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647基礎醫(yī)學綜合強化階段計劃
23年考研初試全程班授課計劃方案制定書
一、授課老師:
小高學長:22年上岸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初試復試均高分,且排名靠前;曾經(jīng)以共同身份發(fā)表一篇SCI;一對一教學過多名學弟學妹,有授課經(jīng)驗;個人學習邏輯思維較強,擅長搭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點。
?
二、輔導科目:
中山大學647基礎醫(yī)學綜合
?
三、授課總課時:
擬定總課時數(shù):課時,基礎班43課時;強化班26課時;沖刺班13課時
可根據(jù)專業(yè)課的特點,靈活排課,如遇課時數(shù)無法滿足整個系列課申請適量增加課時
?
四、授課輔助教材: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病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病理生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藍寶書、中山大學本科教學PPT、歷年真題、講義
?
五、授課時間:
強化階段10月15日;沖刺階段11月30日
第一節(jié)課:9月2日,19:00-21:00
第二節(jié)課:9月11日,19:00-20:00
周一、周三、周五20:00-21:00
六、輔導內容:
針對中大專業(yè)課歷年考試重點難點指導,幫助學員對不同章節(jié)做到融會貫通,同時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總結,保持上課內容的主觀性,并分享有利應試的各種經(jīng)驗、方法。強化階段在抓全面的同時,主抓??键c,難點,此階段有主有次,每個課時預計2h。
?
七、授課計劃:
?
病理生理學
課時1 (2h)
第三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上)
1、?水、鈉代謝紊亂
2、鉀代謝紊亂
第四章 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
1、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及常用指標
2、單純型酸堿平衡紊亂
第七章 ?缺氧?
1、常用血氧指標
2、缺氧的分類、各種類型缺氧的發(fā)生機制及血氧變化特點
3、缺氧時機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與代謝變化
第八章? 發(fā)熱
1、發(fā)熱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
2、發(fā)熱時代謝與功能的改變
?
課時2 (2h)
第九章 應激?
1、應激、應激原的概念
2、應激的神經(jīng)內分泌反應
3、應激時機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與代謝變化及與疾病的關系
第十章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1、信號轉導異常的機制
2、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第十一章 ?細胞增殖和凋亡異常與疾病
1、細胞周期調控異常與疾病
2、細胞凋亡調控異常與疾病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
1、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原因及條件
2、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機制
3、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4、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第十三章 休克
1、休克的概念、病因及分類
2、休克的發(fā)展過程和發(fā)病機制
3、休克時機體代謝和功能變化
4、常見休克的特點
5、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凝血與抗凝血平衡紊亂?
1、DIC的概念、原因及發(fā)病機制
2、DIC的功能代謝變化
?
課時3(2h)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1、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誘因與分類
2、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反應
3、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機制
4、心功能不全時臨床表現(xiàn)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十六章 肺功能不全
1、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類
2、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
3、呼吸衰竭時主要的代謝功能變化
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
1、肝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及分類
2、肝功能不全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3、肝性腦?。ǜ拍?、分類與分期,發(fā)病機制,影響因素)
4、肝腎綜合征(概念、發(fā)病機制)
第十八章 腎功能不全?
1、急性腎功能衰竭(概念、病因與分類,發(fā)病機制,發(fā)病過程)
2、慢性腎功能衰竭(概念、發(fā)病過程,發(fā)病機制,功能代謝變化)
3、尿毒癥(概念、毒素、功能代謝變化)
第十九章 腦功能不全?
1、認知障礙
2、意識障礙
第二十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
1、發(fā)病機制
生化部分
課時1(2h)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1、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2、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3、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4、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第三章? 酶和酶促反應?
1、酶的分子結構、功能
2、酶促反應特點
3、酶促反應動力學
4、酶活性的調節(jié)
5、酶與醫(yī)學的關系
第五章 糖代謝?
1、糖的消化、吸收與轉運
2、糖的無氧氧化
3、糖的有氧氧化?
4、磷酸戊糖途徑
5、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6、糖異生
7、血糖調節(jié)及糖代謝障礙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氧化呼吸鏈的主要成分、排列順序
2、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意義、影響因素
3、ATP的生理功能、生成方式
4、其他氧化、抗氧化體系
?
