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羅《反對卡提黎納的演說》第一篇第1節(jié)

譯注:戴玨
?????????M. TULLI CICERONIS
??????ORATIO IN CATILINAM PRIMA
?????????IN SENATU HABITA
???1. Quō usque tandem abūtēre, Catilīna, patientiā nostrā? quam diū etiam furor iste tuus nōs ēlūdet? quem ad fīnem sēsē effrēnāta iactābit audācia? Nihilne tē nocturnum praesidium Palātī, nihil urbis vigiliae, nihil timor populī, nihil concursus bonōrum omnium, nihil hic mūnītissimus habendī senātūs locus, nihil hōrum ōra voltūsque mōvērunt? Patēre tua cōnsilia nōn sentīs, cōnstrictam iam hōrum omnium scientiā tenērī coniūrātiōnem tuam nōn vidēs? Quid proximā, quid superiōre nocte ēgerīs, ubi fuerīs, quōs convocāverīs, quid cōnsilī cēperīs quem nostrum ignōrāre arbitrāris? ō tempora, ō mōrēs! Senātus haec intellegit, cōnsul videt; hic tamen vīvit. Vīvit? immō vērō etiam in senātum venit, fit pūblicī cōnsilī particeps, notat et dēsignat oculīs ad caedem ūnum quemque nostrum. Nōs autem fortēs virī satis facere reī pūblicae vidēmur, sī istīus furōrem ac tēla vītēmus. Ad mortem tē, Catilīna, dūcī iussū cōnsulis iam prīdem oportēbat, in tē cōnferrī pestem quam tū in nōs omnīs iam diū māchināris. An vērō vir amplissimus, P. Scīpiō, pontifex maximus, Ti. Gracchum mediocriter labefactantem statum reī pūblicae prīvātus interfēcit: Catilīnam orbem terrae caede atque incendiīs vastāre cupientem nōs cōnsulēs perferēmus? Nam illa nimis antīqua praetereō, quod C. Servīlius Ahāla Sp. Maelium novīs rēbus studentem manū suā occīdit. Fuit, fuit ista quondam in hāc rē pūblicā virtūs ut virī fortēs ācriōribus suppliciīs cīvem perniciōsum quam acerbissimum hostem co?rcērent. Habēmus senātūs cōnsultum in tē, Catilīna, vehemēns et grave, nōn dēest reī pūblicae cōnsilium neque auctōritās huius ōrdinis: nōs, nōs, dīcō apertē, cōnsulēs dēsumus.
注:
M.] = Mārcī.
ōrātiō, -ōnis: 陰. 講話,演講。
in Catilīnam] “反對卡提黎納”。
???in: 介. (搭. 表達敵意或對立的詞) 反對。
???Catilīna, -ae: 陽. 全名為 盧克幼斯?塞爾格幼斯?卡提黎納。
in senātū] 說明在什么情況下發(fā)表的演說。
???in: 介. (與時間有關)在...期間。
???senātus, -ūs: 陽. 元老院會議,開會期間。
habita] 主. 單. 陰. 完成. 被動. 分詞. habeō, -ēre, -uī, -itum: 及. 講(話), 發(fā)表 (演說)。
quō usque: 問. (常寫成一個詞) 多久? 到何時?
tandem: 副. (表達強烈抗議或不耐煩) 我問你, 究竟, 真的。
abūtēre] = abūtēris, 第二人稱. 單. 未來. 主動. 直陳. abūtor, -tī, -sus: 異相. 不及. (搭. 離.) (不
???講道德地)利用。
patientiā] 離. 搭配abūtēre. patientia, -ae: 陰. 容忍度,耐心。
quam diū: 問. (也可以寫成一個詞) 要多久?
