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也是有階級的
人為什么喜歡被夸聰明而不喜歡被夸努力,因為人高估了聰明而低估了努力唄。
智力是一種原生的堅固的階級,好像愛因斯坦是婆羅門,我是首陀羅一樣。而努力沒有階級性(人們自以為的),似乎每個人都有資格努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聰明。
聰明是天選之子,是有神性的,因為不可知,所以顯得高級。而努力是人自己去吭哧吭哧,是可以設(shè)想的,所以卑賤。
智力的宿命性自帶一種隔離感,被夸聰明,就和笨人永遠(yuǎn)隔離開了,因為笨人怎么也聰明不了。而被夸努力,就沒那么特別,好像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人們自以為的),只有一無所有的人才努力。就好像比起被夸“你很會化妝很會搭配”,人更喜歡被夸“你素顏真好看”一樣,人就是喜歡這種“我什么也不用做你就已經(jīng)攆不上”的優(yōu)越感。
但現(xiàn)實并非如此,努力也是有階級的。努力因為太容易被腦補,常被人們認(rèn)為非常簡單,可如果真有這么簡單,你不妨試試看嘛。世界上最難的事,不是你知道很難所以你做不到的事,而是你認(rèn)為很簡單但你卻怎么也做不到的事,前者是清晰的確定,后者則是鬼打墻,恐怖多了。就是因為努力對每個人都公平對每個人都敞開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才顯得努力的人特別厲害。
又說到年齡,其實小孩子(心智上的)才喜歡被夸聰明,大人都喜歡被夸努力。怎么解釋呢……聰明是一種非常低幼化的好評,類似于“才子才女”,是一塊大人世界賞給小朋友的糖果,成熟的大人被夸聰明是會覺得有點尷尬和羞恥的,這種心理你到一個年紀(jì)就懂了。
努力和聰明不一樣,努力非常有主體感,努力不是幼兒園的小紅花,而是參與和建設(shè)社會生活的銘牌,是成人世界的通行證。小孩子才相信“什么也不用做就已經(jīng)很厲害”,就像三流龍傲天爽文一樣,小孩子才信爽文,這是一種很天真、凌空、輕浮的世界觀,真實的世界不是這樣的,真實的世界厚重得多。大人都知道,聰明是你“可能會做出什么”,而努力意味著“你已經(jīng)做出了什么”,聰明是畫大餅,但努力是“真金白銀”,成人世界比較務(wù)實,更看重這個。
當(dāng)然,這里的聰明,是普通人的那種聰明,不是愛因斯坦那種,反過來想,就算是愛因斯坦,難道他就不努力嗎?你完全可以想象在科學(xué)工作中,愛因斯坦是更喜歡被夸聰明還是更喜歡被夸努力,我想以他的聰明,他一定會更喜歡努力。知乎格言說得好:“以大多數(shù)人的努力程度而言,還談不上天賦?!边@句話還有下半句沒說——真正有天賦的人,其實比誰都努力。
(轉(zhuǎn)自宇宙酒 自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