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時常處于缺乏自信的狀態(tài)怎么辦?

1
很多讀者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感覺,認為自己生活中缺乏自信,比較自卑,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因此覺得很苦惱。
比如,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夸獎我們讓自己渾身不自在,認為那個被夸的人并不是自己,仿佛自己只是頂替了別人而已,這就是冒名頂替綜合癥。是低自信的一種。
又或者,我們不好意思去麻煩別人,或者是當別人給我們一樣東西,我們不好意思接受,總之,就是生活中充滿了各種不好意思!
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認為別人可能家庭好,學習好,工資高之類的,弄得自己很自卑……
這些,都是低自信的人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情況。
甚至有些人已經(jīng)因為這種低自信的狀態(tài)讓自己錯過了很多,可能是遇到喜歡的異性不敢表達,可能是遇到心儀的工作不敢去嘗試……
那么,低自信該怎么補救呢?又或者說,我們真的有必要去補救嗎?

2
首先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自信的兩種類型,一種是工具自信,另一種是自身的自信。
什么叫工具自信呢?
就是你對自己沒啥信心,但對你所使用的工具,或者其他人有信心。
例如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國家的未來一定是能蒸蒸日上,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的,但具體到我們自己身上,又充滿了各種悲觀。
這就是工具自信的一種,我們對我們自己充滿了懷疑,但卻愿意相信別人。
又或者,有的人升職了加薪了就感覺特別自信,但一旦降薪甚至被裁員,就會充滿了負面的情緒,變得自卑,這也是工具自信的一種。
再或者,有的人如果身上穿的是名牌衣服,就會很自信,而如果穿了一身很平常的衣服,甚至可能還破了兩個洞,就變得很沒底氣,如果他用的是高端機,他就會很自信,而如果他用的是屏幕都碎了的手機,那他就會很自卑……
簡而言之,工具自信就是建立在自身以外的事物上的自信,如果那些事物是好的,自己就會很自信,如果事物很差,那可能就有點自卑。
反之,還有一種就是建立在自身之上的自信。
無論自己穿的是名牌還是雜牌,無論自己用的是水果手機還是老年機,無論自己是下屬還是領(lǐng)導(dǎo),都無法改變他的自信。

用說段子的話來講,你也可以稱之為迷之自信。
以前某脫口秀演員不是疑問為什么有些男的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嘛?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的話,這類普信男中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處于對自身充滿自信的狀態(tài)中。
3
那么,知道了工具自信和自身自信,我們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提高我們的自信。
一方面是借助外在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對自己進行自我暗示,然后去行動。
當然,借助外在工具的話可能有點費錢,并不建議大家使用,畢竟買個名牌也不便宜。
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而言,可以嘗試用自我暗示并行動的方法來提升自信。
例如,當自己面對一份心儀工作時,可能因為學歷,技能之類的情況,讓你沒自信和其他人競爭。這時,你不要直接放棄,而是可以嘗試投一下簡歷。
這有用嘛?對你提升自信是有用的,因為大公司的話,如果你學歷不夠,人家HR可能都不會看你其他的,而是直接就把你簡歷丟一邊了,你和其他學歷不夠的人是一樣的,HR也沒空特意去記住你,所以你不用有啥害羞的。
你只要完成那個投簡歷的動作,然后HR沒來羞辱你,就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定的信心,為你的下一次行動打好基礎(chǔ),信心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
嘗試,然后沒遇到阻礙,然后熟悉,最后有了信心,于是繼續(xù)嘗試,重復(fù)上面的步驟,慢慢的自信起來了。

4
其實我還想說說,低自信真的不好嘛?
其實未必。
的確,生活中往往是高自信的人獲得更多機會,這是因為他們有自信,更愿意去嘗試,并且因為他們那股自信的氣質(zhì),更容易讓別人相信他們,和他們合作,這都會讓他們更容易獲得機會。
但這不代表低自信就不好。
高自信容易得到機會的同時也意味著容易得到風險,因為機會和風險本就不可分割。
而一旦高自信的人陷入了盲目自信中,導(dǎo)致做的一些決策過于主觀化,這也是極其危險的一件事。
而低自信的人因為沒信心做好一件事,有時候就不會盲目去做決策,反而不容易出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是開拓的話,高自信者可能更適合,但如果是守成的話,低自信的人反而會更合適。
很多富二代其實并不是因為亂花錢把錢玩沒的,而是因為他們太過相信自己然后盲目進入一個領(lǐng)域,最后把錢賠完的。
而如果是一個低自信者,可能因為沒信心踏入一個新領(lǐng)域反而讓家業(yè)得以保留。
所以,并不是低自信不好,而是我們的出身不好,畢竟,我們只是個普通人,可不是啥富二代,沒啥家業(yè)給我們守,不是嘛?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
注意:本文配圖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有侵權(quán)的話聯(lián)系我必刪!圖片內(nèi)容基本與文章無關(guān),僅僅是為了讓大家減少視覺疲勞而已,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