年,占山為王,欺虐小猴。 悟空要去解救他的猴兒們。 這是悟空的首戰(zhàn)。 混世魔王禺狨王,小看悟空,主動要求公平對決。 悟空先是和魔王論拳腳功夫,魔王不敵。 魔王掣出刀砍向悟空,悟空拔下一撮毫毛,變出猴萬個,一擁而上,扳倒魔王,悟空手起刀落,將魔王一刀兩斷。 作為悟空的初戰(zhàn),也有些耐人尋味的地方。 悟空住的是花果山水簾洞。前去修行的地方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其實就是“心”字。 混世魔王禺狨王,住的是花果山水簾洞直北下的“三界坎源山”,住的是“五行水臟洞”。 古代以南為上,北為下。君王坐北朝南,也是這個意思。 直北下就是北方的意思。 八卦坎屬于水位。北方也是壬癸水。 六十四卦中,坎屬于二水相疊,代表地陷不平的坑。代表危險和困難?;蛘哒f就是陷阱。 三界坎源山,也可以說就是危險開始的地方。 五行水臟洞。 這個“臟”字,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讀第四聲。是醫(yī)學(xué)中,臟腑的意思。一種認為讀第一聲,是臟東西的意思。 按照中醫(yī)五運六氣說,東方甲乙木,對應(yīng)肝。西方庚辛金,對應(yīng)肺。北方壬癸水,對應(yīng)腎。南方丙丁火,對應(yīng)心。中央戊己土,對應(yīng)脾。 坎源山,在北方,坎是水位,水對應(yīng)腎。 三界坎源山是說“腎”。 五行水臟洞指的也是“腎”。 中醫(yī)認為腎主水,藏精,而水曰潤下,有滋養(yǎng)、下行、寒涼、閉藏的特性, 腎臟在修行之人看來,腎臟本就是心魔產(chǎn)生的地方。是污穢的臟東西,讀第一聲臟,也沒有錯。 腎作為心魔起處,也暗示此后將開始猴子磨難的開始。 五行中,水對應(yīng)的是黑色。 禺狨王也是一身黑。 禺狨王上下打量悟空,看他穿的寒酸,傲慢看不起悟空,要跟悟空過兩招。而悟空同樣回應(yīng)以傲慢,他說自己兩只手夠得著天邊月。 禺狨王在自身本事不如悟空后,又違背之前的立約,狡詐地拔刀不宣而戰(zhàn)砍向悟空,悟空同樣還之以狡詐,悟空用分身打敗禺狨王。 禺狨王狠毒地要砍掉悟空的頭。悟空同樣還之以狠毒,將禺狨王一刀兩斷。 這里也是一個暗示。 禺狨王在兩年前盤踞水臟洞的時候,正是悟空拜師學(xué)大品天仙訣才剛剛小成,有所自滿之時。他身在斜月三星洞,心在花果山水簾洞。身心分離,便是心魔源起。混世魔王死后,沒有真身,因為真身就是孫悟空自己。 心魔就是禺狨王,心魔也來自于孫悟空自己。 禺狨王正是美猴王的一個分身。禺狨王也就是美猴王自己。 悟空自己不能殺死禺狨王。只能通過自己的分身將其殺死。 要戰(zhàn)勝自己,只能靠自己。 禺狨王是悟空的欲望所化。 和自己的邪念一刀兩斷,回到本心,才是“斷魔歸本合元神”。悟空原神歸位。而他在和禺狨王交戰(zhàn)中,也學(xué)會了傲慢,狡詐和狠毒,為他后來闖禍,埋下隱患。

西游記隨想——(三)想學(xué)真本事,重要的不是走后門,而是誠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拉孜县| 泸溪县| 皮山县| 衡山县| 诸暨市| 延津县| 桐乡市| 通州区| 昌吉市| 龙里县| 乌恰县| 北海市| 宝山区| 普洱| 陕西省| 读书| 通州区| 巩义市| 阜新市| 乌审旗| 东港市| 乌拉特后旗| 旬邑县| 七台河市| 吉林省| 葫芦岛市| 台中县| 定日县| 买车| 松滋市| 大邑县| 文水县| 西丰县| 宁明县| 开原市| 平潭县| 潜山县| 永康市| 观塘区| 炉霍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