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授時:上古文明的秘密只有《山海經(jīng)》通過某種方法得以保存
山海經(jīng)里面記載著很多中國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和故事以及各種上古異獸。很多古代和現(xiàn)代學者都是將《山海經(jīng)》當成地理著作,但是里面很多地方卻根本找不出來現(xiàn)實所在,有的可以說是山川河流變遷,但有的卻毫無解釋。
還有就是里面記載的那些異獸,如果說都是作者憑空想象出來的,那他們的想象力也太太太豐富了吧。而且對于山海經(jīng)的那個時代,一直也是個迷,沒人知道那個時代到底是怎樣的。
山海經(jīng)最早是由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父子整理,他們認為這本書最早出現(xiàn)在堯舜禹時期,禹把天下劃分為九州,然后根據(jù)土地制定等級制度,伯益等人將物種劃分類別,因此著成《山海經(jīng)》,這是目前已知有關(guān)山海經(jīng)最早的文字記載。
所以大家目前認為禹跟伯益是《山海經(jīng)》的作者。大部分學者認為《山海經(jīng)》是春秋時期的著作,從里面包含的內(nèi)容來看,很有可能是一群人合力著作,并非一人所著!如果非要刨根問底,究竟是誰寫的,以目前資料來看實在無法確認。
但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一直將《山海經(jīng)》視為志怪小說,認為其內(nèi)容荒誕不羈,不足為信。在現(xiàn)代考古界,也有不少考古學家認為《山海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期的偽作。從《山海經(jīng)》記載的豐富內(nèi)容和地域范圍,在先秦時期地理認識不足的情況下,除非由國家主持編纂,個人是很難偽造的。
《山海經(jīng)》描述的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山海經(jīng)》中包收錄了各種古代神話、地理、生物、宗教、人文等等,可謂包羅萬象,如果把這些都結(jié)合起來,《山海經(jīng)》似乎在像我們展示另一個全新的世界。小編猜測在那個年代,古人沒有那么多閑情雅致去虛構(gòu)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寫在書上,或許《山海經(jīng)》更像是一本那個時代的"諾亞方舟",只是因為地殼運動,物種滅絕,缺乏傳承,時間斷層太大等等因素造成后人根本看不懂。
我們以《山海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神人來作為劃分標準的話,可以把《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大致劃分為:帝神話群、帝俊神話群、黃帝神話群、顓頊神話群、大禹神話群、其它眾神。
帝神話群中的帝非常模糊,姓名不詳,可以是天帝也可以是人帝。比如《西山經(jīng)》中的“天帝之山”“西望帝之博望之丘”,又如《中山經(jīng)》中記載的“青要之山,實為帝之密都”,還有姑遙之山上的瑤草,據(jù)經(jīng)文記載是帝女死后所化。
這為模糊的“帝”集中出現(xiàn)在《西山經(jīng)》和《中山經(jīng)》中。
《山海經(jīng)》記錄先民“觀象授時”歷程同時,也記錄了先民由此產(chǎn)生的“天神”崇拜。
書中,說到了黃帝、羲和、女媧、炎帝、太皞、少皞、顓頊、帝俊、帝堯、帝嚳、帝舜、帝丹朱、帝禹、帝臺等等。《海外北經(jīng)》稱為“眾帝”;《大荒北經(jīng)》稱“群帝”。
但不論“眾帝”還是“群帝”,都是“天帝”。
《大荒西經(jīng)》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樞也。吳姖(ju)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山(上),名曰噓(噎)?!哿钪孬I上天,令黎卬(ang)下地。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p>
這是“開天辟地”一類的神話。
古人,稱此為“絕天地通”。是說,天地原來混沌一體,天帝命“重”向上把天托起,又令“黎”將地向下狠壓。于是天地分開,日月星辰都有了運轉(zhuǎn)次序。
這些耳熟能詳?shù)纳裨捵屛覀凅w會到的不僅是這些歷史奇談的又去,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人生道理,比如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精衛(wèi)鳥一心想把東海填平,表現(xiàn)出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堅持不懈,精衛(wèi)鍥而不舍的精神,要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還有山海經(jīng)里提到的奇獸到了現(xiàn)代,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里邊很多東西是確實存在過的,只是沒有被人類挖掘而已。
