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王策十五 ——新時代
裴亮(道明)的一聲吶喊立刻引起了璞州,乃至天下民眾的強烈共鳴。各地民眾,不管是否信仰天道教都紛紛加入到裴亮(道明)的麾下。一些地區(qū)甚至整村、整縣、整郡加入天道教。不光是平民,小商人、手工業(yè)者、外族叛黨、匪徒強盜也都加入了天道教。璞州地區(qū)的一些名門大族為了躲避臨州軍、匪徒以及天道教自身,也加入了天道教。裴亮(道明)組建了起義軍隊----神兵赤衣軍。設壇自封為道明天師。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攻破鉅京,消滅孫室和朝廷。
等李禪(幼樂)覺察到天道教的威脅時,后者兵力已經(jīng)號稱二十萬。李禪(幼樂)率軍討伐,軍隊行進至半路時聽說對方已經(jīng)擁兵四十萬,而且正向自己撲來,頓時感覺不妙,立即率軍撤退。天道教的軍隊便在璞州繼續(xù)聚集,如同一股強烈的風暴。與河北的天道教教主齊元(玄根)遙相呼應。裴亮聚集足夠力量后計劃與天道教主齊元(玄根)同時西征,殺向鉅京。
大將軍高豹(伯義)得知天下大亂后便讓小黃門董統(tǒng)(威山)率領西園軍前往河北地區(qū)剿滅赤衣軍。出乎意料的是董統(tǒng)(威山)拒絕了高豹(伯義)的命令。他覺得如果自己這最后一支皇室部隊也奔赴前線,那高豹就隨時可以廢掉天子篡奪君位。高豹要是將鉅京剩余的部隊都派出那最后也會對自己掌控的西園軍有所圖謀。所以他立即找到高太后,請求她干預政事。高太后一直都想逃離朝廷中的權(quán)力旋渦,可她怎么也逃不出,不光他哥哥高豹,還有世族集團,現(xiàn)在又來了天道教。事實上對她影響最大的還是自己的哥哥高豹。她再溫婉賢淑也能感受到高豹急切、毫不掩飾地對權(quán)力的渴望。一旦他成功,那自己的兒女又將朝夕不保。一面是生養(yǎng)自己一起長大的家人,一面是自己親生,養(yǎng)育長大的家人,另外還有自己誠心皈依的信仰。這些都將她來回拉扯。經(jīng)過痛苦的權(quán)衡后,高皇后做了一個折中的選擇——她將親自掌管西園軍。用高豹可以理解的力量讓他清醒。
高豹得知妹妹再次臨朝后非常震驚,但也只能尊重太后的決定。他只好讓羽林中郎將楊信(孟長)將禁軍中僅剩的羽林、虎賁營合并為羽林軍,同時請南匈奴單于攣鞮塞出兵協(xié)助討伐河北叛亂。
此時高豹收到李禪(幼樂)的報告,李禪(幼樂)建議在函谷關附近修建潼關[1],派重兵把守。這樣就可以迫使天道教進攻章武國,然后在章武國首尾不能兼顧時奪下武關地域。讓章武國與天道教相互殘殺。不用作戰(zhàn),只要過了冬天,叛軍糧盡自然就會瓦解。叛軍所到之處正好又替他們鏟除了士人集團的根基。高豹覺得李禪出了個餿主意,但他自己兵力有限,應對不了如此局面,便打算與聞人氏和解。他將各州刺史改為州牧,成為擁有包括軍權(quán)、財政在內(nèi)的最高長官。期望讓這些州牧能夠幫助朝廷阻擋、消滅天道教。
