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徹底克服因口吃而帶來的自卑、膽怯?
有沒有天生就自卑、膽怯的人?
我們大部分人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初生牛犢不怕虎。
也就是說,我們小孩子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們是不知道世間的一切一切,所以,他們不會產(chǎn)生卑微、畏懼。
正是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于一切都不知道,所以,才有父母一遍遍地教導(dǎo)孩子,引導(dǎo)孩子。
孩子是不是從做錯事情了,接受到懲罰之后,才知道疼的。而孩子第一次知道疼后,他是不會記住的,是不是只有孩子做錯多次之后,有多次懲罰和痛之后,才開始意識到以后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因為,他逐漸會意識到:如果還繼續(xù)做這樣的行為,自己就會受到父母的懲罰,而多次懲罰下來,他是知道懲罰是很疼痛的。
所以,你看,孩子是從疼痛中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要做事情的,孩子也是從疼痛中才開始知道要聽父母的話,同時,孩子也是從疼痛中開始害怕疼痛的。
而我們都是從小孩子過來的,事實上,我們今天所害怕的所緊張的所膽怯的都是從曾經(jīng)的痛中來的,我們之所以膽怯,是因為那個痛一直沒有解決。
比方說,有的孩子每天都會受到父母的懲罰,每次懲罰時,孩子哭的很厲害。那么,他為什么哭呢?
是不是因為他受到了懲罰。
他為什么要受到懲罰呢?
是不是因為他總是不聽父母的話,而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就會生氣,生氣后,父母就會懲罰他。
所以,歸根結(jié)底,孩子一直痛的原因,就是孩子一直無法解決他不聽父母話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疼痛,是因為,令我們疼痛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1
正確的知識對孩子的重要性
我們本來是一張白紙,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xué)語,再到學(xué)習(xí)和長大。這個過程,是我們逐漸有自己意識的過程,也是受到身邊人影響的過程。
所以,這個過程,我們最親近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們,父母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我們?nèi)W(xué)習(xí)很多東西,也教我們說話和做事情。
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是很懂事,有的孩子卻是總是惹父母生氣。相應(yīng)的,有的孩子很優(yōu)秀,有的孩子卻是很調(diào)皮。
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孩子是很自信,有的孩子卻是沒有自信。
這都是來源于哪里?來源于他所接觸的人們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如果是心智成熟的父母,這樣的孩子活得很幸福,發(fā)展的也很健康。
而如果,身邊的父母經(jīng)常情緒化的,容易被事情左右的父母,那么,他教出來的孩子也是情緒化的,或者說很容易情緒化的,在情緒和壓力面前是沒有太大的還手之力的。
而如果是心智成熟的父母去教自己的孩子,首先,他們會允許孩子做自己,這是孩子的個性;同時,教孩子正確的知識。
教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行為。
教孩子界限感,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別人的事情。
教孩子勇于面對和解決問題,勇于去承擔(dān)后果。
寫到這里,可能會有人說:這些大道理,誰不懂?問題是怎么做到?
是的,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我寫的這些都會認(rèn)為這是大道理,而且是沒用的大道理,我理解。
但是,我可以非常負(fù)責(zé)任地告訴你: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是因為他們把這些大道理都一一做到了,或者在不斷去做的過程中。
你所羨慕的那些成功者,說到底,他們是沒有什么特別的能力,直白地說:就是他們在做著很多很多普通人都看不起的道理。
你們說的是道理,他們做的是把道理做出來!
要知道,這些才是最根本的,這些才是我們通往成功的基礎(chǔ)。
你不妨認(rèn)真想一想我們學(xué)生時代每次的考試,是基礎(chǔ)知識占的多還是那些大題占的多?
有的人說:基礎(chǔ)知識是很多,但是,它的分值太少了,一個大題的分值就是一個基礎(chǔ)知識的數(shù)倍。
是的,你說的很不錯,但是,你要知道,大題考的是什么?是不是考的是你基礎(chǔ)知識的綜合?
不要小看一些不起眼的,你看不上眼的,高手每天就在練習(xí)著呢。
所以,我們到底該給孩子留下什么?
是正確的認(rèn)知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不然,你今天遇到困難就習(xí)慣性地逃避,就是不久后孩子將來的樣子。當(dāng)然,我們教孩子的前提是我們已經(jīng)做到了。
#2
不斷拿到結(jié)果
我們自卑的原因,是令我們自卑的問題一直存在著。要想解決自卑,就必須解決掉令我們自卑的問題。
比如,我們矯正口吃。我們很多口吃者因口吃而變得很壓抑、自卑、膽小。我前面寫了,我們從小是不膽小的,也不自卑的。
我們慢慢長大后,接觸到的事情多了,我們才開始變得膽小了、自卑了、壓抑了。更具體地就是我們遇到令自己害怕的事情越來越多而又解決不了才變得自卑、膽小、壓抑。
而令我們自卑、膽小、壓抑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們腦子里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信心。
什么意思?
就是從小父母沒有過多地教我們?nèi)绾蚊鎸栴}、解決問題,我們腦子里是沒有這個框架的,所以,當(dāng)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這些困難,我們會本能地逃避。
當(dāng)然,也跟我們的個性有關(guān)。
有的人天生就是很自信,有的人天生很不自信。
但是,如果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再多次地強調(diào)這方面的成長,即使,再不自信的孩子也會自信一些,也會按照自己學(xué)到的認(rèn)知去解決問題。
所以,有些知識,我們遲早都要學(xué)習(xí)。
不同的是,早學(xué),是父母引導(dǎo)我們?nèi)W(xué)習(xí)。晚學(xué),是痛苦和失敗刺痛我們?nèi)フJ(rèn)識知識的重要性才去學(xué)習(xí)。
所以,對于我們現(xiàn)在很多成年人來講,要想克服自己的自卑和膽怯,那就必需先不斷拿到結(jié)果,只有我們拿到結(jié)果了,我們心里才會生發(fā)出一點點信心來。
那么,對于我們口吃者來說,也是一樣。
要想克服因口吃而帶來的自卑、膽怯,那就先把口吃改掉,之后,再不斷拿到自己想要的成功的結(jié)果,如此,你心中的自信才會越來越大。
#3
相信自己
痛苦,是常態(tài)。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直接對它無感,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你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之前在文章寫過:成功,都是嘗試出來的。
沒有一種成功是做一下就成的,如果有,那肯定是之前你努力了很久,嘗試了很久,積累了很久。
所以,培養(yǎng)我們解決問題正確的思路,只是開始,因為,我們?nèi)松袝龅胶芏嗪芏嗬щy和問題的,如果沒有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你如何走出來?
當(dāng)然,你也不要害怕,只要你不放棄自己,只要你一直相信自己,只要你一直在尋找和嘗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學(xué)習(xí)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口吃給你帶來了影響;如果,你想要改掉口吃且已做好了付出的準(zhǔn)備,可以隨時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