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巨頭精準打擊國產廠商,華為不受影響,三星、蘋果成受益者?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國產手機品牌在歐洲發(fā)展遭遇挑戰(zhàn),通信巨頭諾基亞“精準打擊”中國廠商,造成除華為外的主流品牌經營困難。現(xiàn)在,韓國三星、美國蘋果成為最大受益者,國產品牌不排除面臨全面“撤離”風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自2022年7月以來,諾基亞在歐洲多個國家對中國手機品牌OPPO、vivo、小米以及一加、realme等發(fā)難,利用專利糾紛要求對多個國產品牌采取禁售措施。盡管國產品牌全力應對,仍然在德國等地面臨禁令,現(xiàn)在有幾家廠商宣布暫時退出德國市場,預計未來幾年還可能有“拉鋸戰(zhàn)”。
諾基亞為什么要針對國產品牌?

諾基亞方面表示,主流國產品牌都在大量使用諾基亞專利,但并沒有獲得諾基亞的授權,涉嫌侵犯諾基亞專利權。正是基于這個理由,諾基亞在歐洲國家對國產品牌發(fā)起訴訟,要么選擇乖乖支付巨額專利費用,要么就只能直接退出歐洲市場。
國產品牌為什么拒絕支付專利費?

OPPO、vivo等品牌不止一次的表示,公司尊重所有廠商的知識產權,愿意為使用的專利技術支付費用,前提必須建立在公平合理前提下。國產品牌認為諾基亞存在濫用專利壟斷權,獅子大開口要求支付不合理的專利費用,同時諾基亞涉嫌沒有履行“FRAND”原則義務,諾基亞可能會向國產品牌收取不公平、不合理、具有歧視性的費用。
華為怎么沒有受到影響?
大家可能也發(fā)現(xiàn)了,上面提到的品牌并不包括華為公司,原因是華為在去年12月與諾基亞續(xù)簽雙方專利許可協(xié)議,所以華為可以使用諾基亞的專利。作為全球5G必要專利持有最多的廠商,華為現(xiàn)在也在向行業(yè)收取專利費用,同時與一些廠商簽訂了交叉授權,允許雙方互相使用對方的專利作為交換,可以不必支付或者少支付專利費。
三星、蘋果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假設國產品牌在歐洲市場面臨更多限制,最終的受益者不是諾基亞,也不是華為,必然屬于韓國三星與美國蘋果。諾基亞也與三星簽訂了專利許可協(xié)議,其在歐洲的經營暫時不會受到影響,而蘋果也能通過高昂的盈利支付不合理的費用,最終將這些差價轉移到消費者端,畢竟蘋果擁有無與倫比溢價權,這一點國產品牌想學也學不來。
最后再來補充說明一點:諾基亞在行業(yè)內的收費標準偏高,其每臺5G設備收費上限為3歐元(約合23.5元人民幣),而華為的專利費用只要2.5美元(約合18元人民幣)。不要小看每臺設備只有5.5元差距,國產廠商在歐洲至少有幾千萬臺出貨量,每臺設備都要多支付數(shù)億元額外的專利費用,對國產品牌在歐洲的經營影響十分巨大。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待諾基亞在歐洲似乎想要“精準打擊”國產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