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大學生的隨感
“導師,您不能逼著我學。”
他想說出這句話很久了。
但是終究沒有說出口。
他,大二,在一所211大學讀會計學。他大一的基礎課成績還看的過去,但是一到大二,專業(yè)課一加入,學起來就感覺手忙腳亂的。基礎會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中級會計……眼花繚亂的會計科目已經(jīng)把他繞暈了。
這還不算完,全程導師給他布置了任務:每周整理專業(yè)課的課程筆記,做成PPT,周六開線上會議的時候給大家展示報告。
他只會做題目,而且只擅長理科類題目。上臺演講、公開演講這種涉及和人交流的事情,并不適合性格內(nèi)向、慢熱型的他。而會計這種不算理科也不算文科的學科,實在是有點為難他?,F(xiàn)在還要他把這門課的知識點做成PPT分享,更是難上加難。
“本科生的全程導師的任務,難道不是輔助我們本科生學習,我們有問題就來問嗎?怎么現(xiàn)在變成趕鴨子上架——逼著我們學了?周一到周五好不容易被灌輸了這么多聽得懂聽不懂的知識,周末都不讓人休息一下。”
不是他不想學好,他自己知道他已經(jīng)努力過了。當使出渾身解數(shù)、投入大量精力,還是做不好一件事的時候,失落感、挫敗感自然就找上門來。
“而且……只會做題目有什么用。以后工作看的是辦事能力。如果高分低能,那基本就是一無是處。”他曾經(jīng)喪氣的對自己說。
“終究是情商低啊,學不懂為人處世的道理……”他不止一次對自己說。
他知道他不能跟別人吐槽自己慘。比自己過的慘的人多了去了,沒有人會同情自己。他知道,當人們面對別人的痛苦的時候,總是分外堅強的。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難,總是要自己扛啊!”睡前,他對自己無奈的說。關(guān)上燈,他進入了夢鄉(xiāng),不再理會那些復雜的會計科目和生活中紛繁復雜的問題。
【未完,可能待續(xù),可能再也不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