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姐狗劇」,為什么能讓38歲女性露出姨母笑?

總有人問,女王為什么更新這么少,是忘了這個號嗎?
當然不是,只是我一直都是個實誠的人,只想寫自己真心喜歡的劇或人。
年輕的時候,對于一切都是帶著荷爾蒙濾鏡的,隨手一抓就是選題。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現(xiàn)在能打動我的人和物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在內(nèi)娛)?!靶膭印鄙倭?,更新也就少了。
不過,也正因為“上頭”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每一次遇到,我都會非常珍惜,快樂地沉浸其中。
就好像我今天寫的這部劇,就是我最近瘋狂在朋友圈安利,希望身邊每個人都去看看的良心偶像劇——《愛情而已》。

△我發(fā)誓,我寫這篇文章絕對是自來水,如果劇方覺得我寫得好,也可以給我打錢,我接受。
如果要我給這部劇寫一句話的推薦語,那就是:
它,能讓38歲的我,被生活折磨得疲憊不堪的我,厭倦了大部分甜寵偶像劇的我,重新露出花癡笑。
是它,讓我又一次感受到——啊,荷爾蒙流動的感覺真好?。▽Σ黄?,情難自控,多了一句)

為什么這部劇
可以煥發(fā)老娘少女心?
且看


沒有「爽感」的姐姐
才是這個時代的女主角
首先,我必須要說,大家不要被這部劇的名字勸退。
《愛情而已》,看名字,看介紹,是非常平平無奇的姐弟戀:
32歲面臨事業(yè)瓶頸期的梁友安(周雨彤 飾),遇到了22歲因為有“心理陰影”而坐冷板凳的羽毛球運動員宋三川(吳磊飾)。處于人生低谷的兩人,在一家網(wǎng)球俱樂部開啟新的人生,實現(xiàn)了事業(yè)和愛情雙豐收。

這無聊的簡介,加上之前網(wǎng)上流傳的一系列“姐姐弟弟親親抱抱舉高高”的片花,讓我誤以為,這又是一部販賣人工糖的無腦甜寵劇。
可是誰想到,這部主打年下愛情的偶像劇,卻意外地有「質(zhì)感」。
一部劇的「質(zhì)感」,是由劇情的細膩度決定的?!稅矍槎选?,做得好的地方,是人物。
雖然是愛情劇,但它最先吸引我的,并不是“姐狗戀”,而是能讓我產(chǎn)生強烈共鳴的女主角梁友安。(事實證明,選角也是很重要的,周雨彤是我們35+女性的審美取向,光看這張臉就很舒服)

其實,之前已經(jīng)有人總結(jié)過,偶像劇要成功,第一要素,就是女主要讓人有代入感。十年前女主是“灰姑娘”,現(xiàn)在時代進步了,女主就變成了“獨立女性”。
所以國產(chǎn)劇,這幾年,也在孜孜不倦地制造“大女主”“女強人”。可惜的是,沒有幾個是接地氣。
她們?nèi)司白Ы恪?,走路帶風,感覺這個地球都是圍繞她們轉(zhuǎn)的。
可現(xiàn)實不是這樣的。我們身邊,很少有這么篤定的女性。大部分人,即便到了30歲這個階段,有了那么一丁點人生智慧,也依然要面對狼狽不堪的人生。我們在掙扎著,我們也在前行著。
而周雨彤演的梁友安,就屬于這一類。她是我這些年,看到最有職場感的女性角色。
她工作能力是很強。一開始在體育品牌當總裁特助的她,可以很好地幫老板“掃雷”,解決各種危機公關。

但是,她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臉上是帶著疲憊感的。
她不是氣場全開的女霸總,而是“哪怕不喜歡也得硬著頭皮去干活”的打工人。
30歲以后的職場,沒有一天是容易的。
總裁特助這份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就是幫老板擦屁股。做好了的業(yè)績不是你的,出了問題就得背鍋。
梁友安想轉(zhuǎn)到營銷崗,無奈的是,因為她工作太出色了,老板根本不愿意放她走。
這份工作,工資是不錯,可以讓梁友安過上相對體面的白領生活,但是成就感以及日復一日、二十四小時待崗的價值又在哪里呢?難道永遠都要做老板的影子嗎?

