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腫瘤患者恢復期如何合理飲食與運動?
腫瘤的治療和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相比住院的時間,腫瘤患者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康復休養(yǎng),因此需要特別重視居家管理,其中包含了兩塊很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飲食與運動。腫瘤患者合理飲食與運動對促進康復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增強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還有助于減輕不良反應,預防并發(fā)癥。那么腫瘤患者在恢復期應該如何飲食與運動呢?
飲食篇
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營養(yǎng)狀況,降低營養(yǎng)不良的風險,并促進修復受損器官組織,幫助身體康復?;颊邞鲃酉蜥t(yī)生了解飲食相關(guān)建議,也可以咨詢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

1. 循序漸進,逐步過渡
不論是手術(shù)、化療、放療還是靶向治療,都會對消化道功能產(chǎn)生影響,導致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這些癥狀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并逐漸好轉(zhuǎn)。在這個期間,患者的飲食應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從而減輕對消化道的影響。尤其是消化道腫瘤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更加注意。
手術(shù)后:
腫瘤患者手術(shù)后通常需要經(jīng)歷禁食-流食-半流食-軟食-普食幾個階段。
術(shù)后1~3天為禁食期,這段時間的營養(yǎng)攝入以靜脈補液為主;
術(shù)后4~10天,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與引流情況,告訴患者可以少量飲水,并開始進清流食,比如米湯、果汁、藕粉等,若無不適,可以進流食如米粥、雞蛋羹、肉湯等;
手術(shù)10天后,一般可以進半流食,建議少食多餐,一天進食6~8次,可以吃爛面條、疙瘩湯、豆腐腦等;
若患者能夠適應半流食,則可以慢慢過渡到軟食,即柔軟好消化的食物,如面條、軟米飯、饅頭、包子、水煮蛋、綠葉菜和水果等,此后可逐漸恢復普通飲食。
總的來說,食物要細軟、易消化、少刺激、不脹氣,患者可以適當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以攝入充足能量,促進傷口愈合。

放化療期間:
放化療期間有胃腸道損傷的腫瘤患者,一般先給予米湯、藕粉、蔬菜汁等清流食,2~3 天后可嘗試濃米湯、清淡肉湯、濃蔬果汁等流食,1~2 周后可嘗試半流食,如面條、面片、稠粥等。飲食應保持清淡,少食多餐,避免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 口味清淡、營養(yǎng)均衡
腫瘤患者在康復期的飲食需盡量保持清淡、營養(yǎng),營養(yǎng)豐富而均衡。具體來說,患者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應多于12 種,能量來源以谷類為主,優(yōu)先保證蛋白質(zhì)的攝入,特別是蛋、奶、魚、蝦、肉等優(yōu)質(zhì)蛋白的攝入,蛋白質(zhì)是修復細胞、組織的絕佳材料,因此可以盡量多吃一些;

保證適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最好在300g/d 以上,水果在 200-300g/d,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輔助抗癌作用的食物,如香菇、冬菇、胡蘿卜、四季豆、獼猴桃等。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可以補充能量與營養(yǎng);
有的患者或家屬比較講究“忌口”,實際上大部分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要患者吃得下,并且不會引起不良反應,那么都是可以適量吃的。只是有些食物含有致癌因素,或者可能加重胃腸道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康復,我們建議是盡量不吃,包括以下幾種:
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以及火腿、香腸、咸魚、臘肉等加工類的肉食;
生冷、粘膩、辛辣等不易消化或刺激性的食物;
甜品、甜飲料等含有加工糖類的食物飲品。
運動篇
有些人認為大病之后需要盡量多的臥床休養(yǎng),其實不然,適當?shù)倪\動鍛煉有助于身體機能與體能的恢復,減少肌肉萎縮的風險,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深靜脈血栓,甚至可以降低腫瘤復發(fā)、轉(zhuǎn)移的風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不同階段的腫瘤患者,可以按照下面的建議進行運動:
治療階段:
1.手術(shù)后
手術(shù)后應盡早活動,可在病床上伸展四肢、翻身,家屬可以幫助按摩;等患者體能有所恢復后,可以嘗試下床走動,家屬要注意陪同看護,同時要注意手術(shù)切口和引流管道的保護,避免牽拉和碰撞,可以在病床內(nèi)或走廊上慢慢走動,每次活動15分鐘,若感到疲憊就躺下休息。
2.放化療后
放化療期間為了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盡量減少運動,臥床休息。等不良反應緩解后,可以逐步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有助于增強免疫、減少不良反應?;颊呖梢赃x擇散步、打太極、瑜伽、八段錦等運動方式。
3. 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小,患者可以循序漸進地安排運動計劃,根據(jù)個人身體條件選擇輕到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快走、廣場舞、騎自行車、打羽毛球等等。原先就有運動習慣的患者可以繼續(xù)之前喜歡的運動方式,但也要注意不可過度勞累。

疾病穩(wěn)定及無疾病階段
在疾病穩(wěn)定期以及康復后的無疾病期,患者應積極進行規(guī)律合理的運動,配合健康的飲食和作息,增強體質(zhì),促進整體健康。推薦患者進行散步、慢跑、游泳、健身操、跳繩、騎自行車、登山等運動。同時也要牢記適度運動,不可過度勞累。戶外運動時要避免空氣污染的區(qū)域,室內(nèi)運動也要保持良好的通風。
疾病晚期階段
對于癌癥晚期患者,如果機體較好,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宜選擇散步、太極拳等強度較小的運動方式。身體虛弱的患者宜多休養(yǎng),少運動,尤其是腫瘤體積較大的患者,過度的運動可能引發(fā)瘤體破裂導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關(guān)注公眾號:愛遞醫(yī)學匯,了解更多癌癥護理知識,加入全國抗癌病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