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以來西方國家的重大變革
總之,當清初順治在位十八年的時期,1644年至1661年,也就是世人慣稱的十七世紀的年代,南明四鎮(zhèn)還未平定,清朝的政權還未完全統(tǒng)一,但歐洲方面也差不多。如1646年,英國內(nèi)亂終止,查理第一出奔蘇格蘭。1648年,威斯特法利亞條約成立(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查理國王被處死,宣告共和制(清教徒革命),承認荷蘭、瑞士獨立。1654年,荷蘭承認英航海條約,英國從此雄霸海上。俄國派使節(jié)來中國。1660年,英國王政復古,查理第二即位。1661年,法國路易十四親政。 但正當歐洲英、法、德國際政局處在動亂之秋,而在人文與科學方面,卻有別開生面的啟發(fā)。時在順治初期,1649年間,法國的哲學家兼數(shù)理學家笛卡兒發(fā)明解析幾何,首創(chuàng)坐標公式,打開數(shù)學的新紀元。同時又著有重演繹法的《方法論》《沉思錄》《哲學原理》等書,主張心物二元論,但特別注重理性,影響此后西方思想至為深遠。但今天西方已有學者對此思潮提出反思與批判。在西方的哲學史上,還有一位比他早期的英國哲學家培根,是主張歸納法的鼻祖,這項方法成為日后科學方法的重要基石,也影響甚為深遠。因此,笛卡兒與培根都有近代哲學之父的尊稱。 十七世紀——順治時期:順治三年(1646年),英國內(nèi)亂終止,查理第一出奔蘇格蘭。朱舜水(之瑜)乞師日本,日人從學經(jīng)術,禮而師之,但不出兵,以致終老日本。鄭成功向日本乞師援助,被日本幕府拒絕。五年(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成立(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查理第一國王被處死。宣告共和制(清教徒革命)。承認荷蘭、瑞士獨立。十一年(1654年),荷蘭承認英航海條約,英國從此雄霸海上。俄國派使節(jié)來中國。十七年(1660年),英國王政復古,查理第二即位。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據(jù)臺灣逐荷蘭人。法國路易十四親政。 十七世紀——康熙時期:康熙三年(1664年),英國占領荷蘭人的據(jù)地阿姆斯特丹,改稱紐約。七年(1668年),法國和英國、荷蘭、瑞典三國同盟,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二一年(1682年),俄羅斯彼得大帝與其兄伊凡并立,其姊索非亞攝政。二三年(1684年),英國牛頓發(fā)明萬有引力說。二四年(1685年),清軍敗俄人于雅克薩。英王詹姆士二世即位。二五年(1686年),英國建加爾各答府于印度。二六年(1687年),俄國侵占中國黑龍江地,旋即請和。二七年(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法國路易十四第三次侵略戰(zhàn)爭。二八年(1689年),中、俄國界劃定,尼布楚條約成立。英國權利宣言發(fā)布。俄國彼得大帝親政。 十八世紀——康熙時期:康熙四十年(1701年),普魯士改稱王國。英國國會通過王位繼承條例。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清朝宮廷亦起太子承繼問題)。四十三年(1704年),繼培根之后,英國經(jīng)驗學派哲學家、民主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約翰·洛克卒,著有《悟性論》、《政府論》、《教育雜感》等書。英國取直布羅陀。四十六年(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一,稱大不列顛。十八世紀——雍正時期:雍正七年(1729年),準許英國等來中國互市。西班牙割直布羅陀與英國。十一年(1733年),喬治亞殖民地設立,形成北美十三州。英國凱伊發(fā)明織布飛梭。 十八世紀——乾隆時期:乾隆七年(1742年),查理七世當選為德帝。八年(1743年),英國奪取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十年(1745年),英、法爭取殖民地權利,在印度交戰(zhàn)。十三年(1748年),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著《法意》出版。十六年(1751年),法國《百科全書》出版。十七年(1752年),富蘭克林證明電光電氣是同一物體。二〇年(1755年),法國和英國在美洲殖民地起戰(zhàn)爭。二四年(1759年),英軍占領魁北克,英國統(tǒng)治加拿大。二七年(1762年),俄國彼得三世即帝位,其后葉卡捷琳娜廢之而自立。法國人盧梭所著《民約論》出版。