而此時的天道教就像一場巨大的風暴,在不斷加強的同時,其余波也在不斷向外擴散。這其中就有一支赤衣軍向東進犯岑中郡。這支五萬人的大軍首先的目標便是余苴。當他們即將到達余苴時,他們聽說趙策在當?shù)氐穆暶鞑诲e,便轉(zhuǎn)頭直奔治所岑中城。此時的岑中仍然沒有太守。官吏、大族聽說赤衣軍大舉進犯都感到惶恐無助。他們便四處求助。
吳啟(承高)得知后急忙找到還在璞州的趙策:“主公。我們的機會來了!”趙策沒理解吳啟(承高)在說什么。
“主公?,F(xiàn)在岑中城正在請求我們前往救援。您現(xiàn)在派兵進入岑中城,您就能獲得整個岑中郡?!?/p>
趙策:“可是要如何守衛(wèi)岑中呢?我們只有一千人,算上新加入的義軍也不過一千五百人?!?/p>
吳啟:“你保衛(wèi)了岑中城,整個郡的名門大族都會支持您。讓他們將自己的部曲(私兵)交給您來指揮,這樣就可以緩解兵力不足的問題?!?/p>
趙策有些猶豫。他其實已經(jīng)被罷免,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人揭發(fā)為叛黨。一想到這里,趙策突然堅定起來,既然遲早亡命天涯。那為什么不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了主公史昂(威德)、為了公主、為了他心中的大義。
所以他就讓華鈞(正德)先行前往岑中城聯(lián)絡各個大族。自己也率軍前往支援。當他抵達岑中城時,敵人的先頭部隊已經(jīng)將這里包圍。趙策立即率軍將其擊敗。在與城里取得聯(lián)絡后,趙策讓周喜和華鈞一同守備岑中城。自己則率領部隊駐扎在岑山上與城中部隊互為支援。
趙策在山上眺望敵軍,發(fā)現(xiàn)這支數(shù)量龐大的部隊都是整戶、整族的平民,他們拿著兵器,但卻對生存和未來充滿恐懼。所以便把自己寄托于領軍的少數(shù)山賊、強盜頭領。各地前來增援的義軍陸續(xù)歸入趙策的軍營后,趙策便派人到陣前大喊:“三日不降者斬!”赤衣軍被激怒,他們準備發(fā)動進攻,但看到趙策的營寨建在山上易守難攻,于是便撤退回營。第二天,趙策又派人到陣前大喊:“兩日不降者斬!”赤衣軍沒有反應。第三天,他又派人大喊:“明日不降者斬!”這一次趙策親自上前勸降:
“天道教的民眾們。一路來到岑中,無非就是為了生存,生活,所以你們才會用性命幫了少數(shù)那些為了官爵、錢財、享樂那些人。就算你們奪下岑中又如何?多年以后你們?nèi)詴氐胶瓦^去一樣的貧苦生活?!背嘁萝姷纳贁?shù)人讓趙策閉嘴,大部分人都沉默不語,“但是我,我可以讓你們生存,生活。幸福。就像余苴縣的民眾那樣。你們不需要再為了你們的長官施舍給你們那一斗糧食爭搶,拼命。只要你們放下兵器,你們就可以公平地生存,開展生活?!?/p>
“他在騙你們。別聽他的話?!鄙劫\和強盜們告誡自己的兵眾。
此時有一位臨近縣的天道教壇主走到陣前告訴趙策:“我等信眾已經(jīng)放棄大義,又參與了殺戮,恐怕死后都會變?yōu)閰柟?,不得幸福。就讓我們以這樣的生活方式為我們自己贖罪吧?!?/p>
趙策立即問他:“死后變?yōu)閰柟?,這是誰說的?你們死過嗎?”
壇主:“這是本教……”
“我沒記錯的話,你們也學習《道德經(jīng)》[2]。里面讓你們崇拜圣賢了嗎?你們?yōu)榱四銈兊摹ベt’而活著?”
