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失望,我只去普林斯頓

基本背景:
本科專業(yè):北大化院 化學生物學
GPA:3.66/4.0,23/132
標準化考試:TOEFL 107(Speaking23),GRE 161+170+4,GRE sub 99%
科研經(jīng)歷:大二下進組參加本科生科研,無文章;Princeton暑期科研
申請結(jié)果:
Princeton, Scripps, Cornell, UPenn, TPCB (Weill Cornell Medicin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前言
回顧我的申請季,說實話各方面都只能用中規(guī)中矩來形容:我的硬背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算太有余;我在套磁、打通人脈等軟性環(huán)節(jié)的嘗試,起到了一定的但非決定性的作用;我最后的申請結(jié)果也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啬没亓耸钛行5膔eturn offer,剩余的offer基本是保底的選擇,“彩票”校收獲寥寥。盡管我自己對結(jié)果已經(jīng)很滿意了,但非要我分享出點什么“訣竅”給后來者,實在是乏善可陳。想來想去,我慢慢覺得我之所以能在與我同申一個化學項目的小伙伴中脫穎而出,可能是由于我化學生物學的專業(yè)及相應背景。我可能是化學學院里做生物實驗最多的一批人之一,無論是實驗技能還是背后作支撐的理論知識,都比常規(guī)定義上化學專業(yè)的學生要多出一截來。同樣具有這種交叉學科性質(zhì)背景的專業(yè)分支,還有理論與計算化學,而據(jù)我所知,化生和計算也正是今年化學PhD申請結(jié)果幾乎最好的兩個方向,其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這些方向的學生為了適應他們交叉學科科研的需要,大量補充學習了很多化學以外的學科知識,體現(xiàn)了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更廣闊的知識背景;二是這些方向正好契合了學校在化學領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盡管專業(yè)方向?qū)ι暾埥Y(jié)果起到了相當大的決定作用,我在此并不是想勸人轉(zhuǎn)去好申的方向,無論現(xiàn)在確定了方向與否,我都希望大家選擇的第一標準是自己的興趣和熱愛,在此基礎上再充分考量專業(yè)對申請的利弊因素,作出抉擇或是做好心理準備。下面我想花點時間啰嗦一下自己當初選擇專業(yè)、進組到做科研的心路歷程。
化競黨里的“叛徒”
時間撥回到2014年的12月,吉林長春。這一年的化競冬令營出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插曲”,一向表現(xiàn)平平的廣東隊也破天荒地取得了12人10金的歷史性成績,而作為恰好被卡在集訓隊線外的我,心里竟然有一絲慶幸:再不用和這些艱深的競賽題打交道了,可以回去好好享受我的高三生活。彼時擺在我面前的最誘人的兩個升學選擇,除了北大化院以外,還有清華新開的醫(yī)學實驗班:我對濟世救人的情結(jié),以及當時想對過去化競生活徹底告別的沖動,險些改變了這次關鍵抉擇的結(jié)果。北大的自由情懷最后還是俘獲了我的心,但當時這種強烈的“叛逃”思想已多多少少地預示了我的未來道路方向。最終把我引向化學生物學這個方向的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是新鮮感和興趣,傳統(tǒng)化學的幾大領域,雖然我未能接觸到其前沿科研層面,但化學競賽時的涉獵已經(jīng)能讓我窺見其冰山一角,有幾分熟悉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厭倦”。但化學生物學,這個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是嶄新的一個概念:將外源的化學反應引入到生物體內(nèi),用于分子層面上的生物機制研究,這聽上去是件非常酷也切實可行的事情,喚醒了我對生命科學的情結(jié)并極大地激起了我的興趣。第二是沉沒成本低,起跑線相對一致。盡管名曰“化競黨”,我在應對第一年基礎課程的學習時并不算太輕松,沒有什么優(yōu)勢?,F(xiàn)在看來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人是有惰性的,容易將自己局限在“優(yōu)勢學科”的舒適圈內(nèi),擅長什么就去做什么方向,如果選擇其他方向從頭再來,此前在優(yōu)勢學科上的努力似乎會成為“沉沒成本”。而我的優(yōu)勢不突出就意味著沉沒成本也相對較小,反而能促使我更平等地去看清整個領域各個方向的全貌,思考自己真正熱愛的、發(fā)展前途也更好的方向。而說回我選擇的化生方向,由于化競大綱和本科前兩年的課程設置以純化學內(nèi)容為主,大多數(shù)同學在化生方向的知識儲備水平都也只是入門水平,這也就營造了一種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自由發(fā)展的良好氛圍。第三是來自學長學姐的“安利”?;旱那皟赡晡以谠簩W生會工作,結(jié)識了很多可靠的學長學姐并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也正是大一時將我領進門的部長向我推薦了陳老師課題組。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方面的忠告:一是關于科研方向,化學這個學科自身已經(jīng)是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大部分的未解之謎已經(jīng)被解決,剩余的研究價值更多地集中在功能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例如新型功能材料、藥物分子等等;但是生物體系內(nèi)仍有大量的未解之謎,亟待我們使用包括化學手段在內(nèi)的一切方法去研究,所以這種交叉學科研究很可能是未來發(fā)展的大潮流。二是關于導師的選擇,特別是對于出國留學的同學而言,選擇相對年輕、并且有豐富留學經(jīng)歷的導師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導師相當于我們出國黨的前輩,更懂得如何提升我們的科研實力和申請競爭力,甚至能夠在選校、選導師上提供非常有用的建議以及強力的人脈關系,在推薦信、套磁等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溝通也更加通情達理。
