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一)
1、進來難,出來更難。大部分人考上一個單位,就在一個單位退休,公考就是一考定終身,報考崗位需謹慎。
2、調(diào)動難,難度不亞于你辭職重考。沒有強大的社會資源,就不要想考上隨便調(diào)動。如果行得通,大家都會選擇偏遠、分數(shù)低的地區(qū),調(diào)動到發(fā)達、分數(shù)高的地區(qū),這樣不公平。
3、國考并不比省考高級,省考也不比國考高級。國考既有部委單位,也有中直機關派駐地方的單位;省考里有省廳、兩辦、組織部等核心部門,也有鄉(xiāng)鎮(zhèn)、街道、獄警、市監(jiān)局等基層部門,不要籠統(tǒng)的說國考比省考好,也不能說省考比國考好。
4、考生可以同時參加國考、省考。兩次考試并無隸屬關系,可以同時參加,如果某些省單獨招考,省考也可以多次參加。
5、考公不異地,異地不鄉(xiāng)鎮(zhèn)。盡量報考本地崗位,或異地大城市,即使選擇異地崗位,盡量避免條件、環(huán)境艱苦的鄉(xiāng)鎮(zhèn)。
6、國考、省考考試內(nèi)容基本一樣。除了個別省份(廣東、上海等)行測差異較大,絕大多數(shù)省份的行測、申論考試內(nèi)容和國考一致,教材可以通用。
7、往年的網(wǎng)課視頻、教材可以通用。公務員考試內(nèi)容相對固定,大綱更改較少,近10年的書籍和視頻可以拿來學習,大部分新版教材和課程只不過更換了新的真題。
8、把握好應屆生身份。大四和研究生最后一年,是上岸的最好機會。一方面國考、省考有定向招錄應屆生的崗位,另一方面在校生學習時間較多,可以用來備考。
9、備考時間不是越長越好,但妄想隨便學學就上岸也不現(xiàn)實。每個人知識基礎不同,有的人基礎好,運氣也比較好,隨便學一下、甚至裸考就能上岸,但如果你基礎一般,報考崗位競爭激烈,請早點開始備考。
10、刷題不是越多越好,但題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基礎一般的同學,推薦你們試試我說的刷題大法,三萬真題+1000小時,向這個方向努力就行了。
11、刷題不及時總結,等于白刷題。不用特意做錯題本,把錯題為什么錯、正確思路是什么搞清楚,然后再反復刷錯題,保證不錯就可以了。
12、行測分數(shù)和智商高低沒有必然聯(lián)系,請相信努力的重要性。不要隨便懷疑自己的智商,既然大學考得上,你的智商足以駕馭行測題,缺的是努力和思考。
13、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遴選。通過遴選實現(xiàn)調(diào)動的人不多,大部分在同一個單位干到退休。
14、沒有在報考崗位工作到退休的決心,就絕對不要報考該崗位。
15、系統(tǒng)學習一個課程就行,不必為了找課程資源浪費時間。大部分人把找到網(wǎng)課存在網(wǎng)盤里,卻不認真學習,存了=我學了,學習視頻長期積灰。
16、各家機構行測方法技巧70-80%的內(nèi)容是重復的。剩下不同的內(nèi)容,還有不少是換換名字,本質相同。如果有哪家有比較好的方法,會迅速被大小機構模仿。
17、報班重要,但自身學習更重要。考試內(nèi)容和方法相同,比的是自身努力程度,和報什么班、學什么課關系不大,如果培訓班可直接和授課老師溝通,效果會更好。
18、大培訓機構注重課程標準統(tǒng)一化,小培訓機構良莠不齊。知名培訓機構會對培訓老師反復磨課,保證課程的底線,但老師個性化授課缺失;小培訓班老師個人風格差異性更大,但容易遇到質量差的課程,底線難以保證。
