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人們大學稅務專碩考研備考經驗指導
報考院校&專業(yè):中國人民大學稅務專碩
初試考試科目:政治、英語二、396經濟類聯(lián)考、433稅務專業(yè)基礎
?
一、關于擇校和定專業(yè)。
(1)選擇該院校該專業(yè)考研的原因及考慮到的因素。
本科就讀于中央財經大學稅收學專業(yè),所以考研的選擇范圍比較窄,基本上在專業(yè)領域只有清北人復強于本科院校,清華不招收稅務專業(yè)統(tǒng)考生,北大統(tǒng)考名額只有兩個風險太大,復旦專碩的學費好貴且不提供住宿需要自己租房,所以最后綜合考慮只能選擇人大了,而且人大在北京的相關行業(yè)領域認可度也比較高,應用經濟學科評估A+(僅有的兩所A+學科院校為人大和中財)。
?
(2)該院校該專業(yè)考研報錄情況介紹、考研難度分析。
人大初試分數線呈現(xiàn)逐年上漲的趨勢,但是個人認為這和人大專業(yè)課給分較為寬松也有關系,另一方面人大的433稅務專業(yè)基礎考試內容十分規(guī)整,130+的分數只要認真背了都可以拿到。當然北京老旱區(qū)的英語和政治還是要格外下一番功夫,在專業(yè)課分差較小的情況下,英語政治就至關重要了。

?
二、初試經驗。
數學:
1.?四月中下旬朱杰網課+講義高數基礎部分結束,核心筆記+800題高數部分開始;
2.?五月前半月開始結合講義聽線代基礎網課,同時繼續(xù)做核心筆記+800題高數部分(盡量在五月中旬結束),五月后半月結合核心筆記鞏固線代部分;
3.?六月前半月結合講義開始聽概率論基礎網課,同時開始做800題線代部分,六月后半月結合核心筆記鞏固概率論,并完成800題線代部分;(六月脫產復習任務會重一點)
4.?七月前半月完成800題概率論部分,盡量在七月中旬將核心筆記、基礎班網課+講義、800題全部完成,七月下旬從頭開始將之前的錯題翻一翻鞏固一遍;
5.?八月份進入網課強化班將之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串聯(lián),查漏補缺,這個階段不建議大量刷題(強化班配套講義要完成),以加深思維印象構建知識體系框架為主,必要時可自己在白紙上簡單默寫框架知識;
6.?九月正式進入刷題階段,396數學部分要以滿分為目標,提高正確率,九月主要以之前年度真題為主保持每周3套的練習量,數學留近兩年真題在考前模擬;
7.?十月開始做張宇優(yōu)題庫進行拔高,每天不需要做太多,這個時候的學習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更多,高數、線代、概率論各做1-2頁即可,保持手熟,在10月將整本書完成,優(yōu)題庫有15%左右的難題。過于難的可以暫時放過回頭再看;
8.?十一月市面上的各家模擬題陸續(xù)出版,張宇最后四套卷、陳劍趙鑫全沖刺10套卷以及預測四套卷、挑燈成碩(原王誠)預測8套卷等,這些建議都買來做一下,十二月中旬做完即可;
9.?考前半個月數學占用的時間就很少了(數學壓力在前幾個月),主要精力集中在政治和專業(yè)課的背誦上,用之前留的真題進行兩次模擬,記得掐時間并且打分(寫作可以找人批改一下),之后如果有時間再看看之前模擬題的錯題就可以了。
?
邏輯:
1.?邏輯在八月份之前隨緣聽課就可以,不建議現(xiàn)在開始大規(guī)模做題,可以在學其他科累了的時候聽聽網課,注意搭配講義例題加深理解,但是在七月底一定要把所有的網課和講義例題吃透;
2.?八月份開始購入趙鑫全經濟類聯(lián)考邏輯高分精練1000題,里面有專項進階手冊和模擬試題兩本書(這兩本書題量很大,個人認為不需要再買其他的了),每天做20題左右即可,但是要進階手冊和模擬試題間隔著做,今天做進階第二天就做模擬,一直做到十月底差不多把這兩本書做完,邏輯重點是手熟,兩天不做就生了,所以中間不要間斷,20道題大概也就20分鐘左右做完(注意掐時間,切忌在模擬過程中有長思習慣);
3.?八月到十月之間要除了跟著數學做396真題之外,邏輯還需要做199管綜真題;
4.?從十一月到考前的時間類比數學的節(jié)奏就可以,因為模擬卷子都是套題,可以數學邏輯一起做。
?