etiam: 小品詞. 甚至現(xiàn)在,依然,還。
furor, -ōris: 陽. 瘋狂,癲狂。
iste, -a, -ud: 代. 形. 你看到的,使用的,擁有的那個,你那...;(搭. tuus或vester, 表輕蔑)。
ēlūdet] 第三人稱. 單. 未來. 直陳. 主動. ēlūdō, -dere, -sī, -sum: 及. 讓人意想不到,使困惑;藐
???視,嘲弄。
quem ad fīnem] ‘多久’, 亦作quam ad fīnem; 單音節(jié)介詞常置于名詞與形容詞之間。
???fīnis, -is: 陽. (陰.) 時間界限。
sēsē effrēnāta iactābit audācia] 注意交錯的詞序。
???sēsē…iactābit] iactō, -āre, -āvī, -ātum: 及. (反身.) 炫耀,招搖。
???effrēnātus, -a, -um: 形. 不受控制的,無節(jié)制的,猖狂的。
???audācia, -ae: 陰. 放肆,膽大妄為。
Nihilne] 副詞賓格, nihil的強調(diào)性重復是修辭格anaphora(首語重復)的一個例子; 疑問小品詞
???-ne加在需要強調(diào)的詞后面表示疑問的重點。
???nihil: 中. 無字尾變化. (有副詞功能) 一點都不,根本沒有。
tē…praesidium…vigiliae…mōvērunt] praesidium, vigiliae, timor, concursus, locus, ōra
???voltūsque都是mōvērunt的主語。
nocturnus, -a, -um: 夜晚的,晚間的。
praesidium, -(i)ī: 中. (搭. 需保衛(wèi)事物的屬格) 保衛(wèi),防衛(wèi)。
Palātium, -(i)ī: 中. 帕拉提勇山,羅馬最初建城的地方,位于羅馬七大山丘的中間位置。
vigilia, -ae: 陰. 巡更或巡邏的小隊人馬。
timor, -ōris: 陽. (搭. 主屬.) 恐懼,惶恐。
populus, -ī: 陽. 人民,群眾。
concursus] 指議員和支持元老院權威的公民聚集在元老院開會地點周圍。
???concursus, -ūs: 陽. 聚集,集會。
bonōrum] bonus, -a, -um: 形. 政治上保守或忠誠的; (陽. 復. 用作名詞) 對現(xiàn)行政府忠誠的人。
hic…locus] 元老院通常在大會堂(Curia)開會, 但西塞羅選了個易于防衛(wèi)的地點開這個臨時會議。
???mūnītus, -a, -um: 形. (地點) 守衛(wèi)森嚴的,防衛(wèi)嚴密的。
???habendī] 屬. 陽. 復. 動形詞 habeō, -ēre, -uī, -itum: 及. 進行(會議,問詢等)。
hōrum] ‘這些人的’, 即元老院議員。
ōra voltūsque] ‘臉上的表情’, 字. ‘臉和表情’, 兩個名詞用“和”連在一起使用,而不是一個名詞加一個屬格或形容詞的修辭格叫重言法(hendiadys)。
???voltus, -ūs: 陽. 面部表情,面容。
moveō, -ēre, mōvī, mōtum: 及. (事物)導致(一個人,其心智)改變意見或態(tài)度,影響。
Patēre] 間接引語中的不定式,注意其顯著的位置。
???pateō, -ēre, -uī: 不及. 顯然,是明顯的。
tua cōnsilia] patēre的賓格主語, 跟隨sentīs。
???cōnsilium, -(i)ī: 中. (貶) 詭計,陰謀。
nōn sentīs] 即nōnne sentīs, 疑問小品詞-ne通常在快速熱情的疑問句中會省去。
???sentiō, -tīre, -sī, -sum: (不)及. (搭. 賓.+不動式) 覺察到,意識到,感覺到。
cōnstrictam] 用作tenērī的謂項, 位置表示強調(diào)。
???cōnstringō, -ngere, -īnxī, -ctum: 及. 控制(某人或行動),約束,遏制。
