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廁所你最“勤”?可能是這個疾病信號,有這些癥狀要小心了
一般情況下,健康的成年人每日的排尿次數大概在6-8次左右,每次尿量大概200-400ml。
因為飲水過多導致排尿次數增加的情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沒有喝太多水,反而經常要跑廁所的,很有可能就是尿頻的癥狀了,尿頻可以分為生理性尿頻、病理性尿頻。

生理性尿頻就是在正常情況上,由于一些外界或內部因素的影響,導致排尿次數增加。
導致人們生理性尿頻的原因一般有三種:
1、身體條件:每個人的身材、體重和年齡等條件都不一樣,其泌尿系統(tǒng)的發(fā)育也會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排尿次數是不一樣的,部分人的排尿次數有可能會超出正常次數。
2、環(huán)境影響:外界環(huán)境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排尿次數。天氣變冷時,人們的排尿次數會有所增加,因為氣溫降低使得人體通過汗腺排出水分的量減少,體內多余的水分會通過尿道排出。
3、飲食因素:飲水過多,或者吃一些含水量較高的食物如西瓜和雪梨等,都會增加人體的排尿次數。

那病理性的尿頻又有哪些呢?
一些泌尿系統(tǒng)疾病如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膀胱炎等疾病,都會導致患者尿頻、尿急,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尿痛以及發(fā)熱的癥狀。
相關數據顯示:50%的男性都會在一生中某個時段里受到前列腺炎的影響,在中國,前列腺炎發(fā)病率高達8.4%。
也就是說,每12個男性中,就有一個正遭受著前列腺炎的困擾,其中,18-50歲是最多發(fā)的年齡段。

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這樣的日子是前列腺炎患者的真實寫照。
那這前列腺和排尿究竟有啥關系呢?
先說說膀胱,膀胱就像一個蓄水池,身體代謝產生的尿液就貯存在這里。
膀胱的下面連著一條排泄尿液的管道,就是尿道,在膀胱和尿道的連接處,裹著一個小家伙,那就是前列腺。

膀胱、尿道和前列腺交接的地方,構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肌肉群,醫(yī)學上稱之為“尿道內括約肌”。它處于尿道的最上源,扮演著閘門的角色。
當它收縮時,閘門關閉,尿液沒辦法排出;當它放松時,閘門打開,尿液自然就排出來了。
人是怎樣排尿的呢?
人體產生的尿液一點點進入膀胱儲存起來,漸漸地,膀胱就滿了,大腦一接收到膀胱發(fā)來的信號,就命令尿道內括約肌立馬打開閘門,尿液順著尿道排出體外。

前列腺發(fā)炎后,前列腺就腫成個大胖子,勢必會壓迫膀胱。同時,前列腺炎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為了防止有害物質在尿道堆積,機體就會不斷通知大腦:“請及時沖洗尿道!請及時沖洗尿道……”
于是就會出現尿頻、尿急的癥狀了。

有生理性尿頻癥狀的人們,平日里可多鍛煉膀胱以及盆底肌肉,有助于改善尿頻癥狀。同時,少喝咖啡、奶茶以及酒類飲料,避免精神精神以及焦慮,都能夠有效緩解尿頻癥狀。
有病理性尿頻癥狀的患者,建議積極到醫(yī)院去進行治療,平日里加強身體鍛煉,注意飲食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