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爐香》到“第一爐鋼”,不合適僅僅是馬思純彭于晏嗎?
從《第一爐香》到“第一爐鋼”,不合適的僅僅是馬思純和彭于晏嗎?
先從最被人詬病的選角來說,原本陰郁俊美的混血少爺喬琪喬現(xiàn)下變成了一臉“畝產(chǎn)八萬斤”的精壯漢子。

張愛玲筆下一張粉撲子臉的瘦削古典美女葛薇龍,成了憨厚的進步女學(xué)生馬思純,演完葛薇龍馬上轉(zhuǎn)場去革命老區(qū)都不用換裝。

至于煙視媚行游走于上流社會的姑媽則是五官偏硬朗的俞飛鴻來扮演,換句話說這樣美艷的姑媽還需要侄女來幫忙游走于高級圈層嗎?
都說“選角”中最重要的是人物的精氣神,還有貼合度,很顯然現(xiàn)下被“嘲”上熱搜的劇組這兩點都沒有做到,最明顯的短板就是馬思純彭于晏的人物底色,好似一出香港版救風(fēng)塵的故事,全然沒有張愛玲筆下男男女女該有的陰柔和細膩。

細看許鞍華版《第一爐香》那張出現(xiàn)在柏林電影節(jié)場刊里的照片,其中彭于晏個人特質(zhì)更為突出,神情中沒有混血公子哥的算計和俊美,反而是天真和孩子氣占了主流。

所以說,兩位主演沒有不好,只是他們并不是張迷和觀眾們心中的最佳人選,以及casting director真的是門學(xué)問。一人實名建議這版的原班人馬再拍一部番外,改名《第一爐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