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佳設計×景隆號 共同演繹萬里茶道三百年傳奇故事
“萬里茶道(非遺)南起武夷山,北至恰克圖。這是一條塵埃落定的古道,古道之上,千金散盡還復來,古道之下,寒夜客來茶當酒。景隆號一直在追尋中俄茶文化的記憶與傳承?!?/span>
【品牌定位】
·
·傳承大紅袍三百年·
·“中俄蒙”萬里茶道啟航者·
景隆號是清代康熙年間下梅茶商鄒氏與山西晉商合作經營茶業(yè)時設立的第一個茶商號。
【品牌歷史】
·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其時武夷山市集崇安下梅,景隆號碼頭盛時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
公元1694年:鄒氏落戶于武夷山下梅村,以種茶、制茶、販茶為業(yè),開創(chuàng)了陸路萬里茶路和海上萬里茶路,將茶葉銷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
雍正五年(1727年):晉商至福建經營武夷巖茶,與其交易者,多為崇安下梅鄒氏。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下旨關閉各個海關,僅留廣州一口通商,鄒氏將武夷茶市場轉向廣州十三行售于洋人,開辟了鄒氏茶的海外貿易之路。
同治元年(1862):《中俄陸路通商章程》在京簽訂,俄商可在中國茶葉產區(qū)采辦茶葉和興建茶廠,“萬里茶路”開通以來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平衡被擊破,中國商人在茶葉貿易的利潤完全被俄國人奪走,短期內,恰克圖買賣城數(shù)百家中國茶行字號銳減至十余家,隨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恰克圖貿易口岸徹底關閉,輝煌了兩個多世紀的“萬里茶道”從此失去了作用,這條歷史著名的商業(yè)大道漸漸被人們淡忘。
二十一世紀:鄒氏后裔秉承“無二值、無欺隱”的祖訓,恪守“誠信經營、致富履義”的商德,立志傳承、振興百年老字號。
2014年,景隆號第十代傳承人,創(chuàng)立武夷山鄒氏景隆號茶葉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的核心區(qū),這里有全球同緯度地帶現(xiàn)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是世界武夷巖茶發(fā)源地。
2017年:景隆號巖茶被蒙古國博物館館藏。
2017年:景隆號紅茶被俄羅斯博物館館藏。
2018年:景隆號被中央電視臺采訪。
在“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qū)認同的今天,“萬里茶道”作為一條同“絲綢之路”一樣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國際商路,正逐漸演變成跨越中俄蒙三國、影響更廣泛區(qū)域的國際合作旅游線路。
【景隆號萬里茶道文創(chuàng)】
·
【景隆號祖?zhèn)髦撇杓妓嚒?/p>
·
注:巖茶制茶過程的人物動態(tài)造型來源于網(wǎng)絡,原作者不詳,在此對原作者表示敬意!
【景隆號產品系列】
·
· 百年景隆號系列?·
·?景隆號1718?·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晉商常萬達受邀參加乾隆皇帝舉辦的千叟宴,當年贈送給乾隆皇帝的禮品是由常萬達親自到武夷山景隆號茶莊采辦八兩大紅袍,茶葉青葉采自武夷山山后巖六棵野茶樹,每年茶葉精茶僅產十六兩。乾隆皇帝品嘗茶葉后贊不絕口,稱道:此茶氣味清和,野味重,這六棵古茶樹一直由下梅鄒氏后人看管。
深藏在大山中的茶村,保持天然原生態(tài)的種植——因為小產區(qū),獨特的土壤、水源、日照、溫度等地理與氣候條件使得茶葉品質卓越,獨具一格;而流傳下來的古茶樹及延續(xù)古法制茶的傳統(tǒng),更增添幾分傳奇色彩和文化底蘊。
茶的稀缺珍貴性,喝有故事的茶,做有身份的人。
·?景隆號百年老樅?·
紫氣東來
百年老樅生長在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tài)野茶。該品種的茶樹已有100年的樹齡,從茶干到茶莖都布滿綠色的青苔,一幅歷經滄桑的樣子,雖然老樅樹高枝茂,但產量并不高,而且對所生長環(huán)境有極高的要求,因此百年老樅就顯得極為珍貴。
