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覺得《聲之形》三觀不正?
對于這部電影b站能有9.6我是很驚訝的,在外面都被噴成渣了~
以下正文。
看過一種說法:
這個世界上大體可以分為四種人。
1、逼急了會殺人
2、逼急了會自殺
3、逼急了會算計人
4、怎么逼都不急
許多發(fā)酵的校園暴力事件,無疑是一個乖孩子被逼急了既不敢殺人又沒辦法算計人只能徘徊在自殺邊緣的悲劇事件。
校園暴力的意義容易被成年人淡化,而忽略了校園暴力是一種對成人世界沒有準備的孩子施加的不被法律制約的成人暴力,實際上比社會中的暴力來的更加殘忍。
為什么我覺得《聲之形》三觀不正?明明這部電影是在呼喚暴力者對受害者的理解啊?
這是因為聲之形把施暴者的覺醒寄托于他也成為暴力的受害者。從階級角度講這劇情相當于一個地主家長工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地主少爺?shù)囊粭l茍從而理解了以前被自己欺負的佃戶并與之抱團,沒有真正的直面強勢者對弱勢者的壓迫的系統(tǒng)性問題,反而有種統(tǒng)治階級拉出一條茍剁了平息民憤的意味,表面刺激言情實則懶政和稀泥。
而從現(xiàn)實角度講,聲之形寄希望于通過施暴者良心發(fā)現(xiàn),乃至于意淫施暴者夜成為受害者來實現(xiàn)所謂的“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無疑是把受害者擺在非常卑微的位置一一遇到暴力和不平等就忍著,對方總有一天會良心發(fā)現(xiàn)的,對方總有一天會遭報應的……啊呸
可見一部作品三觀正不正看的不是他說了什么,而是他的導向。為什么說大魚海棠三觀不正?明明是歌頌真善美啊,道理和聲之形一樣。
說句題外話,我一直覺得日漫所謂有內涵的作品十部里最多一部是真的有,剩下的就是和稀泥裝深沉,在內涵在這一塊中國沒必要和日本對標,這也是我看不起所謂“治愈系”國漫的原因,啥叫“治愈”啊,令和肥宅自嗨那一套被你們當個寶。
標簽:聲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