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茗|大道至簡—2023年度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鑒賞

【個人簡介】
陳安茗,原名安明,北京藝韻閣書畫院院長,北京正心正舉應用科學研究院山水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院士,北京鳳凰嶺書院中國畫創(chuàng)作院院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華詩詞網(wǎng)、中華詩詞論壇高級顧問和導師。作品入選第九、十屆全國美展等國家級展覽,多幅山水畫作品被中央直屬機關重要機構(gòu)收藏,作品入編《當代美術全集》第二卷,出版有《陳安明美術作品集》《貴有古意·山水畫作品集》《師古圖今·中國畫名家檔案陳安明卷》《高等美術院校教學范本·陳安茗山水畫作品集》等個人畫集。
藝術履歷
1990年:《即將消失的古城》獲全國第十屆版畫作品展覽銅獎;
1992年:學生作品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辦:杏壇少年版畫展,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齊杏中學版畫作品集》;
1993年:獲教育部頒發(fā)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作品入編《當代美術全集》第二卷;
1997年至2011年:順德第九、十、十一屆政協(xié)委員;
1999年:作品《不夜天》入選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作品《初春》《紅房子》 入選全國第十四屆新人新作展;
2000年:批準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2001年:天任美術館舉辦《志源·安明師生情中國畫作品展》;
2002年:陳安明山水畫作品赴臺灣交流展;
2003年:中國畫作品在山東濟蘭舜耕展覽館和威海舉辦展覽;
2004年:5月,組織群眾美術作品?(晉京)中國美術館展覽, 其中6幅學生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0月作品《日日夜夜》入選全國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
2005年:容桂鑒藏俱樂部舉辦:陳安明國畫作品展(劉大為題簽);
2006年:參加廣東省藝博會編印《貴有古意·山水畫作品集》;
2007年:10月,在貴州六盤水參加全國山水畫名家作品展覽;11月,山水作品被大韓民國京畿道水原市長收蔵。嶺南美術出版《陳安明美術作品集》;
2008年:10月,參加北京鳳凰嶺美術館揭牌暨全國中國畫名家作品展;12月,在國家畫院美術館參加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畫家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2009年:《山水畫廊》雜志主編;六度園和美術報《龍門氣象》主持畫家;5月,在江蘇舉辦: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名家作品展;
2010年:3月,寧波美術館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5月,北京鳳凰嶺美術館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作品展;10月,山東濰坊藝術節(jié)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1年:被聘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5月,山東濰坊青州舉辦個展;7月,北京新地帶藝術俱樂部簽約畫家;8月,山水作品被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北戴河西山區(qū)收藏;10月,被聘臺北故宮書畫院榮譽院長,參加中華情兩岸情書畫名家聯(lián)誼展;
2012年:3月,應邀山東傳媒56位畫家全國巡回展;4月,應邀參加首屆中國書畫藝術品與金融資本交流峰會;8月,新加坡南北山水八十一家邀請展;5月,翰墨青州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7月,獲得2012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入圍全國前30位山水畫家;11月,被聘中國投資協(xié)會藝術品投資交流中心的特聘藝術家;
2013年:5月,全國山水畫名家畫揚州;成立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廣東分院仼副院長;7月,濟南翰墨中國中國實力派名家邀請展;9月,被山東明星傳媒評為中國當代最具收藏價值與影響力的畫家;10月,建立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陳安明工作室;
2014年:被聘北京鳳凰嶺書畫院畫家;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畫家作品展;
中國國家畫院歷屆高研班優(yōu)秀學員作品展;
2015年:9月,天津人美出版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范本《陳安茗山水畫作品精選》。10月,被聘北京京華美術館中國山水畫藝術委員會主仼;11月,在中國國家畫院參加中國山水畫提名展;12月,通過國家一級美術師專業(yè)職稱,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美術館舉辦畫展和山東淄博舉辦展覽;
2016年:6月,傳統(tǒng)山水畫學全國微圈研修機構(gòu)開班與中藝財富中國百位書畫名家簽約;10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師古圖今·中國畫名家檔案陳安明卷》;
2017年:3月,中國水墨重彩風--當代市場價值中國國畫名家全國巡回展(濮陽);4月,濰坊中國畫都中國畫市場風向標當代實力派畫家陳安明作品展;7月,北京“披圖攬勝”?當代中國畫名家手卷學術邀請展;9月,中國文化絲綢之路--書畫名家全國巡回展(淄博);12月,山東藝無止境--中國書畫名家扇面精品邀請展;
2018年:3月,廣東舉辦“妙手神韻”潘柏林陶藝展暨“丹青暢懷”中國畫五人展。4月,“縱橫有象”?張旗、張新杰、周本波、陳安茗、梁衛(wèi)紅五人中國畫作品展?(北京展覽中心)?,北京張雄美術館舉辦“禪堂”?故事陳安茗藝術沙龍展。9月北京潘家園珍寶藝術館舉辦“道法自然”陳安明山水畫作品展。12月,北京硫璃廠榮寶齋美術館舉辦“渾厚華滋”?陳安明山水畫展;
2019年:3月,山東煙臺舉辦陳安明山水畫藏友見面會。5月,廣東嘉禾藝術館舉辦“渾厚華滋”?陳安明山水畫展暨廣東銷售代理簽約。8月,新疆華韻軒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渾厚華滋”?陳安茗山水畫展。10月,北京山水美術館舉辦:“傳承與經(jīng)典系列展”陳安茗山水畫展暨“渾厚華滋”陳安茗山水畫作品研討會。12月,江蘇蘇州舉辦:陳安茗山水畫作品展;
2020年:9月,陜西西安舉辦:“渾厚華滋”?陳安茗中國畫作品全國巡回展。12月,第25屆秋季廣州藝術博覽會;
2021年:1月江蘇蘇州“迎新年”?當代名家中國畫聯(lián)展。4月“道法自然”陳安茗中國畫作品全國巡回展(無錫惠山站)?。5月,廣東創(chuàng)辦“渾厚華滋”?美術創(chuàng)作高研班;
2022年:7月,海南三亞舉辦:?陳安茗中國畫全國巡回展(海南站)?。9月,山水陶瓷16個釉里紅瓶入選景德鎮(zhèn)陶瓷大展。10月,北京“光榮與使命”?獻禮二十大當代中國畫壇20家邀請展。
【作品鑒賞】
陳安茗山水畫的審美意味
(文/志實)

