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獸出品女神系列之冷艷鋸木嗓勞倫白考爾
勞倫白考爾1924年出生在紐約,原名貝蒂.瓊.佩斯克,父母都是猶太人。家里很有家境,還是后來成為以色列總統(tǒng)的西蒙佩雷斯的親戚。她1941年在美國戲劇藝術(shù)學(xué)院進修,和邁克爾道格拉斯的父親,同樣也是巨星的科克.道格拉斯是同學(xué),拍電影之前早期還當(dāng)過雜志模特。

1944年是她第一次拍電影,和其他不少巨星經(jīng)歷過一番拼斗不同,她起步就是作為女主角和傳奇巨星亨弗萊鮑嘉搭檔。而且在片場真的擦出了火花,鮑嘉為了她和自己的第三任妻子離了婚,1945年倆人就結(jié)婚了。

雖然相差25歲之多,但白考爾的氣場身高和偏成熟的長相使得夫妻倆站一起還蠻般配的。之后倆人又一起合作了《逃亡》、《逃獄血冤》和《夜長夢多》等片子,多為黑色 電影。

她的聲音很有名,是屬于女人中很低沉嘶啞的那種,據(jù)說是經(jīng)過專門訓(xùn)練練出來的,可以說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而且她還在好幾部電影中一展歌喉過,唱的還不差。長相上也是不算傳統(tǒng)類型美人但別有一番風(fēng)情,氣質(zhì)上和鮑嘉一樣屬于陰冷的類型。我覺得女人會比男人更喜歡她這樣的。一般當(dāng)片子有幾個女角色的時候,她多也是演其中比較有頭腦和獨立性的那一個。

雖然當(dāng)時選中她的不是鮑嘉本人,但后面連續(xù)幾部合作讓白考爾得以一飛沖天成為好萊塢的明星,她也的確很適合黑*河蟹*的女主角。但我覺得鮑嘉這些電影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她的發(fā)展。鮑嘉的電影里,鮑嘉本人才是第一主角故事的主要推動者而且過于強勢,可以說掩蓋了白考爾的光芒。像比較經(jīng)典的《夜長夢多》,鮑嘉的奪目程度遠超任何一個角色。白考爾飾演的女主角薇薇安戲份比另外兩個女角多得很有限,可能是她演類似角色較多的關(guān)系,甚至不如那個外表清純,精神有問題的小女兒來得給人印象深刻。而且過多的同一對CP多少也會讓人覺得審美疲勞的,尤其白考爾在里面的角色大多變化不是很大,都是那種有神秘感,有氣場和獨立性,對男人有不少幫助,但戲份地位遠不如男主角的女人,舉個例子就是類似《追捕》里中野良子的角色,雖然她氣場比中野良子強多了。情節(jié)上看多了也有一些雷同感,結(jié)尾幾乎全是這對夫妻雙宿雙飛,哪怕類似《逃獄血冤》那樣鮑嘉沒法洗冤逃到南美去,白考爾也能在最后時刻出現(xiàn)在那里。如果說這些年的《生化危機》、《黑夜傳說》這種夫妻檔多讓老婆過于牛逼,鮑嘉和白考爾的夫妻檔給我感覺就是老婆的才華和發(fā)揮空間有些被壓住了。雖然在黑*河蟹*里的女主角也可算獨樹一幟,但光這些還是不足以成為巨星的。

勞倫白考爾真正確立巨星地位的還是50年代,這段時間她和其他演員比如加里庫珀,科克道格拉斯等搭檔的片子多了,片中的戲份和角色寬度上也得到了不小的拓展。

她展示了自己有足夠出色的演技來支撐起這些風(fēng)格各異的電影主角。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之一就是道格拉斯瑟克最高作品《苦雨戀春風(fēng)》中的女主角。

比較著名的愛情喜劇電影《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中,白考爾第一次出演了喜劇。和夢露還有夢露之前的金發(fā)性感偶像貝蒂格萊寶一起搭檔飾演三個夢想嫁給百萬富翁的女人,最后卻一一為真愛放棄了錢財。其中白考爾是三個女人里最有腦子但也最糾結(jié)和想不開,最不肯為了真愛放棄錢的一個。而且她放著實際是百萬富翁的英俊追求者不要要找個老頭,但最后還是醒悟過來和真愛好上了。雖然她氣場很強也比較冷,但喜劇天賦很棒,對表演把握非常到位,能以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逗人笑也能適時爆發(fā),特別是有那種活躍的其他角色作為陪襯的情況下。

1956年,白考爾又和格利高里派克拍了一部喜劇《風(fēng)流記者》片子講的是派克飾演的體育記者派克和白考爾飾演的服裝設(shè)計師邂逅后閃電婚姻,婚后發(fā)現(xiàn)彼此間種種不同鬧出太多笑話,但還是一一克服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其中白考爾叫人極其印象深刻的一段就是怕見血的她去陪老公觀看一場一邊倒的拳擊比賽時候覺得十分的無聊,得知拳臺附近的人拿報紙是怕血濺過來的時候,心理活動“that was all I needed”后居然直接站起來大聲驚叫逼得派克得帶她走。還有派克一幫同僚在房子一邊玩牌,白考爾的同僚在那里研究戲劇舞蹈的那段也是可以叫人笑開懷的。派克在這里面演的也是很出色,一個為人很好但也是有些自以為是,氣質(zhì)偏弱有點懼內(nèi)的體育記者,不想讓老婆知道自己有EX但各種弄巧成拙。白考爾在里面各種一驚一乍,妒火中燒的情節(jié)也演的很好,在床上吃蘋果時候一開始極力讓自己放寬心,結(jié)果越想越害怕和憤怒。全片中她和派克的對戲絲毫不落下風(fēng)。幾個負(fù)責(zé)搞笑的配角也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務(wù),主角配角們還經(jīng)常來一段畫外音講述自己的想法,更增添了喜感。

但在這部叫人捧腹的精彩喜劇電影上映之前,白考爾的丈夫,一代傳奇鮑嘉因為食道癌去世,她一度成了寡婦。幾年后她和兩屆奧斯卡影帝賈森羅巴茲結(jié)婚,這段婚姻持續(xù)了8年便因為賈森的酗酒而結(jié)束,此后她到去世都是單身。60-70年代,白考爾和很多演員一樣逐漸將重點轉(zhuǎn)移到了舞臺表演,在百老匯進行了,電影的少了很多,而且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多為配角。
1996年,時年72歲的白考爾再度引起了公眾的關(guān)注,她依靠《雙面鏡》中主角那風(fēng)韻猶存的母親的角色,獲得了出道50多年以來第一次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盡管奪獎的呼聲很高,但最終遺憾敗給了《英國病人》的法國女星朱麗葉比諾什。

盡管如此,在AFI 評選的20世紀(jì)50大巨星中,她依然榜上有名,排在25位女星的第20名。2009年,時年85歲的白考爾被授予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就在去年,2014年的8月12日,在還有一個月就將迎來90歲生日的勞倫白考爾突患中風(fēng),和我們永遠說了再見,各界當(dāng)時都表示了沉重哀悼。

有些遺憾的是,正是在此之后我才開始看她的電影,從中不僅領(lǐng)略到了她的美貌和獨特嗓音,更見識到了她相當(dāng)之出眾的演技。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去了解這位極具才華又別有風(fēng)情的一代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