scientiā] 方法離格。
???scientia, -ae: 陰. (對情況或事實的)了解,知識。
tenērī] 被動. 現(xiàn)在. 不定式. teneō, -ēre, -uī, -tum: 及. (搭. 分詞., 謂項. 形.) 使保持(某種狀
???態(tài))。
coniūrātiōnem] tenērī的賓格主語, 跟隨vidēs。
???coniūrātiō, -ōnis: 陰. 陰謀活動,叛逆。
Quid…ubi…quōs, etc.] 這些疑問詞引導間接問句,下面ignōrāre的賓語,置于句首以示強調(diào)。
proximā] 時間離格,省略了nocte, ‘昨天晚上’,指十一月七日晚,有人欲刺殺西塞羅。
???proximus, -a, -um: 形. (時間) 之前最近的,剛過去的,上一個的。
superiōre nocte] ‘前天晚上’; 十一月六日晚謀逆者在萊卡的宅子里舉行會議。
???superior, -or, -us: 形. 先前的,更早的。
ēgerīs…fuerīs, 等等] 由ignōrāre引導的間接問句中的虛擬式。
???ēgerīs] agō的第二人稱. 單. 完成. 主動. 虛擬式。
???fuerīs] sum的第二人稱. 單. 完成. 主動. 虛擬式。
???convocāverīs] convocō, -āre, -āvī, -ātum: 及. 集合,召集。
???quid cōnsilī] ‘什么詭計’, cōnsilī是部分屬格。
???cēperīs] capiō, -ere, cēpī, -tum: 及. (為某種目的)選擇,選定; cōnsilium capere, 形成或采
???取某種計謀。
quem nostrum] ‘我們哪一個’; quem是ignōrāre的賓格主語, 跟隨arbitrāris; nostrum是部分屬
???格(ego的屬. 復.)。
ignōrō, -āre, -āvī, -ātum: 及. (搭. 賓.+不定式) 沒意識到,不了解。
arbitrāris] 第二人稱. 單. 現(xiàn)在. 直陳. arbitror, -ārī, -ātus: 異相. (不)及. 認為,判斷。
tempora…mōrēs] 感嘆賓格。
???tempus, -oris: 中. (通常 復.) (具有某種社會,風俗狀況的)時期,時代。
???mōs, mōris: 陽. (通常 復.) (一代人,社會等)的道德倫理習俗。
haec] 中. 復., 即這些陰謀活動。
intellegō, -gere, -ēxī, -ēctum: 及. 了解,認識,明了。
videō, vidēre, vīdī, vīsum: 及. 通過詢問,考慮等查明。
hic] 即卡提黎納。
immō: 小品詞. (糾正之前的聲明,并提出一個更準確或充分的版本) 準確地說,應該說。
vērō: 副. (用于強調(diào)) 確實,的確。
venit, fit…notat] 連詞省略(asyndeton)。
???fit] 搭配particeps. fīō, fierī: 不及. (搭. 謂項) 變得,得以。
pūblicī cōnsilī] 屬. 搭配particeps。
???pūblicus, -a, -um: 形. 影響所有國人的,公眾的。
???cōnsilium, -(i)ī: 中. 審議大會。
particeps, -cipis: 形. (搭. 屬.) 參與的,參加的。
notō, -āre, -āvī, -ātum: 及. (為某種目的)選定,指定。
dēsignō, -āre, -āvī, -ātum: 及. 指示,指出。
oculīs] 方法離格,即掃視。
ad: 介. 想著,準備,期望。
caedēs, -is: 陰. 殺害或屠殺(數(shù)人)。
ūnus, -a, -um: 形. (搭. 部分屬格) (某個數(shù)量)之一; ūnus quisque, 每一個。
fortēs virī] 略帶諷刺意味。
reī pūblicae] 與格。