不少人都喜歡山水畫,更有不少人盼望收藏一幅高水平的山水畫。但是怎樣才是一幅好的山水畫作品呢? 其中一個重要的標尺,就是要“遠觀其勢,近取其質(zhì)”,只要符合這“勢”與“質(zhì)”的要求,基本可以說,這是一幅好的山水畫。大家只要留意一下,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在不固定的視距和環(huán)境里,看一幅畫里的物象,會有不同的感受。中國畫遠看大勢氣韻,近看點線質(zhì)量;往往從細小的部分、虛的部分更能體察到畫家的功力;就中國山水畫尤其是文人山水畫而言,我們的要求是從整體看需“氣韻生動”,局部看應是書法的筆觸,以及由這些筆觸所呈現(xiàn)的抽象語匯,所表達的作品的“精、氣、神”。欣賞者和畫家就在這形而上的層面達到藝術的對話與交流。

筆墨功力:豪放而兼以精微古人云“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須遠而觀之,方見得一障山川之形勢氣象。”“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zhì)?!标惏曹ㄔ惏裁鳎┪馁|(zhì)雙修,在研究比較歷代書論、畫論中,提煉適合于自己的筆墨語言,所有的探索和功夫錘煉都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因為,就繪畫的表現(xiàn)本質(zhì)來說“近視之幾無物象,唯遠觀始景物粲然”才是“不似之似”最高境界的表現(xiàn)手法。我們在欣賞陳安茗的山水畫時,面對作品可以拿著放大鏡看,放大局部就是看他深厚的筆墨功力,“豪放不忘精微”,遠看大勢氣韻,近看點線質(zhì)量,看到了筆墨之美。陳安茗山水畫中有種高華壯健、氣脈貫通的韻致,仔細品味,山水間既有宋元經(jīng)典的造型畫法,又隱現(xiàn)黃賓虹、石濤等前輩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卻又找不到哪里有直接相象的地方。其傳統(tǒng)的傳承和品格是一脈相承的,歷代偽仿品往往只能仿其表面,在實質(zhì)的用筆、用墨上是達不到原作高度的!

