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之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你知道嗎?

有一個媽媽來咨詢,說她孩子最近不愛學習,情緒波動很大,甚至不去學校上課三
日。為之媽媽很擔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情緒問題,所以媽媽推測孩子不愛學習是因
位孩子遇到了一位嚴苛的班主任,加上通過孩子描述得出班主任總愛針對和孤立孩
子,喜歡用非常過激的行為去打擊懲罰孩子,使孩子產(chǎn)生了反抗心理。
針對班主任的行為,孩子父母已經(jīng)在跟學校的領(lǐng)導(dǎo)層面了解溝通過后,得知原來是
孩子學習松懈,上課不專心。在了解整件事的始末后,媽媽希望孩子能轉(zhuǎn)班或更換
班主任,但最終無果。
所以媽媽想咨詢孩子沒有陰性東西的影響?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減少傷害?
在因果上排查了一遍發(fā)現(xiàn)沒有因果問題,但是看了一下他的前世,發(fā)現(xiàn)某一世這孩子也是喜歡玩樂而不愛學習的人,學習都是松松散散的狀態(tài),這屬于是輪回慣性問題。想要突破這個慣性,需要在人間的教育這方面下手。
很能理解這個媽媽的愛子心切,也能理解她孩子在學校所受到的一切,所以我的建議有兩點:
首先媽媽要認同孩子的情緒,然后再讓媽媽教育孩子樹立一個認知就是自己的學習跟老師無關(guān),引導(dǎo)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批評。
當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或?qū)W習成績不理想時,必然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讓他記住學習是為自己而學,不是為老師而學,讓他知道他不好好學習,老師不會有任何損失,老師是為了他好,才批評他,是希望他能好好學習。
所以,他學習本身跟老師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讓他明白是為自己而學不是為老師而學。讓他體會一個【學習好,自身受益,學習不好,自己受損】道理
第二點就是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和他自身未來有關(guān)。
通常,很多家長會催促孩子去學習,逼他學習,哄他學習,但是沒有明確地把學習的責任直接歸結(jié)于孩子自己。
因此在這個案例里,希望媽媽能夠告訴孩子,他是為自己而學,為發(fā)展興趣而學,為以后自力更生而學,為提升能力而學,為實現(xiàn)理想而學,讓他明白他是學習的主人,他不是為父母或別人而學習。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堅持學習下去呢?這就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指引,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看到學習行為的長遠好處,讓孩子去體會對學習的掌控感。
所以我們要做到三點
一, 陪學時,要幫助孩子營造學習氛圍,明確陪學任務(wù),和孩子一起列作業(yè)清單,創(chuàng)造共同學習的氛圍。
二, 在孩子面對困難時,要認同他的畏難情緒,只有與孩子的內(nèi)心產(chǎn)生共鳴,才能達到同頻共振,孩子才能聽進去后面的指導(dǎo)。
三, 當學習不順時,要幫助孩子想辦法突破,與孩子一起找辦法克服,只有跨越挫折后,孩子才能真正自信。
至于換學?;驌Q班的問題,如果根本問題不解決,換多幾間學校問題還是會重復(fù)出現(xiàn),所以家長要做的時,告訴孩子他是為自己而學,反向教育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本人內(nèi)容均為本人理解,一家之言,未經(jīng)考證,可當故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