壇主如同被雷雨澆灌后撥云見日,他扔掉了手中的兵器拜伏在地上。其他教眾也紛紛扔掉兵器上前拜伏。大部分的赤衣軍都來到陣前向趙策請降。少部分人見不能阻止,便氣急敗壞率領剩余部隊向趙策發(fā)起進攻。
“弩手聽令!”趙策讓他的弩手們準備射擊,“放箭!”弩矢瞬間一齊發(fā)射飛向了敵軍,敵軍中箭倒地。第二隊弩手立即跟進射擊。敵軍不斷地在前進中倒下。他們也進行了回擊。趙策也有弩手和弓手中箭。但憑借著地形優(yōu)勢,趙策軍的損傷不大。
“弓手射擊!”趙策一聲令下,弓箭手對進入射程的敵人也開始了射擊。敵人開始向己方陣地狂奔。趙策的弓弩手也拼命射擊。等到敵人沖倒己方陣地前時,弓弩手全部后退,趙策策馬奔馳:“我軍士兵,保衛(wèi)家園的時刻到了!拿出你們的勇氣擊退強盜。保衛(wèi)岑中,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你們的家園!”己方軍隨即士氣大振。敵軍沖倒面前,趙策軍的槍陣就將他們刺殺。敵軍無奈,只好也派出長矛手。敵人因為兵力優(yōu)勢仍在源源不斷地發(fā)起進攻。有些剛剛放下武器的赤衣軍又拿起武器向趙策進攻。見到敵軍死戰(zhàn)不退趙策心中也十分驚慌。槍手防線一旦崩潰,他的這支部隊就會全軍覆沒。就在這時,戰(zhàn)場另一個方向響起了戰(zhàn)鼓聲。周喜率領岑中一千守軍抵達戰(zhàn)場!匪軍見狀頓時慌亂。周喜毫不猶豫抓住時機發(fā)動突擊。匪軍側(cè)翼遭到襲擊隨即崩潰,四散奔逃。余下的天道教民眾全部拜伏余地向趙策歸降。
趙策站在高地之上,望著大家的歡呼,望著拜伏歸降的民眾,遠處零星可見逃散的敵軍,遠處的城市,望著天際和大地。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一場獨立作戰(zhàn)的勝利。他心潮澎湃,向著大家,向著天地示意。這是他們獲得的第一場大勝。他們可以,能夠,并且必將迎來更多勝利!他將掌控岑中最終向鉅京進擊!他將平定叛亂,匡扶虞室!
趙策占據(jù)了岑中郡,另外還一下收降了盡四萬支持他的民眾。這讓大家極其高興。周喜(嘉聿)和趙雍(憲寧)兩位不善言談的將軍登高吶喊、振臂高呼。吳啟(承高)也難以掩飾內(nèi)心的喜悅與趙策和同僚們祝賀:“恭喜主公!岑中既得,大業(yè)可成!”可他發(fā)現(xiàn)趙策卻高興不起來。
吳啟便詢問:“主公為何悶悶不樂?”
“天下大亂,我怎么會高興呢?”趙策回答。實際上他還為孫室、凰儀公主擔心。除此之外,他估計自己這樣非法占據(jù)岑中遲早會被高豹把持的朝廷治罪。
吳啟又問:“主公悶悶不樂就能讓天下太平嗎?我從來都沒聽說憂愁可以使事情成功?!?/p>
趙策想了想覺得吳啟說得完全正確。自己被通緝與讓天下(包括公主)幸福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想到這里,趙策豁達了許多。
于是他便下令收留更多的流民。禁止郡內(nèi)任何人擁有私人武裝。又制訂了一項更加龐大的水利和耕地開發(fā)計劃???nèi)大族反對解除武裝,但見到趙策突然變得強硬,還有他收留的數(shù)量龐大又都支持他的難民,因此也都屈從了他。