19、考公專業(yè)重要性大于學歷。專業(yè)之于公考,恰如戶口之于高考。相對于文科,理工科專業(yè)能夠報考的崗位較少,即使能報,競爭異常激烈。
20、專業(yè)招考較少的建議大學期間讀非全本科、輔修二專、跨專業(yè)考研。想好考公的,且專業(yè)招錄較少的同學,一定要盡早換專業(yè),建議讀漢語言文學、法學、計算機。
21、為了考公務員而讀研,建議本科就考公務員。除了為換專業(yè)讀研、考985院校研究生走定向選調(diào)生等情況,如果考雙非研究生,需要慎重考慮,是否應該本科直接考公。
22、研究生考公在面試環(huán)節(jié)沒有特殊照顧。大部分國、省考是雙盲面試,面試官不知道你是本科還是研究生,不會因為學歷高面試特意打高分。
23、碩士考公基本不能夠定級實職副科長。除非有特殊政策,一般碩士只能定級四級主任科員,非實職副科長。甚至縣區(qū)級以下只能定級科員,享受副科級基本工資。
?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二)
24、雙非研究生在考公方面優(yōu)勢不明顯。雙一流名校研究生可以報考中央、定向選調(diào)生,雙非研究生不能報考。
25、國、省考僅限研究生學歷報名的崗位占比不多。雖然崗位相比本科較好,但狼多肉少,分數(shù)不見得比本科更低。
26、大多數(shù)研究生最后和本科生競爭同一崗位。報考本科及以上崗位。因為僅限研究生崗位少,又有其他限制和自身情況的考慮,大多數(shù)研究生最后選擇和本科生競爭本科及以上崗位。
27、專業(yè)不好建議跨專業(yè)考研,盡量報考雙一流研究生。生化環(huán)材、機械、土木等專業(yè),想讀完研考公,建議跨專業(yè)報考法學、計算機、漢語言文學等專業(yè),最好考名校研究生,獲得央選、定選資格。
28、研究生上岸很難定級四級主任科員。大部分研究生報考單位是省級以下,因為受職數(shù)限制,縣區(qū)級以下單位基本沒可能定級四級主任科員,市級要看單位名額。大部分是定級科員,享受副科基本工資。
29、沒必要擔心學歷貶值去讀研考公。十幾年前就有考研機構忽悠,學歷貶值,將來公務員要求研究生學歷?,F(xiàn)實需要看,大部分崗位是基層公務員,本科學歷即可,部委、省廳的確需要有一定研究能力,限制研究生學歷,但崗位較少。
30、為考公讀研,需要考慮時間成本。讀研2-3年時間,損失做公務員的收入,另外提前進入單位,資歷對于以后提拔晉升也很重要。如果享受副科基本工資待遇,一個月比本科多幾百塊很難收回讀研的學費和生活費。
31、經(jīng)濟越落后的地方,越看重研究生學歷。想要把學歷優(yōu)勢在體制內(nèi)最大化,受到上級組織人事部門的重視,最好去經(jīng)濟落后的地區(qū),因為研究生少,來個高學歷的都當寶貝培養(yǎng)。
32、研究生進入體制的路徑很重要。從央選、定選進入體制的,對干部培養(yǎng)的政策已經(jīng)寫入招錄公告;從國、省考進入體制的,干部提拔上一般和本科沒區(qū)別,關鍵看單位是否重視學歷。
33、為考公讀研,也要重視專業(yè)。研究生考公也有專業(yè)限制,不是說只要有研究生學歷,所有崗位就不限專業(yè)了,特別是定向選調(diào)生也有專業(yè)要求。
34、體制內(nèi)學歷內(nèi)卷,清北之下皆普通。要想讓學歷在提拔晉升中起到立竿見影的幫助,建議考清北兩校,在組織人事部門眼里學歷就兩種,一種清北,一種其他。
35、研究生、博士生進入體制需放平心態(tài)。尤其是考入基層部門,看到身邊同事不少是本科生、甚至大專生,有時候會產(chǎn)生心理不平衡——“我學歷比他們高,為什么和他們一起工作”。既然選擇了基層單位,必然面對這種情況,這是考試前需要想清楚的。
