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你寂寞成了什么鳥樣
中國有一首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雖然歌曲定位成歌頌教師,但其實應該是指更廣義的“傳承”,而不是單指教師這個職業(yè),不然一個教師較一群學生,然后一群學生全變成了教師,幾何級數(shù)增長,最后……
齋藤飛鳥比井上小百合小4歲(實際是小三歲半)。認真點看,會發(fā)現(xiàn)這么多年來,她一直被“安排”在井上小百合身邊。反正我是區(qū)別不出來是飛鳥自己主動的還是運營安排的,就當是運營安排的,然后飛鳥欣然接受了吧。
飛鳥是個細心人,從2013年第七單選拔發(fā)表時的“不忿哭泣”到2015年年底underlive在武道館“對自己20141212有明劇場表現(xiàn)的不甘心”,這種轉變足以證明她懂得真正的乃木坂是怎么一回事兒——雖然她只是一期生最年幼的那一個——不然她也不會被定為Route 246的center了。




大約一兩個月前井上小百合的YouTube channel 節(jié)目。



--
ps,最近飛鳥萬年不變的發(fā)型經常變了。我估計她以后會把井上小百合用過發(fā)型全都弄一遍(這家伙當之無愧的乃木坂發(fā)型之王),馬尾啊、包子頭啊、短發(fā)也是有可能的,拭目以待吧。
飛鳥center過一首歌,my pace,但是你一定不知道乃木坂真正最具代表性的my pace是井上小百合。在46時間tv成員之間投票里有這樣的投票,得票最多的是飛鳥,第二位的是井上小百合——大家沒有把票投給井上小百合,多少有一些敬意的原因吧,尤其是under成員們,大家都心里有數(shù),不會給井上亂加人設,是事實也不行。
---
今天看到一個“新視頻”,乃木坂出道第一個宣傳短視頻sony music出品。短短15秒。這個畫面有3秒,乃木坂46的標識也只在這個人的畫面里出現(xiàn)。



這個畫面倒是不新鮮,在《失いたくないから》這首歌的mv里就有,對應在“描述主人公的畫面感的唯一一句歌詞”的畫面。而這首歌的后繼是《悲しみの忘れ方》,再后繼是《仆のこと、知ってる?》。熟悉乃木坂的人能明白我在講什么吧?
再說一點,24單雖然井上小百合沒有公開參與乃木坂的活動,但是《仆のこと、知ってる?》這首歌里有她,雖然那段時間忙的要死,但是這首歌不能沒有她——這是理所當然的吧。
實際上從第十九單到畢業(yè)的第二十五單共7次單曲中,井上小百合只參與了4首cw曲。這和她前面18次單曲中參與cw曲的次數(shù)相比可以說是銳減。這4首cw曲一個是在生駒畢業(yè)的第20單參與了cw曲《against》,然后是24單的這首《仆のこと、知ってる?》。還有兩首是同一單里出現(xiàn),你猜是哪一單?
《失いたくないから》這首歌歌詞看似淺顯明了,就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戀心萌動。但是如果歌詞和歌名對照起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完全說不通。不能否定歌名,那么就重構歌詞所講述的意境。如果把歌詞描繪的畫面感和“成員們”口中說出歌詞疊加起來,那么就容易看懂了:佛教里有一種修行,元神離體轉世,如同在夢境中經歷另一次人生。成員們以“對方”視角唱出歌詞,歌詞里描繪的景象正是“選擇了另一種人生之路的自己”——這樣就能解釋“失いたくないから”所指的是什么,也就能明白為什么會有1專的《自由の彼方》、為什么會有1單的《乃木坂の詩》、為什么會有2專的《きっかけ》。為什么《乃木坂の詩》的官方定位色是白色,為什么《きっかけ》的真正center是井上小百合(看歌詞分配就明白了)而不是那個站在所謂的“中間的人”。
能想明白上面這些,自然也就明白了“戀愛禁止”是指什么,不是大人們禁止她們戀愛,而是她們自己選擇了一條“戀愛禁止”的道路,并不是說戀愛不是好東西,而是對于她們這些做出了選擇的人而言,有更加寶貴的不能失去的東西,那是什么:自由、きっかけ。所以當井上小百合作為乃木坂故事真正的主角告別乃木坂這個偶像的舞臺的時候會有這首歌《仆のこと、知ってる?》——也一定會有這首歌出現(xiàn),這是寫給即將告別偶像身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的人的歌,也是乃木坂這個“組織”培育人才的必經之終點。首當其沖的作為故事主角的井上小百合,她的人生軌跡正是這樣的。這首歌對于從一般人,剛進入偶像這個舞臺的人也是有意義的,這也可說是一個初級的階段。而舞臺,正是由一個個這樣的階段向前向更高更深廣方向行進的。所以你就應該懂得《サヨナラの意味》所指是什么,《サヨナラの意味》這首歌對應的世界觀高度和秋元康的那首經典名作《川の流れのように》是等同的,也就明白了它不可能是寫給橋本奈奈未的畢業(yè)歌——橋本作為表面上的偶像或許并沒有什么不當之處,但是作為乃木坂這個特殊的群體的成員,可說是失敗的。而在那個未來的時間點上,秋元康知道這首歌一定是通過井上小百合的畢業(yè)重塑的;在當時的時間點上,它就是指井上小百合從她所開創(chuàng)的秋元康的偶想世界里具有革命性意義的“underlive”中畢業(yè)(歌詞之中其實是有線索可尋的)。

為什么8周年live第一天真正的壓軸曲是《仆のこと、知ってる?》(青空有點多余,完全無法和《仆のこと、知ってる?》的意境相比,live鏡頭運用的也無法與之媲美,它只是“被安排在哪里”而已),因為這是倒計時的第一天;為什么8周年live第二天的壓軸曲是《サヨナラの意味》,因為它對應著井上小百合的告別。為什么時間軸上比《仆のこと、知ってる?》這首歌更早的《悲しみの忘れ方》要放在第二天?為什么不是《きっかけ》,不是《乃木坂の詩》,這樣“重要的歌曲”壓軸?那不是一眼就看明白了嗎,多么明了的事情啊。
《仆のこと、知ってる?》這首歌是三期生、四期生都參與的歌,在站位上,前排一期生、二期生,后排三期生、四期生;隊形變化上,有一個一期生、二期生前后換位再整合,二期生并不僅僅是二期生也代表著純血的under-member,這就讓隊形變化整合又多了一層選拔與under換位再整合的意味,安排的非常平衡。最終站位上,飛鳥身后是左邊與田,右邊遠藤;井上身后是右邊大圓,左邊賀喜;飛鳥在舞臺中央,井上在舞臺的右側,所以構成了:與田與大圓對位,遠藤與賀喜對位。在她們之間還有3個成員,從左到右依次是:山下、筒井、久保。
看懂了沒有?


第二天為什么最后要以《キャラバンは眠れない》結尾?這首歌講的就是“傳承”啊,不用它結尾用啥結尾,難道要解散乃木坂嗎?所以你就看到為什么歌曲前奏時飛鳥要往后走,那你看看還有誰在往后走,她又最終站到了誰的位置上了。如果連這個都不懂的話,你能明白歌曲最后畫面上飛鳥的表情的含義嗎?




--
劇本從一開始就定下了,只是這個舞臺是真實的人生,劇情的主角并不知道自己是劇本的主角——寫劇本的人壓根兒就不想告訴她,也不能告訴她。
至于為什么選中了她,在更早的2011年出道前的視頻記錄中也有暗示,但是非常不明顯,只有在今天回過頭按圖索驥去尋找才明白這種暗示的意義是什么。關于這一點以后再講。