課時2(2h)
第七章 脂質代謝(上)?
1、脂質的主要種類及功能
2、脂質的消化與吸收
3、甘油三酯的代謝
4、磷脂的代謝
5、膽固醇的代謝
6、血漿脂蛋白代謝
第八章 蛋白質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謝?
1、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營養(yǎng)價值
2、氨的代謝
3、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4、一碳單位的來源與功能
5、含硫氨基酸的代謝
6、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1、核酸的種類、分子組成
2、DNA的結構、功能
3、RNA的結構、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質、應用
第九章 核苷酸代謝?
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分解代謝
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與分解代謝
3、核苷酸抗代謝物的作用機制及應用
?
課時3(2h)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真核基因與基因組 DNA合成? DNA損傷和修復?
1.大綱要求
2.DNA復制的基本特征
3.DNA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
4.原核生物的DNA復制過程
5.真核生物的DNA復制過程
6.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
第十四章? RNA合成?
1、轉錄作用的特點
2、轉錄體系的主要成分
3、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
4、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
5、真核生物RNA的加工、降解
第十五章 蛋白質的合成?
1、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體系
2、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3、蛋白質生物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輸送
4、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抑制與干擾
?
課時4(2h)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肝的生物化學?
1、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
2、肝的生物化學
第二十二章? ? 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1、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2、DNA重和重組DNA技術
?
第二十三章?DNA重和重組DNA技術
第十六章 基因表達調控
1、基因表達的概念和特點
2、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和意義
3、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機制
4、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機制
?
病理學部分
課時1 (2h)
病理學?第一章???細胞和組織的適應與損傷?
1、細胞對環(huán)境刺激的應答反應:適應、可逆性損傷、不可逆損傷
2、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性表現(xiàn):萎縮、肥大、增生、化生
3、細胞損傷的原因和機制
4、可逆性損傷(變性)的形態(tài)學特征:細胞腫脹、脂肪變性、玻璃樣變性、粘液樣變性、淀粉樣變性、細胞內糖原集聚,病理性色素沉著、病理性鈣化
5、不可逆損傷(細胞死亡)的形態(tài)學特征:壞死的概念和基本病變、壞死的類型、壞死的結局和后果;凋亡的概念及特征、凋亡和壞死的區(qū)別
病理學 第二章 損傷的修復
1、再生的概念
2、人體三類再生能力不同的細胞:不穩(wěn)定細胞,穩(wěn)定細胞、永久細胞
3、再生的過程:上皮組織、血管、纖維組織、神經(jīng)、肌肉組織的再生
4、纖維性修復:肉芽組織概念、功能,肉芽組織修復的過程,瘢痕組織的特點及危害性
5、創(chuàng)傷愈合:創(chuàng)傷愈合的基本過程,創(chuàng)傷愈合(皮膚、骨)的類型(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病理學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1、充血的定義、病因、常見類型、病理變化和后果
2、血栓和血栓形成的定義、血栓形成的條件、形成過程、血栓類型、結局和對機體的影響
3、栓塞的定義、栓子運行的途徑;
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氣體栓塞、羊水栓塞等的形態(tài)特點、后果和對機體的影響
4、梗死的定義、原因、類型;貧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原因、形成條件、形態(tài)、對機體的影響和結局
病理學 第四章 炎癥?
1、炎癥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變化、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炎癥的分類
2、急性炎癥的病理改變(包括炎性充血、炎性滲出、炎性浸潤 )
3、急性炎癥的形態(tài)學類型(變質性炎、獎掖性炎、纖維素性炎/假膜性炎/絨毛心、
化膿性炎/表面化膿和積膿/ 蜂窩織炎/膿腫、出血性炎)
4、慢性炎癥的原因、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的病理特點、炎性息肉、炎性假瘤、肉芽腫性炎(概念、原因、分類及構成),炎癥的轉歸及炎癥介質
病理學 第六章 腫瘤?