二八年(1763年),英、法殖民戰(zhàn)爭終止,巴黎和約成立。二九年(1764年),英國人瓦特發(fā)明蒸汽機。三〇年(1765年),印度莫臥兒帝割孟加拉等地給英國東印度公司。英人公布印花稅條例。美殖民地不服。三二年(1767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紡紗機器,一輪十八線,兒童亦能運用。三三年(1768年),俄國、土耳其開戰(zhàn)。三七年(1772年),科克發(fā)現(xiàn)太平洋群島。波蘭第一次被瓜分。三八年(1773年),法國路易十六即位。俄、土講和。 乾隆四一年(1776年),北美十三州發(fā)表獨立宣言。英人亞當·斯密《原富》出版,開創(chuàng)重商政治經(jīng)濟學的杰作。北美大陸議會通過并發(fā)布《獨立宣言》,制訂邦聯(lián)條規(guī)。四三年(1778年),法國、西班牙承認美國獨立。科克發(fā)現(xiàn)夏威夷群島。四四年(1779年),英國發(fā)生八萬人搗毀機器的運動,從此時起,應稱為工業(yè)革命之開端。四八年(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五二年(1787年),北美制定新憲法。俄、土宣戰(zhàn)。五三年(1788年),美國開第一屆國會。英國開始殖民澳洲。 乾隆五四年(1789年),華盛頓被選為美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第二年建都稱華盛頓)。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開始。制憲會議發(fā)表《人權宣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調(diào)和經(jīng)驗論》與《理性論》等著作,以及詩人兼小說家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人稱厭世主義或悲觀主義的叔本華之《意志與表象之世界》等書,均在此時出版。五六年(1791年),法國立法議會開會。五七年(1792年),推翻君主制度,法國國民大會開會,第一次共和政治成立。第一次歐洲對法大同盟戰(zhàn)爭。五八年(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刑。波蘭第二次被瓜分。六〇年(1795年),英國取好望角。波蘭第三次被瓜分,國亡。 十八世紀——嘉慶時期:嘉慶元年(1796年),法國拿破侖第一次征意戰(zhàn)役(到1797年)。二年(1797年),法國滅威尼斯共和國。三年(1798年),拿破侖征埃及。英將納爾遜破法海軍于尼羅河口。四年(1799年),乾隆崩。和珅死。英結第二次歐洲對法大同盟戰(zhàn)爭(到1802年)。拿破侖回法國,推翻督政政府,被舉為第一執(zhí)政官。五年(1800年),法第二次征意戰(zhàn)役。北意大利歸法。 十九世紀——嘉慶時期:嘉慶六年(1801年),英與愛爾蘭合并。拿破侖與教皇訂立教務專約。八年(1803年),拿破侖占領瑞士。美國由拿破侖手上購得路易斯安那。美國黑船航抵日本長崎,要求通商。九年(1804年),法國拿破侖《法典》頒布,登皇帝位。莫臥兒帝國受英保護。十一年(1806年),第四次歐洲對法大同盟。神圣羅馬帝國亡。拿破侖公布大陸封鎖令。 嘉慶十二年(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輪船。德國哲學家費希特,因法軍下柏林,發(fā)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提倡國家主義之教育,為后來啟發(fā)希特勒等國家主義的有力之作。十五年(1810年),法并荷蘭。拿破侖極盛時代。十七年(1812年),英與美戰(zhàn)。拿破侖進攻莫斯科,旋即撤退。嘉慶十八年(1813年),英結合第五次歐洲大同盟攻法,大敗法軍。十九年(1814年),清廷限制英商船,并查禁鴉片。歐洲同盟軍攻陷巴黎,放逐拿破侖于厄爾巴島(拿破侖的戰(zhàn)伐功業(yè),僅有十九年的歷程)。英人史蒂文森發(fā)明火車。二〇年(1815年),拿破侖逃回法國,復戰(zhàn)同盟軍,大敗于滑鐵盧(拿破侖死于次年)。德國將軍克勞塞維茨著《戰(zhàn)爭論》。二一年(1816年),英采用金本位制。二三年(1818年),德國絕對哲學的唯心論哲學家黑格爾所著《法理哲學》《美學》《宗教哲學》等書問世。 十九世紀——道光時期:道光三年(1823年),美國發(fā)表《門羅主義宣言》。墨西哥共和國成立。英國詩人拜倫死。十年(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十一年(1831年),馬志尼領導建立“青年意大利黨”。法國里昂工人起義。美國弗吉尼亞黑人起義。 中國廣東黎人、瑤人起義。十三年(1833年),英國法拉第發(fā)明發(fā)電機。