正宗的百年老樅高海拔,生長周期慢的特點使得其耐高溫,并且耐沖泡。正宗百年老樅可以連續(xù)沖泡12泡以上,并且品質穩(wěn)定,湯色香氣一直持續(xù)。
·?景隆號老樅水仙?·
紫氣東來
老樅水仙:屬生長在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tài)野茶。該品種的茶樹已有100年的樹齡,從茶干到茶莖都布滿綠色的青苔,一幅歷經滄桑的樣子,雖然老樅樹高枝茂,但產量并不高,而且對所生長環(huán)境有極高的要求,因此老樅水仙就顯得極為珍貴。
·?景隆號高山古茶園?·
古樹大紅袍
此款茶藏于深山原生態(tài),古茶園、古茶樹、古法制茶之法有所傳承的地道好茶。
視覺設計依托景隆號武夷山清代古茶園300年文化歷史IP,主視覺圖形還原景隆號武夷山清代古茶園山場原貌,通過卷軸歷史長卷的手法進行展現(xiàn),描繪古茶園跨300年歷史,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中依然產出優(yōu)質茶葉。
品牌名稱“古茶園”采用宋體結構與現(xiàn)代弧形結構相結合,體現(xiàn)古茶場古為今用的歷史性維度,“茶”字中部筆畫采用茶碗蓋子的側面廓落,突出產品主題,為畫面中部的點睛之筆。視覺應用云霧圖形,表達“高山云霧出好茶”的絕佳茶葉生態(tài)環(huán)境。
·?景隆號國潮小罐茶?·
景隆號國潮小罐茶×中華吉祥文化符號
品牌+藝術=定位+美學
這是一款美學派的品牌產品設計,重視“感受力”、重視個體的美學格調和自我表達
這是一系列迷你小巖茶
應國潮文化席卷,進行產品包裝設計升級
外包裝古典書法+中國風紋案進行現(xiàn)代組合
輕松感、透氣感,創(chuàng)造形式美
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演繹,
打造可以喝、可以看,有品嘗趣味,也有觀賞美學體驗的產品
我們挑選了武夷山地標性景點結合歷史傳說作為景隆號的文化IP
景隆號=武夷山=武夷山純天然、原生態(tài)的生活方式
提煉武夷山的“可視化資產”,我們抓住“大眾腦海中已有的認知畫面”,使之“可視化”,構建“玉女峰+大王峰+天游峰+下梅古民居+茶葉”=由此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視化畫面”。
·?景隆號隆月?·
諸多元素組合成一幅山水相間,中秋之月下靜謐的茶飲意境,九曲溪的十八彎形態(tài)與祥云結合,縈繞山間,青瓷質感的茶碗盛滿茶湯,成對玉兔在茶湯上撐起竹筏漂游。月光之下嫦娥飛向月宮,與玉女峰交相輝映。
·?景隆號萬里茶道?·
國際自行車旅游協(xié)會(CAI)?騎游中國開辟“探尋萬里茶道”的體育+旅游路線,以騎行的方式徜徉古茶道、遍訪古茶村、搜尋古茶市、探究古茶號、駐足古驛站,體會古今中國的茶葉生產、貿易經營、運輸流轉、茶俗信仰等文化脈絡,將沿途茶商、茶企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中國茶的一條紐帶。不但可以領略和弘揚茶文化,欣賞不同地域和氣候造就的奇特自然生態(tài)、不同時期人們留下的寶貴文物古跡,也是通過品味和觸摸晉商文化,來一場舌尖上的騎游,同時以此推廣自行車文化和運動,推動萬里茶道旅游帶的大發(fā)展。?
·?景隆號肉桂?·
·?景隆號御貢石乳?·
御貢石乳,茶樹長于彌陀巖,茶園野放管理,抵抗力強,樹齡百年以上,茶樹吸取天地精華,占盡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因母本優(yōu)良,種植環(huán)境得天獨厚,加之傳承下梅鄒氏祖?zhèn)魇止っ刂铺急杭妓?,成品石乳如同具有錚錚鐵骨又飽含人生閱歷的硬漢,既有巖骨又具乳香,湯水又如乳汁般稠順柔滑,入口微苦收斂,過喉含香,巖韻極顯,回甘如石上清泉,在口腔中遲遲揮之不去。
包裝圖形設計:采取祖?zhèn)魈寂喙に嚨娜萜鳌皫r茶焙籠”為主要設計元素做版畫插畫設計處理,背景設計以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作為裝飾,具有歷史年代感,與百年以上樹齡的石乳相協(xié)調。
在清代,景隆號御貢石乳為皇家御茶。
·?景隆號圓融 ·
天地圓融/萬物自然
三雅道:茶道益心,花道養(yǎng)心,香道靜心
而這三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千古雅士的追捧。
·?景隆號仙鶴銜茶?·
靈感來源:北宋宋徽宗趙佶所作絹本設色畫——《瑞鶴圖》
仙鶴元素:傳說大紅袍是仙鶴從蓬萊島叼出來的種子遺落在武夷山上的這處懸崖上長成的。仙鶴有志向高潔、品德高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