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29)北京陶然亭公園
文游天下(329)
北京陶然亭公園
文/石巖磊
? ? ? ?亭,是一種極具我國民族特色的建筑樣式,古往今來大江南北涌現(xiàn)出許多與文人墨客相關(guān)的名亭,如醉翁亭、蘭亭、鵝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滄浪亭、獨醒亭、二泉亭、吹臺、浸月亭、百坡亭等等。1985年,北京市在南二環(huán)邊的陶然亭公園里興建了“華夏名亭園”,將十余個歷史名亭匯聚到了一起,且全部按照1:1的比例精心仿制,它們或依山而建,或臨池而立,或傍竹而居,高低錯落風光無限,恰似一個個名伶娓娓道來各自的風采。
? ? “醉翁亭”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聞天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天地之間也”的名句猶言在耳;“蘭亭”憑借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千古流芳,“天地有情長若春日,山林無事自是清流”的美言震古爍今;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建的“獨醒亭”,源自屈子發(fā)出的悲嘆“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浸月亭”讓人們不由得想起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感慨:“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泵總€古亭背后都有一段文藝范兒十足的故事,人們流連其間,便恍若望見古圣先賢們在把盞邀月同歡共飲。
? ? ?然而這些名亭畢竟都是仿制品,不如原汁原味的陶然亭來的真切古樸。陶然亭位于公園中心島的慈悲庵中,建于清康熙年間,取自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眱?nèi)有禁煙名將林則徐和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手書的楹聯(lián),分別是:“似聞陶令開三徑,來與彌陀共一龕”“煙藏古寺無人道,踏倚深堂有月來”。悠悠陶然之意便從兩聯(lián)中飄逸而下,翩躚飛舞于仙境樓閣與氤氳山水之間了。
? ? ?陶然亭公園里除了千姿百態(tài)的亭臺外,還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古跡,像龍樹寺、哪吒廟、刺梅園、香冢、賽金花墓等。賽金花為清末名妓,因其曾規(guī)勸八國聯(lián)軍首領(lǐng)不要濫殺無辜而倍受人們的尊崇,公園內(nèi)還存著三塊記述她生平的石刻,其中就有張大千為賽金花作的畫像。而高君宇、石評梅墓又引出一段愛情傳奇,高君宇是我黨的早期高級領(lǐng)導人,與“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評梅相戀,他們本是郎才女貌天設地造的一對兒,可惜高君宇在1925年29歲時病逝,石評梅因悲痛欲絕,3年后也香消玉殞,二人同葬于陶然亭之側(cè)。
? ? ? ?公園里還有一處富有傳奇色彩的建筑,它就是與陶然亭遙遙相望的云繪樓。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中南海的布局進行了部分調(diào)整,云繪樓需要拆除。建筑學家梁思成建議保留下這一精美的古建,他的提議得到了周總理的支持,經(jīng)過全面考察最終決定整體搬遷到陶然亭公園的西湖南岸。金碧輝煌的云繪樓同典雅別致的亭臺樓榭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公園在文雅之風中再添皇家氣派。
? ? ? ? 我每次穿行在“華夏名亭園”里時,似乎總能聞到了一股酒香味兒,常常想見到文人雅士暢飲后灑脫不羈的形象,有歐陽修在醉翁亭里的曠達,有屈原于“眾人皆醉”間的惆悵,有白居易醉不成歡時的失落,有王羲之“蘭亭“中流觴曲水時的豪邁。然而真相往往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們不過是借酒澆愁或把酒言歡,在迷離的朦朧中抒發(fā)胸臆而已。我也便聯(lián)想到,人們不都是在掙脫現(xiàn)實的困頓中掙扎嗎?為了心動的愛情去悲喜,為了衷情的事業(yè)去打拼,為了感人的正義去忘我,但最終全要化作一丘青冢,或一縷輕煙,唯有“一醉一陶然”的灑脫永駐湖畔,在飛升的翹角上滿掛星辰,在挺立的廊柱上遍涂云紋,曇花一現(xiàn)的生命就在平淡無奇中與天地共存了。
? ? ? ?2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