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XyKx》第二章 北方、里海戰(zhàn)爭
在康熙帝得到羅剎國要對大清全面進攻之時,立馬御駕親征,北上攻擊羅剎國。帶領(lǐng)部隊,不攻擊西伯利亞地區(qū),直接向西,從大片的西伯利亞寒土打到了東歐平原,妄圖直取羅剎國首都莫斯科。 沙皇彼得和索菲亞公主知道此事后,都感到非常震驚,但他們可以肯定,康熙帝只可能停留在哈薩克汗國北部,不可能御駕親征莫斯科。但是,在康熙得知莫斯科駐守兵力巨大時,決定親自帶兵,從背后包抄莫斯科,他先進入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境內(nèi),商談共同攻擊莫斯科。 在討論成功后,康熙帝帶著大清的57萬大軍和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的23萬大軍,號稱“百萬大軍”從背后包抄莫斯科,但誰知,莫斯科的重兵實在是多,康熙只好撤退。 公元1671年,大清的藩屬國哈薩克汗國申請合并入大清帝國,后被準許。因此,奧斯曼帝國派出在里海的艦船主動攻擊大清帝國在里海的艦船,海戰(zhàn)爆發(fā)。 因大清艦隊上配備了神武將軍炮,且使用后膛火銃,奧斯曼帝國艦隊慘敗,割讓克里米亞汗國,簽訂《里海條約》,賠償大清700萬兩白銀(折合人民幣42億)。但奧斯曼帝國不肯罷休,又發(fā)起海戰(zhàn),但由于種種原因,還是敗了。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割讓現(xiàn)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地區(qū),賠償大清3120萬兩白銀(折合人民幣187.2億)。奧斯曼帝國只好破罐子破摔,再次攻擊大清,這次拿回了克里米亞汗國。 隨后,大清在《君士坦丁堡條約》中奧斯曼帝國割讓的領(lǐng)土建立西南天涯司,開始對那片土地進行完全的控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