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詩圣吹牛,他爺爺寫詩確實牛
PART/05
初唐詩壇概況
1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杜甫《宗武生日》
這是杜甫在幼子宗武生日時所寫勉勵詩里的句子。意思是說:“寫詩是我們家祖祖輩輩的傳統(tǒng),并非一般的世間親情”。杜甫敢于這樣說的底氣來自于他的祖父杜審言。
杜審言生于公元645年,西晉朝大名鼎鼎的杜預是他的十一世祖。杜預是司馬懿的重要謀臣,他文武雙全,《晉律》的所有注解都是他完成的,而且他酷愛《左傳》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作為司馬氏統(tǒng)一征戰(zhàn)江南的前鋒,他接替羊祜出任鎮(zhèn)南大將軍,鎮(zhèn)守荊州,并積極備戰(zhàn),在咸寧五年(279年)成為晉滅吳之戰(zhàn)的統(tǒng)帥之一,在統(tǒng)一南北一事上可謂功勛卓著。
但是歲月久遠,祖上的輝煌到了杜審言父祖這一代已然蕩然無存。同王勃家族一樣,杜家也隨著南北政局的動蕩而隨波逐流。杜審言的祖父是隋朝的一個小縣令,父親曾任監(jiān)察御史,后來出任鞏縣縣令,因而杜家舉家遷居洛州鞏縣。
2
杜審言出生的時候已是貞觀末年,和大多數的大唐臣子一樣,他們都沒有料到蒸蒸日上的朝政會被一個女人把持數十年。這個“牝雞司晨”的女人不僅掀起了大唐王朝的血雨腥風,并且在此后的數百年里依然讓國中男人們心有余悸。
649年太宗去世,高宗繼位,武氏去感業(yè)寺為尼守節(jié)。幾年后,王皇后宮斗失利,為了壓制蕭淑妃,把武氏重新納入后宮。之后的局勢就有點失控了,武氏回宮不出5年,便讓高宗頂住巨大壓力換了皇后。要知道終大唐一世289年,有皇后正式在位的年數僅七十二年,而武后一人就有二十三年。
然后是674年的“雙圣臨朝”,夫妻兩個同心同力讓大唐更加輝煌。聯(lián)合新羅滅掉百濟,全殲支援百濟的倭軍,滅掉高麗,這是一場持續(xù)百年的、從地理到精神的征服,自此大唐成為真正的東亞之主。再之后就是690年令人瞠目結舌的封帝改元。武則天這個女人,終其一生都在用她強悍的意志和手段告訴世人,女子可為。
3
說起來杜審言其實應該感謝這個膽大包天的女人。杜審言是在咸亨元年(670年)中的進士,以隰城尉起家。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在江陰縣任縣丞、縣尉一類的官職,之后轉任洛陽丞。
他引起武則天的注意是因為一樁慘案。
武周圣歷元年(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在吉州任上他得罪了員外司戶郭若訥、司馬周季重,兩人合謀誣陷杜審言,定了死罪。杜審言十六歲的兒子杜并為父報仇,潛入司馬府刺殺了周季重,自己也被侍衛(wèi)當場殺死。此事震驚朝野,皆稱杜并為孝子,號稱“燕許大手筆”的許國公蘇颋還親自為杜并寫墓志。武則天聞知此事,召杜審言入京師,又因欣賞其詩文,授著作佐郎,再遷膳部員外郎。
就這樣杜審言成了武則天的宮廷御用文人。
武后喜愛文學也留有較多詩作,由于個人文學修養(yǎng)的局限,她特別偏愛生機勃勃的七言歌行,因此當時的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李嶠等均寫了不少符合武氏喜好的七言歌行,以對英明神武的武周皇帝行歌功頌德之事。這個時期變一窩蜂地出現大量的歌詠都城、游宴、天庭等主題的七言歌行詩作。
杜審言進入這個圈子時已名聲在外,他與崔融、李嶠、蘇味道并稱為文章四友。八卦一下,蘇味道的一個兒子后居四川眉山,我們可愛的蘇大學士就是他的后裔。
杜審言也寫應制詩作,但他天生具有超凡的語言整合能力,因此能將應制詩寫得脫俗,能將馬屁拍得不著痕跡。所以雖然都屬宮廷詩人圈,杜審言卻能自成一體。他的大部分作品主題無非就是宴飲、酬游、感懷等傳統(tǒng)主題,但杜審言能夠用精煉的語言和輕度的句法轉換,將這些陳釀歷練出全新的味道。
4
