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科學文獻講明白:天然維生素C比合成維生素C到底強在哪里?
今天,我們對維生素C提高免疫、抗病毒等健康作用已不再懷疑!
?
不過,“天然維生素C與合成維生素C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的爭論卻歷時已久。
?
今天我們就通過解讀下發(fā)布在《現(xiàn)代食品》的《天然來源維生素C與人工合成維生素C》,從植物學、生命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天然與人工合成的巨大差異。
?

?
“天然”與“合成”定義
?
這篇文獻把市面上常見的維生素C補充劑分為兩類:
?
一、以化學合成等方法人工制備的合成維生素C;
?
二、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檸檬、針葉櫻桃、獼猴桃等為來源的天然維生素C。
?

?
有一點,我們要提前解釋一下。維生素C其實是很易受破壞的,需要其他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提供電子的物質,保護維生素C不被破壞。
?
比如說,在銅離子存在的情況下,維生素C容易被破壞。因為銅離子會促進維生素C的氧化,植物中的生物類黃酮,如蘆丁、槲皮素、黃酮醇等成分可以提供電子,并與銅離子絡合(反應結合銅離子),對維生素C起到了保護作用。
?
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
?
在文獻里面,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天然與合成這兩種來源的維生素C的成分差異。事實上,它并不是大家理所當然認為的——維生素C就沒有任何差別。
?
兩種來源的維生素C主要成分都是抗壞血酸(維生素C),但是天然的維生素C里,有著合成維生素C沒有的生物活性物質。
?

?
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下文獻里面的表1。天然維生素C主要來源針葉櫻桃,獼猴桃,檸檬等水果,這一些水果的營養(yǎng)成分是非常之豐富的。
?
除了維生素C,還含有了酚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生物堿、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植物素,和維生素E 等其他維生素,鐵、磷、鈣等礦物元素。
?

?
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
合成維生素C只有抗壞血酸,不含其他營養(yǎng)物質,而天然來源的維生素C含多種營養(yǎng)素。在這篇文獻中同樣提到了這些毫不起眼但有著重要作用的營養(yǎng)物質。
?
1.類胡蘿卜素
?
柑橘、針葉櫻桃等水果富含類胡蘿卜素,Godoy 等人報道稱針葉櫻桃中的維生素 A 含量是巴西當?shù)靥易觾杀?。(補充一下:類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植物來源和前體物質,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
已經有大量研究證明類胡蘿卜素對人體有好處,例如β- 胡蘿卜素出色的抗氧化能力,提供電子,阻擋自由基,能延緩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的產生, 減少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皮膚癌等癌癥的發(fā)病率。
?
2.酚類化合物
?
酚類化合物是個大家族,包含酚酸、黃酮、木質素、單寧酸等。
?

?
黃酮是膳食中最為豐富的酚類物質。在20世紀30年代,Szent-Gyorgyi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黃酮能增強維生素C的生物活性,能有效治愈豬的壞血病,并把黃酮命名為維生素P。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 ,其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脂質過氧化。
?
花青素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其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在高維生素C含量的水果如針葉櫻桃中,花青素能有效防止維生素C氧化,從而起到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 。
?

?
研究表明,將花青素與維生素C聯(lián)合作用時,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顯著高于花青素和維生素C單獨使用?;ㄇ嗨嘏c維生素C協(xié)同作用,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是維生素C單獨作用的兩倍以上。
?
酚酸是一類含有酚環(huán)的有機酸,許多中草藥的活性成分均為酚酸類化合物,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抗凝血等作用。
?
酚類和類胡蘿卜素一樣,都為保護維生素C提供了電子,使得維生素C能在某些方面(如抗氧化、增強免疫等)一定程度上更優(yōu)。
?
3.天然維生素E
?
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獼猴桃、針葉櫻桃等富含維生素C 的水果中也有維生素E存在。研究表明,維生素E能與維生素C協(xié)同作用,提升其抗氧化能力。
?
在一項體外抗氧化實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維生素C與維生素E協(xié)同作用,能有效防止油脂的氧化,其處理后4天油脂的過氧化值較單獨使用維生素C低35.3%。
?
在多項人體試驗中,也證實了維生素E能與維生素C共同作用,降低人體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
?

?
綜上,我們發(fā)現(xiàn),天然來源的維生素C中含有的酚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成分都具有自身獨特的作用,比如出色的抗氧化性、增強免疫力、抵抗慢性疾病的能力。并且這些物質能與維生素C協(xié)同作用, 提升維生素C的抗氧化活性。
?
如何分辨天然與合成?
?
怎么分辨合成維生素C與天然維生素C呢?有個小訣竅,看配料表!
?
合成維生素C與天然維生素C通過配料表就可以區(qū)分開來,如果配料表中含有“維生素C”或者“維生素C鈉”,就說明該產品中添加了合成維生素C。舉個例子:
?

?
文獻的內容就解讀到這里。那我們每天應該補充多少維生素C呢?難道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不夠嗎?
?
吃蔬菜水果補維C,足夠嗎?
?
一提到維生素C,許多人很自然就想到水果蔬菜,甚至想到只要經常吃水果蔬菜,就不會缺乏維生素C,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
維生素C特別喜歡酸性環(huán)境,所以在未成熟的水果中,維C含量都較為豐富,而且這些酸澀的水果中還含有對維C有保護作用、可促進人體對維C利用的植物營養(yǎng)素。
?
可惜的是,我們常因為這些未成熟的水果風味欠佳,難以入口,而更多選擇香甜可口的成熟水果,里面的維C含量已大幅下降,再經歷采摘、運輸、冷藏后,維生素C已損失不少。
?
維生素C在某些新鮮蔬菜中含量較高,但由于維C溶于水,蔬菜在清洗時容易流失維C;加上現(xiàn)時市面的蔬菜中常有農藥殘留,食用前多數(shù)人習慣進行浸泡處理,這樣維C的流失就更嚴重了;而且,維C極不穩(wěn)定,遇熱易氧化,蔬菜再經過炒、熬、燉后,維C幾乎剩余無幾。
?

?
因此,只通過進食水果蔬菜獲取的維生素C,難以滿足人體需求,適當選用維生素C補充劑是很有必要的。
?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人每日維C的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為預防慢性疾病,建議攝入量為200毫克。
?
然而,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維C的人均攝入量為80.4毫克,并沒有達到相關推薦量。所以說,絕大多數(shù)人日常攝入的維生素C連最基本的推薦量都達不到,更別提預防慢性病和應對特殊時期了。
?
每天該補充多少維生素C?
?
是否補充任意量維生素C都能達到所有保健功效呢?
?
答案是否定的,每天補充維生素C的量是有講究的。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維生素C每日推薦攝入量(RNI)為100毫克,每日最大耐受量(UL)為2000毫克。
?
每日攝入100毫克維生素C,能基本滿足人體對維C的需求,預防因維C缺乏而引起的壞血病。
?
但若想通過補充維C達到抗氧化和預防慢性病等作用,還需提高維C每日攝入量,以每日250-500毫克為宜。
?

?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如疲勞、感冒、發(fā)燒等狀態(tài)下,可在短期內增加維C的攝入量至1000-2000毫克/天,以提高細胞的殺菌能力,促進干擾素產生,抑制病毒增生,從多方面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