1、腫瘤的概念、命名、分類、形態(tài)特征,腫瘤的分化、異型性、間變
2、腫瘤性增生VS非腫瘤性增生,良性VS惡性腫瘤,癌VS肉瘤
3、腫瘤的生長方式和擴散(局部浸潤和轉移)、腫瘤生長的生物學特征及機制
4、惡性腫瘤的分級和分期,常見腫瘤舉例
5、腫瘤對機體的影響(一般影響、惡病質和副腫瘤綜合征)
癌前病變、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和交界性腫瘤的概念
?
課時2?(2h)
第九章 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動脈粥樣硬化: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病變發(fā)展過程及其病理變化;
重要器官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特點;
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好發(fā)部位、病變特點;冠心病概念;心絞痛的概念、臨床病理特點;心肌梗死概念、原因、好發(fā)部位、類型、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3、動脈瘤的概念及類型
4、高血壓:定義、分類、病因、發(fā)病機制;良性高血壓病的病變發(fā)展過程、基本病理變化、惡性高血壓病的臨床病理特點
5、風濕?。焊攀?、病因、發(fā)病機制;病變發(fā)展過程及其基本病理變化;
風濕性心臟病、關節(jié)炎的臨床病理特點
4.?感染性心內膜炎:概念、分類、病因、發(fā)病機制;急性與慢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
6. 心瓣膜?。焊拍?,二尖瓣、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的心臟病變特點、血流動力學改變
第10章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郝灾夤苎住⒎螝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癥。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肺炎: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2. 塵肺和呼吸系統(tǒng)腫瘤
職業(yè)/環(huán)境有關的肺疾病:硅沉著病、石棉沉著病 鼻咽癌 肺癌
第十一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胃炎的概念、分類,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和病變特點
2、潰瘍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好發(fā)部位、形態(tài)特點、合并癥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炎癥性腸病的概念,潰瘍性結腸炎和Crohn病病理變化特點
4、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的概念、好發(fā)部位、肉眼及組織學類型、轉移途徑和預后,早期癌與進展期癌的概念
5、胃腸道間質瘤(GIST)及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NET)的概念、組織學特點及分級原則
6、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基本病變、臨床病理類型,臨床病理聯(lián)系。
毛玻璃樣肝細胞的概念及意義
7、 肝硬化概念、臨床病理類型(門脈性肝硬化,壞死后性肝硬化和膽汁性肝硬化) 病因、發(fā)病機制、基本病變、臨床病理聯(lián)系;假小葉的概念
8、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肝癌與進展期肝癌的定義、肉眼及組織學類型、轉移途徑和預后
第十二章 ? 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病?
1. 淋巴組織反應性增生:非特異性淋巴組織增生的形態(tài)學改變,常見的淋巴結炎、淋巴結病
2. 淋巴瘤的定義、診斷常用輔助技術、分類;
3、霍奇金淋巴瘤VS非霍奇金淋巴瘤
4、髓系腫瘤的定義、分類,臨床表現(xiàn),基本病理學特點;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特點,髓樣肉瘤;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特點,費城染色體
?