vidēmur] 第一人稱. 復. 現(xiàn)在. 直陳. 被動. videō, vidēre, vīdī, vīsum: 及. (被動., 搭. 不定式) 假定或料想。
istīus] 即Catilīnae; 這個指示代詞有蔑視的意味。
furōrem ac tēla] ‘武裝的癲狂’, 重言法。
vītēmus] 由vidēmur引導的間接引語中的虛擬式,表示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確定性,即“(假如)我們能夠避免…”。
???vītō, -āre, -āvī, -ātum: 及. 避開,避免。
Ad mortem] 注意位置帶來的強調(diào)意味。
???ad: 介. (搭. 表放棄,給予,判處等意義的動詞) 歸,交給(某人某物支配,控制等)。
mortem] mors, -tis: 陰. 死亡; ad mortem dare, mittere, 等, 殺死,處死。
tē…dūcī] 賓格加不定式,由oportēbat引導。
???dūcō, -cere, -xī, -ctum: 及. 致使(人或物)處于某種狀況,情況等。
iussū cōnsulis] 10月21日元老院通過了一項決議,賦予執(zhí)政官獨裁的權力以保護共和國的利益。
???iussus, -ūs: 陽. (離. 單., 通常. 搭. 屬.或屬有形.) 命令,敕令。
iam prīdem oportēbat] 等同于(不符過去事實的)條件句的結論句,有時用直陳句來表示必要性,義務,能力等。
???prīdem: 副. 一些時候之前; iam prīdem, 很久以前。
???oportet, -ēre, -uit: 不及. (搭. 賓.+不定式) 是恰當,必要,合適的等等。
cōnferrī pestem] 跟隨oportēbat的賓格和不定式。
???cōnferō, -rre, contulī, collatum: 及. 帶來,使來到。
???pestis, -is: 陰. 毀滅或死亡。
omnīs] 第三類變格i-詞干名詞與形容詞的復數(shù)賓格, = omnēs。
iam diū: 到現(xiàn)在很長時間了。
māchināris] 第二人稱. 單. 現(xiàn)在. 直陳. 主動. māchinor, -ārī, -ātus: 異相. 及. 謀劃,策劃。 搭
???配iam, iam diū, iam prīdem等詞,現(xiàn)在時常用于表達過去發(fā)生的,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行動。
An vērō] 應與interfēcit和perferēmus都相關,但意義上僅與后者相關,前面的分句如同一個從屬句:一方面西庇歐…(而)我們卻要忍受…等等。
???an: 小品詞. (引導直接問句,通常. 帶有憤怒,驚奇的意味) 真的是…?
amplus, -a, -um: 形. (指人,地位等) 杰出的,卓越的,偉大的。
P.] = Publius.
pontifex, -icis: 陽. 羅馬主管宗教事務的大祭司委員會的成員; pontifex maximus, 大祭司委員會
???的首席,后來在基督教時代,教宗承襲了這個稱號。
Ti.] = Tiberium.
mediocriter labefactantem statum] 和卡提黎納相比,提貝瑞幼斯?格拉庫斯對羅馬政制的削弱算是輕微的。
???labefactantem] 現(xiàn)在分詞,指Gracchum。 labefactō, -āre, -āvī, -ātum: 及. 削弱,動搖。
???status, -ūs: 陽. 情況,事態(tài);(國家或其他機構的)狀態(tài),秩序。
orbis terrae: 或orbis terrārum, 世界的中央陸地,主要指歐亞大陸。
incendium, -(i)ī: 中. 毀滅性的大火。
vastō, -āre, -āvī, -ātum: 及. 劫掠,破壞,摧毀(一個國家)。
cupientem] 修飾Catilinam, 支配vastāre.
