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大約是五年前張有志在王家橋附近發(fā)了跡。那時候的天是有些陰晦的,清澈的流水溪流過王家莊一切蕭索又污濁的地方,也同樣流過王家橋,在那木質(zhì)王家橋的兩邊分別是祭祀媽祖的石臺和那些修的伶俐的小樓,每至黃昏三分,夕陽普照大地,橘黃,映襯著小樓,慢慢里,倒出一種灰褐色,若是誰人第一次來到這里,必然會被這里的美景所愕然,不過眼前之美對于久居于此的張有志來說,卻像是鄙夷與嗤笑般的回憶不斷交映。三十年前,張有志十七歲,懷著一切對美好生活的動力與熱情向著剛剛掙脫束縛的生活發(fā)起了最激烈沖鋒,他幻想著,幻想著一炮而紅,幻想著輕松成功,而如今他失去了,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失去了從前思考的自由,失去了真諦——人生意義的真諦,徹底迷失在了大枂山下流水溪旁新翻修過的家里,像一只折斷翅膀的飛鳥被釘上了無數(shù)鐵釘關(guān)進籠子。若是只提思考的本質(zhì)的話,他還會在半夜的夢囈中提到白日應酬時的言語。張有志想著,偶爾會覺得自己見過世面了,他想著,自己成功了,當某個雨夜與黃靖瑤交歡后,他可能還會提一遍,提一遍他永遠不想記起的,他說著,故事應該從這里開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