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得】如何用鋼琴縮譜制作管弦音樂
先把今天的作品總譜附上!



制作這種程度的音樂并不費勁,畢竟我的水平并不專業(yè)。
基本流程:
1、在鋼琴草稿上寫作主要旋律(前幾條都是在縮譜上完成的)
2、編配低音
3、填寫和聲
4、在鋼琴草稿上盡量寫滿四個聲部(高、低音譜表各兩個聲部),并檢查“Voice-leading”(好像沒有權威的翻譯,暫譯作:‘聲部銜接’)不必考慮是否真的可以用雙手彈奏所有音符,只作為配器的參考即可。
5、在鋼琴草稿上標注配器的想法,比如“這里用什么樂器、那里去掉什么樂器、這兒需要用打擊樂推一下”這樣子。我一般先給弦樂分配,畢竟鋼琴上寫好四個聲部直接貼到弦樂上差不多都能行得通,然后再按順序配木管、銅管、有音高打擊樂、無音高打擊樂和豎琴。
6、將草稿上的各個聲部貼到具體選用的樂器上,并檢查音域以及演奏起來是否方便。
7、對于類似木管這種比較靈活的樂器,可以檢查一下是否可以讓演奏的細節(jié)更豐富,寫的豐富了往往會增色不少?;蛘咭云渌麡菲鳌⑵渌绞阶鼽c綴
8、規(guī)范一下譜子,比如該標注的演奏法標注清楚。
*Sibelius自帶聲部展開功能,因此先寫縮譜,再寫總譜的流程是省力的、合乎常理的。
再簡單補充些內容,抒情的旋律最好級進,這樣比較連貫,但是也常見六度之類的跳進,跳進之后往往又要級進(盡量反向),和聲方面,我覺得先配低音比先選擇和弦再通過轉位來確定低音更好,因為對我而言,低音選對了,再以它作為基礎填充具體的和弦音會很方便。
我的配器法不好,經常拿著弦樂譜上的東西往管樂上貼,音域不對了就挪挪音區(qū)?;蛘吣弥煌瑯菲鳢B在一起,比如長笛疊單簧管,雙簧管疊小號疊中提琴,圓號疊大提琴...類似這樣。
最近社區(qū)管控,窩在住處,B站好看的電影早看過不止一遍了,近幾天又刷了一遍大師的作品:《尋子遇仙記》、《城市之光》和《淘金記》,感覺過去的人憑借鋼琴和紙筆便能創(chuàng)作多聲部大編制的音樂很不容易,想著拿Sibelius也試試看:先寫鋼琴,再把鋼琴譜上空的音區(qū)、空的時區(qū)盡量“塞滿”然后再配器。我作為一個野路子,總結出這樣的“想當然”的工作流估計也不是什么“正統(tǒng)”,不過也過把癮,近似地體驗體驗坐在鋼琴邊拿紙筆寫音樂的感受。
——2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