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鐵釘案 札記
由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先生著、陳來元教授譯的中國古典公案系列小說《大唐狄公案》我已讀了數(shù)篇長篇和短篇了,我此前讀《黃金案》《銅鐘案》甚至篇幅最長、最燒腦的《迷宮案》,無不咨嗟其作為探案小說極強的故事性、精巧的故事結(jié)構(gòu)。當然這些都不是今天我要說的,我要說的是我今天剛讀完《鐵釘案》后的感慨。
接下來我簡單介紹故事情節(jié)。狄仁杰與四名親干赴任北州刺史,接到一起兇殺案,由此又串聯(lián)出三起命案。其中兩案早早破獲,惟余那最后一案,經(jīng)一番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后,狄公斷定一女子陳寶珍為罪魁禍首??赡桥佣说膮柡Γ軐彆r將狄公的證據(jù)一一以謊話圓過去了。開弓沒有回頭箭,狄公倘若就此罷休,幾十年來清官的名譽都將葬于北州。于是狄公決定開棺驗尸。這是只有極具膽識之人才敢行出的手段,狄公驗尸假使無果,便是褻瀆死者的罪名;加之北州百姓躁動不安,為此尋釁滋事,又是游行,又是破壞,朝堂必以為狄公是個不負責任的官,狄公非但烏紗不保,還有誅連九族的危險。狄公甘愿冒此風險開棺驗尸,許多百姓圍觀,可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尸體無外傷,骨節(jié)處也無中毒痕跡,驗尸并無任何獲益。經(jīng)此一番,北州百姓徹底失控,整日在衙前叫罵、投擲,京城也傳旨警告狄公,若不具結(jié)此案,安撫百姓,則為死罪。狄公一行人躲在衙內(nèi),他的幾個親干無不抱頭痛哭,狄公一死,他們即便不死,也得分道揚鑣,各奔前程去了。狄公終于絕望,決定翌日辭官赴京受審。
可就在他準備動身的那天早上,他的好友郭夫人來訪,提醒他:“在我們婦道人家的家務(wù)當中,有個釘皮鞋。你可知道釘皮鞋有多痛苦?有事手上拿著一顆鐵釘,恨不得......”
“恨不得釘入仇人的腦袋!”狄公驚叫。
原文是這樣寫的,于是轉(zhuǎn)折來了。狄公決定第二次開棺驗尸,這令百姓更為發(fā)指??蛇@次驗尸,狄公在死者的鼻孔中取出一枚鐵釘,這枚鐵釘宣告著狄公的勝利。隨后,罪犯招供,百姓有的表歉,有的贊揚,親干樂得抱團轉(zhuǎn)圈,大笑不止。此案之后,狄仁杰被升為大理寺正卿。化險為夷后,皆大歡喜,唯獨狄公尚有心事。他在晚上到城邊的藥師山上去尋郭夫人。
我置身局外,心下自忖:郭夫人是狄公的救命恩人,狄仁杰莫不是去感謝她去了?
可是接下來劇情的發(fā)展令我膛目結(jié)舌、無所適從。狄仁杰在藥師山懸崖邊見到郭夫人,并要去逮捕她。這源于一樁五年前的舊案,我也不知道是這部系列小說中的哪一篇。在那一案中,郭夫人用了同樣的手段殺了人。此案狄仁杰沒能完全破獲,但到五年后如今的鐵釘案,他才敢相信,這舊案正是郭夫人犯下的。
狄公在郭夫人面前說道:“你在我人生最危險的時候救了我一命,你是我的大恩人,我其實很想報答你,可惜我卻翻臉要逮捕你。法律是神圣的,即使這會使我良心作痛,無論如何我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
郭夫人說:“我如果想茍且偷生,那天早上我也不必去提醒你了。”說罷跳崖自殺。
讀完我感慨萬千。這篇小說是法律與人情碰撞出的火花。法律有時不近人情,可人寧可在自己身上妥協(xié),也要維護法律的權(quán)威。
郭夫人本身就是一個聰明的罪犯,她可謂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犯罪。這樁鐵釘案,狄仁杰究竟是官居極品還是命喪黃泉,奇妙地掌握在郭夫人手中。郭夫人如果去提醒他,就等同于拿自己的命去換即將殺死自己的人的命。如果沒有去提醒,那么天下再無神探狄仁杰,郭夫人也可以逍遙法外了。
神奇的是,郭夫人突然就良心發(fā)現(xiàn)了。她知道自己是個罪犯,本就該死;而狄公是個英雄,若死了便遺憾千古。
郭夫人決意要死,可是死法的不同,又有微妙差別。如果甘愿被狄仁杰繩之以法,那么狄仁杰就是一個忘恩負義、背槽拋糞之人,別人會拋出流言蜚語,他自己的良心也會隱隱作痛;如果是自殺,那么就再也沒有狄仁杰什么事了。
總而言之,一個罪犯,犯了罪,又救了偵探一命,為了保護偵探的名譽,就自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