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人生》:朋友圈百態(tài)盡在其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圈,相處模式各有不同,可以彼此真誠得無話不談,也可以保持一定距離、各自藏有秘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法國漫畫《雙面人生》演繹的就是這樣一個朋友之間的故事,之所以用“演繹”這個詞,是因為漫畫中的情感過于真實,無論是社恐患者還是社交達人,應(yīng)該都可以從中找到共鳴。

01. 強烈的劇情感與貼近生活的人物設(shè)定
漫畫主人公奧利弗是個有情有義好脾氣的暖男,注重友情似乎勝過一切,卻對好友們隱瞞了一個多年的秘密:真實身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鋼琴大師。但在朋友們眼里,他還是個“沒錢給國家交稅、搞音樂的臨時工”。這種認識差異主要是因為他從來不在本國舉辦音樂會。
奧利弗過去是個小胖子,好友們都叫他格羅奧利弗(法語里“格羅”意為“胖子”),后來減肥成功的他還是經(jīng)常會受到這樣的調(diào)侃。雖然知道這是大家嘲笑他的方式,但他依然拿著這個綽號當(dāng)了藝名。(原因涉嫌劇透,可能需要大家自行從漫畫里尋找啦。)

手握巴黎兩套房的大佬奧利弗需要時不時來回穿梭,豪華大房子用來看書、休息、練琴,小破房子用來招待“認識”他的朋友們。防火防盜防掉馬就是他的日常,出門怕遇見自己的粉絲,在家怕撞上自己的朋友,在外怕暴露自己的琴技……好家伙,凡爾賽竟在我身邊!故事就是從穿梭在兩套房之間的奧利弗身上展開的,抽絲剝繭,一步步解開他的秘密,解開這個看似親密無間的好友圈里每一個人的秘密。

“白天笑嘻嘻,晚上哭唧唧?!贝蚬と说男了嵊姓l懂?巴蒂斯特!作為奧利弗最鐵的哥們,巴蒂斯特的日常等于嘲諷奧利弗加上自嘲。這樣一個吵吵鬧鬧、看起來沒心沒肺的人,卻會在半夜偷偷躲在被窩哭。筆者在看這部漫畫時下意識地將自己代入了巴蒂斯特身上,但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你會感嘆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實在細膩真實,以至于從故事里每個人物身上都能找到些自己的影子。這種“每個人都像你,又都不是你”的感覺隨著故事的推進愈演愈烈。
你看這個長相平平、缺乏個性、自卑又渴望朋友關(guān)注的塞麗娜不就是生活中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嗎?總是被遺忘和無視,但她其實是其中最清醒的那個,對圈子里的不少事情心知肚明。


正是因為作者細膩入微的人物刻畫導(dǎo)致我們在閱讀時產(chǎn)生了強烈的帶入感,跟隨漫畫中人物一起經(jīng)歷情緒變化。當(dāng)友情、愛情、事業(yè)三座大山同時堆在肩上時,達到焦慮頂峰的奧利弗在烤肉店機械地狼吞虎咽,這一幕像不像壓力太大或心情不好時胡吃海喝的你我?


02. 撲面而來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看這部作品第一眼就很容易被它別致的畫風(fēng)吸引,線條簡潔、色調(diào)柔和、光影運用自然而不失活潑,總之就是非常藝術(shù)!每個場景采用一兩個飽和度較低的主色調(diào),偶爾加入一抹明色點綴。有幾處構(gòu)圖配色很有電影海報的感覺,讓人忍不住連連截屏。整體觀感非常舒適,相較于濃墨重彩的作品,更適合日常閱讀。


這部漫畫讀起來酣暢淋漓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有趣的分鏡。不同視角之間切換自如,這時候條漫可以連貫閱讀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給人一種在看連續(xù)劇甚至電影的錯覺。第二話三人走樓梯的片段長鏡頭預(yù)警,非常有意思!



而它的藝術(shù)性還不止于此。多處場景會讓你嘆服藝術(shù)家獨特的想象力與表現(xiàn)力。在簇擁的人群中獨奏鋼琴的奧利弗下一秒?yún)s置身遠處一片幽暗的樹林,此刻全身心沉浸于古典音樂世界的他是透明的,天地間仿佛只剩下他一人。這一段刻畫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電影《心靈奇旅》中男主角在酒吧彈鋼琴進入忘我境界的片段,這在心理學(xué)上被稱為心流,指人在全身心投入某種活動時的心理狀態(tài)。由此可見,藝術(shù)家在完全專注于創(chuàng)作時身心合一的感覺是相通的。


另一幕發(fā)生在卡米耶家的聚會上,提議給克萊爾和奧斯卡舉辦裸體婚禮后遭到群嘲,巴蒂斯特隨即陷入了“裸體”想象。


03.隨處可見的音樂元素
由于奧利弗的人物設(shè)定為古典音樂家,漫畫中與音樂相關(guān)的元素比比皆是。開篇第一話結(jié)尾就插入了貝多芬《暴風(fēng)雨第三樂章》的樂譜,鋼琴愛好者狂喜!建議搜索這段鋼琴曲,配合漫畫邊聽邊看,你會發(fā)現(xiàn),這部漫畫本身就像極了這首時而靈動、時而熱烈的經(jīng)典鋼琴曲。

這部漫畫的另一特點是引用了大量歌詞。這些歌曲從熱情洋溢的足球迷口中,從牧師的祝詞,從卡米耶的歌聲,從這群伙伴的歡笑聲中,從車載電臺中流出,席琳?迪翁、喬?達辛、電話樂隊……帶你把上世紀(jì)至今法國內(nèi)外的不同風(fēng)格金曲欣賞個遍。這些歌詞總是出現(xiàn)得恰到好處,與場景氛圍、人物心理密切相連。總而言之,如果動畫化這部作品,那插曲基本不用另外再找了。

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的一生會經(jīng)歷多少羈絆,沒有人能說得清楚,與朋友相處這件事也變得說不清道不明。這部漫畫原版法文名是《BFF》(Best Friend Forever),至于漫畫呈現(xiàn)的人物關(guān)系是否真能稱得上是永遠的好朋友,那就看各自理解了。無論是那些帶給人觸動的音樂,還是有意無意彰顯人物情緒變化的明暗色彩對比,都是試圖借藝術(shù)的手法拉近漫畫和閱讀者的距離。如果你在看這部漫畫時心情也同樣波動不定,那可能是因為它描繪出來的就是你我的人生吧。
看這劇情感滿滿的封面,是不是有《回家的誘惑》內(nèi)味兒了?


轉(zhuǎn)發(fā)本專欄,說說你對交朋友這件事的看法,我們將抽一位幸運讀者,贈送【嗶哩嗶哩漫畫月度暢讀卡】一張。來和我們一起上B漫看歐漫呀~
本文圖片?Webtoon Factory,部分圖源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