當人工作到一定年限以后,所追求的,有時候就不僅僅只是拿一份工資。
梁友安想實現(xiàn)個人價值,她想有更多個人空間,卻被現(xiàn)實困在原地。
劇里有一幕,我覺得相當真實。
晚上,梁友安一個人在家追劇,突然看到老板打開電話。她故意不聽,并且把它壓在抱枕下面,可是最終,多年來培訓出來的責任感還是戰(zhàn)勝了一時的任性。
她看了微信,應了老板的召喚,出門前還不忘化妝。
“梁友安,你就是賤?!?/strong>一句話,就戳破職場人的心酸。明明有很多事情,你是可以不做,但是,你的專業(yè)感就是讓你沒辦法對此視而不見。
身不由己,是被動也是主動。每個人都深陷社會的內(nèi)卷牢籠。

職場上被困的梁友安,讓我們感同身受。
她的感情,同樣牽動我們的神經(jīng)。
梁友安長得好看,人也優(yōu)秀,但為什么沒有談戀愛?因為,在這個年齡段的女性,要遇到一個合適的對象太難了。
對于梁友安來說,在工作上獨當一面的她,對于感情是有要求的。她想要的,并不只是一些荷爾蒙的滋潤,而是希望遇到一段舒服、自在的關系。
我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大家都有共識就是,我們已經(jīng)過了被多巴胺控制的階段,進入了血清素階段。多巴胺激發(fā)荷爾蒙,而血清素穩(wěn)定情緒。對30+的女性來說,在感情中,更渴望得到的是心意相通的人,而并非干柴烈火的刺激。

梁友安在公司里,看起來好像有不錯的選擇。
一個叫奈特的男人,是被外派到新加坡的公司骨干,對梁友安有好感,還邀請她一起去新加坡發(fā)展。
可是,這奈特吧,一走近,就特沒勁。他做事功利、算計,他想和梁友安在一起,更多是看中她的條件,找這樣一個“獨立女性”當老婆有面子。
而且,他也沒想好好談戀愛,一來就想確定關系。在被梁友安拒絕后,他在公司還故意當同事面前送梁友安禮物,想昭告所有人,這是他的“所有物”。
在這個充滿“自我優(yōu)越感”的男性眼中,女性只是為他提高身價的附屬品。
而且,在這個社會上,奈特這樣的男性不是個例,而是很多女性會遇到的感情陷阱。當你帶著真心去尋覓對象,卻發(fā)現(xiàn)對方只想把你當成“商品”。這年紀,還講真心,不可笑嗎?


△這部劇臺詞寫得很好,和渣男撕逼,不一定要口吐芬芳。我特別喜歡這句話,“你的優(yōu)越感,是我因為成熟看透的東西”。
在事業(yè)上,她終于找到一個機會離開公司。
梁友安沒有選擇繼續(xù)做自己原本計劃的營銷崗,而是到了一家草臺班子的網(wǎng)球俱樂部當經(jīng)理人。
這俱樂部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看起來是個爛攤子,但是梁友安卻非常享受這種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造過程。
她低下頭去求老板拿錢,她去找最好的教練,她甚至還要招攬不再打羽毛球的宋三川進網(wǎng)球俱樂部。
因為在宋三川的身上,她看到優(yōu)秀運動員的潛力,她覺得宋三川可以在俱樂部點燃一把火。

事實證明,梁友安確實有魄力和有眼光。
她頂著各種壓力,一點點把網(wǎng)球俱樂部拉上軌道。
梁永安面對人生這股“不服輸”的勁,深深吸引了我。
她一次次迎難而上,不是因為“得到誰的愛”,而是“我知道我可以“。
沒有弟弟,梁友安的人生也是漂亮的。她不被世俗價值觀PUA的清醒,正是“姐姐”該有的智慧。
獨立女性要翻身,從來都是靠自己。

△梁友安這份工作看得我也好想轉(zhuǎn)行!

