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敢開口表達?除了先寫稿照著念,還有這7個方法!#演說
關(guān)鍵詞:少年領(lǐng)袖演說班 國學吳守立 國學天第書院 論語吳守立
孩子總是不敢舉手發(fā)表,被點到名又唯唯諾諾、擠不出完整的句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嗎?天第書院整理以下8個口語表達訓練小方法,供廣大家長和老師參考應用。
我們都知道,口語表達對孩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但偏偏發(fā)現(xiàn),「口語表達」是孩子最弱的語文項目之一。到底該如何才能引導孩子敢說話、勇于表達呢?以下分享8個小方法,供大家轉(zhuǎn)化、參考、運用吧!
1、先寫文稿,再看著念:
有的小朋友不敢說話,是因為手上沒有可以參考的文句、文稿;
若要讓小朋友敢在座位或上臺表達,可以試著讓他們「先寫→再說」;?
因為當孩子有文稿可以參考的時候,就可以放心地表達出來了。
所以可以試著從他們的作文、習作造句、學習單的文字書寫,對照著表達。
但老師和家長可逐步提醒,要慢慢放掉文稿,不要一直對著文稿一字不漏地念。
2、坐在座位,逐步上臺:
上臺是需要逐步引導的。
有一些比較害羞的小朋友,無法從容地一步到位,此時,老師可以讓小朋友先坐在自己的座位先說,接著,嘗試讓他在自己的座位站著說,最后,再引導孩子到臺上說。先讓孩子突破“敢說”,然后才能“會說”,“巧說”。
3、加分制度,有說有分:
并不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敢于勇敢表達。為了讓不敢說話的孩子,也有機會說話,指令可以是:「只要你有說,我就會加分」,因為這樣的做法,至少讓孩子愿意說;
不敢說話的孩子,只要敢開口說4、5個字,就是突破了,老師也不要用其他同學的標準去看待他,多一些鼓勵、適合他的獎勵,一定可以讓孩子更敢表達。
4、陪伴上臺,我不孤單:
有的孩子很害怕自己一個人在臺上,為了克服這樣的情形,老師可以請另一位同學「陪伴」他上臺。
此時,可以兩位同學一起說,也可以一人各說一些,或是完全由害羞的小朋友來說,另一位幫忙拿麥克風。
這就是常說的「人多勢眾」,對于孩子的上臺,亦有同樣的效果。
5、小組激勵,團體驅(qū)力:
在教學現(xiàn)場的老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次只要發(fā)言,通常都是固定那幾位。
因此,老師要想辦法讓其他不發(fā)言的同學,也要有機會說話,才不會讓他們成為“客人”。
比如在小組中,老師可以讓每個組員輪流說,說過的組員就不可以再說了,而不敢說、不說的同學,也可以透過組員間的凝聚力,讓他們敢表達。
6、替代物品,遮住小臉:
曾經(jīng)有一本教導孩子克服害羞的繪本,敘述了一位害羞的小男孩,每次要做什么事,總是用紅氣球遮著自己的臉。
教師在教學現(xiàn)場,如果遇到這樣的孩子,也可以試著模仿繪本中的情節(jié),拿一本書、一顆球、一張報紙,遮住一下自己的臉,看看是否可以讓小朋友克服害羞。
7、多元評量,采計說話:
語文的評量向度,包括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作;
但是,在「說」的部分,我們卻很少并入評量標準中,因此,如果老師有心想推動表達教學的話,或許可以將「說話」列入重點評量項目中。
因為在教學現(xiàn)場,我們發(fā)現(xiàn),一旦列入成績,孩子就會更加重視,一旦孩子重視了,就比較能在課堂上養(yǎng)成發(fā)表的習慣了。
8、師生互動,下課會談:
有時候,要引導害羞、不敢說話的孩子在課堂上表達,會花上許多時間,甚至影響到班級的課程進度,此時,老師可以請孩子先想想,并跟孩子說:
「那老師想請你在下課的時候,把你的想法告訴老師?!?/p>
下課之后,再鼓勵孩子開口表達。
于是,漸漸的,孩子會在課堂上,把該說的話,全都表達出來,以免下課要說給老師聽,而減少休息時間。
#公眾號:天第書院
PS:如果內(nèi)容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支持一下。
歡迎大家關(guān)注我的視頻號【吳守立國學智慧】,以國學教育智慧為出發(fā)點,分享關(guān)于個人成長、夫妻關(guān)系、孩子教育、企業(yè)管理等干貨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