36、遴選中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一般以全日制為主。雖然非全研究生認可度逐漸提高,但近幾年凡是要求研究生的遴選崗位,大多以全日制為主。
37、研究生就讀期間在企業(yè)打工,企業(yè)繳納社保不影響應屆生身份認定。只要保證拿到全日制學歷、學位證,手中有派遣證(報到證),不要怕有社保記錄。
38、部委、銀保監(jiān)、證監(jiān)、審計署駐地方等非雙盲面試,研究生學歷有一定加成作用。因為非雙盲面試,考官有考生資料,學歷也是考慮因素之一,但部委更青睞985名校研究生,雙非研究生在學歷上比較吃虧。
39、河南等地普通選調(diào)生,研究生分配在縣區(qū)或市直。普選不一定都分配到鄉(xiāng)鎮(zhèn),要看各省普選政策,比較重視學歷的省份研究生分配會好一點。
40、研究生一般以最高學歷專業(yè)報考,但部分省和國考單位可以用本科專業(yè)報考。需電話咨詢報考單位,以報考單位說法為準。
41、考研和考公哪個更難無法直觀比較,各有各的難。僅從招錄比看,考公競爭更激烈,但部分崗位也會出現(xiàn)沒人報的情況;考研因為招錄人數(shù)比考公更多,更看重努力程度,但考公不少崗位僅招錄一兩個人,運氣成分更大。
42、考研更看重學科深度,考公看重知識面廣度。從命題上看,考研題目都是大學知識為主,考公題目不涉及大學知識,行測知識點大多是中小學知識。
43、整體上看,考研題目難,考上不難(招錄比高);考公題目簡單,考上很難(招錄比低)。
44、不要說考研都是努力學習,考公都是裸考打醬油。凡是考試,都有努力學和打醬油的存在,考研里也有不少裸考打醬油的,甚至交了報名費不來考試的。
45、考公招錄環(huán)節(jié)多,考研相對較少。考公進入面試,意味著下一輪淘汰的開始,一般是1:3或1:5,競爭比考研復試更激烈??脊w檢和政審比考研更為嚴格,淘汰更多。
46、考公可以多次考試,考研一年一次。國省考至少提供兩次機會,還可以多省巡考。
47、考公相對于考研不歧視二三本學生。因為大部分是雙盲面試,考官不知道你是985還是三本學生,考研據(jù)說更看重本科學校。
48、考公時間短,題量大,考研時間相對充足。思維敏捷度高的考生更適合考公,性子慢的考生更適合考研,可以充分思考。
49、考公運氣成分比考研大,但不努力兩個都考不上。
50、僅限本科的崗位,研究生不能報考。
51、研究生和公務員可以同時備考。如果打算兩門考試同時備考,建議大二、大三早點開始學習,有朋友大三開始學,大四同時通過研究生、公務員、司法考試。如果自身能力不夠同時駕馭兩場考試,建議選擇一個就行。
52、本科上岸公務員,如果精力、財力允許,建議讀非全研究生提高學歷。
53、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可以在就讀期間,以本科學歷報考。但近期江蘇等省出現(xiàn)不允許報考的情況,建議筆試前打電話咨詢。
54、非定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檔案在學校,保證拿得到派遣證(報到證),可以以應屆生身份報考。
55、考研失敗轉戰(zhàn)考公,需要比考研更努力才能上岸。因為時間短,省考競爭激烈,不要以為考公很簡單,可以隨便亂殺對手。
56、有人考研沒考上,考公隨便學一下考上,有人讀完研,考公沒考上。每個人都有更適合的考試,因人而異。
57、在國外讀研專業(yè)不太符合國內(nèi)專業(yè)分類,一定要電話咨詢報考單位。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三)