貴有古意:入古而筆筆生發(fā)趙孟頫是元代書畫大家,他有一段名言:“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古意既虧,百病橫生,豈可觀也”。陳安茗善于總結(jié),廣博吸收,在創(chuàng)作研究中體會到傳承古意中的“書法”通“畫法”亦通“六法”的道理。一是以書法“入古”,他的起步從“寫” 開始,從臨摹、寫生到創(chuàng)作,把歷年從修習顏真卿楷書、《張猛龍碑》和魏、晉殘紙等書法修為,融進他山水畫的“寫”當中,“勾皴染點, 橫豎順逆,正側(cè)提轉(zhuǎn)” ,入古則筆筆生發(fā)、筆筆亦分明。二是以神韻“入古”,他深知,傳統(tǒng)山水畫從來就不以再現(xiàn)真實對象為目的,中國古代獨特的文化精神和哲學體系,成就了有鮮明東方文化特色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因此,在表現(xiàn)山水畫特有的筆墨“語匯”?通過“翻譯”?、 “轉(zhuǎn)化”后的自然物象的同時,更加注重畫家個人情感、靈性、學識的主觀輸入,而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仔細觀察陳安茗近期作品的變化,其中通過線條和筆墨所傳達出的信息告訴我們,他正在這條路上孜孜以求,不斷前行著,在畫法、技法上做到精益求精,取法乎上;從筆墨語言、造型結(jié)構(gòu)上“勢”?、“質(zhì)”兼?zhèn)?,以傳承?yōu)秀文脈、發(fā)展山水精神上構(gòu)筑著自己獨有的章法圖式。

題材寓意:“得勢則隨意經(jīng)營”
清代笪重光在其著作《畫筌》中曾說:“得勢則隨意經(jīng)營,一隅皆是;失勢則盡心收拾,滿幅皆非。”就極為透徹地指明了“氣勢”在中國畫創(chuàng)意中所具有的神妙功能。陳安茗十多年來尊崇并踐行謝赫《六法論》,在構(gòu)圖上善于用起、承、轉(zhuǎn)、合中的動態(tài)變化,有意識的制造平遠、高遠,深遠的傳統(tǒng)的山水畫樣式,造成一種形象可居、可游的運動感的“勢”。陳安茗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以取勢為上,通過大開大合的陰陽關系的“勢”吸引觀者進一步體味局部形態(tài)和筆墨韻致的“質(zhì)”。這兒的“勢”, 表現(xiàn)在繪畫藝術描寫對象的開合“氣勢”。氣勢伴隨著動勢,動勢則增強氣勢,動勢與氣勢共同作用,相輔相成,使畫中景物展現(xiàn)出生機勃發(fā)的感人態(tài)勢和婉轉(zhuǎn)迂回的動人旋律。陳安茗在創(chuàng)作教學中也反復講解這種“遠看”,“迷起眼的看”和“漂一眼的看”,聳神驚目,怎么吸引人,如何能“取勢”?捉人眼球?!叭菁榷?,大處有了著落,但在小處,還不能放過。小至一個局部,都要有輕重,有虛實,也就是“太極”中的有陰陽;再小一點一線,都要為這個“勢”服務。每下一筆,都要增益其“勢”,而不是減損其“勢”。要做到筆筆有著落,筆筆都能看,筆筆都起作用,經(jīng)得起推敲。陳安茗山水畫這種“整體具象,局部抽象”,對筆墨的堅守和追求,讓我想起了英國著名視覺藝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這個概念;而陳安茗的山水畫所堅持和追求的這種傳統(tǒng)筆墨語言和“勢”?、“質(zhì)”?觀點,正是在現(xiàn)代中西融通的語境下的中國畫“有意味的形式”?中,頗有當代性和獨創(chuàng)性。

【小結(jié)】最后,我們重讀一下本篇畫題的核心內(nèi)容:一幅好的山水畫作品,要“近看有質(zhì),遠觀有勢”。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用筆、用墨語匯的抽象而概括了的物象,而且是帶有一種激情,一種精神,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一種獨一無二的感覺。遠看“勢”,近看“質(zhì)”,“勢”即畫面結(jié)構(gòu),“質(zhì)”即形的趣味與筆墨的質(zhì)量。“勢”以吸引人的注意,“質(zhì)”以供觀者品味咀嚼?!皠荨斌w現(xiàn)畫家意識大局觀,“質(zhì)”顯示畫家造型能力和筆墨功夫的高下。陳安茗的山水畫中,除了表現(xiàn)出筆墨的書法韻味,還利用自己長期的積累的畫法符號、語言進行組合而形成的“點線面”。?如果,僅有筆墨功力而不能得到恰當?shù)慕M合,那只是 “沒有意味的形式”。誠如荊浩《筆法記》所云:“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隱跡立形,備儀不俗”。?只有通過筆墨,一點一劃,將繁瑣而復雜的山川、樹木、云水等自然景物,轉(zhuǎn)化、表現(xiàn)在富有氣韻氣勢的畫面上,成為優(yōu)美的繪畫藝術作品。只有通過數(shù)十年的千錘百煉,反復推敲,才能達到畫面的精心組織,合理布局,筆精墨妙。這是一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學習過程。大家可以結(jié)合品鑒陳安茗的山水畫作品,也可以結(jié)合一些經(jīng)典名作,試著從筆墨功力、貴有古意、題材寓意三方面來體味陳安茗山水畫的審美價值和魅力。(文/志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