我們先來看他的一首《大酺》,這首詩應作于公元690年前后,當時杜審言還是江陰縣的一名小官。那時武則天先是加尊號“圣母神皇”,后“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日”。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武則天改唐為周,大赦天下并讓老百姓飲酒、狂歡三日。
不要看中國古代酒鬼輩出,其實我國古代是禁止百姓聚飲的,漢律規(guī)定,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金四兩,唐亦有類似規(guī)定。百姓平時難得有歡聚開懷暢飲的機會,所以“大酺”時民情振奮,鐘鼓齊鳴,歡聲雷動。
《大酺》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
杜審言作為地方官吏,深感這種舉國狂歡的盛世景象。他這首詩寫得激情澎湃、大氣磅礴,起句便以用一個通字將毗陵、震澤、九州串聯(lián),大處落筆,引出普天同慶的歡愉景象。頸聯(lián)則寫景兼抒情。梅花飄落,柳葉新發(fā),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季節(jié)。皚皚“白雪”,陣陣冷香,青青柔條,絲絲暖馨,則是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
尾聯(lián)以贊頌和祈愿作結?!盎鸬略乒俜甑捞?,是寫武則天順民意得大道,文武群臣時運亨通?!疤扉L日久屬年豐”,承上句意,意愿國家年年歲歲五谷豐登。詩以民情開始,又以寫民愿作結。首尾相應,自然渾成,胡應麟評價其“極高華雄整”。
我們再來看宋之問的《龍門應制》,雖然已經極盡渲染皇帝出巡的千秋盛況,但“囂聲引飏聞黃道,佳氣周回入紫宸”之句讀來卻是如此綿軟、空洞。
5
是的,杜審言的詩確實獨有氣象,這一特點在他的幾篇寫景作品里尤為突出?!俺綑M地出,漢水接天回”(《登襄陽城》),“江聲連驟雨,日氣抱殘虹”(《度石門山》),“乍將云島極,還與星河次”(《南海亂石山作》)。
中外許多詩評家將杜審言和沈佺期、宋之問等同時代詩人統(tǒng)括為宮廷詩派,個人認為有失籠統(tǒng)。相比同時代的詩人,杜審言的作品更有創(chuàng)造性,隱含著其他人所沒有的文學自覺。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就被明朝的胡應麟贊許為初唐五律第一,當是他文學實踐的代表之作。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首詩廣受贊譽的是它的頸聯(lián)和頷聯(lián),頸聯(lián)兩句的意思是海上云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的梅花綻放、柳樹萌芽,春天的腳步也即將慢慢渡江而來。這兩個句子里,詩人用了獨特的倒裝手法,卻精微細致地描寫出了大自然的氣象萬千。頷聯(lián)兩句中的“催”字和“轉”字也用的好,春天的和暖催得黃鶯高唱,暖陽轉拂過綠萍,由遠及近全然一派欣欣然的早春盛景。
6
葉嘉瑩先生說他“往往能夠找到幾個最恰當的字,把一個原本很復雜的景象寫得那么濃縮”。他甚至會把文法濃縮、簡化乃至顛倒錯綜,從而能夠把宏大的景物簡練在幾句短詩里,這就是他于詩一事上的天賦吧。
后世評價杜審言詩工于五律,以渾厚見長,稱其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其實他的價值遠不止于此,更為重要的是他對杜甫的影響。相對來說五律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對偶五個字還好對,七個字就有難度容易死板。古詩人中七律成就最高的是杜甫,想來這與他祖父律詩寫得好應該也有很大的關系。
杜甫曾經說過:“吾祖詩冠古”,一代詩圣滿滿的自豪感里,除了有感于祖父的高超詩技和開闊胸襟,更有與祖父一脈相承的文學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