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史考博參考書真題分數(shù)線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
303數(shù)學(三)
802經濟學綜合
《經濟學綜合》科目含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學制2年
802經濟學綜合滿分150分,其中:1.政治經濟學:50分,簡答、計算和論述題(4小題,共計50分)2.微觀經濟學:50分,計算題(3小題,共計40分)和簡答題(1小題,共計10分),部分年份考題都為計算題。3.宏觀經濟學:50分,簡答和計算題(4小題,共計50分)802經濟學綜合題量較大,難度較高,主要是簡答、論述、計算和證明等題型。
結合考試題型,最佳復習方法為:
第一,政治經濟學不能單靠背誦。比如,2017年第二道考題考到了資本論內容,很多學員直接傻眼,不知道題目想干啥。資本主義部分,一定要理解邏輯,而不是靠背誦。
第二,微觀經濟學,絕大部分都是計算題和證明題,所以平時復習過程中要多加練習計算題,特別是綜合性計算題,包括尼科爾森《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擴展》課后習題。至于偶爾考簡答題,不用太擔心,因為簡答題一般容易。
第三,宏觀經濟學,單看曼昆《宏觀經濟學》不行,如果有時間,推薦再看看多恩布什《宏觀經濟學》教材。宏觀框架體系一定要清晰,否則完蛋。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的兩本書都很重要。曼昆的書原理講的更明白,但是因為是英文翻譯過來的,有很多語言不適合考試的答題。而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能夠彌補這一缺陷,所以可以用曼昆的書做宏觀的計算題、理解論述的原理,用高鴻業(yè)的語言進行答題。另外,高鴻業(yè)的書上總結了很多中高級的論點和細節(jié),考試可能會考到。
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的兩本書,宋濤的可以只背資本主義部分,逄錦聚可以只背社會主義部分,但是背的內容還是很多,而且政經語言很晦澀,背的過程既要理解邏輯,又要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9月應該盡早開始,不然后面會很痛苦。
同時政經注重邏輯框架,老師出題也不可能全考書后的原題,所以根據邏輯自己總結框架就很重要了。最好的情況是根據自己的框架能夠講完整本書,語言也應該差不多。另外,社會主義部分考的內容幾乎全是基本經濟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如果最后實在沒時間,只看這兩部分,壓中的幾率應該比較大,但最好還是將社會主義部分全看過一遍。
參考書
802經濟學考三個部分,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參考書目如下:
微觀經濟學: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第八版,ps:如果已經買了第七版,可以用第七版;
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十一版;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第八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圣才;
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十一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圣才;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課后習題和強化習題詳解圣才
宏觀經濟學: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 宏觀部分》第八版,ps:如果已經買了第七版,可以用第七版;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十版;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 宏觀部分》第八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圣才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十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圣才
政治經濟學:
宋濤《政治經濟學教程》第十三版;
逄錦聚《政治經濟學》第六版;
程恩富《現(xiàn)代政治經濟學新編習題集》第五版;
宋濤《政治經濟學教程》第十三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逄錦聚《政治經濟學》第六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分數(shù)線

備考經驗
數(shù)學三:張宇老師考研數(shù)學基礎30講及配套網課、高數(shù)18講、概率論9講、閉關修煉(寫了一部分)、張宇1000題(只寫了很少一部分)、張宇模擬8套卷(完全沒寫)、張宇高數(shù)與概率論強化班網課;李永樂線性代數(shù)輔導講義、數(shù)三沖刺6套卷、數(shù)三歷年真題集,李永樂線性代數(shù)強化班網課;李林數(shù)三模擬6套卷(寫了一半)。
人大802綜合:使用的教材為曼昆宏觀經濟學(第9版)、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第11版)、宋濤政治經濟學教程圣材輔導書(第11版)、逄錦聚政治經濟學圣材輔導書(第6版)、程恩富政治經濟學習題(第6版);輔導書購買了某工作室人大802全套(微觀經濟學講解、宏觀經濟學講解、人大歷年真題集、微觀經濟學易錯題、宏觀經濟學易錯題五本,由于時間的原因兩本易錯題只挑了一部分),編寫的非常全面,在教材的基礎上擴充了相當多的內容,能夠讓讀者對經濟學有個整體的把握,個人覺得很有用,不過確實比較貴。
真題分享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考研真題
政治經濟學(50分)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社會分工和工場內部分工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15分)
二、假設存在一個純粹的封閉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生產分為生產資本部類和消費資料部類,其第T期初的社會總資本存量分別為10000億和4500億,資本有機構成分別是4:1和1:1,剩余價值率為100%。國民收入是經濟中生產的全部新增價值的總和。如果生產資料部類在T期期末市場形成的積累率為50%,請問:
1.如果其他條件不變, 第T+1期社會再生產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國民收入總額和結構如何?增長了多少?(6分 )
2.如果在T+1期消費資料部類發(fā)生技術更新,包括追加投資在內所有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為2:1,生產資料部類的技術保持不變;社會平均剩余價值率也在第T+1期提高到200%,那么第T+1期社會再生產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國民收入及其結構又是如何?增長了多少?(9分)(本題總計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