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B站最全面的Obsidian公開課 !【課時2 認識Ob】頂級知識管理神器

obsidian的文件結構:
資料庫:obsidian每個資料庫是獨立的,不同資料庫里的信息無法互相連接,創(chuàng)建時需要想好這個資料庫的定位是什么,要如何去使用這個資料庫,不宜分太多,大類相同就放在一個庫。
庫內的.obsidian文件夾:存放配置文件的文件夾,設置、主題、插件都是存放于此,創(chuàng)建新的庫是沒有這些配置的,可以吧.obsidian文件夾直接復制到新庫內,就可以直接使用。
第一部分:認識界面:
區(qū)域:
功能區(qū)、筆記列表區(qū)、展示區(qū)(編輯區(qū))、面板區(qū)
具體功能:
一、功能區(qū):
快速切換:
快速搜索筆記,創(chuàng)建切換筆記(常用,建議后期為此功能分配快捷鍵)
關系圖譜:
以圖譜的形式展示所有筆記之間的鏈接關系
命令面板:
讓obsidian快速的去執(zhí)行一些特定的命令
幫助:
設置:常用,內有各種設置,默認快捷鍵Ctrl+逗號
二、筆記列表區(qū):展示所有的文件夾和筆記
功能:新建文件、新建文件夾、排序
搜索功能(后期講搜索技巧)
三、展示區(qū):查看、編輯筆記
四、面板區(qū):功能需要自定義設置
第二部分:基礎的設置
1、語言:設置-關于-語言;
2、外觀:背景顏色、字體大小、快速調整字體大小功能(按住Ctrl滾鼠標滾輪)、主題(建議用默認)
3、編輯器:默認編輯模式(建議設置為實時預覽)、其他功能較多,也比較常用,可以自己慢慢嘗試
4、文件與鏈接(重要):
刪除時確認刪除提示:建議設置為需要提示確認刪除
刪除文件設置:建議設置為軟件自帶的回收站文件夾
新建筆記的存放位置:推薦在根目錄新建一個“00 inbox”文件夾作為新筆記的存放位置
附件默認存放路徑:推薦在根目錄新建一個“attachment”文件夾作為附件的存放位置
5、快捷鍵:暫時先不說,新手對功能還不熟悉
6、核心插件(重要)(是自帶的插件,功能很多,但是需要自己手動開啟):
建議打開的插件:
標簽列表:顯示打標簽的筆記的信息
日記(后面詳細講)
模板(后面詳細講)
星標:標記重點筆記
大綱:目錄功能
幻燈片:精簡PPT的功能?
錄音:錄制音頻保存到附件
工作區(qū):打開多個窗口,保存設置好的工作區(qū)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