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各種“顏色物質(zhì)”大全



1.紅色:
Fe(SCN)3(紅色溶液);
Cu2O(磚紅色固體);
Fe2O3(紅棕色固體);
紅磷(暗紅色固體);
液溴(深紅棕色);
Fe(OH)3(紅褐色固體);
Cu(紫紅色固體);
溴蒸氣、NO2(紅棕色)品紅溶液(紅色);
在空氣中久置的苯酚(粉紅);
石蕊遇酸性溶液(紅色);
酚酞遇堿性溶液(紅色)。
2.紫色:
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
Fe3+與苯酚反應產(chǎn)物(紫色);
I2(有金屬光澤紫黑色固體)
KMnO4固體(紫黑色);
MnO4-(紫紅色溶液)
固態(tài)O3(紫黑色)
鉀的焰色反應(紫色)
I2蒸氣、I2在非極性溶劑中(紫色)
3.橙色:
溴水(橙色)
K2Cr2O7溶液(橙色)
4.黃色:
AgI(黃色固體);
AgBr(淡黃色固體);
Ag3PO4(黃色固體);
FeS2(黃色固體);
Na2O2(淡黃色固體);
S(黃色固體);
Au(金屬光澤黃色固體);
I2的水溶液(黃色);
碘酒(黃褐色);
久置的KI溶液(黃色)(被氧化為I2);
Na的焰色反應(黃色);
TNT(淡黃色針狀);
工業(yè)濃鹽酸(黃色)(含有Fe3+);
NaNO2(無色或淺黃色晶體);
Fe3+的水溶液(黃色);
硝基苯中溶有濃硝酸分解的NO2時(黃色)
久置的濃硝酸(黃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
濃硝酸粘到皮膚上(天然蛋白質(zhì))(顯黃色);
5.綠色:
Cu2(OH)2CO3(綠色固體);
Fe2+的水溶液(淺綠色);
FeSO4·7H2O(綠礬);
K2MnO4(綠色);
Cl2、氯水(黃綠色);
F2(淡黃綠色);
CuCl2的濃溶液(藍綠色)。
6.棕色:
FeCl3固體(棕黃色);
CuCl2固體(棕色)
7.藍色:
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藍色); 石蕊遇堿性溶液(藍色);
硫、氫氣、甲烷、乙醇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
淀粉遇I2變藍色;
Co2O3(藍色);
O2(液態(tài)——淡藍色);
Cu(OH)2溶于多羥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絳藍色);
O3(氣態(tài)——淡藍色;液態(tài)——深藍色;固態(tài)——紫黑色)。
8.黑色:
FeO; Fe3O4; FeS;
CuO; CuS; Cu2S; MnO2; C粉;
Ag2S; Ag2O
PbS;
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變黑;
絕大多數(shù)金屬在粉末狀態(tài)時呈黑色或灰黑色。
9.白色:
常見白色固體物質(zhì)如下(呈白色或無色的固體、晶體很多):
AgCl; Ag2CO3; Ag2SO4; Ag2SO3; BaSO4;BaSO3;BaCO3;Ba3(PO4)2; BaHPO4; CaO;Ca(OH)2;CaCO3;
MgO;Mg(OH);MgCO3;Fe(OH)2;AgOH;PCl5;SO3;
三溴苯酚
CuSO4
銨鹽(白色固體或無色晶體);
其他顏色知識
Fe(OH)2沉淀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白色→(迅速)灰綠色→(最終)紅褐色
pH試紙:干燥時呈黃色;中性時呈淡綠色;酸性時呈紅色,酸性越強,紅色越深;堿性時呈藍色,堿性越強,藍色越深。
紅色石蕊試紙:
紅色(用于檢驗堿性物質(zhì))
藍色石蕊試紙:藍色(用于檢驗酸性物質(zhì))
淀粉試紙:白色(用于檢驗碘單質(zhì))
KI—淀粉試紙:白色(用于檢驗氧化性物質(zhì))
石蕊:pH<5時呈紅色;pH介于5~8時呈紫色;pH>8時呈藍色。
酚酞:pH<8.2時呈無色;pH介于8.2~10時呈粉紅色;pH>10時呈紅色。
甲基橙:pH<3.1時呈紅色;pH介于3.1~4.4時呈橙色;pH>4.4時呈黃色。
甲基紅:pH<4.4時呈紅色;pH介于4.4~6.2時呈橙色;pH>6.2時呈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