十五年(1835年),美國人摩爾斯發(fā)明電報。十七年(1837年),英女皇維多利亞即位(二十三年后,清廷慈禧垂簾聽政)。英國發(fā)生工業(yè)危機。因機械技術發(fā)明之變革,亦稱產(chǎn)業(yè)革命或實業(yè)革命。最初發(fā)生在英國,后漸及于世界各國。其特征為:一、手工業(yè)多變?yōu)闄C械工業(yè)。二、家庭工業(yè)制變?yōu)楣S工業(yè)制。三、鄉(xiāng)村人口減少,城市人口增加。 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廷派林則徐駐廣東查辦??诮麩熓录]喆己蕉纱笪餮?。法人發(fā)明照相術。廿年庚子(1840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起。英國統(tǒng)一上下加拿大。二二年(1842年),鴉片戰(zhàn)爭終,中英訂立南京條約。二七年(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產(chǎn)黨宣言》。因德國革命,馬克思返故國。旋走巴黎,著《資本論》。二八年(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第二次共和政治成立。三〇年(1850年),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林則徐卒。 十九世紀——咸豐時期:咸豐元年(1851年),英、法開始電信交通。三年(1853年),日本開放海禁,美艦到浦賀。俄國對土耳其宣戰(zhàn),東方戰(zhàn)爭開始。德意志重建關稅同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福建、上海小刀會起義。云南彝族起義。捻軍起義)。四年(1854年),英、法對俄宣戰(zhàn)。美國堪薩斯州發(fā)生內(nèi)戰(zhàn)。清廷始用外國人為稅務司。七年(1857年),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1860年),俘去兩廣總督葉名琛。歐洲和美國經(jīng)濟危機。 咸豐八年(1858年),法國侵略越南。英國東印度公司取消,印度歸英國政府直轄。英國首倡“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發(fā)布《人之世系》《人與動物之情緒》等書。其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英國生物學家及哲學家赫胥黎著《科學與教育》《進化與倫理》等書,更為進化論大張旗鼓,從此影響世界人文至深且巨。在此時期,尚有英國哲學家兼綜合科學家,開進化主義的先河者斯賓塞著《綜合哲學提要》《社會靜學》《教育論》等數(shù)十種書出版,自成一家之言。在德國則有哲學家黑格爾、恩格斯、馬克思等震世學說,都是改變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注重唯物哲學的思想家與社會學家。但對今后演變的整體人類文化來說,其得失是非,尚在未可遽下定論的階段。九年(1859年),馬克思《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出版。蘇伊士運河工程開始。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美國約翰·布朗反對奴隸制度的起義。十年(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tǒng)。美國南部發(fā)生獨立運動。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再度攻陷天津,進攻北京,焚掠圓明園。日本還在“尊王攘夷”的末期。十一年(1861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開始。慈禧當政。 十九世紀——同治時期:同治元年(1862年),法國控制越南南部,越、法簽訂條約。俾斯麥就任普魯士首相。二年(1863年),美國總統(tǒng)林肯頒布釋奴令。四年(1865年),美國政府軍勝利,南北戰(zhàn)爭結束,林肯被刺。日本開海禁。英人侵入不丹。五年(1866年),歐美經(jīng)濟危機(到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fā)明黃色炸藥,使人類結束了黑色炸藥的時代。六年(1867年),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德國人奧托制造了世界第一臺內(nèi)燃機(引擎)。美國向俄國購得阿拉斯加。清廷設立同文館。七年(1868年),中美加簽天津條約。日本王政復古,明治維新開始。