58、好的行測模擬題也不如差的真題好。盡量刷行測真題,更接近實戰(zhàn)和命題老師思路,模擬題不少粗制濫造,起不到更好的效果。
59、真題命題成本決定了題目的高質量。公考命題是專家在規(guī)定時間、地點,花幾十天時間反復推敲研究出來的,模擬題大部分是機構新手編寫,大牛講師不屑于干命題的苦差事。
60、年代久遠的真題也比新的模擬題效果好。模擬題再好,也只是模擬題。
61、其他板塊可以做模擬題,申論、言語理解必須做真題。
62、好的題目解析非常重要。推薦某筆app,搜索真題題目查找解析,質量差的教輔書,解析可以不用看,避免誤導。
63、各省真題互相參考,做多了真題有可能碰到做過的歷年真題。
64、大多數(shù)教輔書的解析質量不好。大部分是培訓機構新手寫出來的,甚至會出現(xiàn)牛頭不對馬嘴,不要被誤導。
65、題目只看答案,除非蒙對,否則做對的真題不要看解析。一是解析寫的不好,二是浪費時間。
66、把做錯的題目反復刷,爭取做到全對。
67、不要見到做過的題目“秒選”。至少過一下腦子,想想當初為何做錯,正確的思路是什么。
68、不必為了考前模擬而節(jié)省真題。真題有好多,不要怕浪費,放著真題不做,考前再做發(fā)現(xiàn)成績差,也沒有用。
69、真題不是一次性筷子,完全可以反復刷。會發(fā)現(xiàn)做錯的題目仍然錯,以前做對了現(xiàn)在反而做錯了,這都說明沒掌握好方法技巧,偶然做對很可能是蒙對的。
70、如果有時間的話,建議把參加省份的近15年的行測真題反復刷3-5遍。
71、題目糾錯,建議使用費曼學習法。即糾正做題思路——教給他人(或自己復述)——反復刷題、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回顧思路——將知識點進一步簡化、通俗易懂——反復刷題直到做對為止。
72、如果你加入了微信、QQ學習群,可以積極參與錯題討論。我的一個學生很喜歡在培訓群討論錯題,該生廣東省考行測考了93分(19年廣東省考)。
73、公務員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讀完一般可以和全日制一樣享受相應待遇。但具體要看各地政策規(guī)定,有的沒辦法享受,有的無法定級四級主任科員,享受副科級基本工資。
74、不要怕真題不夠用,放心去刷題。從1999年第一次國考開始,20多年的國省考真題累計加起來應該超過15w,2009年聯(lián)考之前,各省是獨立命題,甚至選調(diào)生也有獨立命題的真題。
75、一些省份有時參加聯(lián)考,有時獨立命題。如果確定不參加聯(lián)考,一定做獨立命題的申論真題。因為出題人的命題思路不同,聯(lián)考是一個命題老師,獨立命題是另外的命題老師,復習的時候盡量延續(xù)一個老師的思路。
76、部分省考真題有命題規(guī)律,建議多總結。例如陜西省考言語真題,正確選項多為色彩強烈、用力過猛的詞匯,浙江省考申論獨立命題,更側重本省省情考察。
77、公務員在職讀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沒辦法報銷學費。前幾年國家有文件規(guī)定,不得報銷在職研究生學費,當然各地規(guī)定也有不同,如果單位可以報銷,千萬不要聲張。
78、備考國考,可以做省考真題。差異部分可以跳過,如廣東省考的科學推理部分。
79、備考省考,可以做國考真題。
80、國省考行測每年命題難度會有波動。例如2019年廣東省考特別簡單,也有某一年特別難的情況。要難一起難,無非是分數(shù)線高低不同。
81、近幾年國考行測難度系數(shù)相對穩(wěn)定。想考發(fā)達地區(qū)的競爭激烈崗位,行測至少保證65+。
82、公務員考得好不如報的好。每個人報的時候,主觀目的是找可能分數(shù)最低的,至于最后是不是最低,這就是運氣了。
