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命神寶頌 有序 【明】方孝孺.撰
皇帝始即阼,布德施仁,大宥萬方。恩聲義聞,震于四表。函夏之間,群黎胥慶。於是天啟厥祥,地效其珍。乃元年,使者還自西方,爰得青玉於雪山,廣袤逾二尺。揆其初得,徵兆異常,質(zhì)理栗溫,世所希見,來獻天府。先是,上在儲宮,嘗夢神人致上帝命,授以重寶。及是獲玉,宸衷密感,未俾宣露。二年正月十一日,上將郊祀,乘輿出宿齋宮。其夕復若有睹,與前夢協(xié),驚寤欣喜。遂命玉人肇工,琢為大璽。方尺六寸九分,親定其文曰:“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zhí)中,宇宙永昌?!逼錃q十二月,工以成奏,名曰凝命神寶。三年正月元旦,告于天地祖宗,為文以示遐邇。群臣稽首稱賀。是日,討罪之師,適來獻捷,王旅奮伐,逆黨大奔。越十三日,郊見上帝。十九日,享于太廟。每歲正月,恒病陰雨,至是,自元日至于郊廟,翳氛屏除,日月華曜,山川軒豁,神人喜悅。咸以為上德格天,而天錫斯寶。及寶既成,天必錫以介福。將見年穀屢豐,災害不作,黎元安富,草木鳥獸皆遂生育,茲其端已見矣。寶之明徵,豈徒然哉!
臣孝孺乃言於眾曰:“人知寶厥寶,而不知天之攸寶;知天之攸寶,而不知皇上之所以寶斯寶也。昔在古初,聖帝明王有大寶焉,位以之定,民以之安,天以之清,地以之寧,禍亂以之消,福祥壽考以之致,子孫賢才以之盛且昌。堯舜、禹湯、文武,受于天而得之。夏癸、商辛、周幽厲、秦政、隋廣,天不畀而失之。漢高、文、光、明、唐太宗、宋太祖,窺是寶而弗能有其全。是寶也,或謂之中,或謂之仁,或謂之皇極,或謂之寬厚。數(shù)千載間,有得焉者寡矣。不可以智取,不可以才獲,不可以力爭,乃至皇上,而天復授焉。用其緒餘,已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尚恐保之者或未能盡,復恐後之君國子民者,不知寶之所在也。取陶唐、虞、夏三聖人相傳之要,而銘刻焉,蓋精以擇之,一以守之,而用其中於民,德由此立,政由此成,天命由此凝,天下之至神,豈有加於此者哉!天不言授皇上以寶,皇上以一言發(fā)帝王之寶,昭哉鑠乎,真萬世之鉅範,百聖之弘謨也!彼秦之斯,衒其蟲篆,天厭其醜,焚而燼之久矣,眾兆蚩蚩,追而索之。噫!匪有見乎神寶,孰知彼之為陋且卑乎?古者國之制度,繫天下安危,生民治亂者,史必書之,其可詠嘆稱錄者,縉紳學士頌之。臣官以文學名,而職在太史,躬覩盛事,其烏可以已!”乃拜手稽首獻頌曰:
天有大寶,授之人君,百世相傳,鮮得其真。
其寶伊何?神妙莫測,斂藏一心,施覃九域。
爰在中古,無器有文,姒受重華,承諸放勳。
三聖繼作,迭居天位,有寶守之,四海大治。
其精其一,曰執(zhí)厥中,曰仁曰義,異號同功。
成湯得此,表正萬邦,周武丕承,於前有光。
降自嬴秦,聖賢跡熄,以器為寶,不寶道德。
茫茫千載,帝王孔多,傳祚短長,視寶如何。
得聖緒餘,亦克康乂,漢唐而下,駁而靡粹。
惟明天子,天實啟之,授以大位,俾作君師。
克仁克明,克武克毅,動謀于神,靜協(xié)於帝。
上帝之心,惡殺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緩刑。
孰辜之負,幽抑罔雪,剖其桁楊,解其縲絏。
孰租之逋,身困家傾,焚其簿書,俾吏勿徵。
孰厄于窮,鬻及男女,出金為贖,還畀父母。
有胔於途,或骼於原,斂而瘞埋,釋其痛冤。
或以飢寒,殺越于貨,止戮其魁,餘黨皆赦。
或以單弱,脅從暴強,釋而弗誅,賜衣與糧。
一話一言,務崇寬大,公卿士庶,以薄相戒。
群喙歡騰,幸逢聖明,盍朝乎仕,將野乎耕。
葺爾室廬,育爾孫子,保無外虞,終樂田里。
民心和同,實與天通,天念天子,養(yǎng)民之庸。
錫以寶玉,夢神告語,曰予命汝,永為民主。
天子曰嗟,天命孔祥,我造重器,以福萬方。
昔人所寶,寶止乎器,器雖可久,道不足貴。
精一執(zhí)中,二帝之謨,我刻斯寶,與聖合符。
告于祖宗,達于天地,著乎文章,照臨後世。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以道為寶,肇自聖皇。
皇陛黼座,寶在左右,匪道弗言,匪道弗履。
威罰慶賞,必信必明,聖謨在前,敢有不平!
用賢去邪,必篤必果,祗服聖訓,不慎其可。
出令發(fā)政,道為權衡,喜怒從違,以道為經(jīng)。
緝熙日新,大中之道,僉曰神哉,茲惟大寶。
寒暑以順,雨暘以時,災害以消,民物以孳。
云誰使然,茲寶之神,匪寶之神,天子之仁。
大哉聖仁,天地是配,傳示無疆,宇宙永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