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 這三本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你一天就可以讀完
在公眾號后臺看到讀者私信,問我能否推薦幾本經(jīng)典,且篇幅不長的小說。她的意思是平時讀書時間較少,除了上班,晚上下班回來還要陪兒子玩,可是又想多讀一些書,從簡單的好書開始讀。我找了三本書給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小說,每本書只有100頁左右,相對好讀,一天就可以讀完。這三本書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加繆的《局外人》和黑塞的《荒原狼》。
1、《老人與?!?/h1>

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于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年張愛玲就翻譯成了中文,也是第一個中文譯本。這篇小說之所以成為海明威獲獎的代表作,理由是它精通于敘事藝術(shù),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
意思是說海明威寫的這本小說強在敘事,全書語言簡練,沒有一句廢話,給讀者帶來一種異常有力,不可抗拒的美感,也對當時作家的寫作風格產(chǎn)生很大影響。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在84天顆粒無收后,終于釣上了一條大魚,可是魚太大,把他的小船拖了三天沒力氣之后,才被老人殺死綁在小船上??上w途卻遇上了一群鯊魚,把魚吃得只剩一副魚骨架。
故事并不復(fù)雜,卻表達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的道理。另外,如果你是一名寫作愛好者,這本小說的寫作方法就值得借鑒和學習。據(jù)說《老人與?!返氖指迨呛C魍x了近200遍才發(fā)表,可見他對自己作品的要求相當苛刻。
推薦理由:有力量的故事,簡潔的文風。
2、《局外人》

阿爾貝·加繆的諾獎獲獎小說《局外人》,全書才六萬多字,120多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讀完。當你讀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也許是這兩個字:荒誕。從那句史上經(jīng)典文學開頭之一的「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開始,到后面主人公默爾索被判死刑,通篇都在寫這個世界的荒誕性。
其實加繆不是在揭露什么,他只是「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p>
可見,加繆不是一個口伐筆誅的作家,他是一個提問者和觀察者,以自己明察秋毫的眼睛看穿這世上一切良心問題。而書名《局外人》,這三個字本身就表明作者的立場和身份,就像小說主人公默爾索的態(tài)度去面對發(fā)生的一切,似乎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重要的。
即使是每個人珍視無比的生命,也可能由于種種原因被判處死刑,它有可能是肉體上的,有可能是精神上的。
推薦理由:當你與人群格格不入時,不妨讀一讀《局外人》。
3、《荒原狼》

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作品中,比較熟悉的要數(shù)《悉達多》了,也有人譯為《流浪者之歌》。不過黑塞在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品卻是《荒原狼》,這本小說也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里程碑,曾被人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我沒有讀過《尤利西斯》,只知道黑塞寫這本小說時,因反戰(zhàn)被孤立,加上父親去世,妻子精神分裂,讓他在寫作時陷入更多的沉思之中,并一步步惡狠狠地剖析自己。
這本《荒原狼》的篇幅不長,僅有13.6萬字(上海譯文),一個周末的下午便可以讀完。它講述的是主人公哈勒爾是一個作家,發(fā)現(xiàn)自己與當下社會格格不入,于是把自己幽閉起來,久而久之有些精神分裂。
后來他讀了一個《評荒原狼》的書,認為自己有狼人的本性——不被人理解的孤獨,陷入愛欲忘卻了煩惱,又因為嫉妒殺死了相好……這一切,都是黑塞對所謂的中產(chǎn)和小市民階級的庸俗狹隘,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讓你有一種錯覺,他是在說你,或者說你身邊的某個人。總之,你不過是一只有人性和狼性的荒原狼。
推薦理由:荒原狼,也許就是你自己。
雖然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他并不是只靠一部作品拿獎,還有其他的作品一起入選,但在這里我只說其中的代表作。這三本小說盡管篇幅不長,加起來不過二十萬字出頭,你一天就可以讀完。
不過正所謂「濃縮即是精華」,讀完不等于理解,尤其像這類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認真讀完并加以思考,才能理解更深,否則半天讀完也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