課時3(2h)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腎臟常見腫瘤的病理改變:腎母細胞瘤、腎細胞癌;尿路上皮癌的病理改變
2、腎小管間質疾?。杭毙阅I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病理改變、間質性腎炎(藥物性、過敏性)
3、腎小球疾病:腎小球的正常組織學及腎小球疾病診斷相關技術、腎小球腎炎的發(fā)病機制、常見腎小球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綜合征(急性腎炎綜合征、急進性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癥等)、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常見病理類型及基本病變
第十四章 生殖系統(tǒng)和乳腺疾病
1、子宮頸病變:慢性子宮頸炎的病理形態(tài)特點;
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概念和形態(tài)學改變;
子宮頸癌的病因、病理類型、特點、臨床意義、擴散和轉移
2、子宮內膜腺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妊娠滋養(yǎng)層細胞腫瘤:葡萄胎VS侵襲性葡萄胎VS絨毛膜癌
4、卵巢腫瘤的病理類型及特點
5、乳腺囊性增生癥和纖維腺瘤的病因、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
乳腺癌的病因、病理類型、病理變化、治療生物標記物的作用及與預后的關系
6、前列腺疾?。呵傲邢僭錾颓傲邢侔?/span>
第十五? 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 甲狀腺腫的基本概念、分類、發(fā)病機制、病理學特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概念
2. 甲狀腺腺瘤的病理學特點;與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區(qū)別
3. 甲狀腺癌的主要類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癌、髓樣癌、未分化癌的病理學特點
4. 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癌以及嗜鉻細胞瘤的病理學特點
5. 糖尿病的概念、分類、發(fā)病機制及病理學特點
第十六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1、化膿性腦膜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學改變
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機制、病理學改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膠質瘤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基本病變、分級;各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舉例
4、顱內常見并發(fā)癥 :顱內壓升高、腦疝形成、腦水腫、腦積水
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
1、結核病概念,流行病學特征、基本病理學改變及轉歸;
幾種結核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轉歸:原發(fā)性肺結核病、粟粒性肺結核、繼發(fā)性肺結核
腸結核和其他結核病的病理學改變與臨床特點
2、傷寒的概念、發(fā)病機制、流行病學特征、病理變化、臨床分期、病理聯(lián)系
3、菌痢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臨床分期與病理聯(lián)系
4、腸傷寒、腸結核以及菌痢的潰瘍改變和區(qū)別
5、麻風病因、傳染途徑和發(fā)病機理、分型
6、梅毒:病因、發(fā)病機理,基本病變和臨床分期
7、鉤端螺旋體?。翰∫颉l(fā)病機理、病理改變
8、深部真菌?。翰∫颉l(fā)病機理、病理形態(tài)特點?
?
病理生理學
課時1 (2h)
第三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上)
1、?水、鈉代謝紊亂
2、鉀代謝紊亂
第四章 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
1、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及常用指標
2、單純型酸堿平衡紊亂
第七章 ?缺氧?
1、常用血氧指標
2、缺氧的分類、各種類型缺氧的發(fā)生機制及血氧變化特點
3、缺氧時機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與代謝變化
第八章? 發(fā)熱
1、發(fā)熱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
2、發(fā)熱時代謝與功能的改變
?
課時2 (2h)
第九章 應激?
1、應激、應激原的概念
2、應激的神經(jīng)內分泌反應
3、應激時機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與代謝變化及與疾病的關系
第十章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1、信號轉導異常的機制
2、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第十一章 ?細胞增殖和凋亡異常與疾病
1、細胞周期調控異常與疾病
2、細胞凋亡調控異常與疾病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
1、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原因及條件
2、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機制
3、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4、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第十三章 休克
1、休克的概念、病因及分類
2、休克的發(fā)展過程和發(fā)病機制
3、休克時機體代謝和功能變化
4、常見休克的特點
5、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凝血與抗凝血平衡紊亂?
1、DIC的概念、原因及發(fā)病機制
2、DIC的功能代謝變化
?
課時3(2h)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1、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誘因與分類
2、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反應
3、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機制
4、心功能不全時臨床表現(xiàn)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十六章 肺功能不全
1、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類
2、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
3、呼吸衰竭時主要的代謝功能變化
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
1、肝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及分類
2、肝功能不全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3、肝性腦?。ǜ拍睢⒎诸惻c分期,發(fā)病機制,影響因素)
4、肝腎綜合征(概念、發(fā)病機制)
第十八章 腎功能不全?
1、急性腎功能衰竭(概念、病因與分類,發(fā)病機制,發(fā)病過程)
2、慢性腎功能衰竭(概念、發(fā)病過程,發(fā)病機制,功能代謝變化)
3、尿毒癥(概念、毒素、功能代謝變化)
第十九章 腦功能不全?
1、認知障礙
2、意識障礙
第二十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
1、發(fā)病機制
?
八、課程整體規(guī)劃介紹:
強化階段課程注重重點、難點,在基礎階段課程的基礎上,做到有主有次,目的在于幫助學員抓住重點,攻破難點,順利提升分數(shù)!
?
九、授課學姐對學弟學妹的囑托期望: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更多信息可以添加V 176+6606+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