寫作:
1.?十月中旬之前不需要看寫作的內容,性價比太低,也不太建議聽課;
2.?十月中旬購入王誠或者趙鑫全的寫作分冊,根據其中的范文和講解提煉套路框架,尤其是論證有效性分析,之后可以自己寫兩篇試試水;
3.?十一月所有模擬題的寫作都不用做,沒有太大價值,一般寫作分冊上有真題題目,大小作文各認真自己寫五篇即可,之后自己根據答案做批改,主要是看小作文有沒有漏掉邏輯漏洞;
4.?十二月至考前大小作文認真寫之前留下的兩套真題,在計時模擬中完成,不用寫很多篇,把這兩篇精寫靜修了就夠了,建議寫完找人批改一下。
?
政治:
1.?八月份之前都不建議看政治,看了會忘,浪費時間;
2.?八月開始結合徐濤的核心考案黃皮書看他的強化班網課,也只需要看強化班,學累了隨緣看就行,但是要在十月中旬看完所有的課程和核心考案,期間要配合肖秀榮的1000題強化印象加深理解,其中的易錯題建議單獨整理出來方便考前集中背誦,這對客觀題正確率很重要(個人感覺如果是二戰(zhàn)政治準備輕松很多,只做1000題就可以,這部分僅作參考);
3.?十一月開始做肖八即可,只做選擇題,同樣要把客觀題的要點整理下來,主觀題不用看;
4.?十二月拿到肖四立刻開始做,客觀題重點整理,主觀題不用做直接背答案就行,早一點背盡量背熟,后面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一些機構總結的套話。
?
英語:
1.?英語本身就是慢功夫,從四月到十一月把考研單詞過兩遍,真題(不含作文)除了英二近三年的真題之外刷三遍,第一遍做題加熟悉單詞,第二遍注意長難句的理解,鍛煉長句拆分能力,第三遍通覽文章,提高全文的把控能力,發(fā)掘出題的設問規(guī)律;
2.?英語作文建議從11月開始,用一個月參考市面上的模板以及真題總結提煉出自己的模板,包括小作文各種信體格式和大作文各種圖表的描述方式,不要完全背誦套用,容易低分;
3.?十二月開始計時模擬,做最后三套真題(包括作文),同時在考前把核心單詞再過一遍。
?
稅法:
1.?稅法在專業(yè)課中占比極大(80分),內容多且雜,在七月底之前要跟著劉穎結合輕一把東奧的網課看完,同時輕一(包括每一章的題)也要完整過一遍(增值稅的出口退稅部分不用看,人大不考);
2.?從八月開始自己重新過一遍輕一,第二遍重點是自己構建知識框架,建議落到紙面上形成思維導圖,方便做第三遍的復習鞏固,第二遍在十月底完成;
3.?十一月僅看思維導圖回憶知識體系完成第三遍復習,有遇到忘記的再回去看,同時結合輕四進行訓練;
4.?十二月完成輕四并歸納錯題,這段時間重點看計算題(企稅、個稅、消費稅、增值稅)的計算邏輯,不要苛求太過零碎的知識點。
?
稅收學+稅收征管+國際稅收:
1.?從九月中旬開始看A+的資料,這一遍不用背,重點是理解其中的含義,總結整理出需要背誦的知識點(資料里有標注重要程度);
2.?十月中旬正式進入系統(tǒng)背誦階段,循環(huán)背誦鞏固記憶,一直背到考試的前一分鐘,人大出題都很規(guī)整,背了就是滿分,建議背誦時整理口訣,劃分結構,不要大段背誦。大家如果復習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考研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一對一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xié)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復試備考這塊的幫助非常明顯。
?
