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讀《吶喊》之《白光》

在開啟今天的解讀前,請容許我就昨日《端午節(jié)》篇再絮叨兩句。根據(jù)魯迅的學生孫伏園的回憶文章,方玄綽這個名字,其中姓確實是出自朋友間調(diào)侃的稱呼,而名字則是錢玄同取的綽號,這樣一個縮寫和紀念。
另外,小說中提到的“靠著一個學生在那里做編輯的大情面”,這位學生就是孫伏園。孫也覺得“差不多說”,有些價值,并指出這其實正是魯迅那時的口頭禪。

《白光》的主人公叫做陳士成,我想魯迅是反其意而用之?!笆砍伞眳s一事無成。這是篇很《儒林外史》的小說。五十多歲的老童生陳士成,連考十六回縣考,又一次落第。想到家道中落,學童的嘲笑,就隱隱地有些神經(jīng)不正常了。
他覺得“這回又完了”,直到有個關于祖宗寶藏的聲音在他的腦海里回蕩。在這個話語的驅(qū)使下,他開始掘自己家,掘到的是爛骨頭,仿佛在嘲笑他;他又出門去找這寶藏。第二天,有人發(fā)現(xiàn)了他溺死在了水里,十個手指甲還滿嵌著泥。
小說名《白光》,其實就是指這虛無縹緲的由銀子生發(fā)出來的寶藏夢。有評價說,《白光》和《孔乙己》一樣,同是描寫科舉落榜知識分子悲慘遭遇的作品,深刻揭露了舊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
在沒有看過創(chuàng)作背景前,這樣的解讀或許無可非議。但如果能看一眼周作人寫的文章,那么就會有些新的見解。
周作人直截了當?shù)谜f:“《白光》是一篇真是講狂人的小說,這與《狂人日記》不同,在它里邊并沒有反對禮教吃人的意義,只是實實在在的想寫陳士成這個狂人的一件事情而已?!?/p>
陳士成的人物原型是,是魯迅他們的本家叔祖周子京。這個人實際的發(fā)狂經(jīng)歷,感覺比小說還要精彩。其實他借著父輩因太平天國殉難,可以直接做秀才的。卻偏偏還要以童生的身份,通過鄉(xiāng)試來考。
這個人的文筆又不通,已經(jīng)被考試官特別拉入了黑名單,但他卻還要每次去參加考試。如果說是舊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那還不如說是這位老童生的咎由自取。
他想掘?qū)毑鼐虻冒l(fā)瘋時,就經(jīng)常大喊地往家外面跑。這時,女用人就拉住他的辮子在后面追趕。后來他瘋病到極點時,“用剪刀戳傷氣管及胸前,又把稻草灑洋油點火,自己伏在上面,口稱好爽快,末后從橋上投入河內(nèi),大叫道‘老牛落水了’!”
我覺得這個原型人物更偏向于性格悲劇,陳士成受科舉的影響大些,但也不至于那么嚴重。
?

明日更《兔和貓》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