83、限制條件多的崗位不一定進面分數(shù)低。進面分數(shù)高低,取決于崗位有多少大神報名,即使6個考生報名,個個都是大神,那也能卷到太平洋。
84、報名人數(shù)少的崗位不一定好考。不少情況表明,人數(shù)少的崗位,進面分數(shù)可能會更高。
85、報名網(wǎng)站的報名人數(shù)存在滯后性。不少地區(qū)不公布最后兩天的報名人數(shù),實際上看,前期報名人數(shù)少的崗位,反而因為“少”的假象,導致最后反超前期多的崗位。
86、70%以上的人選擇最后兩天報名。前期人數(shù)少只不過大部分人在觀望,報考大軍還未趕到罷了。
87、不要在最后一天報名。因為一旦審核不通過,就沒有補救的機會了。
88、崗位有某些限制條件,并不代表好考。例如限制女性報考,越限制分越高,反之限制男性則一般分數(shù)較低。
89、進面分數(shù)線低不代表好考。有時候分數(shù)線低會造成假象,很有可能崗位第一名超分數(shù)線10-20分,筆試分數(shù)超過20分以上的,除非守擂人員面試出現(xiàn)重大失誤,剛過線的考生很難翻盤。
90、實力強不要選擇只招一個的崗位,實力弱可以報個只招一個的崗位博運氣。只招一個人的崗位或者分巨高或者分很低,遇到大神分數(shù)線就很高,也有可能大家都不敢報,分數(shù)線很低。
91、公考報名就是幾萬、幾十萬人的大型博弈,實力菜是原罪。
92、不要過于糾結哪個限制條件效果好,分數(shù)線更低,分低不低主要看命。
93、限制黨員的崗位不一定好考,有可能都是大神。
94、崗位條件艱苦、長期出差,適合男性報考的崗位,女生可以報,不要怕性別歧視。大部分省考、國考是雙盲面試,不會特意打低分。
95、適合男性的崗位,錄用女生,報考單位會有一定照顧,但如果不照顧不要怪單位。畢竟人家寫清楚了,適合男性,條件艱苦,考了就要有心理準備。
96、材料崗位不招女生真的不是歧視,熬夜寫材料的苦,可能部分女生沒辦法承受。
97、崗位收入往往和當?shù)亟?jīng)濟有關,發(fā)達地區(qū)錢多房價也貴,落后地區(qū)收入低房價也低。
98、每年國省考招錄崗位和條件變化較大,往年招考的今年很有可能不招。可以參考近三年公告,有時候某些單位不招人,或者不招該專業(yè),之前公告只能作參考。
99、三不限崗位往往大神輩出。
100、適合大專生的崗位很少,建議盡快升本。
?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或者說有哪些是考公前不知道考完后才知道的?(11)
251、公務員體檢問題,建議查閱《公務員體檢操作手冊》,再結合醫(yī)生意見,比到處咨詢靠譜。
252、除了原則性的大病,一般人不需要在筆試前太過于關注體檢。
253、血壓、轉氨酶偏高,是公務員體檢容易出現(xiàn)的小問題,建議進面后提前檢測血液指標。
254、雖然部分小毛病也會影響體檢,但可以遵循醫(yī)囑,針對性吃藥降低指標。
255、擔心身體無法通過體檢,建議去當?shù)厝揍t(yī)院做一個公務員體檢,再結合醫(yī)生意見,決定是否參加公務員考試。
256、乙肝攜帶者、、患者可以通過公務員體檢,只要注意體檢的肝方面指標不要超標。但特警除外:乙肝病原攜帶者,特警職位,不合格。
257、HIV攜帶者在通用體檢要求中無法報考公務員,但部分省允許(廣東)。
258、報考普通崗位公務員,對身高、體重沒有硬性要求。長多高多矮,多胖多瘦都沒關系。
259、報考公安警察,一般對身高、體重也沒用硬性要求。招警考試對身高限制條件已經(jīng)取消(原要求:男性身高一般不低于170厘米,體重不低于50千克;女性身高一般不低于160厘米).
