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這些大尺度恐怖片,蠢成這樣,還好意思笑話國產(chǎn)?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Sir先說好消息吧——這兩年,國產(chǎn)爛片中最頑固的一股勢力,國產(chǎn)恐怖片氣數(shù)已盡。
產(chǎn)量斷崖式下跌(大銀幕)。
以前我們還有興趣罵罵,如今壓根nobody cares。
未成氣候,就日薄西山了。

?豆瓣的國產(chǎn)恐怖片分區(qū)一片無人打分的凄涼景象
若問國產(chǎn)恐怖片為什么爛這個老問題,首要理由你們都懂:
限制太多。
10部國產(chǎn)恐怖片,9部強行精神分裂,剩下1部是法制教育。
……
沒有限制就一定好嗎?
壞消息來了:
把目光投向海外,這兩年的恐怖片倒是紅紅火火。
但好像……也沒幾部能看的。
惡鬼、血漿、邪教、變態(tài)殺人狂……尺度個頂個的大。
可該爛還是爛。
甚至,在無限制的情況下,得以爛得更加肆無忌憚、五彩繽紛。
今天Sir就帶大家開開眼。
近年海外恐怖新片是如何在各種大尺度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愚蠢。
對了。
每當Sir安利恐怖片,你們不是老評論說“想看又不敢看”?
來,就這篇。
大膽、放心、笑著看!
蠢招之一:趕著送死
恐怖片里永遠不缺各種作死的爛梗。
最常見的:明知兇宅搶著住,大路不走走小路,集體遇鬼分頭走……
早在十年前,恐怖神片《林中小屋》就故意惡搞嘲諷了這些爛套路。
本來主角們智商都在線,遇到危險堅決抱團。

結(jié)果吸入了幕后操控者釋放的智障毒氣,立馬改口說要分頭行動。

???
為啥?
別問,問就是怕。
《林中小屋》上映近十年后,依舊有眾多恐怖片對這些方式樂此不疲。
新版《致命彎道》,一群高知青年不聽當?shù)厝藙窀?,癡迷走小路。

《恐怖玩具》,女主明知買下的老宅曾發(fā)生過滅門慘案,居然還帶著全家去歡。慶。圣。誕。

《地獄通話》,為了逃出鬼宅,男女主二人分開找出口。
……
這么多年,大家已經(jīng)被死性不改的恐怖片PUA慣了,還會不自覺幫它們強行解釋成無知無畏/慌亂中智商掉線。
但有些恐怖片里的作死方式,還是能蠢出新高度。
這部《地獄通話》,Sir就實在看不懂。
陣容令人瑟瑟發(fā)抖,《潛伏》的通靈老太+電鋸老爺子。
故事,老套又反智。
一群小年輕,常年跑到跟女主有仇的老人家里搞事情。
丟石塊啊,門口拉屎啊,扔動物尸體什么的,充分發(fā)揮美國中學生的無聊精神。

一次霸凌后,幾個小年輕把老太婆逼得自殺了。
重點是老太婆死后,變成厲鬼報復。
片名《地獄通話》,不用猜也知道,鬼來電唄。
估計導演也覺得鬼挨個打電話弄死他們有點俗套了,就自作聰明玩了個騷操作。
成功把人物都玩成了智障。
試問,如果你把仇人逼死,死者家屬喊你去他家做客(美國郊區(qū)的獨棟大宅),你敢去嗎?
反正Sir一萬個不敢。
可電影里老爺子一通電話,小年輕就趕著去當座上賓了。
并且,居然還敢答應一個個去小黑屋里接死去老太婆的電話?
“在樓上走廊盡頭的書房里
有一部電話
你們四個一個一個上去
通話一分鐘”

于是,老太婆通過這種方式把他們都殺了。
Respect,一路走好。
最牛逼的是,到電影最后女主逃出宅子的危急關頭,還非要再去接個電話。
實話說吧。
你就是想死對不對?!
和這相比,什么不信邪住兇宅,愛走小路之類的行為都顯得智商在線了起來。
恐怖片里的作死行為雖然是某種剛需。
但能不能稍微有點人類邏輯?
蠢招之二:故意埋雷
除了送人頭,還有一類主角死于給自己埋雷。
簡直蠢到除了故意也沒有別的解釋。
去年豆瓣4.2分美國恐怖片《小心身后》。
(注:“身后”,恐怖片高頻詞匯NO.1)
姐妹倆來姨媽家暫住,將房子里一個封存四十年的惡靈“意外”釋放。
Sir先不吐槽它故事老套了。
這個“意外”,首先要打個引號。
有多意外?
根據(jù)電影設定,鏡子,是惡靈通往人類世界的通道。
姨媽當年全家被惡靈搞死,她不得已殺了被附身的妹妹,才將其重新封印。
那有什么方法能讓惡靈不再重返人間呢?
(答對沒獎)
搬家,再不濟把家里鏡子都扔了嘛。
但四十年了。
姨媽想破腦袋,天天翻閱典籍研究如何壓制惡靈,就是沒想到這最正常、最簡單的辦法。
不僅不搬家,還把一堆鏡子像地雷一樣藏在自家地下室,或者拿張紙輕輕糊住。
光榮艱巨的踩雷任務,就這樣落到倆姐妹身上。

一個手賤把鏡子摳開,一個被惡靈騙進了裝滿鏡子的地下室,惡靈成功復出。
呵呵。
姨媽大概等這天等了四十年吧。
蠢招之三:放過孩子吧
進階提問:
《小心身后》里,小女孩怎么放出惡靈呢?
答:惡靈附在小女孩的兔子玩具上,半夜突然跟她說話,把她引誘進了裝滿鏡子的地下室。
孩子被玩具騙,這招就相當不講武德。
說到孩子,Sir就來氣。
現(xiàn)在的恐怖片,10部里8部拿小孩做文章。
好的恐怖片也用孩子,《閃靈》《咒怨》《遺傳厄運》等。
但它們都極好地利用了孩童的天真柔弱,形成強烈欺騙性。
或是與邪惡、恐怖形成反差沖擊。
《遺傳厄運》里長相奇特的小女孩,自出場就帶著家族詛咒的陰霾和詭異,既是象征也是隱喻。

影迷至今津津樂道的是,《閃靈》里對著鏡子自言自語的小丹尼到底有啥未知的秘密?
如今很多恐怖片吧,小孩子就是純·工具人。
啥用呢?
專作大人不能作的死。
大人做起來顯得很蠢的事,都讓小孩來。
再給孩子來點心理創(chuàng)傷、自閉癥啥的,簡直為所欲為。
《靈偶契約2》,小男孩有PTSD,于是在樹林里挖出個棺材,撿了個超恐怖的人偶回去抱著睡。
《捕夢魔》,小男孩失去了母親夜夜噩夢,于是去偷了鄰居一張捕夢網(wǎng)(印第安傳統(tǒng)器物,據(jù)說可以讓人好夢),結(jié)果被惡靈纏身……
這樣的情節(jié),真的快看吐了。
小孩子儼然從早年的恐怖片亮點,變成了現(xiàn)在的爛片信號。
放過孩子吧,讓他們多做兩套題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