德國哲學家尼采,從叔本華生活意志的理論,達到解脫理想目的之轉變,而認為權力與意志為人間至高原理,也為一切價值之源,存于自我,努力與世奮斗,滿足本能,為人生之目的。 人為動物進化,更進便為超人。故超人之說即由此起。后來墨索里尼、希特勒的法西斯思想,受尼采哲學思想的影響很深。七年(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始通航。十年(1871年)巴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成立巴黎公社(三至五月)。十九世紀——光緒時期: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宣布兼印度皇帝。清廷收回英商所筑吳淞鐵路,毀之。英國人貝爾發(fā)明電話機。三年(1877年),美國愛迪生發(fā)明留聲機。五年(1879年),愛迪生改造電燈泡成功。六年(1880年),列強開始瓜分非洲。俄國出現(xiàn)“虛無黨”。俄國的思想家大文豪托爾斯泰發(fā)表《安娜·卡列尼娜》及《懺悔錄》《復活》《主與仆》《黑暗的權勢》等名著。十年(1884年),定格林威治子午線為萬國基本子午線。德始在歐洲及非洲殖民。日本派伊藤博文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十一年(1885年),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出版。十四年(1888年),德帝威廉二世即位。鐵血宰相俾斯麥在職。十六年(1890年),歐洲經(jīng)濟危機(到1893年)。十九年(1893年),夏威夷廢王政,建共和。德國議會通過擴張軍備。 光緒二〇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開始。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興中會于檀香山。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出版。二一年(1895年),美國侵略夏威夷。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fā)明X光線。二三年(1897年),日本實施金本位制。意大利馬可尼發(fā)明無線電報。二四年(1898年),英俄法日強制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清廷向英德續(xù)借款一千六百萬英鎊。清廷殺譚嗣同等六人,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夏威夷與美合并。二五年(1899年),美國提出強迫中國門戶開放宣言。第一次萬國和平會議開會于海牙。世界經(jīng)濟危機。 二十世紀——光緒時期:光緒二六年(1900年),義和團抵抗外國侵略聯(lián)軍。八國聯(lián)軍攻占天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逃到西安。美國采行金本位制。三〇年(1904年),日俄在中國領土上戰(zhàn)爭,清廷宣布中立。法國人居里夫婦發(fā)明鐳。三十三年(1907年),世界經(jīng)濟危機。中國改良派在各省設立籌備立憲機構。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開始舉行。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結束。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德國數(shù)學家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相對論》問世。民六年(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成功。蘇維埃政府成立。民國八年(1919年),巴黎和會開幕。意大利法西斯蒂團成立。民國南北政府各派代表議和于上海。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兼教育家杜威在五四運動前期到中國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及北京高師教育研究科教育學教授。1921年返國。杜威倡導實用主義及工具主義。認為經(jīng)驗即生活;生活即應付環(huán)境;于應付環(huán)境中思想最重要,故思想即為應付環(huán)境的工具。應放棄研究虛玄的哲學,而以解決人生實際問題為主旨。其重要著作有《學校與兒童》《思維術》《平民主義與教育》《試驗倫理學》《自由與文化》。他影響本世紀的美國及中國教育很大。美國人注重現(xiàn)實生活,就是杜威哲學教育的結果。