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誠與狛枝凪斗的希望有何不同?【大綱】
之前搞了一期《彈丸中希望和絕望的概念解釋》的視頻,有人說我過度偏袒絕望,疑似絕望殘黨,在傳絕望教。
對此,我只想表示..
誒~我是絕望殘黨,我就是在傳絕望教/doge




不開玩笑了,我回看了視頻,確實存在一些可以補充的地方。
例如,在討論希望和絕望時,我是以狛的希望與盾的絕望展開討論的。
但狛的希望并不是希望的終極解釋,就像每個教派對神明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希望代表人物,也對希望的詮釋不同。
這里取一個經(jīng)典例子,超高校級的希望——苗木誠。苗木對希望的理解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希望并不是抽象的希望,而是具體的人的希望。
所以,無論是希望,還是絕望,苗木都是以保全人為主的,這也是為什么在一代末尾,苗木甚至想著要讓盾子活下來。
只要人還在,管它希望還是絕望,通通要保住。
而狛枝這邊兒就整個兒地凸顯出一種,對抽象希望概念的追求,對人背后的希望的向往,以及對人與生命本身的漠視。
之所以在視頻中采取狛枝對希望的理解,是因為狛枝對希望的詮釋更多,且狛枝對希望的理解更加接近希望本身,與盾子的絕望的對立性質(zhì)更加明顯——都很極端。
再加上彈丸論破世界觀中,希望之峰與其所在的社會現(xiàn)狀,與狛枝的觀念更加貼合。
追究到底,苗木誠與狛枝凪斗對希望的詮釋,顯然是不一樣的。
苗木誠,優(yōu)先考慮人本身。狛枝凪斗,優(yōu)先考慮希望的強大。
這兩者,一個更接近人本主義,一個更接近社達。
我打算單獨出一期視頻,講講狛枝凪斗和以苗木誠為代表的七海千秋、困妹等人的價值觀念對希望理解的差異,也順便對比一下ENFJ苗木誠和INFJ狛枝凪斗在八維功能使用上的異同(非常の有趣),這篇當一個大綱,就先講到這里了。
接下來跑個題,講講絕望勢力。
以盾子為代表的“追求可能性”的絕望動機,是一種解構(gòu)一切、分析一切后的虛無主義傾向,一眼望穿一切,以至于對一切事物感到無趣。
因為動漫與游戲?qū)^望勢力的描寫有限,暫時只知道江之島盾子的虛無主義思想導致的絕望。
其實仔細想想,還有其他事情可以導致絕望。
例如,因為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或事件,轉(zhuǎn)而導致了對人性與社會的失望。
好比田中眼蛇夢因人類迫害動物而墜入絕望(一種假設,動漫里是物理操作),轉(zhuǎn)而加入了對人類的毀滅。
例如社會矛盾重重導致的仇恨。
不過因為游戲里也沒有,就不講這么多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