???cupiō, -ere, -iī, -itum: 及. (搭. 不定式) 想要,希望得到。
perferēmus] 第一人稱. 復. 未來. 直陳. 主動. perferō, -rre, pertulī, perlātum: 及. 忍受,容忍
???(某種情況)。
illa nimis antīqua] ‘那些先例, 由于太古老’; 使用復數(shù)illa意味著西塞羅想到了一系列事件, 阿哈
???拉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praetereō, -īre, -iī, -itum:(不)及. 略過,不提。
quod] 用以引導主語或賓語從句,相當于英語‘that’或‘the fact that’。 與illa是部分同位關系,引
???導直陳名詞從句(作為praetereō的賓語)。
Sp.] = Spurium。
novīs rēbus] 與格, 由studentem支配。 novus, -a, -um: 形. 新的; rēs novae, 憲政變革,革
???命。
studeō, -ēre, -uī: 不及. (搭. 與.) 力爭,致力于,為...而努力。
manus, -ūs: 陰. 手(作為工具使用); manū, 靠個人的直接行動,親手。
occīdō, -dere, -dī, -sum: 及. 殺掉,屠殺。
Fuit, fuit] ‘曾經(jīng)有’, 等等, 首語重復 (anaphora); 完成時態(tài)意味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這樣了。
ista] iste可用于指一些眾所周知的事物而不帶輕蔑的含義;這里幾乎有talis的意味(搭配virtūs),
???后接結果從句(ut…)。
quondam: 復. 從前,曾經(jīng)。
virtūs, -ūtis: 陰. 美德,優(yōu)良品格,如勇氣,決心,毅力等。
ācriōribus] 離. 復. 比較級. ācer, ācris, ācre: 形. 嚴厲,嚴酷。
supplicium, -(i)ī: 中. 懲罰(常指處決)。
perniciōsus, -a, -um: 形. 對健康或生命有害的,致命的,毀滅的。
acerbissimum] 賓. 陽. 單. 最高級. acerbus, -a, um: 形. 殘忍的,無情的,兇惡的。
hostem] hostis, -is: 陽. (陰.) 敵人。
co?rcērent] 第三人稱. 復. 未完成. 主動. 虛擬. co?rceō, -ēre, -uī, -itum: 及. 當場處罰。
senātūs cōnsultum] 即十月21日的決議。
???cōnsultum, -ī: 中. 決議,裁定。
vehemēns et grave] 修飾cōnsultum。
???vehemēns] 對于卡提黎納。 vehemēns, -entis: 形. 強有力的,激烈的,嚴厲的。
???grave] 對于執(zhí)政官。 gravis, -is, -e: 形. 具有權威,威嚴的。
nōn dēest…dēsumus] 意思是:元老院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但執(zhí)政官卻未能有所作為。
???dēsum, -esse, -fuī: 不及. (搭. nōn, 等等) 不缺,可得到。
???reī pūblicae] 與. 搭配dēest, 可譯為‘共和國不缺’。
???cōnsilium, -(i)ī: 中. 決策,措施。
???auctōritās, -ātis: 陰. 授權,批準。
???ōrdinis] 限定cōnsilium和auctrōritās. ōrdō, -inis: 陽. 階級,階層;(特指)元老院。
???apertē: 副. (搭 說寫類的動詞) 坦率地,明確地。
???dēsumus] 即reī pūblicae dēsumus。 dēsum, -esse, -fuī: 不及. 疏于職守。
參考譯文:
