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傳·曲阿神》解讀
《神鬼傳·曲阿神》
曲阿當大埭[1]下有廟。晉孝武世,有一逸劫[2],官司十人追之。劫徑至廟,跪請求救,許上一豬,因不覺忽在床下。追者至,覓不見。群吏悉見入門,又無出處,因請曰:“若得劫者,當上大牛?!鄙贂r劫形見,吏即縛將去。劫因云:“神靈已見過度,云何有牛豬之異,而乖前福!”言未絕口,覺神像面色有異。既出門,有大虎張口而來,徑奪取劫,銜以去。
注釋:
[1]曲阿:古縣名,在今江蘇丹陽市。埭(dài):土壩?!2]逸劫:指在逃罪犯,強盜。
賞析:
此篇出自《神鬼傳》。
故事寫人與神的權錢交易。被緝拿的強盜和緝拿的公人在追逐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想到求取神的幫助。強盜許愿一頭豬,公人許愿一頭牛,牛大而豬小,強盜自然被神拋棄。于是,強盜向神提出了抗議,認為自己許愿在前,神已承諾,拋棄自己是違背道德的。故事的結(jié)尾出現(xiàn)了一只老虎,它將已被公人捉拿的強盜叼走。故事情節(jié)撲朔迷離,很有懸念感,不知是曲阿神惱羞成怒,派老虎把強盜吃了,抑或是強盜的抗議觸動了曲阿神言必信的神經(jīng),借老虎之手把強盜放了。結(jié)尾處,曲阿神面臨著選擇的困境:無論是捉強盜,還是放強盜,他都把公理置于一邊,而維護了一己之私。
結(jié)局令人揣想,是作品意味不盡之處,也是作者構思巧妙之處。作者重在過程而不在結(jié)局,那過程是令人深思的:強盜逃逸想求得神的庇護,公人緝拿強盜遇到困難后首先懷疑是神在搗鬼,并出更大價碼討價還價。這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作品寫得頗細,頗冷靜,頗傳神,頗富人情味。而曲阿神依據(jù)供品之多寡,左右事態(tài)發(fā)展,那不正是人世間理應秉公執(zhí)法而實則枉法貪贓的官吏之真實寫照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