260、報考中國民航空中警察職位,身高要求170-185厘米。
261、有文身不影響普通公務員體檢。
261、報考公安機關,考生有文身不能通過體檢。(第四條 文身,不合格)
262、身上有疤痕可以報考公務員,不影響體檢。
263、政審不審查開房記錄,經(jīng)常帶女朋友開房不影響政審。
264、七大姑八姨等非直系親屬,判刑、住監(jiān)獄一般不影響政審。
265、交通違章被罰款,不影響公務員政審。
266、使用違章電器被學校給予警告處分,如果沒有進檔案不會影響政審。進檔案,只要離校前及時取消處分,政審無礙。
267、掛科過多不影響公務員政審。只要保證畢業(yè)拿到畢業(yè)證+學位證即可。
268、掛科過多會影響部分省選調(diào)生政審。例如河南選調(diào)生招錄公告明確要求掛科不得超過x次,其他省也有類似要求,報考前需要咨詢。
269、單位會審核報考所需證書真假。千萬不要買假的四六級證書,會審查。
270、違反計生政策,政審不會通過。例如未婚生子,生三胎,二胎政策出臺前生二胎等。
271、大部分省份不會審查大學實習證明蓋假章的情況。山東除外。
272、部分省嚴查高考移民,政審會不通過。例如山東。
273、國考考場可以選擇就近考點,不必去報考地考試。但面試一般需要去報考地。
274、考公務員不需要提前入黨。大部分崗位不限制黨員報考。
275、大三暑假建議不要去實習,專心備考。利用好2個月時間,可能是致勝的法寶。
276、大學去機關實習沒有太大作用,對面試幫助有限。記住,體檢前分才是命根,去實習也接觸不到核心業(yè)務,時間成本太大。
277、填寫虛假信息練手公考筆試,一般沒事。
278、沒有確鑿證據(jù)前,不要隨便說公考很黑,自己被黑了?,F(xiàn)在考試制度很公平,被黑的可能性很小。
279、想做大官(處級及以上),請慎重報考稅務局(國稅總局除外)。
280、體制內(nèi)晉升,進入體制的年紀比學歷更重要。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或者說有哪些是考公前不知道考完后才知道的?(12)
281、不想長期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千萬別走先上岸再遴選的路。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五年服務期,遴選不確定性很強。
282、絕大部分省份,定向選調(diào)生優(yōu)于普通選調(diào)生。
283、讀完研再考公務員,不一定比本科上岸有優(yōu)勢。
284、報考條件要求本科以上,包含本科。
285、輔導員說大學掛科不能考公務員,是嚇唬你。
286、公務員考試一旦考上,不能像考證書一樣,先干其他的工作,再回來上班,不能等同于證書考試。
287、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大多只能報考三不限。
288、筆試缺考不會影響之后再考公務員,不會計入誠信檔案。
289、報考之后未繳考試費用,不會計入誠信檔案,不影響之后考試。
290、部分免筆試費用的考試,筆試不來可能會不允許再考。例如人行、三支一扶。
291、考稅務沒有身高限制。
292、黨員在報考公務員方面,沒有特殊的優(yōu)勢,也要受專業(yè)限制。
293、現(xiàn)在多省份禁止老賴及其子女報考公務員,注意這方面要求。
294、上岸公務員之前,開公司或者在公司有股份的(炒股除外),上岸后及時注銷或清理股份。
295、應屆生備考建議3-4個月以上,在職備考建議半年以上。
296、山東可能是競爭最激烈的省考。
297、江蘇和天津因為有大批山東考生,也變得很激烈。
298、山東考生最愛蘇北,因為江蘇省考不參加聯(lián)考,且蘇北不限制戶籍。
299、蘇南、浙北、珠三角,是公務員收入的天花板。
300、時間充足的話,法律知識可以認真看一下,常識板塊的法律知識點是常考要點。
301、申論字體很重要。不要求寫的像書法一樣好看,字跡清晰好辨認最重要。
302、申論考試盡量不要用鋼筆。部分省考答題紙質量較差,容易滲水,一般用黑色水筆。
303、推薦申論考試用黑色水筆作答,筆芯0.5mm。筆芯過粗過細,都會影響閱卷。
304、研究生得到報考單位允許,用本科專業(yè)報名,考上按照研究生轉正定級,最差可以享受副科級工資待遇。雖然四級主任科員不一定給,但轉正定級和報考學歷和崗位無關,按照實際最高學歷定。不是報本科崗位或用本科學歷(專業(yè))報名,按照本科給予待遇。
305、申論不要做模擬題,也不要參加模擬考試。
306、申論最好的練習題目是歷年真題。
307、參加省考,重視本省歷年真題。
308、某些省份(浙江)有時參加聯(lián)考,有時獨立命題,若該年不參加聯(lián)考,需要特別注意獨立命題的真題卷,勤加練習。
309、資料分析是最容易獲得滿分的行測板塊。
