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彈射版先造6艘最好!

航母是最近100年來在水面上最強大的綜合性武器系統(tǒng)。而到了2戰(zhàn)以后,隨著主力艦載機的普遍噴氣化和武器導彈化的升級。導致現(xiàn)代航母實際整個體系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復雜。簡單的來說,短距離垂直起降的航母,滑躍起飛的航母,蒸汽彈射起飛的航母和電磁彈射起飛的航母完全可以算4種不同的航母體系。而各國海軍根據(jù)自身技術能力和經(jīng)濟實力的不同,在這4種航母體系中,有意或者無意地做出了最有利于自身情況的選擇。比如過去只有美國和法國的航母是采用蒸汽彈射體系的。后來超級大國想升級到電磁彈射體系,但到目前一直都不順利。這說明即使超級大國想從蒸汽彈射時代跨越性地進入電磁彈射時代都沒有那么容易。法國方面也完全靠超級大國的現(xiàn)成蒸汽彈射技術。而其他國家,大部分連彈射航母都不敢奢望,

老老實實地走STOVL這種半拉子航母的技術路線。如果說整條路線獨立走通過的,也只有英國海軍。而隨著海鷂的全部退役,連英國海軍都必須依靠超級大國的F35B才能實現(xiàn)自家航母夢了。從這一點來說,絕大部分還有航母夢的國家,必須受到超級大國的限制和控制,才能實現(xiàn)自家的航母夢。而在整個蘇聯(lián)時代,即使蘇方曾經(jīng)研發(fā)過蒸汽彈射器,也從來沒有真正彈射過任何一架飛機,哪怕是在陸地模擬彈射器上。因此蘇方的蒸汽彈射體系的航母從來就沒走通過。最終只能在滑躍起飛模式上實現(xiàn)了水平并不高的實踐。而這種模式也被南亞某海軍整體引進,屬于航母和艦載機都是俄式的,以只能維持低水平的象征性存在。新興大國的航母,一開始走上了滑躍起飛和攔阻降落的模式。有相當?shù)呐既恍?,但是主要通過自身的研發(fā)和摸索,

已經(jīng)在技術和實踐上超過了蘇俄取得過的最高水平。畢竟已經(jīng)實際裝備了2艘6萬噸級的滑躍航母,實際裝備30架以上的重型艦載機,這是當年在蘇聯(lián)鼎盛時期都沒有實現(xiàn)的狀況。而僅僅到了第3艘,就要實現(xiàn)輕松上艦電磁彈射重型艦載機,這恐怕在實踐上連超級大國都要超越。畢竟超級大國到現(xiàn)在不論在陸地上還是福特級上都從來沒有實際電磁彈射30噸級艦載機的記錄??梢哉f已經(jīng)開始一步到位在全球率先實踐電磁彈射航母實用化的時代。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畢竟全球4種航母模式,新興大國只用了15年就獨立走通了3種。而這3種還都是大型航母的模式。蒸汽彈射模式其實也走通了,只不過有了更好的電磁彈射技術,蒸汽作為儲備而已。而最強的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技術,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全球真正走通的也僅此一家。

在徹底攻克了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的技術之后,具體用什么發(fā)動機作為電磁航母的主機,反倒成了一個非常次要的問題。對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來說,不論是核動力蒸汽發(fā)電,燃油鍋爐蒸汽發(fā)電,燃氣輪機發(fā)電甚至是柴油機發(fā)電都沒有什么本質性區(qū)別,只要有電就行。因此全柴動力的075未來都有可能改裝上電磁彈射器。從以上的情況可見,4種起飛和降落方式不同的航母,其實是完全不同的4種航母體系。雖然也有相通之處,比如蒸汽彈射航母和電磁彈射航母可以共用一樣的艦載機。而滑躍起飛航母也可以通過油缸攔阻裝置實現(xiàn)攔阻 降落。但是4種航母體系的不同之處還是遠遠大于它們之間可以互通的地方。比如STOVL艦載機就有其特殊性,即使大平板彈射航母上也不容易操作。因為STOVL的起飛和降落都需要專門的防熱甲板。反過來說,需要彈射起飛或者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艦載機,都無法在STOVL航母上完成正常的起降。

彈射起飛的艦載機也可以在滑躍甲板上完成起飛,但是反過來卻不行;畢竟滑躍型號都沒有彈射拉桿。另外不同類型的航母,還涉及如何安排預警機這個并不亞于主力艦載機的關鍵戰(zhàn)力增強設施。因此4種不同的航母,其實是4種不同的體系。4種體系的實現(xiàn)難度也不相同。各國海軍根據(jù)自家的實際技術能力和國力,來選擇采取哪一種體系實現(xiàn)自家航母戰(zhàn)斗群的作戰(zhàn)能力。當然發(fā)展到最后,都知道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方式。不但可以彈射和攔阻主力艦載機,還可以彈射和攔阻配套的固定翼預警機。而真正到目前可以實現(xiàn)彈射和攔截主力艦載機和固定翼預警機的,只有美法兩國的海軍,而馬上會在幾年內增加新型大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力量。這樣全球就有3家實現(xiàn)了最高層次的航母配備。但是從技術來源來講,實際上是只有兩家是完全技術自主的。不過鑒于超級大國在電磁彈射上短時間內無法克服的麻煩。

最終完全實現(xiàn)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這種第4形態(tài),也是最高形態(tài)的航母模式的,短時內看來就只有新興大國 。這可以說是全球艦載航空兵130年發(fā)展歷史上的重大突破。過去裝備的2艘滑躍航母,面對日益成熟的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其實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系。雖然也可以通過固定翼艦載機的上艦提高滑躍航母的綜合作戰(zhàn)能力,但是想全面看齊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航母,仍然有巨大的技術鴻溝。因此2艘滑躍航母只是暫時解決航母體系有無的問題和完成初步的基礎訓練和戰(zhàn)備。真正具備全面出擊和實戰(zhàn)能力的,其實是從新大艦開始的8萬噸以上的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新航母模式。既然準備實戰(zhàn),那么在單艦質量已經(jīng)全球領先的情況下,數(shù)量同樣重要。按照三比一的模式,至少有6艘電彈射航母,才能隨時確保有2艘隨時可用,必要的時候實現(xiàn)4艘以上可用。這6艘之中,幾艘是常,幾艘是核反倒是次要的。理論上來說,6艘電彈中先來4常2核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