生活重心的“三級跳”
作為一個比較單線程的人,我本科四年的不同階段依次圍繞著三個關鍵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一大二雖然課業(yè)繁重,但我最上心的事情其實是學生工作,這個跟學業(yè)、申請似乎沒啥關系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如果沒有這段經(jīng)歷,我不會結(jié)識到在進組方面給我很大幫助的部長,以及那么多推過我一把的良師益友;我也很難單憑學業(yè)成績,在本科前三年都拿到獎學金和獎勵,作為簡歷上硬實力的補充;最重要的是這段經(jīng)歷讓我接觸到很多未來規(guī)劃截然不同的人,并了解他們的想法、所作的努力,更好地評估自己是否走在了所熱愛的道路上。
從大二下學期開始,學工的任務慢慢褪去,我的重心也慢慢地向課業(yè)、標準化考試等等出國留學所需的硬指標靠攏。我過上了努力刷GPA的一個學期,暑假加入了GGU,在培訓師和mentor的規(guī)劃下開始準備GRE,提早報名了大三上的GRE sub考試,最終比較幸運地都一次性地拿到了夠用的分數(shù),沒有將戰(zhàn)線拖長而成為累贅。
盡管在大二下我已加入了課題組,但初入生物領域,了解背景知識、學習基本操作就過去了不少日子,到了大三才真正投入主要精力去做科研。通過大三一年的勞作,加上Princeton的暑期科研,我從和導師、世畢盟mentor的交流中逐漸體會到了做科研所需要具備的幾點品質(zhì)(同時也是申請的重要競爭力):一是勤奮,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見過凌晨四點的實驗室并不足以證明你是優(yōu)秀如科比的磚工;二是邏輯能力和“講故事”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能用文章來證明自己的科研實力(特別是化生領域),這更多地只能在CV、PS等申請材料中體現(xiàn),其文字的敘述需要有嚴謹?shù)倪壿嬙诒澈笞髦?,以體現(xiàn)科研經(jīng)歷的前因后果和價值,至于面試,則是在堅實邏輯的基礎上,如何給對方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問題;三是對整個領域的洞見和熱情,這是我離成為一個優(yōu)秀博士生的最大差距:我往往更多地只關心自己的課題、具體實驗,但他們能放眼于整個領域的思路和最新動向,并且找到很多可借鑒之處,這離不開長年累月的積淀以及科研熱忱的持續(xù)推動。
百米沖刺階段
其實從暑研開始,申請就進入了沖刺階段,因為暑研直接決定了海外推薦信的質(zhì)量,以及return offer的可能性。這兩個月緊張而又興奮的時光令我十分懷念,盡管途中有不少的缺憾,課題也算是只做到了一半,但因為比較勤奮,和師長交流比較積極,還算是給人留了個好印象。第一次在海外做全職科研的生活,也讓普林這個地方的人和事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回國就是馬不停蹄的申請季,選校、套磁、文書、網(wǎng)申,盡管也提交了其他top 6學校的申請,但面對拒信時也只是像沒有中彩票一樣稍微失望,因為最在乎的結(jié)果還是普林,而它也沒有讓我失望。也十分感謝其他給我發(fā)offer的學校對我的認可,這些學校加起來我大概面試了六七場,迫使我不斷提升自己表達能力的同時,跟更多的教授有了交流溝通的機會。
關于GGU
GGU的mentor在我的申請之路上給了我極大的幫助。他從一開始就著重幫助我提升對于科研的理解力,而不只是簡單地向我闡述申請方面的時間規(guī)劃。什么時候該考試、該找暑研我是大概清楚的,我困惑的是如何把這些事情做好,例如怎么篩選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教授,怎么理清自己的科研經(jīng)歷,從而寫出吸引人的文書,等等,而我的mentor以豐富的例子和極強的責任心、耐心,一點一點地跟我講清楚了這些內(nèi)容。我現(xiàn)在翻回最初我做的教授List和各種文書的初稿,都難以想象mentor是以怎樣的毅力,忍住想吐血的心情,一遍一遍地給我拗回到正道上來的(捂臉)。在此十分十分地感謝mentor對我的盡心盡力!
先后輔導我的兩位培訓師姐姐在申請過程中也給了我很大幫助,組織我和mentor的溝通,在各個申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時間點提醒我,并且推給我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及課程等等,感謝培訓師姐姐的默默付出!
后記
感謝大家花時間聽我廢話了這么多,其實太長不看版的話就是專業(yè)占了便宜。
感謝申請歷程中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學長學姐,以及世畢盟,如果要算功勞的話,他人的幫助絕對占了六成以上。
感謝最艱難的申請季里,父母以及女朋友的理解和陪伴,特別是女朋友自己也要申請,最后拒了耶魯、LBS來到普林一小時車程圈的哥大。
多說無益,不誤人子弟了,祝大家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