弟弟要討人喜歡
可不能總是粘著姐姐哦
“姐狗戀”,知性的姐姐讓咱們女性有代入感了,那接下來就得找哥配得上她的弟弟。
弟弟不是只要帥就可以的,重點是他能給姐姐的生活帶來新鮮和活力。
吳磊演的宋三川就很不錯。
第一,他不油膩,在感情上,極其有分寸感。雖然他可能從第一眼開始就對梁友安有好感,但是他也不是一來就表白,而是一點點去靠近。
先是提供線索幫姐姐解決公關事件,然后是通過日常的關心刷存在感。

劇里有一個細節(jié),特別有意思。
梁友安查出了巧克力囊腫,要到醫(yī)院做手術。宋三川看朋友圈發(fā)現(xiàn)梁友安穿著病服,就很緊張問是“什么事”。
梁友安叫他不用擔心,“小手術”。宋三川明明很緊張,但掂量了一下,還是決定不騷擾梁友安。
過了兩三天,宋三川才提著一堆黃桃罐頭去看梁友安,不給梁友安造成壓力。
用你感到舒適的方式表達好感,宋三川的喜歡,直接,但不具有攻擊性。

其次,宋三川喜歡梁友安,是真的喜歡她這個人啊。
他和公司里的奈特不一樣,他看到梁友安的所有優(yōu)點。
他知道梁友安特別棒、特別厲害。
劇的中后期,他們的網(wǎng)球俱樂部被撤資面臨重組危機的時候,宋三川就鼓勵梁友安,“你要相信自己,重組俱樂部這種完全在你火力掃射范圍以內(nèi)的事情,你一定可以搞定的”。

這種被相信、被尊重的感覺,在感情中是非常重要的。
楊笠在綜藝里就說過,最傷人的感情,不是不被愛,而是從未被尊重。
宋三川喜歡梁友安,他是發(fā)自內(nèi)心欣賞這個人,他知道她是特別的。
當宋三川的繼父問他,你為什么喜歡大十歲的?
宋三川的回答是:“不是,我不是喜歡大十歲的,我只是喜歡梁友安?!?/p>
對宋三川來說,梁友安就是梁友安,沒有任何標簽可以代表她。

還有,弟弟要討人喜歡,也必須要獨立才行。
總是粘著姐姐的弟弟,時間長了,只會讓人覺得煩。
宋三川是有個人追求和人格魅力的,他是一個對自我要求很嚴格的運動員。
雖然宋三川羽轉(zhuǎn)網(wǎng),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因為梁友安。
可是,他自己是喜歡網(wǎng)球的。宋三川早上六點就到球場練習,是因為想看著自己每天都變強一點。

后來,他和梁友安鬧矛盾了,一度想過放棄網(wǎng)球。
可是,最后還是敵不過內(nèi)心對網(wǎng)球的熱愛。
弟弟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是他也是很迷人的大人了。他也在散發(fā)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這部劇又做對了一點,就是搞清楚了弟弟的吸引力。
弟弟真好,絕不是因為他年齡小,而是他努力而認真的樣子,讓人想起自己一度忘掉的東西。


什么才叫雙向奔赴的愛情?
兩位主角都立住了,他們的愛情,才有了發(fā)生的理由。
梁友安和宋三川的愛情,是非常自然而然地發(fā)展,就算我這個不好“姐弟戀”的人,也會跟著劇情磕上這一對。
《愛情而已》的好,就在于它在感情上的“克制”。
很多劇,為了吸引流量,往往第一集就安排姐姐和弟弟親密接觸??墒牵@部劇并沒有。這兩人劇情過半都還沒真正談戀愛。
而且,宋三川第一次表白的時候,還被梁友安拒絕了。

梁友安不心動嗎?當然心動。
可是她的拒絕也很合理。
她是網(wǎng)球俱樂部的經(jīng)理人,而宋三川是俱樂部的球員,她并不希望一個球員是因為“喜歡他”才努力。
弟弟的喜歡很單純,但是姐姐卻需要考慮更多。
而且,此時擺在梁友安前面的,有比談戀愛重要得多的事情,愛情不是她此刻的優(yōu)先級。