比如,現(xiàn)在陸續(xù)挖掘出了許多《山海經(jīng)》中提到的動物,發(fā)現(xiàn)許多自然風貌是確實存在的,只是因為地殼變化和板塊遷移發(fā)生了改變。
《西山經(jīng)》記載過這么一句: “有鳥焉, 其狀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北山經(jīng)》記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段話描述的是我們常說的“娃娃魚”。
史書記載過這么一件事,西漢孝武帝時期有一個奇人向孝武帝進貢了一只鳥,大家都沒見過這種鳥,不知其名,亦不曉得如何飼養(yǎng),久而久之,這只奇鳥就一副病怏怏的樣子。
大文豪東方朔得知此事,便向孝武帝說明了此鳥的來歷和名字,并進獻一個飼養(yǎng)秘方,大家照此喂養(yǎng),沒過幾天病怏怏的鳥兒竟然奇跡般地活蹦亂跳起來,這可把孝武帝高興壞了,便問東方朔如何得知飼養(yǎng)方法。東方朔直言,說他所知道的都是從《山海經(jīng)》里得來的,由此可見,《山海經(jīng)》并非常人認為的都是虛無縹緲的神話。
如果我們用科學的思路去解釋,《山海經(jīng)》里面出現(xiàn)的帝一直在進行一個起死回生的實驗,這個主題幾乎貫穿了黃帝的一生和神話里面涉及到的幾場大戰(zhàn),如炎黃蚩尤之戰(zhàn),再聯(lián)想到《山海經(jīng)》里面提到幾個起死回生之后性情大變的生物,今后面顓頊死后變?yōu)轸~婦,大禹從原來的一條龍變成了一頭熊,十只太陽出現(xiàn)在空中后羿用弓箭射日。
你將這些情節(jié)放在一起聯(lián)想,就很容易想到,最開始黃帝可能這在進行某一種可以長生不老的實驗,可是后來炎黃大戰(zhàn)爆發(fā),蚩尤和黃帝的,爭端又不斷,黃帝為了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應該是和西王母共享了,他所研究得到的成果,而且這種研究成果很可能與核輻射能改變生物的基因和外在表象特性。
交換后,西王母派九天玄女下界傳授兵法。
西王母的幫助下,黃帝在戰(zhàn)爭中取得了勝利,這種長生不老的技術(shù)也順勢傳到了西王母手里,所以后來后羿求仙藥的時候是在西王母那里拿的。
后來十個太陽出現(xiàn)在空中,我們現(xiàn)在通過科學知道太陽其實就是核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才發(fā)出光的,那么如果同時引爆九個太陽,是不是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核輻射,讓基因突變?可是這項計劃最后被一個叫后羿的人破壞了,他用某種類似于射箭的技術(shù),成功的摧毀了九個核爆炸實驗基地,最后留下了一個。
因為這次大規(guī)模的核爆炸,所有的生物都產(chǎn)生了不可逆的變異,都變得奇形怪狀,這才有了《山海經(jīng)里》面對那些不可思議怪獸的記載。
你看這樣,是不是幾乎能將上古遺留下來的神話全部都串聯(lián)在里面。
無數(shù)年后,上一個文明湮滅,曾經(jīng)的一切都被歷史所掩埋,只有《山海經(jīng)》通過某種方法得以保存,于是就變成了今天,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和看懂的天書。
但是這個結(jié)論有人不贊同,因為即便是變異,也不可能出現(xiàn)違背物理定律、自然法則的情況。而且變異后的物種很多都因為無法適應環(huán)境導致滅絕,這一點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中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很多動物受到核污染影響導致死亡,部分動物產(chǎn)生了變異,而這些動物基本都沒法正常存活下去。
《山海經(jīng)》的確有很多故事荒誕離奇,但不能全盤否定,有些動植物早已經(jīng)滅絕,年代久遠也無從考證。至于大人國、貫胸國、一目國等超出我們認知范疇的神奇記載,我們理性看待就好,
有人猜測這些怪異生物很可能是上古時期真實存在的,那時候的氧氣等環(huán)境與今天不同,造就了生物的差異,也有人腦洞大開,認為可能是平行空間或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試驗品,你覺得《山海經(jīng)》是純粹的神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