岑中之圍中剩余的天道教赤衣軍為了劫掠,繼續(xù)向南流竄,他們一路南下,又收攏匪盜、壯大人口,很快便發(fā)展至三萬人。打算進攻附近最富有的國家尋國。尋國的都尉[3]與國君劉寵(裕德)不和,又聽說天道教赤衣軍將率領五萬大軍即將進攻尋國,就棄城逃走??姞钜布娂娞幼摺櫍ㄔ5拢┍阌H自出資募兵。天道教和土匪襲來,他就穿上盔甲率領近衛(wèi)的三百人出戰(zhàn)。他站在原地告訴對方首領,如果自己三支弩箭不能讓對方倒下,自己甘愿將尋國贈送給他。匪首欣然接受,舉盾策馬便向劉寵狂奔。劉寵舉起弩瞄準,激發(fā)。第一支弩矢向斜上方飛了很遠,然后下落,穩(wěn)穩(wěn)命中了對方的肩膀。弩矢穿透甲葉扎進了肉里。劉寵根本就沒看對方而是繼續(xù)裝彈瞄準,趁著對方中箭趔趄的時候射出了第二支弩箭直接貫穿了對方的脖子。這位首領堅持了兩步便從馬上摔倒在地。其他匪眾見狀便想騎馬圍攻劉寵。劉寵便朝他們每人射一箭,全部命中戰(zhàn)馬的眉心。這些馬應聲倒地。叛軍剛起身全部被劉寵的衛(wèi)士射殺。敵人望風而逃。劉寵便打開武庫為民眾發(fā)放了一萬張弩,教他們射擊。而且還拿出儲備糧征募安撫流離的民眾。尋國在短期內(nèi)便征集到了十萬軍民。臨近州郡無不為此感到驚駭。天道教亂軍見狀也不敢進攻尋國,便開始劫掠周圍郡縣,伺機南下進攻長江南岸的會州。
會州刺史何玠(仲彥)在收到州牧的任命后便蠢蠢欲動。一直以來,束縛他雄心壯志的最后一個枷鎖終于被打破。他終于可以征集大軍,東征西討,然后指點江山,成為一支誰都必須側(cè)目的豪門,成為能夠左右天下之人。他一直都在覬覦尋國,那里既是他渡江北上的跳板,也是一個富庶的寶庫。何玠(仲彥)便派人以抗擊天道教的名義向劉寵借糧。劉寵因為本國余糧不多而拒絕。何玠便再次派除使者游說劉寵借糧,自己可以協(xié)助他保護尋國。劉寵有所察覺,當即拒絕。何玠惱羞成怒,再次派人游說劉寵。只不過,這次派去的不是說客,而是刺客。劉寵本想怒斥、訓誡使者讓他回去告訴何玠“遠離邪門歪道,”沒想到對方回應的卻是一把利刃。劉寵(裕德)和他的相國猝不及防,被刺客當場刺死。尋國突然沒有了國君和國相[4]頓時陷入了混亂。軍隊潰散,民眾四散奔逃。周圍的天道教叛軍得知這件事后再次南下進攻尋國。何玠迅速派兵前往尋國,準備接管那里。條件是停止收容難民,并停止向收留的難民發(fā)放救濟糧。尋國當初招募的士兵里有一位叫鐘離無疾(子?。┑慕耸浚宦犝f將停止發(fā)放救濟糧,便告訴眾人:“國君和國相正是被何玠所殺。現(xiàn)在他又要收緊糧食將我們餓死。我們就這樣任人宰割嗎?”尋國士兵和難民高喊:“絕不!”于是鐘離無疾(子?。┍懵?lián)絡了天道教叛軍,雙方談好條件后,鐘離無疾秘密帶天道教亂軍進入尋國。尋國吏民都怨恨何玠,于是也倒向天道教。何玠的部將張恢(孟升)率領大軍進入尋國后,尋國的官員為他們設宴熱情款待了他們。然后趁他們都休息疏忽防備時,尋國兵和天道教叛軍突然沖入軍營……四萬會州軍全軍覆沒,主將張恢(孟升)身亡。鐘離無疾就此號召大家加入天道教(叛軍)。后者的兵民一下增加到十余萬。
對會州來說,尋國是通往江北的橋頭堡,反過來,對叛軍來說尋國也是南下進攻會州的跳板。于是在叛軍頭目之一戴鳳(明羽)的率領下,他們乘勝率領十余萬大軍南下侵襲會州。何玠沒想到自己竟然幫助一路天道教亂軍壯大,只能親自率領三萬會州軍抵抗,結(jié)果戰(zhàn)敗。何玠棄軍逃跑,叛軍一路追殺,最后追到了他的家中,何玠(仲彥)帶著他的家人、財富、名望以及自己能力遠遠不能支持的野心在家中自縊身亡。會州全境被天道教叛軍掌控,僅有何玠(仲彥)的長子何欽(子襲)一人逃生。