被拒絕以后的宋三川,也很理智。
他還是像往常一樣,打網(wǎng)球、協(xié)助梁友安管理俱樂部。
梁友安說,你不需要對我這么好。
宋三川回應,愛情又不是水龍頭,說關上就關上。
這樣的感情,就很“成年人”。我喜歡你,是我的個人行為,就算你拒絕我了,我也依然可以保持喜歡你的權利,不是非得每次都搞到雞飛狗跳、狗血淋漓。


雖然沒有得到姐姐的“回應”,但宋三川也明白,梁友安此刻不接受他,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
所以,他沒有放棄,而是希望用冠軍證明自己對網(wǎng)球的愛和對她的愛一樣,都是認真的。
“我用十個獎杯換一個來到你身邊的可能。”說實話,誰聽到這句話,小心臟不狂跳幾下?

或許,在一開始,我們和梁友安一樣,都覺得32歲和22歲之間的愛情,很不靠譜。
但是,當梁友安和宋三川一起經(jīng)歷了失業(yè)、轉(zhuǎn)職、經(jīng)營俱樂部及處理重組危機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他們之間表現(xiàn)出來的信賴感和羈絆,就讓這年齡的差距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宋三川是比梁友安小10歲,可是,他有擔當:他是最勤奮的球員,也是最忠誠的戰(zhàn)友。他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陰影,也不再把感情和工作混為一談。
而梁友安是比宋三川大10歲,但是她還是有著對愛情的憧憬以及再去窺探“愛情真身”的勇氣。

他們的感情,是水到渠成且順理成章的。
拋開姐弟戀這個標簽,其實這就是兩個獨立的靈魂彼此遇見,然后共同成長的故事。
什么是雙向奔赴的感情?
不是我喜歡你,你喜歡我,我們就要在一起。
而是我們都走在努力變得更好的路上。
在這條路上,我們堅信,總有一天會和彼此相遇。
不用刻意撒糖,那些雙方為了成長而進行的努力,就是最好的糖分。


當然,《愛情而已》也不是完美的。
它終究只是一部偶像劇,男女主角還是帶著光環(huán)的。男主角三個月“羽轉(zhuǎn)網(wǎng)”成功,在現(xiàn)實的職業(yè)體育圈,是非常非常難的。
而女主角,要把一家草臺班子的網(wǎng)球俱樂部,帶到頂級職業(yè)的程度,也不太可能在一兩年時間內(nèi)實現(xiàn)。
不過,偶像劇嘛,總會有些理想化的部分,不太可能完完全全照搬現(xiàn)實。
我個人喜歡這部劇,最主要還是喜歡它對于30+女性的刻畫:沒有妖魔化,也沒有標簽化。

梁友安這個角色,在各個部分,都讓我非常有代入感。
工作中盡心盡力,職業(yè)感爆棚。生活中獨立有主見,不將就、不妥協(xié)。
她那么努力、那么認真,就是應該得到配得上她的愛情。
雖然在現(xiàn)實中,我們沒有辦法遇到一個像吳磊一樣帥的宋三川。
可是這樣的夢,在劇里閃現(xiàn)一下也好啊。
追劇的時候,讓人高興的,不是甜甜甜的愛情,而是女性的真實情感需求終于被看到。
粉紅泡泡不再遮蔽女性的真實面貌:我們不會因為不結(jié)婚而被歧視;我們不會因為不生小孩而被貶低;我們不會因為離婚而被視為失敗者;我們不會因為沒有選擇大多數(shù)的那條路而成為罪人……

△《愛情而已》里的女性角色是很多樣化的:梁友安的閨蜜是離婚帶娃的營養(yǎng)師,她同父異母的妹妹看似刁蠻其實是個姐控,郭柯宇演的是一個覺醒的總裁太太,她選擇離婚過自己的人生。她們都有自己的需求,不是只為愛情而活。
這部劇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感覺到了「被尊重」。
作為觀眾的智商,得到了尊重;作為女性的情感,也得到了撫慰。
都到了這個年紀,我當然不會因為一部劇而開始期待愛情。
但是,這部劇還是讓我對未來,突然多了那么一丟丟信心——
原來內(nèi)娛,還是有人懂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