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的話與李的話是直言判斷
?考管綜的小伙伴們你們復習的怎么樣了?這里給大家介紹了一些管綜備考的誤區(qū),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踩雷。
?1、臨時抱佛腳
有些考研寶寶認為專碩考試科目少,而且考試題目相對簡單,所以很晚才開始備考。但是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專碩考試,并且專碩報考人數(shù)每年都在直線上升,專碩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另外專碩考試題目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就拿邏輯來說吧,邏輯跟大家日常思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如果只是考前幾天才開始復習的話,那么分數(shù)肯定不是特別理想,所以專碩考試復習也要"趁早"
?2、過度相信自己
有很多同學自己做了一套邏輯真題,分數(shù)在40分,然后就認為自己邏輯挺好的,認為自己不學習邏輯就可以有這么高的分數(shù)。結(jié)果呢聽了老師的講解之后,再去做題,結(jié)果就都不會了,這說明一個問題,在你沒有接觸邏輯之前都是憑感覺做的,而邏輯跟日常思維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問題。所以做邏輯題目,千萬不要"盲目自信"
?3、盲目選擇輔導教材
? ? ? ? ? ??
一、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
1.經(jīng)典教材法:有些研招院校并未指定專門的考試參考書,這種情況下,輔導專家建議廣大考生選用各部分考試內(nèi)容的本科經(jīng)典教材和相應專業(yè)考研的指定參考書,這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同時,即便是針對指定了參考書的學校,對經(jīng)典教材的學習也是不可少的。
?
2.目錄閱讀法:考生應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于知識體系有著初步了解,了解書的內(nèi)在邏輯結(jié)構(gòu),然后再去深入研讀參考書的內(nèi)容。
?
3.比較閱讀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屬同一考試科目的不同參考書目對照閱讀,互相補充,相互印證。
?
?二、學習筆記的整理方法
?
建議廣大考生第一遍看參考書的時候可以只是看書,第二遍看的時候,最好就要一邊書,一邊自己整理筆記了。筆記不需要特別仔細,在復習時,可以在眾多的參考書中選出一本較有代表性的教材,通讀全書后,理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線索。
?
【中公解析】一步,陳的話與李的話是直言判斷,其標準形式分別為: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此兩者構(gòu)成矛盾關系,根據(jù)矛盾關系的特點可知:兩者有一真一假。二步,張的話與汪的話之間存在充分條件關系,即汪的話→張的話,且根據(jù)題意兩者間只能有一真,則由充分條件關系的特點:一真前假可知,汪的話為假即是汪送郝大爺去醫(yī)院的。汪的話為假則張的話為真、李的話為真。由此可以推出陳的話為假。故A為正確答案。
該題使用的方法便是找出條件間的關系,然后推理得出結(jié)論。
【例2】
在某項目招標過程中,趙嘉、錢宜、孫斌、李汀、周武、吳紀6人作為各自公司代表參與投標,有且只有一人中標,關于究竟誰是中標者,招標小組中有3位成員各自談了自己的看法:
(1)中標者不是趙嘉就是錢宜;




(2)中標者不是孫斌;
(3)周武和吳紀都沒有中標。
經(jīng)過深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述3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確的。
根據(jù)以上信息,以下哪項中的3人都可以確定沒有中標?
如:該學科領域研究涉及到哪幾大方面的問題?每一個大問題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內(nèi)容
?
?每一個內(nèi)容中關鍵的知識點是什么?等等。依據(jù)這些問題,分清“主干”與“枝葉”,然后,依據(jù)這一樹型圖,再參考其它書目,進一步完善充實。這種學習方法,會在復習的沖刺階段,幫助你理清脈絡、迅速回憶起重點和細節(jié)。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筆記最好是在看過真題后進行,這樣會有重點。一些真題的答案也可以抄在筆記本上,內(nèi)容太多的,也可以劃在書上,在筆記中標清頁碼就行。
會有很多同學問復習邏輯選擇哪些教材,教材的選擇在于精而不在于多?,F(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輔導教材,但是一定要慎重選擇。若報班復習,注意做好上課筆記,用好老師上課講義即可。
?4、"聽多位老師"
有很多同學報了很多機構(gòu),聽了很多老師的講解方法,結(jié)果是自己卻被搞暈了。其實每位老師講解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采用的方法和技巧是不一樣的,而很多同學只是對于很多老師講的內(nèi)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并沒有真正的理解,以至于最后聽得多了,自己卻不會了。所以建議各位同學,只要抓住一位老師講的核心點,你的成績就會很好。
? 5、"只學不練""只練不學"
我們一定要明確:學知識是為了做題,做題是為了學知識,所以學和練一定要結(jié)合起來,只學不練,不會做題,只練不學,不會做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