三、復試經驗。
(1)復試形式
線上面試,初復試占比6:4,無筆試,20 年第一次采取線上提交筆試答案的模式,在規(guī)定的時間作答后又在規(guī)定的時間拍照將答案提交到相應的郵箱,這一個過程會帶來太多的不確定性,比如因為網絡問題沒能按時提交后續(xù)如何處理,是否會影響公平性?且整個學院包括金融、保險專業(yè),復試辦法都一樣,全部都采取筆試,工作量大。同時 21 年也取消了筆試,改為全面試。
?
(2)復試高分經驗(總結下來就是:儲備+心態(tài)+模擬)
①前期準備:
1.簡歷:一份“針對考研復試”的精美簡歷。
2.信息關注:關注人大研招網動態(tài),按時繳費、提交人大要求的各類復試審核資料。
3.硬件條件:復試設備、安靜的復試環(huán)境、流暢的網絡、提前下載好的 app、雙機位制除筆記本電腦自帶攝像頭外,還需準備 1 個攝像頭。(建議發(fā)布線上復試通知后購買,任意一樣出問題,首先網上報到那天就很麻煩,更別說真正復試那天 )
②專業(yè)知識儲備
這部分占 150 分(150/350),主要是回答抽簽抽中的問題以及老師的抽問
1.重中之重:收集整理各年復試真題回憶版,吃透真題。
2.復習重點
I.財政學:記憶全書所有課后考點(包括初試部分),不用像初試一樣背的很多很全,記住相關定義及要點即可。最重要的是有條理的表達,在備考的時候多開口說。(一般一個考點 300+字很正常,如果像背書一樣回答,很容易顯得死板。而且書面語言和口語表達差異很大,緊張的情況下想不起來或者結巴)。
II.國際稅收:由于初試有一定基礎,按照初試準備即可,在這個學期上了朱青老師的課后發(fā)現(xiàn),答國際稅收部分事實上有一定的邏輯和思路。
III.稅法:總論部分很關鍵,其次四大稅種考點需要在考前回顧。
IV.會計:重要性低于前面的部分,關鍵在第一章和記熟歷年真題。
③綜合素質方面
這部分占 100 分(100/350),可以說貫穿整個面試過程
1.對個人家庭、家鄉(xiāng)的一些提問(這部分在聊天過程中,偶爾會有一些所謂“眼緣”的玄學)
2.簡歷及針對簡歷的提問
2.禮貌大方的談吐、整潔的妝發(fā)
3.積極的心態(tài):不要老師問什么答什么,答不出來就一直說不好意思。可以試著回答:不好意思老師,這個問題我有點忘了,但是。。。(一些和這個問題相關的點)。讓老師覺得你有在認真思考,不會讓場面過于尷尬。
4.隨機應變、舉一反三的能力。
5.科研能力的體現(xiàn),這里不是說你參加什么了科研項目、大小創(chuàng),而是有沒有真正的在關注稅收這個領域。建議多掌握一些稅收熱點知識,關注人大財稅研究所公眾號,閑暇時間讀一讀,讀完用一小段話總結這篇文章的要點,整理在一個地方,考前看看加深印象。
④英語準備
這部分占 100 分(100/350)
如果說專業(yè)部分充滿了隨機性、那英語抽題面試更是隨機的隨機。而且也是大部分同學的最沒底氣的一 par。這里提供通用的思路:首先還是熟悉歷年真題。再把稅收專業(yè)基礎詞匯、常見短語背下來, 然后盡量嘗試能組成一句話。再自己列個問題清單,每天開口說,自問自答。克服心態(tài)上的緊張,然后試著形成自己的回答套路,尤其是一些廢話和非專業(yè)的常見口語套話(類似:OK, thanks for your question. In my opinion,…….that’s my view on this question, thank you.) 還是很重要的,如果針對材料追問能滿足比較流利的說 1 分半鐘左右這樣,分基本都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