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鄙視-批評-指責 這是不同的東西

2021-12-08 14:31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詞匯是用來表達意思的,詞不達意溝通就成問題,而每一個人對每一個詞的理解都存在偏差,這就使得很多時候明明說的是同一種話,卻表達著完全不同的情緒,我忘了是不是來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和人的喜樂并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即使有了語言也難以互相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總是如溝如壑,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要不斷的去細化和定義語言的表達,竭盡所能的去縮短語言和文字中的模糊地帶,讓人的表達愈發(fā)精準而不存在歧義的原因,我們可以用錯字兒、別字兒、亂七八糟的標點符號、火星文等等,都沒有關系,唯一的要求是你所輸出的對象能夠理解,越精準的理解越好,哪怕是鬼畫符,只要那個鬼能理解,那它一定比字兒好用

以如標題所示的三個詞匯為例子,我很想說不同的東西確被理解成相同的意思,而胡亂使用的時候,是可以給人造成錯誤傷害的,相較于正確傷害而言這是可以避免的,卻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誤認為是正確傷害的一種東西,即使是正確傷害,我們也應該盡量避免,有時候只是無可奈何而已,不得已而為之,那么錯誤傷害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是很多時候它以正確傷害的形式出現,讓我們以為那是一種修正,是具有正確性的其他

鄙視:鄙視其實是介于主觀判斷和客觀影響之間過渡地帶的一種介于態(tài)度意義和現實意義之間的東西,在達到鄙視之前的應該都屬于主觀范疇的東西,比如不喜歡、討厭甚至厭惡之類的,僅僅只屬于個人態(tài)度,他不對除個人自己以外的客觀實體造成顯而易見的影響,哪怕是被不喜歡、被討厭、被厭惡的人應該也不該因此受到直接影響,理應不具備擴散性,最多存在于你我之間,甚至你我之間都不一定存在,因為我很有可能一邊厭惡乃至鄙視你,一邊仍舊禮貌的和你打交道,甚至笑臉相迎,是僅存于特定個體內在的,僅個人或極少部分人可感知的主觀情緒,不具備直接作用于客觀實體的東西,鄙視大概存乎于之間,可能會被其他客觀實體所接收,從而產生客觀影響

批評/批判:這個是明確跨越了主客觀分界線的,確實產生了客觀影響的行為,這已然不是一種態(tài)度而是需要以行為來相稱,但是這種行為的影響力通常是希望局限于相互作用人之間的,是個體輸出于個體的,不會主動跳出你我,往往是一方希望糾正另一份的“錯誤”而產生的行為(此處“錯誤”打引號是因為,該錯誤是一方主觀認知而得出的,至于客觀對錯的評判是想當復雜,甚至無解的,也許會另起文章討論,不在本篇贅述),而糾正這一行為歸根結底是造成傷害的,永遠不要用類似“這是為你好”這一的詞句來掩飾造成傷害的事實,我可以姑且認為止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不能因此否定真實的損失已然因為止損行為而產生了,以類似“這是為你好”之類的話語強行將傷害解釋成給予是純粹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之舉,除了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以外,別無它用

我是一個喜歡盡可能定量去分析事物的人,在這里也一樣,就先假設糾正輸出者的糾正是客觀正確的,那么也就是意味著被糾正者目前的所作所為是有問題的,錯誤行為在造成傷害或者損失,打個比方損失為-5,之所以要糾正就是因為該錯誤行為繼續(xù)下去肯定會造成更大的持續(xù)損失,假設不糾正會一直損失下去變成-10、-15......-100等等,所以產生了糾正行為,也就是批評/批判,但是永遠要記住一點,這個糾正行為也是造成了傷害的,也許是-1,也許是-2,非常微小,但是也使得在現有的-5基礎上成為了-6、-7分結果,而不是正向加分,變成了-4、--3甚至正數,不要忽略這一止損行為造成的-1、-2的傷害,自我麻痹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正面的,好的;這樣的傷害我稱之為正確傷害,但是永遠記住正確不是這個詞匯的基礎詞條,傷害才是

而更可悲的是有時候錯誤行為的造成的持續(xù)傷害已然見底,最多再造成-0.5之類的傷害了,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糾正的批判和批判,造成了-3、-4的傷害,而傷害的實施者還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必要的,正確的,被包裹在正確傷害的外衣下的這種又何其可恨、可悲呢?

指責:相較于其他,我認為指責這一行為的影響面就要大的多,首先它是具有客觀時效的行為這一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其次我認為指責已然超出了個人層面,和點對點的輸出了,他往往以代表著社會普世價值觀的方向對某些事加以批評、批判,以此形成指責,但是指責的發(fā)出者又往往是某個個體,指責的發(fā)出很有可能是又同時帶有強烈個人觀點的,這種不清晰的矛盾最容易出問題,因為以大眾的普世身份輸出了個人觀點是不正確的事情,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個人有資格代表社會普世價值觀的,當想要指責某一個人或某一種行為的時候,指責發(fā)出者需要特別的小心和注意,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起代表社會普世價值觀的能力、地位、認知,而指責發(fā)出時也要萬千謹慎,不能在其中夾雜個人觀點的輸出,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能夠取指責的基礎

然而現在的事實往往并非如此,指責在社會上成為一種想當上具有隨意性的東西,似乎每一個人都在以個人代表著社會,或者至少部分的社會群體實施著指責這一行為,可是我憑什么要被另一個人代表呢,你又是為什么能夠代表我呢,要知道任意一個指責都是具有指向性的,說的嚴肅一點,指責的發(fā)出者是要承擔起發(fā)出這樣指責的責任的,是有后果的,相當于代表著一種行為群體向著另一種行為群體“宣戰(zhàn)”這不是能夠輕易兒戲的行為,到目前為止我很少看到具有這樣代表性能夠實施指責的組織,除了極具權威的部門機構以外,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的民間機構,甚至地方部門都不一定具有這種資格,所以指責的行使是需要謹慎的,不可隨意的


以上是個人隨想和見解,僅供閱讀思考之用

鄙視-批評-指責 這是不同的東西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库车县| 化隆| 黑水县| 安平县| 淮安市| 绥中县| 勃利县| 华宁县| 宝丰县| 神木县| 嵊州市| 扶余县| 禄丰县| 三河市| 平陆县| 响水县| 辽宁省| 彰化县| 洛扎县| 安西县| 景东| 杭锦后旗| 老河口市| 满城县| 安溪县| 龙岩市| 绩溪县| 瓦房店市| 拉孜县| 枣强县| 增城市| 新宁县| 吐鲁番市| 渭源县| 株洲县| 元朗区| 肥东县| 高雄市| 同德县| 诏安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