310、資料分析最好不要超過2分鐘一題。在行測平均一道題40-50秒的前提下,一題做2分鐘太浪費時間。
有哪些考公務員必須知道的事?或者說有哪些是考公前不知道考完后才知道的?(13)
311、通過不斷刷題,資料分析應該可以做到1.5-1分鐘一題,保證正確率95%-100%。
312、言語理解除非語文基礎太差,學對方法+勤加練習+總結錯題,正確率應該可以做到80%以上。
313、抓好三大板塊(言語、資料、判斷推理),行測保底65+,適用于大部分國、省考。
314、三大板塊(言語、資料、判斷推理)推薦正確率80%以上、95-100%、80%以上。
315、四川、廣東等地,數(shù)量關系必須要加強學習,放棄全蒙會極大影響整體分數(shù)。
316、小學學過奧數(shù),或者拿過奧數(shù)獎項,做數(shù)量關系題有極大優(yōu)勢。
317、數(shù)量關系題目來源于小學奧數(shù)。
318、不少判斷推理真題,是從mpa碩士聯(lián)考邏輯原題,稍微改一下。
319、備考國考申論,需要關注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官方網(wǎng)站,以及各類報紙、期刊,如《人民日報<海外版>》、《南風窗》、《環(huán)球人物》。
320、備考獨立命題的省考,除了以上提到的,還需要關注本地的刊物、新聞媒體網(wǎng)站,還有各類政府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
321、申論出題人多為高校文科專業(yè)教授,閱卷老師以高校講師、博士研究生為主。
322、多在網(wǎng)上看看閱卷老師心得,琢磨真題,比亂聽課有時候更有用。
323、申論答題紙給定格子數(shù)量有限,千萬不要大量刪改,否則作答內(nèi)容沒有空間寫。
324、建議申論小題能打草稿盡量打草稿。
325、申論盡量不要刪改,萬不得已,可以輕輕劃一道橫線,不要涂抹。
326、申論題本可以圈住、畫橫線、批注,一般不會檢查題本做記號的情況,不要擔心違反考試紀律。
327、考場拿到題本,建議花3-5分鐘反復閱讀題目要求。
328、閱讀材料時間的長短,決定考生對材料的理解程度。
329、有些國省考題本會寫明閱讀參考時限,注意是參考,不是動筆前必須閱讀多少分鐘,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決定閱讀時間。
330、申論務必在規(guī)定作答區(qū)域內(nèi)作答,寫在作答區(qū)域外,一般作答內(nèi)容無法掃描至批卷系統(tǒng)。
331、申論小題超出作答字數(shù)要求,國考給定字數(shù)格子,超出區(qū)域外的內(nèi)容無法掃描上。
332、申論小題超出作答字數(shù)要求,省考有些給的空間較大,內(nèi)容或許可以掃描上,但超過字數(shù)書否扣分,各省要求不同,建議盡量不要超出作答字數(shù)限制。
333、申論作文只給定最低字數(shù)要求,寫超了不扣分。
334、申論作文字數(shù)不到最低要求,字數(shù)不夠會扣分。
335、申論作文字數(shù),不僅僅指漢字,標點符號、段落空格也算在內(nèi),簡單的說,只要寫到字數(shù)要求的紅線以下即可。
336、平時模擬行測套卷,注意把涂答題卡時間計算在內(nèi),一般留好10分鐘左右。
337、涂行測答題卡有三種方式,一種全做答完一齊涂,一種邊答題邊涂,我推薦第三種,做完一個板塊涂一個板塊。
338、一定給涂答題卡留好充足時間??紙錾蠈懲隂]時間涂卡、著急涂卡導致順序涂錯的事情太多了。
339、如果扣除涂卡10分鐘,110分鐘需要作答100+道題,行測要求極致作答速度。
340、言語、判斷推理是爭議題較多的板塊。
341、真的不要過于糾結爭議題,出現(xiàn)各家機構答案不同,很有可能是題目設計有紕漏。
342、言語理解不需要背大量成語詞匯。如果經(jīng)常做真題,應該知道??嫉某烧Z大概有幾百個,邊做題邊積累效率較高。
343、資料分析每天堅持做題,記住每天,不要停!
344、圖形推理每天堅持做題,記住每天,不要停!做15-30題就行。
345、某筆app是市面上最好的做題軟件。
346、行測2個月不刷題,正確率馬上回到解放前。
347、某圖在線app也可以,特別是申論部分。
348、面對爭議題,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就行了,畢竟爭議題算少數(shù),不要因為爭議題,輕易改變形成的做題思路。
349、資料分析用簡單的加減乘除,有時候反而比復雜的方法算起來更快。
350、資料分析直除+估算誤差,能夠解決大多數(shù)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