雖然天道教內(nèi)部并不認可這支叛離他們卻還以天道教名義活動的亂軍。但道明天師(裴亮)并不在意他們的活動。在他的眼中。南路天道教已經(jīng)積累了足夠的力量。于是他們便開始率領三十余萬大軍西進,完全不理會身后的岑中、陳殤等地還有朝廷的抵抗軍。南路天道教的大軍如同洪流,任何處在他們面前的一切勢力,要么是與他們一起匯作奔騰咆哮的力量,要么就是被他們吞噬并摧毀。會州,璞州、宜州、桑州三州的廣大地區(qū)全部被天道教攻占。此時道明天師的眼中只剩下了最后一個目標。那就是殺入鉅京。消滅孫室還有大將軍高豹。
大將軍高豹此時正在鉅京的將軍府里,形勢對他越來越危及。東路的天道教正來勢洶洶。西路聞人氏的軍隊也開始向鉅京進軍,而隴右軍內(nèi)部似乎對聞人氏和朝廷存在很大分歧。南路征討章武國的禁軍‘北軍’又久攻不下,損傷慘重。只有在河北作戰(zhàn)的羽林中郎將楊信(孟長)傳來了捷報。高豹趕緊讓李禪的部隊和偏將軍曹炎的部隊向鉅京靠攏。同時寫信讓田云也率軍支援鉅京。
就在高豹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的妹妹高太后找到機會看望自己的兒子孫京。幾個月沒見,高太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孫京的體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已經(jīng)變得肥胖。原因就是高豹安插的宦官經(jīng)常用孫京愛吃的糖餅、蜜餞引誘他接受訓練,和他們玩游戲。
高皇后回到自己宮中失聲痛哭。大哭一場后,她振作起來。將常侍鄧讓(東付)召入宮中,開始與他謀劃如何廢除自己的哥哥高豹。
鄧讓(東付):“陛下,朝中已有許多大臣或明或暗地表達了他們對大將軍的不滿。如今西園軍已經(jīng)效忠于您。只要等天道教大軍到達函谷關,大將軍將鉅京內(nèi)的軍隊調(diào)走,您就可以下令讓西園軍圍剿將軍府。廢除大將軍便指日可待。”
高太后略為擔憂地問:“我聽說天道教已經(jīng)率領大軍正直奔鉅京,這個時機廢除大將軍,會不會影響鉅京的防衛(wèi)?”
鄧讓:“大將軍沒了,我們還有聞人氏,他們可以率領軍隊剿滅天道教。除此之外我看羽林中郎將最近表現(xiàn)異常杰出。我看他也許能替代大將軍消滅天道教。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秘密召他回來?!?/p>
高太后:“愛卿這樣說來,哀家就放心了。我們必須結(jié)束朝廷紛亂,平定叛亂。讓天下回到太平的時代?!?/p>
?
[1] 潼關,“關中四塞”之一,位于今陜西省潼關縣。處于黃河南岸,距離函谷關約60公里。雖然距離較近但卻是中原地區(qū)通往黃河以西地區(qū)的咽喉要道。潼關以西既是關中平原,從這里出發(fā)向西到達長安,向東到達洛陽都十分便立。歷史上潼關最早是由曹操下令建造的。
[2] 原文為“不尚賢,使民不爭?!遍L期以來在我們現(xiàn)在的價值觀里,這句話令人困惑。筆者的理解是過度信奉圣賢的話就會束縛、封閉人的思想意識,還會以這種價值觀評判事物。個人和小集體追究功利主義容易讓人自私,會與其他人產(chǎn)生紛爭。
[3] 王國都尉,比二千石。專掌軍事。都尉這個官職在東漢尤其是末期僅在邊郡設置都尉區(qū)和屬國(歸降、內(nèi)附外族人口聚集區(qū))設置,此外極少數(shù)緊急情況時會設置都尉區(qū),設置都尉。過后取消。
[4] 國相,二千石,王國設置,同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