???1. 請問,卡提黎納(1),你要無恥地利用我們的耐心到什么時候?你那癲狂還會迷惑我們多長時間?你那猖狂的膽大妄為要招搖多久?你對帕拉提勇山(2)夜間的防衛(wèi),對城里的巡勇,對人民的惶恐,對所有忠良(3)的集合,對元老院在這個守衛(wèi)森嚴的地點(4)開會,對這些人的面容與神情(5)全然無動于衷?你沒發(fā)覺你的詭計顯而易見,你沒注意到你的陰謀這里所有人都已經(jīng)知曉,因而得到了控制?昨天晚上你做了什么,前天晚上(6)做了什么,在哪里,召集了什么人,采取了什么詭計,你以為我們哪位不知道?這是什么年代呵!什么風氣呵!這些事元老院了解了,執(zhí)政官(7)查明了;這人卻活著?;钪看_切地說其實他甚至到元老院來了,參與公共議事大會,用眼睛挑選并指示我們每一個人(8)準備殺掉。而我們這些勇敢的人(9)還想著,如果得以避開他那武裝的癲狂(10),我們就算是為共和國做了足夠的事。按道理,卡提黎納,你早該被執(zhí)政官下令處死(11)了,你蓄謀已久想加諸我們所有人的殺身之禍,應該落到你頭上才對。大祭司長普布柳斯?西庇歐,極為杰出的人,以私人身份(12)殺掉了對共和國體制略有削弱的提貝瑞幼斯?格拉庫斯(13):而我們作為執(zhí)政官難道真的要容忍想以殺戮和烈火毀滅世界(14)的卡提黎納(15)?因為過于古老,像伽幼斯?塞爾維柳斯?阿哈拉親手殺死謀求體制變革的斯普瑞幼斯?麥柳斯(16)那類事例我就略過不提了。曾經(jīng),從前在這個共和國曾經(jīng)有這樣一種可貴的品質,勇敢的人們會采用比對付最兇殘的敵人更加嚴酷的懲罰處治一位具危害性的公民。我們有針對你的元老院決議(17),卡提黎納,嚴厲而威嚴,共和國不缺這一階層(18)的決策與授權:是我們,我坦白說吧,是我們做執(zhí)政官的沒盡到責任(19)。
注:
1. 卡提黎納:Catilina,西塞羅是見到卡提黎納突然到來,即興發(fā)表了演說,還是早就預見到了他的到來,學界并無定論。
2. 帕拉提勇山:Palatium,羅馬七大山丘之一,羅馬城最初便建于此山上。羅馬許多顯貴,包括西塞羅和卡提黎納,都住在上面。
3. 忠良:boni,指擁護現(xiàn)行政治制度,尤其是元老院權威的公民,即所謂的精英貴士 (optimates)。
4. 這個…地點:指帕拉提勇山北坡的尤庇特神廟,這是個臨時的開會地點,選擇此處是因為便利而且易于布防。
5. 這些人的面容與神情:指與會者的驚惶與憤慨。
6. 昨天晚上…前天晚上:即11月7日和6日。
7. 執(zhí)政官:指西塞羅自己,另一位執(zhí)政官安托紐斯(Antonius)被他打發(fā)去馬其頓省了。
8. 我們每一個人:說得夸張,最多也就是針對政敵而已。
9. 我們這些勇敢的人:帶有諷刺意味,整句話暗示元老院有些人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態(tài)在危機面前裹足不前。
10. 武裝的癲狂:再次提到卡提黎納的癲狂,這次還加上了武力。
11. 執(zhí)政官下令處死:10月21日元老院通過了一項決議,賦予執(zhí)政官在緊急情況下獨裁的權力,但是否可以下令處死羅馬公民,并不清楚,最起碼這位公民還有向公民大會上訴的權利。
12. 以私人身份:普布柳斯?西庇歐(Publius Scipio)當時沒有官職在身,大祭司長雖然聲望高,影響大,卻只管宗教事務,而無權過問民事或政事,不算政府官員。
13. 格拉庫斯:公元前133年,提貝瑞幼斯?格拉庫斯(Tiberius Gracchus)為了落實他的土地改革政策,再次競選保民官,這在當時是非法的,于是西庇歐帶領一群元老院議員及其隨從,將準備舉行選舉的格拉庫斯和他的三百名支持者包圍起來毆打致死。這是羅馬共和國政治史上劃時代的事件,羅馬政壇自此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混亂局面。
14. 以殺戮和烈火毀滅世界:典型的夸張手法。
15. 卡提黎納:用鮮明的對比突顯現(xiàn)狀的不合理,一邊連官職都沒有,另一邊是政府最高官員,一邊不過是對共和國體制略有削弱,另一邊是要毀滅世界,一邊殺掉了犯錯的人,另一邊卻還在容忍。
16. 阿哈拉…殺死…麥柳斯:公元前439年羅馬鬧饑荒,富有的麥柳斯出資購買了谷物分發(fā)給窮人,結果被指控收買人心,意欲稱王。當時的獨裁官秦秦納圖斯(Cincinnatus)派阿哈拉傳喚麥柳斯,麥柳斯不從,結果當場被殺。
17. 元老院決議:即以上所說10月21日通過的決議。
18. 不缺這一階層的決策與授權:即元老階層的決策與授權。這話的意思是:作為共和國最高決策機構,元老院做了它應該做的,接下來要看行政部門,也就是執(zhí)政官及其下屬具體怎么執(zhí)行了。
19. 我們…沒盡到責任:這里的自我批評只是種以退為進的鋪墊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