從表面來講,重實踐與經(jīng)驗,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有相同之處。但并不盡然。杜威主義只是當時教育上一副治標不治本的藥劑,得失是非及其流弊,尚須另作研究,并非人道教育的大經(jīng)大法。 民國九年(1920年),英國哲學家及數(shù)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當時頗得好感。1950年獲諾貝爾獎。他在哲學上主張新實在論。在政治上極端重視個人。重要著作有《政治思想》《心之分析》《社會改革原理》《哲學中之科學方法》。民廿五年(1936年),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出版其名著《就業(yè)利息與貨幣之一般理論》,轟動一時,有二十世紀凱恩斯經(jīng)濟革命時代之稱。因他特別提出政府應衡量而對抗經(jīng)濟的萎縮,一反歐洲古典學派認為政府不應干涉經(jīng)濟事業(yè)的理論。其學說的主旨:一、以流動性的偏好,代替貨幣數(shù)量。二、以所得決定儲蓄投資,代替利率決定儲蓄與投資。三、貨幣與工資的伸縮,決不能保證充分就業(yè)。確認貨幣因素、價位,為經(jīng)濟動態(tài)的決定者。重視貨幣政策,為其經(jīng)濟政策的特征。一般工商界所謂的消費刺激生產(chǎn)的口頭話,也就是從凱恩斯經(jīng)濟理論所產(chǎn)生的一般見解,流弊不淺,后患可慮,實須值得檢討。 但正當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時期,在西方歐洲文化中,影響人群社會較大的兩種學說: 一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學說,亦有稱之謂“析心術”的。他認為夢境與精神病的起源,都由于平時受抑制的愿望和情緒的反映,尤其以來自天然性愛的欲求更為普遍突出。因此而為現(xiàn)代心理學的主流學理之一。同時,有以弗洛伊德的理論與蘇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替換反射)的理論混為一談,影響當代人文思想極為巨大。 二是由丹麥思想家克爾凱戈爾在十九世紀開始的“存在主義”。到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流行于法國、德國以及美國各地,由小說與戲劇的闡揚,就風行一時,成為時髦。這是對人生生命存在的懷疑與探討。認為人是生存在無目的之宇宙中的一個個體,應當掌握現(xiàn)有個體的真正自我,反對盲從,而注意內(nèi)在的自由意志。但個人又須負自由行動所生后果的責任。我們親眼所見二次大戰(zhàn)以后美國、日本等地,受到存在主義所影響的“嬉皮”,酗酒、吸食麻醉藥品,浪漫而頹喪的青年,到處皆是。二十世紀后期,漸已改變,由于股票和金融市場等的刺激,轉入新興少年資本家典型的“雅皮”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1915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出版《海陸起源》。1928年,英國弗來明發(fā)現(xiàn)青霉素、抗生素。1930年,英國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了中子。美國人米吉萊發(fā)表《有機氟化物汽媒》的論文,從此以后冰箱、空調(diào)進入家庭,才逐漸成為事實。1932年至1935年三大有機合成技術:塑膠、人工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興起。1936年,美國卓利金發(fā)明全電子式的電視機。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日本在盧溝橋發(fā)動侵略中國。繼而占領上海、南京,國民政府退往重慶。1945年7月16日,原子彈爆炸獲得成功。第二次大戰(zhàn)結束。1946年,第一臺電腦問世。1950年初,英國布倫建造世界上第一臺錄放影機。1957年,前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1960年初,像神經(jīng)網(wǎng)絡式的集成電路問世。美國科學家梅曼制成世界第一臺鐳射光器,開創(chuàng)鐳射光技術的先河。1969年,美國發(fā)射太空梭,首先試送人類登上月球。 上面簡略而濃縮地列舉三百年來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大要,使同學們知道所謂西方文化以及科技文明的發(fā)展,所包含了的內(nèi)容。同時也應反思中國在這三百年來是如何形成積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